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城开发与规划设计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新城开发与规划设计的几点建议
要: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三大城市化(深度城市化、逆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模式,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推崇城市经营哲学,通过新城/新区规划和开发建设,拓展城市空间,改善城市面貌,汇聚经济资源。本文作者对新城规划设计进行了一些探讨,为新城规划阐述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关键词:新城开发规划设计城市扩展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城市的规模和数量明显增长,然而在其增长的背后,“城市蔓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大规模的新城区开发中,我们对其应重新审视。从目前来看,国城市规划设计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城市周边的新城区建设被看作城市扩展的标志,因此各地的新城区建设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践中各种问题不断显现。比如,现阶段我国许多城市在重要地段或大片区域的新区开发建设上面临着如何确定开发方向和建设理念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已不能局限于常规的专业范畴之内,而是涉及到诸多相关要素,需要采取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方法来进行。因此,通过城市景观规划征集新区特定地段的发展创意、开发理念、规划概念,正逐渐成为当前新城区景观建设的重要环节。2新城建设的背景
导致新城建设的直接原因一般包括下几个方面:



①中心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给城市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结构给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效率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诸多问题。新城建设成为疏解人口的一种有效手段。
②其次是产业发展的新空间需求。当中心城市拥挤扩张,地价级差时,工业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以及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郊迁己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一些地方和国家也有为工业发展而建的新城,如韩国的昌原、龟尾新城、英国的西塞莫德尔新城。另外还有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科技研究和高等教育为目的的新城,诸如日本的筑波科研高教新镇、贺高茂高教新镇等。
③统筹安排区域重大设施的需要。这些设施是指服务于大城市区域的,包括商业、交通、市政等设施。由于这些设施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和大量的劳动力,趋于选择地价较低的郊区。而新城的建设有助于为这些设施提供需要的就业人口和基本服务。④对自然健康的环境和良好住宅条件的追求。由于中心城市人口和产业的集聚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降低了城市的居住质量,城市住宅供需平衡发生了变化,住宅供应紧张,促使政府寻找新的住宅开发空间,同时由于郊区开发的低成本,使得开发新城成为解决大城市住宅问题的重要手段。
⑤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完善城镇网络体系的需要。大城市的发展“过密”,不仅造成中心城市的恶性竞争,环境污染,还造成地方经济疲软,一些地方出现人口、经济“过疏”问题,生产、



生活难以为继。这种单核城市结构显得力不从心,必须寻找一种更为开放的地区结构。发展新城,组成以中心城市、新城等为主体的城市区域城镇网络,不仅能起到疏散大城市人口及转移部分城市功能的作用,而且对地区城镇的规模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3.新城的开发建设模式
新城建设的开放模式,可以从新城开发管理机制、新城投融资及政策保障等方面展开。新城开发的管理机制大致有三种,即政府主导,开发公司运作的模式;以开发商为主,政府给予政策支持;政府控股、商业化经营的开发模式。新城建设中的投融资方式不尽相同。英
国、法国和香港等政府都直接参与了新城建设,并投入了大量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引入部分社会资金。而美国和日本政府则较少直接参与新城建设,而是通过立法和政策指引来鼓励和推动新城建设。相比较而言,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城建设能形成较大的规模,更多地考虑建设中的社会因素,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需要,但是这种开发方式会为政府增加财政负担,新城建设的数量有限。主要以市场机制,利用社会资金建设的新城,通常对新城的整体性问题考虑不足,或者建设新城的规模较小,开发中可能会损害社会平衡和公共利益,但是这种方式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利用了社会的建设力量。
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原因,我国的绝大部分新城建设都是政府主导开发的,但与英国等国家不同的是,运作主体转变为具有政



府背景的股份公司。如上海的新城建设中政府给予新城建设一系列政策,没有财政的拨款,建设资金由地方政府和市场解决,因此,不同于英国由中央政府直接拨款的开发方式。是介于英国和美国新城开发方式之间,是既有政府指导又有市场操作。但是这种开发模式在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平问题上往往存在较多弊端,难以保证公共设施的顺利进行。因此,我国的新城建设中,政府应该划拨专项资金投入公共开发,促进新城的启动期健康发展。4新城的交通建设
新城在主城的社会、经济辐射范围内,与主城有密切联系,因此新城与主城之间应该有各种便利的交通线,包括高速公路、一般公路和快速轨道交通线。各国在建设新城时都考虑到了新城与主城的交通联系,确定新城的选址时也选择距离适当的地点,不能离主城太近,以免发展到一定时候与主城连成一片,反而加大了大城市蔓延式的扩展。但新城也不能距离主城太远,难以吸引人口,担主城的功能。一般新城与主城之间的交通网不止一条,且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有利于主城功能的疏解。同时新城内部应形成良好的交通网络以利于吸引人口的集聚,很多新城都采用环保、健康和人性化的交通方式、环境优美的步行系统、独立的自行车道系统、方便的内部公共交通系统等。新城内部交通以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为特色,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可方便地来往于新城中心及住宅区和工业区,这一系统亦可直达大部分休闲用地。但也有新城是以私人小汽车为主要交通方式,这主要以美国的新城为代表。



新城的内部交通系统采取什么形式应根据新城的规模、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发展战略等来确定,还必须考虑新城吸引人口的比例和特点。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在交通方式的选择上也不如国外多。一般新城与主城之间的主要交通联系方式仍然是公路,这也是造成我国新城吸引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特大城市,上海、北京的新城已经形成了高速公路、地铁等现代化交通方式,联系的密切程度大大加强。在今后的建设中还必须加强交通的联,进一步促进区域分工和功能互补的实现。5新城的空间扩展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其功能和空间不断生长的一个过程,一过程主要取决于城市内部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及其结构,时也受到城市外部区域自然、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空间的扩展过程是城市中心区、市区以及郊区边缘地区城市化过程在空间布局上的具体表现,是一个打破平衡、恢复平衡、再打破平衡”的动态过程,这一动态的演化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从以城市为中心的着眼点出发,基本经历了四个阶,:第一,独立城市膨胀阶段;第二,市区定向蔓生阶段;第三,城市向心体系的形成阶段;第四,城市连绵带阶段。6.新城规划存在
问题与展望由于大部分新城是从几乎空白的非建设用地上按照规划快速建设起来的,不同于自然发展起来的城市,它的成长过



程中规划者和建设者的主观因素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新兴城市必然会出现很多社会问题,因此,要求人们在建设的初期尽量全面地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开始时难以察觉的非物质空间的社会问题,如迁入居民的就业、出行、男女比例、年龄结构、会各阶层的平衡与融合、特定人群的特殊偏求等,都需要在建设初期充分地考虑,合理安排。我国正处于快速建设时期,大量的人力投入到物质建设方面,很容易忽视对社会问题的考虑,长期来看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影响到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研究重要的社会问题。7.结语
总之,在新城区改造设计中,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明确城市规划理念,逐步深化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80a1de29b89680203d8259d.html

《关于新城开发与规划设计的几点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