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米精编最新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9-07-23 09:25: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 (2016年东营卷)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下列诗句中,表明他消除倭患的决心和意愿的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2 (2016年东营卷)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者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3 (2016年龙东卷)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4 (2016年龙东卷) 达到我国古典小说最高峰的文学作品是《西游记》.

错误:  改正:  

【答案】错误:《西游记》;改正:《红楼梦》.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5 (2016年南宁卷)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收复台湾与抗击沙俄

6(2016年青海西宁卷) 《荷马史诗》《战争与和平》《红楼梦》这三部文学作品在史学上的共同价值是(

A.反映了所在国一定时期的社会图景 B.展现了所在国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

C.揭示了封建制即将没落的历史趋势 D.再现了世界史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答案】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璀璨的近代文化·世界的文化杰作

7(2016年邵阳卷)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

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 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8.(2016年泰州卷) 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

9.(2016年泰州卷) 下列事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是(  )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②元朝设置宣政院 ③郑和下西洋 ④清朝设立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0.(2016年潍坊卷)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

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 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 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 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11.(2016年盐城卷) 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逐步衰落,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却得到了巩固.下列属于乾隆皇帝政绩的是(  )

A.册封达赖五世 B.收复台湾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前期,中央政府为打击分裂势力,加强对新疆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清朝前期,中央政府为打击分裂势力,加强对新疆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有:乾隆帝派兵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后来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ABC和乾隆无关,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2.(2016年岳阳卷) 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丞相制度的改革 D.地方权力的增大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

13.(2016东营卷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大宗当面数明他的罪状后,还是授予官爵,赐给田宅,对东突厥各部的首领,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雍正皇帝成精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2)据材料二,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历代清朝统治者是怎样管辖西藏的?



材料三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3)据材料三,新中国实行民族自治政策的前提和目的各是什么?

【答案】

1)开明的民族政策.

2)原则:尊重民族差异(从俗从宜从安其俗或不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

措施:确立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3)前提: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目的: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14.(2016年海南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制定 金瓶掣签 制度,规定活佛转世的人选,

宣政院辖地

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

1 元朝疆域图 2

材料二 1951 5 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59 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果断平叛,并领导西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被解放了的百万农奴迸发出无比的生产热情。1965 9 月,西藏自治区及其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此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日新月异。2015年底,西藏自治区全区生产总值达到 1026.39亿元,增长 11%,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中国网

请回答:

1)观察图 1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2分)根据图 2,概括清朝管辖西藏的措施。(2分)

2)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1 分)依据材料二,归纳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因。(3分)

3)以上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4分)

【答案】

1)西藏地区;(2分)措施:设立驻藏大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2分)

265周年。(1分)原因:西藏获得和平解放;平叛;进行民主改革(或废除农奴制);人民的努力(或农奴的生产热情);建立西藏自治区(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每点1分,共3分)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西藏的管辖。(4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人教版八年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5(2016年荆门卷) (7)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年》

材料二: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军机处位于乾清门西,军机大臣入宫商议军国大事,只是跪着“听旨”,然后照皇帝的心意拟成条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下发。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915)

(1)材料一所说的“制度”是由谁创立的?(1)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的特点。(1)

(2)材料二中明太祖推行的诸多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1)

(3)根据材料三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1)

(4)根据材料四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2)

(5)材料一至材料四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1)

【答案】

⑴秦始皇。(1)皇权至上(或皇帝一人掌握政权)(1)

⑵加君权。(1)

⑶抄写传达皇帝的旨意。(1)

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

(5) 专制走向民主(或人治走向法治)(1)

5)从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到明朝废除丞相,再到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专制不断加强。1954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自己的权利,说明我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由专制走向民主。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16. (2016年龙东卷) 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战略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根据以下图文材料,探究如下问题:

【经济交流】

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二;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通往东方的航路.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两次出使西域,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丝绸之路经过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请写出西汉时加强对新疆管辖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说出郑和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3)根据材料三回答:1942年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航海家是谁?

【文化交流】

材料四:

4)请按顺序写出材料四图1和图2中人物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政治交往】

材料五: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以来处于敌对状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5)根据材料五回答:出席亚非国际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是谁?他提出的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6)根据材料六回答:1972年访华的美国总统是谁?中美正式建交是在哪一年?

【答案】

1)张骞;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2)非洲东海岸与红海地区.

3)哥伦布.

4)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5)周恩来,求同存异.

6)尼克松,197911日.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有关知识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中,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中外交往与冲突;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

17.(2016年南宁卷) 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东方逐渐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明太祖废除宰相以后,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

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读四书”…因此,这个政权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专横暴力.

材料二 此时西方发生的两件大事是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旧大陆的人类因为新大陆的发现,忽然得到了一大批财富.发现这批财富的西欧白人,利用这些财富发展了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然后发展为近代的帝国主义.

--以上材料均摘自许卓云著《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这一航海活动历史上称作什么?请列举一位为此做出贡献的航海家.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东方落后的原因.

【答案】1)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读书人只能读四书

2)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任答一个即可)

3)工业革命的影响.

4)政治制度落后,经济发展落后.(答出一点即可)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蒸汽时代”的到来

18.(2016年陕西卷)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房玄龄曰:“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故《尚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又孔子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直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唐太宗曰:“此直朕之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不行也?’

材料三 (康熙)为了化解当时最突出的满汉对峙问题……一方面保留汉族文化风俗,修纂明史,开设博学鸿儒科,招抚网罗汉族文人;另一方面则大兴文字狱……他在严申法纪的同时,尤其重视德治,以儒家理学思想对天下施以教化,要人们遵行礼法。

——摘编自《欧洲时报·周末特刊》(2003823 

1)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所处时代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思想领域出现 的活跃局面;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断发展,后世一些统治者也层提出类似主张,如教材引用唐太宗之言: 1分)。从西汉昭帝到清康熙帝,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规格不断提高。这表明儒家思想的 1分)得到不断强化。(3分)

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材料二中房玄龄的观点是什么?对唐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②依据材料三,归纳康熙帝的治国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我选做:(

3)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儒学经典名句。两千多年来,儒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今天仍有其价值。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答案】

⑴百家争鸣(1分);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分);正统地位(1分)。

⑵①观点:重视吏治,认为官吏的公平正直是治国之要道。(1分)影响:这一思想被唐太宗接受,对贞观之治的吏治清明产生了重要影响。(1分)②举措:保留汉族文化风俗与统治制度,招抚网络汉族文人;大兴文字狱,镇压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抗;礼法并用,用法律等约束人们的思想言行。(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原因: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化解满汉民族对立;汉族统治制度和儒家理学思想先进。(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⑶原因:自身原因:自我调整,吸收其他学派优点;强调社会稳定和谐、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责任感;人才不断涌现,学术传承延续。(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社会原因:政治和社会变革的需要;政府提倡与鼓励;官学、私学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广大民众追求和信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两千多年来,儒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在今天仍有其价值。儒家的自身原因:自我调整,吸收其他学派优点;强调社会稳定和谐、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责任感;人才不断涌现,学术传承延续。社会原因:政治和社会变革的需要;政府提倡与鼓励;官学、私学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广大民众追求和信奉。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

19.(2016年邵阳卷) 材料一

图示,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有助于理清线索,构建知识结构.下面是王明同学依据初中教材而绘制的我国古代部分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至明清,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渊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

1)材料一中的示意图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个朝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3)下列是王明同学正在制作额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表格,请不补充表格中的部分论据.并指出王明同学评价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方法.

论点(积极作用)

论据

第一,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及生产活动,巩固国家的统一:

秦朝修建,隋朝开凿____,明朝营造北京城等

论点(消极作用)

论据

第一,强化思想文化控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

秦朝焚书坑儒,明朝入股取士,清朝

【答案】

1)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六部制.

2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3)秦长城,大运河,文字狱.坚持史论结合,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和君主集权的强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20.(2016年邵阳卷) 材料一

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为左镇人.考古专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230年,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

﹣﹣摘编自《台湾历史的真相》

材料二

在历史上,台湾经历了与大陆的三次分离.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鸡笼(今基隆)和淡水.1662年荷兰殖民总督向郑成功投降,台湾回归祖国.1841年,英国侵略台湾鸡笼.1858年,英、法、美、俄四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规定开放淡水等通港口岸.1874年,日本在美国支持下派军队侵犯台湾.1884年,法军攻打基隆、淡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而侵占台湾;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解放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第三次分离

﹣﹣摘编自《台湾历史的真相》

材料三

台湾分子在台北街头搞所谓台湾正名闹剧,激起了台湾民众的强烈不满与愤慨,他们高台独、救台湾、反失业、要工作”“反军购要福利等标语游行.

﹣﹣摘编自人民网

1)你从材料一中得到哪些有关台湾与大陆紧密联系的信息?

2)在历史上,台湾经历了与大陆的三次分离.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图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答案】

1)台南的“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有着共同的起源;230年,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到达台湾等.

2)①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②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③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守台湾;

3)有利因素:两岸中华儿女同文同种,实现统一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提供了成功范例;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不利因素:台独分子不断破坏,国际反华势 力的阻挠等.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21.(2016年徐州卷) (6)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或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史实:商鞅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无疑远比他的武功更为重要。……公元前350年,“开”(废除之意)田之阡陌。……他废除了旧的固定的占地制度(井田制)……而代之以单位面积可以不同的更为灵活的制度。

——《剑桥中国史》

推论:商鞅变法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2)史实:“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裁而天下无所制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推论:皇帝处于独尊的地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3)史实:所载的货物包括上等丝绸,刺绣和其它奢侈品,作为在航程中赠送给当地统治者的礼物。……但是就朝廷而言,在这种交往中政治利益高于经济利益。郑和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跨越了半个地球,把明帝国的声威最大限度地远播到海外。

——《剑桥明史》

推论:郑和下西洋是一次以宣扬国威为目的的大规模远洋航行,扩大了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4)史实:辛亥革命对徐州(当时的行政称谓多以铜山县为代表)的影响是巨大的,武昌城头炮响的第二个月,徐州的同盟会会员周仲穆等人便积极响应。123日,以同盟会会员、铜山县自治研究所所长王少华为代表的先进人士,召开了铜山县各界代表会议,决定铜山独立,成立铜山县政府,宣布铜山光复。

——《徐州简史》

推论:徐州革命党人积极响应武昌起义,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5)史实:“罗斯福把赞同和反对的两派代表请到白宫开会,……企业家们和他们在国会里的代言人之所以同意,是因为他们当中有人认为,一切自由竞争都应该停止。……他们完全相信,要复兴和繁荣,就非限制竞争不可。”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推论:罗斯福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来应对经济危机。(

6)史实:“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试图的征服活动。”“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

推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美国公开干涉别国内政,它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答案】1 2 3× 4 5 6×

【解析】

试题分析:

(1)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分析史实“他废除了旧的固定的占地制度(井田制)……而代之以单位面积可以不同的更为灵活的制度。”可以得出结论商鞅变法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大变革的时代;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中外交往与冲突;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22.(2016年盐城卷) 材料一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材料二 秦兼天下,建皇帝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

----《汉书》卷十九《百官宫卿表》

君主专制就本质而言非常原始,却与一个受过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文官)并存.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

材料三  秦汉时期,城乡地位极为崇高.拜相时,皇帝要施大礼,因此才有拜相一说,然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竟把丞相给废除了,从此丞相在中国就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的百官之职中负责检察的官职名称.材料中受过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是通过考试而产生的,这种考试应开始于何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主要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专制主义统治逐步加强的趋势,你认为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的后果是什么?

【答案】

1)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御史大夫;隋朝隋炀帝.

3)加君权,防止丞相专权.

4)闭塞视听,导致农民起义等.

3)本题主要考查丞相一职的废除。明太祖即位后,为加君权,改革了行政机构。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的权利空前提高,秦汉以来丞相制度从此废除,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最终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明太祖即位后,为加君权,废除了丞相,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专制主义统治逐步加强的趋势,最终的后果是皇帝闭塞视听,导致农民起义等。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创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

23.(2016年岳阳卷) 海防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事关国家主权,事关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清时期全图》(图1

材料三: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史中国的历史命运》

材料四:《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图2

1)材料一中,写下一豪迈诗句,并取得海波平最后胜利的民族英雄是?

2)根据材料二,为巩固海防,1684年清朝在图中A处设立的管理机构是什么?B处信息显示,清朝前期疆域的最南端包括了哪里?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有海无防.1840年,英国第一次从海上侵略中国得手的战争是什么?为了捍卫中国的海上主权,在黄海战役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4)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成立于何时?综合材料三、四,中国海防力量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1)戚继光.

2)台湾府,南海诸岛.

3)鸦片战争,邓世昌.

41949423日,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钢铁长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8ba665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c.html

《噶米精编最新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