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种子 导读手册 小下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幸福的种子导读手册
进入阅读的天地,播下幸福的种子(小下)

猫咪洗澡
蒋风(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理论家)
诗与歌是有区别的,歌是能唱的诗。因此,儿童与幼儿诗虽然很相似,但还是可以分辨出两者之间细微差别。一般说,儿歌的思想内容比较单纯、直白、偏重明白的展示,讲求朗朗上口,音韵和谐,注重语言外在的音乐感;幼儿诗的思想内容较为含蓄,偏重情感的抒发,意境的创设河意蕴的美感。然而,这种区别又是相对的。两种文本往往互相渗透,互相融会,所以诗化的儿歌或者歌化的幼儿诗也是屡见不鲜的。
对诗与歌的联系与区别有个简要的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来鉴赏这本幼儿诗集中的作品了。
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有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幼儿诗欣赏也可以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首先,幼儿诗的要求形象生动。《番茄红了》“绿绿的番茄,等着人来采,等着等着——急得脸都红了。”作者用想象的彩笔吧番茄由绿变红的成熟过程,描绘得具体可感,鲜明生动,这是从孩子的视角观察得来的,更易感染孩子的心。
幼儿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作者为了使自己的诗作更直观、形象,还在形式上作努力,如《瀑布》采用了图像诗形式,把“一条吵吵闹闹的瀑布”排列成一字一行,且弯弯曲曲,好似一条瀑布从山崖飞泻而下,“冲到山脚下”,冲击着小读者的视觉,最后一句,又十分形象地排成一行“趟成一面安安静静的湖”
第二,优秀的幼儿诗也应画中有诗。如《黄昏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划到海上,给鱼儿铺张金色的床。作者用短短的四行十九字,画出一副十分鲜明的黄昏美景。透过画面般的诗句,我们还可感受到一种“关爱”的感觉,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这种感觉和共鸣,来自于作者选择了一个美的画面(黄昏的景象)借助拟人化的角色(太阳),给鱼儿铺张“金色的床”。这个“有含意的景象”就是诗的“意象”,作者通过精心安排这一意象,才使“画中有诗”
诗的鉴赏离不开意蕴的层面。因此,第三,我们鉴赏幼儿诗,也要想嚼橄榄

似的从每首诗读出诗中的情趣。这“情趣”,就是诗的“”意蕴。例如《我爱妈妈》“山上的小花有几朵?”“一千朵,一万朵。”没有多少新奇,妙就妙在,这个铺垫,带出一个极富童趣的内心独白:“我爱妈妈也有这么多。这句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诗句,使诗的情味和内蕴呈现无遗。
花找花
蒋风(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理论家)
着本儿歌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又具有传统童谣的艺术风格,通俗易懂,悦耳动听,像一只美丽的百灵鸟,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
未方便幼儿们领会、接受,这本儿歌集中的儿歌,结构都很单纯,每篇往往集中描写一种事物,篇幅也很短小,短的三、四行,长也不过六、七行,每行的句子,都很简短明白,《花找花》:“花蝴蝶,蝴蝶花,花飞,花停,花找花。一是动物,一是植物,作者借助拟人的手法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仅仅用了13字,描绘了一副充满了梦幻的图景。
《房子戴帽子》更简短单纯:“房子房子,戴帽子,尖尖的两头,翘胡子。四行两句15个字,却集中突出地描写了一座大屋顶的房子。由于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地具体的,他们对客观的认识是从具体形象开始的,因此要求儿歌写得越形象越具体越好。这首儿歌中的房子,是一座中国传统大屋顶式的房子。那大屋顶就像房子戴的帽子,而大屋顶两边的飞檐就像“翘胡子”,形象地比喻,清新有趣,还突显出一点幽默风趣的味道。这当然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分不开的。
想象是诗不可忍缺少的因素,儿歌也是儿童诗歌的一种,当然也离不开想象。如《桥上一头驴》“桥上一头驴,桥下一条鱼”开头这两句是平常一般的叙事,没有新奇之处,但结尾两句“驴钓起了鱼,鱼骑走了驴。由于作者丰富的想象,一下九江读者带进一个迷人的童话世界。
节奏鲜明是儿歌的灵魂,音韵悦耳是儿歌的生命,因为它是为年龄非常小的幼儿提供听赏念唱的。作者运用有规律地句式出现一定数量的音节,形成一定数量的节拍,念唱起来就会造成短暂自然的停顿,这种停顿就形成了鲜明节奏:《小瓢虫》。这首三言两拍儿歌,不仅节奏鲜明,而且大体押韵,读起来极富音乐感。

儿歌的韵律和谐,押韵是重要的手段。这本儿歌集里的作品,如有的句句相韵,《桥上一头驴》《五只小猴》《小雨滴》等都一韵到底。有的是“一字韵”如《房子戴帽子》。还有《梅花开》基本上也是,它属于“字头歌”形式,是一种特殊的句句押韵的方式,读起来别有一种风味。有的是偶数行或略作变通的押韵,如《花找花》《花儿红》。有隔行押韵,如《小瓢虫》,所以氤氲和谐悦耳。
儿歌属于口头文字的范畴,作者从这一口语艺术特点出发,使每首儿歌的语言都具有鲜明节奏感,押韵顺口,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给孩子带来一种独特的美感。

蛇偷吃了你的蛋流火(儿童文学作家)
这个“我”是谁呢?看完这本书的前两页,读者们其实就已经差不多猜出来了。
课故事当然不会在这几页就打住,因为书里有个“我”——一位大大咧咧又咋咋呼呼的鸡妈妈。
她孵蛋的时候觉得累了,就随随便便站起来,走开去散步。看见吞了蛋在睡觉的蛇,她也一点也没想到可能是自己家的蛋被偷了,反而风风火火跑去找鸭妈妈,大叫“鸭妈妈,鸭妈妈,蛇偷吃了你的蛋!
接下来作者不断使用着重复的句型,“报说丢蛋——数蛋——发现没丢——找另外一位妈妈报信”的相似情节一再重复上演。这种重复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会用到的手法,可以让孩子们熟悉和联系造句,方便他们据此推测出下边的情节,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和大人一起讲故事了。
在乌龟妈妈数过蛋之后,故事开始倒退着折了回去。乌龟妈妈反过来问鹅妈妈是不是丢了蛋,鹅妈妈反过来问鸭妈妈……最后一只问到最先跑去问别的动物有没有丢蛋的鸡妈妈身上,并且让大家“震惊”地发现:丢的原来是鸡蛋!
故事到了这里,“震惊”的只是书里的动物们,捧着书的读者们一点也不惊讶,还有点小得意。“我们早就知道蛇偷的蛋是谁的啦!现在只不过是验证下而已。
孩子们总是把喜欢的故事反反复复,不知厌倦地读好多遍,从不会因为早就

知道故事情节而降低兴趣。读这个故事也一样,一早知道答案反而让大家觉得整个故事都好亲切,早就知道蛋是鸡妈妈丢的人笑嘻嘻地欣赏着动物们跑来跑去演出一场轻喜剧。
鸡妈妈发现丢的可能是自己家的蛋之后,大惊失色地嚷着跑回家去数蛋,说明前边她随随便便就离开蛋宝宝们,并不是因为她不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是她天生性格就那么大大咧咧。瞧,大家把蛋宝宝从蛇肚子里救出来,蛋宝宝还变成小鸡宝宝后,鸡妈妈扑过去抱着小鸡的样子多开心呀。
整个故事在鸡妈妈抱着小鸡欢快地亲来亲去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落幕了,但作者还不忘记留一个有趣的小尾巴(事实上,在倒数第二页里,鸡妈妈抱小鸡的画面右边,作者就特地画了一截蛇尾巴)
——在整本书的最后一页里,蛇又偷吃了一个蛋!
这个蛋又是谁的呢?河边草丛里,似乎又有新的故事要上演了。
午后摇篮曲
流火(儿童文学作家)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以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以为日月星辰都围绕它运行。但后来人们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地球只是地月系的中心,永远围着它旋转的只有月亮而已。
从很久以前到现在,每个宝宝都是妈妈的世界中心。妈妈是宝宝的月亮,看得见地方,在看不见的地方,永恒环抱注视着他。
妈妈是那么爱她的小娃娃,他希望拂过过他的风轻柔,希望他饮用的水清甜,希望他穿戴的衣物细软……妈妈希望把世界上的好东西全都给她的小娃娃。这愿望好美,实现起来却好难,她只是努力努再力地倾自己所有。
小娃娃要醒着的时候,妈妈微笑地照顾他,陪伴他。小娃娃要睡觉了,妈妈柔声哼着甜美的曲子哄他入眠。
小娃娃渐渐睡熟了,妈妈的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轻,最后她静静合上了双唇。可那满溢关爱的曲调并未停止,无声的乐曲在悄然继续……
小娃娃在摇篮里睡得乖乖甜甜,妈妈却还在忙个不停,她得让世界上其它事物也和她一样静悄悄呀。她请大家不要“叮叮叮”,不要“铃铃铃”;不要“哗啦

啦,不要“滴滴答”;不要“汪汪汪”,不要“喵喵喵喵”……她请大家和她一起演奏一曲无声的摇篮曲,请大家和她一起,静静地,静静地守护梦乡里的小娃娃。因为这醒着的人听不见曲子,肚子前往黑乎乎睡乡的小娃娃都不会觉得害怕。
他睡得好香,好甜,好舒服,直到——闹钟想起来,小娃娃揉揉眼睛笑眯眯地醒过来。
妈妈希望小娃娃再多睡一会儿,可是既然他已经自己高高兴兴地醒来了,好吧,妈妈也立刻高高兴兴地带着大家换上一只活泼的曲子。啦啦啦,好欢快,好热闹……
等小娃娃慢慢长大,吧嗒着嘴学会说话,划拉着小手学会写写画画,踢踏着小脚学会行走,走到那个不止有月亮和地球,不知有妈妈和小娃娃的世界里去。到那个时候,他还会记得那些在他醒着的时候和睡着的时候,在他看得见的地方和看不见的地方,发生过的一切吗?
“妈妈,我记得您为我唱过的所有的歌。
魔法开启新世界
童喜喜(儿童文学作家)
你肯定还记得,在你我小的时候,都会那种魔法:一旦使用,我们既是天上的鸟,也是水里的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受到太多局限的现实生活,由此获得无穷满足与幸福。
这魔法的民称,叫:想象。
然而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似乎距离想象、距离创造、距离新的世界越来越远。所以,有必要重申这条童年法则:有一种奇妙的魔法,将带我们前往未知世界,这魔法就叫——想象。
这次的魔法很神奇,秘诀却很简单:想从容变身为B,只需找出AB的共通之处。变身可以很简单,只需一个环节;也可以很复杂,多绕几个弯。
现在开始练习。这次,我们要练习变身为一列火车,先从火车开始——让我们“张开大嘴打哈欠”吧!
从长长的火车到长长的大象鼻子,从会喷水的大象鼻子到会喷水的救火车,从一闪一闪发亮的救火车到同样一闪一闪发亮的萤火虫……

用这本书来练习魔法,这是一次音乐之旅。“呜呜呜呜,轰隆轰隆,火车火车向前冲!”如此这般节奏,是让脚心发痒的欢快。
用这本书来练习魔法,这是一次彩色之旅。蓝天绿草,褐墙红花,暗紫色的大河马,微笑睡着的黑发小娃娃……色泽饱满却不刺眼,令人赏心悦目。
用这本书来练习魔法,这是一次灵魂之旅,你会看见,世间万物有着怎样美妙的联系,而这一切最终如此巧妙地与你相关。
用这本书来练习魔法,这是一次奇异之旅。你最后会发现,万物是怎样乖乖汇聚到一张小小的儿童床上,这样才能知道,从一张小床开始,会有着怎样精彩的世界。
当我们翻到最后一页时,我们也会恍然大悟,原来有魔法的不仅仅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小孩子,还有用心良苦从哪个绝顶的妈妈。为了宝宝睡上一觉,精心安排了一场多么精彩的魔幻之旅啊。热爱孩子的大人们,和你的宝宝大大地打个哈欠,一起踏上奇幻世界的道路吧!

小黑,你往哪里藏
谈凤霞(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爱玩捉迷藏,要是我们问一句:“谁来玩捉迷藏?”瞧吧,一双双小眼睛会立即兴奋得闪闪发光。捉迷藏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索心、好胜心、自信心……如此神秘而刺激的游戏,当然让孩子们欢欣鼓舞、劲头十足。
《小黑捉迷藏》就是这样一本让孩子们翻开第一页就会迫不及待地往下翻到最后一页,而且小眼睛越闪越亮、小嘴巴越笑越弯的好书。
“小黑,你往哪里藏?”一场你藏我找的智力角逐开始了:圆圆的小黑离开了它方方正正的家,蹦蹦跳跳地躲进了尖叶子的青草丛。哈哈,你是想去和身上有小黑点的瓢虫做朋友吗?小黑钻井了小溪里,和身子圆圆鹅七彩小鱼在一起有,哈哈,可惜你黑黑的身体没长尾巴,也没长嘴巴吐泡泡啊!小黑溜进灰黑的石头堆,哈哈,虽然颜色形状很近似,可是你没有密密麻麻的斜条纹,螃蟹会不会爬上你的身?小黑又挤进细细长长的篱笆缝,哈哈,你可真调皮,惹得蜻蜓瞪大黑眼睛、蜗牛背个半圆壳来看稀奇。小黑躲进黑黑的肥皂泡,哈哈,透明的泡泡遮不住黑黑的你,不过,好样的小黑,谁都会异想天开去飞一回!……最后小黑干

脆回到自己的家族里,这回大家都一样,找不着了吧?哈哈哈,好一个聪明的小黑,真是服了你!
这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游戏,各式各样、连绵不断的躲藏在孩子心中激起一浪又一浪的兴奋之情或惊讶之感。那个天真而又调皮、又有点聪明的小黑俨然就是他们的一个玩伴,引领他们乐此不疲地去探索和发现,在一次次“哈哈”的成功中体验他们的“得意”
这也是一场生动有趣的认知,寓含着也许是创作者所倡导的“在玩中学”旨意。孩子们会在变化多端的秘藏场景中去仔细观察、辨别不同物体的颜色、状、大小、轻重,认识鱼鸟昆虫,了解自然与交通,在各种比照中增强感知能力。
这更是一场自由惬意的旅行,跟着小黑率性的步伐,孩子们去看青草黄花、蓝天碧海、粗石细沙,去上天、入地、下海、进城,去闯荡世界、去冒险也去发现世界的丰富多彩。每幅场景都画得极其简洁、赏心悦目且富有童趣,闪耀着灼灼童心,甚至还蕴藏着大智慧——一
个关于如何显现和隐藏自己的至理。小黑在外面的世界转悠了一大圈,结尾又回到了自己的家族里,终于不再显得“另类”也由此找到了迷藏的“最高招”即藏在别无二致的同伴里,叫你永远也找不着,于是这个迷藏就会变得没完没了。这个稚拙的小伎俩包含了某种人生的大机智,或可称得上“大智若愚”

认识莲花
龚慧瑛(资深童书编辑)
这是一本提供给小班孩子阅读的知识图画书,精美而写实的图片与散文诗般的语言默契配合、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如莲叶般清新、莲花般秀丽、莲蓬般俏皮、莲藕般香甜的韵味与气息。如果大人在抒情音乐的背景下,用一种娓娓动听的声音与孩子工读这本书,一定能让孩子幼小的心灵陶醉其间,被莲的外在与内在美所感动。
这也是一个帮助孩子多侧面、全方位观察与认识事物的好读本。它采用纵向深入、横向细化、由表及里的叙述方式,按照从夏到冬的时间顺序,呈现出莲的生长全过程:从水面上的叶与花,到水面下的茎与根,从水面上成熟的花托——莲蓬与种子——莲子,搭配水面下成熟了的地下茎——莲藕,无一不介绍得井井

有条、生动有趣,是孩子在对莲产生感性认识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了逻辑思维的训练,萌发科学认知的幼芽。
这还是一份给予孩子各种感官刺激与享受的上佳教材。圆圆大大的绿叶,层叠叠闭着或开着的粉红花儿,像冲澡时用的莲蓬头一样的莲蓬,还有住在小洞洞里的莲子以及藏在水下烂泥里的白白胖胖莲藕,哪一个不在用它们自己独特的颜色与形状刺激着孩子的视觉,使其大饱眼福?而假如大人们能在夏天带孩子去公园或水乡闻闻莲叶与莲花的清香,秋天让还在常常莲子甜中带哭的滋味,冬天让他们品品用藕做成的各种美味,元宵节再给孩子买上一盏莲花灯玩玩,或者干脆自己动手制作,那岂不是把孩子的嗅觉、味觉以及手与脑全部调动了起来?
如此看来,这本图画书真的是集知识性、文学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身了。相信孩子们读过过后一定会喜欢上美丽清纯的莲花。

人类的海洋朋友——海豚
金磊(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小朋友们在海洋公园看的海豚,都长着尖尖地嘴巴,差不多和小朋友个子一样大。海豚都是这样的吗?《海豚》将告诉你关于这个家族的秘密。
在又蓝又深的大海里,有许多海豚在游泳、睡觉、吃饭、生小宝宝,它们在海里面做所有的事情。虽然海豚从小到大都住在海里,虽然他们跟你家里鱼缸的鱼一样都有胸鳍、背鳍、跟尾鳍,但是海豚并不是鱼哦!海豚是属于哺乳动物,跟你、跟我、跟家里养的猫猫或狗狗都一样,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都是喝妈妈的奶水长大;鱼类则是生出一颗一颗的蛋蛋-鱼卵。海豚也是用肺脏来呼吸的,海豚头顶上的那个洞洞,就是他们的鼻孔,就像你在游泳的时候需要换气一样,他们也是要到水面上来呼吸空气;你家鱼缸里的鱼,因为是用腮来呼吸,可以一直留在水中不用到水面上换气。
就像每个小朋友都有亲爱的家人与朋友一样,海豚们也会跟他们的家人们、朋友们,一起活动、玩耍、吃饭、睡觉。所以在海上看到他们的时候,常常都是一大群,可能只有二三十只,但是也有可能躲到两三千只!
不同种类的海豚,有着属于自己的长相、动作、甚至是喜欢吃的食物。许多海豚有着大家熟悉的长嘴巴,包括了身上有着三层颜色,常常转圈圈的飞旋海豚、

身上会有许多斑斑点点,跳的很高很高的热带斑海豚,又或者是嘴巴短短粗粗,单一的灰色瓶鼻海豚。而没有明显长嘴巴的花纹海豚则是有着圆圆凸凸的大头,身上还有白花花的花纹。他们身体的长度可能短到比一台自行车还短,也有比小汽车还要长。每一种海豚喜欢吃的东西都不太一样,有的比较喜欢吃同样是在海中游来游去的小鱼,有的喜欢吃滑滑粘粘的乌贼。他们的牙齿可能最多到两百颗,但是也有少到只有六到八颗的。
到底这些海豚到底长什么样子?到底他们会做些事情呢?就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来看看这些可爱的海豚们吧。
亲爱的跟屁虫妹妹
虞永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
“妹妹是个跟屁虫”是一个兄妹间既包含“恼怒”也富有亲情和诙谐的“跟说”游戏。这个跟说游戏发端于妹妹,是妹妹和哥哥一样在百无聊赖的假日生活中萌生的充实自己、激活生活的方式。整个故事的情节很简单,跟说的语言也并不复杂,兄妹带着各自不同的心理投入这场游戏。妹妹的基本心理线索就是跟着哥哥,关注哥哥的反应——不乐意、恼怒、求助、无奈;而哥哥的基本心理线索就是摆脱、哀求和战胜。故事入了一些智慧的关辉和幽默点,如哥哥的语言结构和语义转向,引导妹妹跟入,妹妹的误入和及时发现和纠正;哥哥看似日常的“晚安”和妹妹朦胧中的回应。故事没有结束在哥哥好不容易期盼的因妹妹熟睡而获得“终于赢了”的满足感中,而是在第二天上学路上又发生的“跟学”行为中结束,让人感到了这个游戏胜负难分的趣味,让人可以去想象,这个游戏到底什么时候是终了。读者感动于妹妹不畏劝阻孜孜不倦的紧紧“跟上”,以及哥哥从恼怒转向智慧应对。
整个故事发生在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跟学”的游戏发生在很多人童年的生活之中,只是这个故事将它放大了,在显现生活性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扩张、诙谐和幽默。画面人物的逗趣、无奈、恼怒、满足等心理特征表现得较为鲜明,有趣的是语言模仿与动作模仿相结合,更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79d328658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e1.html

《幸福的种子 导读手册 小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