浅析西方绿地系统规划思潮演变对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4-06-12 07:01: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析西方绿地系统规划思潮演变对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影响
作者:何菲楠 李玲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

        摘要:在对西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潮演变的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探索中国自身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演变过程。通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的研究,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年来涌现的绿地系统规划新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就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基于山水城市的新思想,展望发展的必然性。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山水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规的深化和细化。其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规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想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启蒙阶段--西方最早对城市的构思和设计大多出于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的理想模式。这个时期的城市中出现的园林绿地,没有统一的空间规划,主要依据设计者或所有者的审美观和喜好而定,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感性的产物。这个时期的城市设计往往接近理想状态,城市绿地规划处于思想萌芽阶段。

        二,思想形成阶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新兴的资产阶级统治者没收了封建领主及皇室的财产,把大大小小的宫苑和私园向公众开放,并统称为公园。在英国,最早进行了有规划的城市公园建设。

        英国人霍华德在1898年发表的《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描绘了一幅对未来田园城市生活方式的设想。这一城市规划思想,对以后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915年,芬兰建筑师沙里宁提出有机疏散论,其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战后四五十年代,这时期的环境保护由被动保护走向通过城市规划进行的主动保护,人们希望通过城市绿地整体规划的方式来解决环境问题。各国都注意了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利用林地与河川来形成城市绿化的基础。正是在20世纪城市化浪潮和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中,绿地由原来单个私人或公共庭院设计逐步发展为城市范围的绿地系统规划,后来随着大城市群的形成又出现了区域范围的绿地系统规划。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8f7516f0912a216147929e1.html

《浅析西方绿地系统规划思潮演变对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