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课内外比较2014

发布时间:2015-06-14 14:07: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内外比较阅读

一:【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⑤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③涓人:宫中洒扫的人。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王之蔽甚矣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3)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4)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涓人言于君曰                 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其真无马邪

D.隗且见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4.翻译: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15.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

乙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甲】: 邹忌入朝见威王,......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辏镪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暌蛄钊瞬段瞬氛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注】①辏耗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7.解释词语:1)门庭若市:       2)面刺:       

3)期年:      4)不相说:          5)走:       

18翻译: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甑募苛幌鸷依嫫仁固锛沙鎏颖芑觯踔劣枚苑接谒赖囟罂欤饩褪且右耘械牡胤健

20.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3分)

 

三:  于是入朝见威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4分)

A.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C.能谤讥于市朝     百里奚举于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闻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小石潭记》)

E.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言欲亡 (《陈涉世家》)

8.翻译: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9.“王之蔽甚矣”中“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弊”取得了什么效果?

 

10.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四:【甲】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6.解释加点词语 (1)臣之妻  私:________ (2)皆以美于徐公  以:_______________

(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______________ (4)卒得反国  反: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C.①时时而间进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①内外不闻吾过      ②及鲁肃过浔阳

8.翻译:(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吾知所以亡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9.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3)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五:   邹忌修八尺有余,……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解释加点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孰视之(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4)时时而间进(        

8.翻译:1)邹忌讽齐王纳谏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9.本文用“_________”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

10.邹忌是怎样启发诱导齐威王纳谏的?(3分)

9翻译: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10.(2分)文章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第二段写邹忌巧妙运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六:于是入朝见威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解释下列语录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能谤讥于市朝   谤:   2)闻寡人之耳者   闻:      

12.翻译: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13.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  

 

14.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2分)

七:【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10.“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 与词义

11.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1)时时而间进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吾欲之南海

12.翻译: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13.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___________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2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12.解释加点字词: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           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13翻译: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善。”

【乙】郑龙谏勿伤百姓赵简子①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龙曰:“吾先君晋文公③伐卫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注】①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②野人:农夫。 ③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④卫:春秋时的卫国。

17.解释加点的字。(1)邹忌修八尺有余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 4)赵简子出畋    5)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18.翻译: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人爵愈贵者愈危。

19.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4分)

 

20.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善。”

【乙】太宗新即位,励精(①)政道(②),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③)有经(④)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⑤)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 【注释】①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② 政道:施政的方略。③雅:素来 ④经:治理⑤劳:慰劳

13.解释加点的词语。 1)孰视之(         )(2)皆以美于徐公(          

3)王之蔽甚矣(       )(4)思竭其用         

14翻译: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5.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王曰:‘善。’”【乙】 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 __

16.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17.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 2 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锦答案

一:12.(1)蔽:蒙蔽、受蒙蔽、被蒙蔽(2)刺:指责  3)反:同“返”,返回  4)期年:满一年

13B A.“以”:介词,用/相当于“而”,表顺承;B.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或者“向”;C.“其”:代词,它的/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D.“且”:尚且/将近。

14.(1)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2)燕昭王为郭隗建造宫舍并且拜他为老师。

15.礼贤下士,才能广招人才,国家才能强大。

译文: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纳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昭王说:我应当先拜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尸骨,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那里用得着死马,而且浪费了五百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数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纳有才能的人,那就从(敬重)我开始,(我这样才能不高的人都受到礼遇)何况是比我有才能的人呢?他们又怎么会因为与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

17.(1)门口和庭院像市场一样(热闹),或“形容很热闹”;  /  2)当面指责、当面挑刺;  /  3)满一年,或“一年”;  /  4)不喜欢对方,关系不好,感情不和;  /  5)跑、逃走、逃跑、出逃。(共2分。对23个得1分,对45个得2分。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

18.(1)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 2)邹忌认为(公孙甑募撇撸┯械览恚腿八灯胪跖商锛扇スゴ蛭汗#ü5分,第一句2分,第二句3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

19C2分)

20.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乙文中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将领,被邹忌、公孙晁谱吡舜蠼锛桑┞冻銎诺暮恳幻妗#3分。答清楚一点得2分,答清楚两点再得1分。如果有学生将重点放在说明齐王性格差异的原因上的,最高给2分。而如果只分析邹忌的行为的,判为审题错误,0分。其它合理分析酌情给分。意对即可)

译文:成侯邹忌是齐国的相国,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两人感情不睦,互相猜忌。公孙献计给邹忌说:“阁下何不策动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胜仗,那是您策划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战败,田忌假如不死在战场,回国也必定枉死在军法之下。”邹忌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劝说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

谁料田忌三战皆胜,邹忌赶紧找公孙?商量对策。公孙?就派人带着十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绍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刚走,公孙?就派人逮捕卖卜的人,在齐王面前验证这番话。田忌闻言大恐,出走避祸。

 6.AC 7.D 

 8.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9.“蔽”,指受蒙蔽。从文中看,齐威王除“蔽”的效果:在内,“虽欲言,无可进者”;对外,燕、赵、韩、魏“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邹忌讽齐王纳谏》“王之蔽甚矣”要求齐王广开言路、听取民生、关注民意,《曹刿论战》“忠之属也”要求鲁庄公取信于民,《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是希望统治者关注百姓的疾苦。

 ()(15)6(4分,每处l分,意思对即给分)(1)偏爱(2)认为(3)当面指责(4)通“返”,返回

7(2)B拜见(A长,身高整治,治理C偶尔私自,偷着D错误到)

8. (6)每句2分,重点词语翻译准确,句子翻译通顺即可)(1)由此看来,大王因受蒙蔽而不明太严重了。或,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严重)了。(“蔽”“甚”各1)(2)我知道国家灭亡的原因了。(“所以”“亡”各1)

9.(3)原因(2)齐威王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自己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启发(1)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方法。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虚心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译文:宋昭公出外逃亡,到达了邻国,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把人,干政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者卫士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美!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亡了国但是能够醒悟,最后得以重振国家。

7.长,这里指身高(只答“身高”也可)  “孰”同“熟”,仔细(只答“仔细”也可)  偏爱    偶尔(偶然、间或)

 8.1)邹忌委婉地劝说(规劝)齐王,齐王接受规劝(改正错误)。(2)我同城北徐公北,哪一个美? 9.门庭若市

10.例如:邹忌以事设喻(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推己及人等)委婉规劝。他由“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推及到“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从而使齐王猛醒、纳谏。(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

9.(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10.直言不易、设喻说理(类比说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11——14题。(共8分)

11.(1)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2)闻:使……听到 评分标准:(2分)每次解释 1 

12.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或: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评分标准:(2分)重点词“地”、“方”翻译正确即可。

13.国内: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国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评分标准:(2分)国内、国外各1分。国内答出“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即可得分。14.示例1: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我嗯他身上学到了与他人交往的艺术。示例2:我更欣赏齐王,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规劝。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评分标准:(2分)符合人物性格,谈出看法即可。

11

 12.翻译:(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2)让各位诸侯听说这件事情后,认为我们的国君把鸟看得很重而把人看得很轻。

13.广开言路(纳谏)不杀烛邹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均可)正话反说(以退为进、归谬法,皆可)

译文:齐景公爱好捕鸟.有个帮他养鸟的叫烛邹的不小心把鸟放跑了.景公很生气,召集有司要杀他.晏子说:"烛邹有三项大罪,请让臣把它们列举出来再杀他."景公说好.于是晏子将烛邹喊到景公面前列举,:"烛邹,你为主公养鸟却放跑了鸟,这是第一条罪;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你的缘故杀人,这是第二大罪;你使诸侯听说,我们的国君重鸟却怠慢国士,这是第三大罪."数落结束,晏子请命要杀烛邹.景公赶忙说:"不要杀,我听教导了."

11.(D

12.①偏爱 ②实在、确实 ③担任 ④离开

13.①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②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14.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译文

  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非是有什么要指教的?”老人说:“是有话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而大权独揽的人,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会降临到他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要越为人谦恭;官职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2008浙江省丽水市

17.(1)长,身高(2)确实(3)受蒙蔽而不明 4)打猎(5)攀援、爬(树) 

 18.(1)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2)人的爵位(地位)越高就越危险。  

19.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20.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批评。

译文:赵简子外出打猎,命令郑龙射杀一名农夫:以免让农夫惊动我将打猎的鸟。郑龙说:我们的先帝晋文公讨伐卫国的时候,不曾轻杀一个人,而您却在打猎的时候就想射杀一个普通百姓,简直如同虎狼一般。赵简子(感慨地)说:别人打猎得到猎物,而我打猎却得到贤士。所以说,爬树爬得越高的人越感到害怕,官职越高的人越感到危机,能不谨慎吗?

13( 4 分)( 1 )同“熟”,仔细   )认为   )受蒙蔽   )完,尽

(答对一个给分)

14 ( 2 分)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美”“私”等关键词的翻译,错一个扣分)

15.(2分)(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答“欣然”亦可)

16.(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邹忌向齐王进谏时,善于借助生活中的小事,采用设喻、暗示等委婉讲道理;而魏征向唐太宗进谏时,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要点:①设喻、暗示或委婉,得2分。②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或“敢于直谏”得1分。意思对即可)

17 ( 2 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唐太宗非常思念和感激魏征,因为魏征不仅有才能,而且很正直,敢于讲真话,是忠臣、贤臣,所以尽管有时说些逆耳忠言,也能深得胸襟开阔的唐太宗的器重和厚爱。(要点:① 答“唐太宗对魏征的思念和感徽之情”,得分;②答“魏征是敢于讲真话的忠吞、贤臣” ,得分。 惫思对即可)

译文:唐太宗刚开始继承王位,励精图治,改革治国之道。多次引进魏征进入卧室内。因为在乎得失而访问他,魏征为人清高,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格又亢奋固执。没有什么可以让他屈服,折挠的,唐太宗和他谈论。没有一次不是高兴的采纳建议的。魏征也因此为能遇到像知己一样的主人而高兴。尽力的出谋划策,知道的没有不说的。唐太宗曾慰劳他的辛苦,说:“爱卿的奏折,前后有二百多条,如果不是爱卿为国家的赤诚之心,如何能作到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7bf5d6d551810a6f424863d.html

《邹忌课内外比较20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