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中的齐天大圣成长史

发布时间:2018-09-22 06:07: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真实历史中的齐天大圣成长史

大型魔幻公路小说《西游记》自诞生之后,产生了许多衍生作品,比如《大话西游》《悟空传》(《七龙珠》如果算的话,应该是其中脑洞最大的),还有现在正火的国产动画良心巨作《大圣归来》。深入人心的孙悟空被重新想象、塑造,变成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齐天大圣。今天壹读君(yiduiread)要逆流而上,去看看在历史和传说之中,孙悟空这个形象是怎么诞生的。这个过程非常复杂,甚至有点重口,请坐稳扶好。

特约值班壹读君丨张彰

孙悟空可能是来自西域传说在真实的历史中,唐太宗并没有认唐三藏为“御弟”。为防范突厥部族入侵,唐朝中央政府禁止任何人员私自出关,玄奘法师是私逃出境的,在归途中他还写了封信,由商队从于阗飞递到洛阳,请求太宗皇帝允许自己回国。

真实的故事就是这样,那么《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怎么出现的?

现存最早跟取经神话有关的文本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书上有“中瓦子张家印”字样。据王国维考证,“中瓦子”是南宋临安府一处勾栏,“张家”是当时的“张家书店”。其中的玄奘身边带了五个小童一起走,走到“已來国”时,从东边来了一位白衣秀才,自称猴行者,自愿陪伴玄奘去西天“鸡足山”取经。△影印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这位猴行者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大概就是很多猕猴的老大吧,看着很年轻,实际已“九度见黄河清”,黄河三千年一清,所以他已经两万七千多岁了。这个老爷子背景很硬,刚和玄奘汇合就带着他上天去参加“北方毗沙門大梵天王”的斋宴,吃了西王母一个长得像孩儿的蟠桃,杀了一只白虎精,给玄奘抽了一条黑龙筋做腰带,又路过了虵子国、鬼母国、女人国等地。但此时孙悟空的专属副本“大闹天宫”还没有出现。

这部“诗话”有密宗色彩,出现了毗沙門大梵天王和定光佛等密教神,而中原密教自晚唐就式微了,反而是西域敦煌一带密教始终兴盛,而且截止南宋的中原文献中的取经故事,据专家统计大约二十条,没有一条提到“猴行者”或“孙悟空”。△甘肃榆林石窟中,西夏时期的唐僧取经题材壁画,已经出现了孙悟空的形象。

“齐天大圣“本来是一只好色猴精

但并不是说中土就没有猿猴传说,相反,很多。《山海经》中“朱厌”、《搜神记》中“马化”、《焦氏易林》中“南山大玃”、《刁俊朝》中水猿、《汪凤》中制造动乱的猴神,《白猿传》中大白猿,都是哺乳动物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成精。△《山海经·西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意思是这种兽出现,天下就会有战争。

跟孙悟空能拉上关系的,是宋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中写到的“齐天大圣”:“梅岭之北有一个中阳洞,洞中有一怪,号曰白巾公,乃猢狲精也。”“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能降各洞山魈,管领诸山猛兽,兴妖作法,摄偷可意佳人,啸月吟风,醉饮非凡美酒,与天地齐休,日月同长。这齐天大圣在洞中观见岭下轿中抬着一个佳人,娇嫩如花似玉,意欲娶他,乃唤山神分付:‘听吾号令,便化客店,你做小二哥,我做店主人。他必到此店投宿,更深夜静,摄此妇人入洞中。’山神听令,化作一店,申阳公变作店主,坐在店中。”

这个形象除了好色不像孙悟空外,其他都和孙悟空一模一样了。他是弟兄中的老三:“弟兄三人,一个是通天大圣,一个是弥天大圣,一个是齐天大圣,小妹便是泗洲圣母。”这其中提到的泗洲圣母,其原型就是鲁迅认为和孙悟空大有关系的无支祁,据说是唐人李公佐(他最有名的作品是《南柯太守传》)综合汉代几种传说创作出的人物,是淮水水神,《太平广记》收《古岳渎经》中称大禹治水时把他用锁链锁起来,压在龟山下。这个故事很可能是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文献来源。△传说阻碍大禹治水而被降服的淮河水怪无支祁

无支祁的戏在宋元两朝非常火,有《水母砌》《镇水母》《泗州大圣渰水母》等等。收复无支祁的人也从大禹变成了僧伽或木叉(木吒),而无支祁也增加了几个兄弟,就是《陈巡检梅岭失妻》里的那几位,她兄弟们的名号之一“齐天大圣”:后来被孙悟空占了。

元代《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相当低俗元末杨景贤(后改名杨讷)的《西游记》杂剧里,猴行者终于正式改名叫孙悟空了,而且就像《大话西游》里那样,这个孙悟空是个混蛋。△甘肃甘谷县华盖寺石窟中的壁画,表现唐僧师徒取经归来的画像,几位师徒和马的形象都比较……有个性

一共二十四折的杂剧中,孙悟空出场是在第九折,李天王、哪吒和眉山七圣,带着百万天兵去捉拿孙悟空,孙悟空一顿叫骂:

“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吾身,曾教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道怕,五岳鬼兵嗔。六合乾坤混扰,七冥北斗难分。八方世界有谁尊。九天难捕我,十万总魔君。小圣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妹巫枝祗圣母,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喜时攀藤揽葛,怒时搅海翻江。”

流不流氓?霸不霸气?最牛X的是这位爷在杂剧里已经偷了太上老君的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和火眼金睛,长了“鍮石屁眼,摆锡鸡巴”。鍮石就是黄铜,又黄又亮;摆锡是水银掺锡,黑中透亮。所以,这个形象还是请18岁以上读者自行脑补。

在此,壹读君(yiduiread)强烈谴责元代杂剧创作的低俗倾向。

在杂剧里,孙悟空没用金箍棒,武器是观音给的戒刀和耳朵里藏的生金棍,威力和金箍棒没法比了。他也不是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而是被菩萨压在了花果山下,也不号“齐天大圣”,而是“通天大圣”。但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是已经会了的,仙桃也偷,金丹也偷,还偷了王母一套衣服给夫人穿。所以在这部杂剧中,之所以会有天兵天将来捉他,是因为他首先抢了个姑娘,其次为了让这姑娘开心从天宫顺了些东西。

第十折是唐僧到了花果山要救孙悟空出来。师徒二人一见面就展开了一段神奇的对话。

唐僧(对山神)云:小僧救他。行者云:爱弟子么?唐僧云:爱者乃仁之根本,如何不爱物命?行者云:爱我是沉香亭上的纤腰。不得不说,一直到元末这部杂剧,都不能断定孙长老的性别认同。而杂剧中唐僧取到真经时,如来对唐僧说:“孙、猪、沙弟子三个,乃非人类,不可再回东土,先着三个正果。”三个徒弟就在西天圆寂了。

明代,孙悟空的形象开始大成△山西稷山县青龙寺内的明代“玄奘取经图”,据考证时间比《西游记》成书早百年

学者们根据《永乐大典》的记载,证明代永乐年间之前,曾有一部比较完整的《西游记平话》,但原文散佚了,只《朴通事谚解》中保留了一些部分。其中孙悟空(原文吾空)也像杂剧里一样偷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和衣服,太上老君的金丹,也被李天王追拿,并且自称“齐天大圣”,住到了花果山水帘洞。《谚解》中孙行者被执当死,观音上请于玉帝,免其一死并将其于花果山石缝内纳身。

《谚解》详细地讲述了“车迟国”斗法事,再加上杂剧中的火焰山和女儿国,基本的情节已经出现了。而关于取经的结局,《谚解》中是唐僧证果“栴檀佛如来”,孙行者证果“大力王菩萨”,朱八戒证果“香华会上浄坛使者”,也能和小说《西游记》联系起来。

明代还有一剧值得一提,这就是无名氏的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其写作时间应在明万历之前。

此剧中花果山上有兄弟三人,大哥是“通天大圣”,老二是“齐天大圣”,兄弟是“耍耍三郎”。另有姐姐“龟山水母”和妹子“铁色猕猴”。

姐姐“龟山水母”“因水淹了泗州,损害生灵,被释迦如来擒拿住,锁在碧油潭中不能翻身。大哥“通天大圣”是玉皇殿下小神仙,因为扳折了苍龙角,被罚在深山数百年。弟弟“耍耍三郎”自称是“孙行者”。老二“齐天大圣”听说太上老君炼九转金丹,食之者能延年益寿,便偷了仙丹数颗,又盗了仙酒数十瓶,在花果山水帘洞中大排宴会,庆赏金丹御酒。

而到了万历年间的《唐僧西天取经》杂剧中,其中师陀国、黑熊精盗袈裟,黄风怪,人参果,车迟国,牛魔王,红孩儿,女儿国等情节就都已经出现了。

所以孙悟空的形象,先是在西域有了一个猴行者的传说,而同时在平行的中土世界,有一系列猿猴传说。这些传说里有些共通的特质,比如好色,不安本分,神通变化,这些猿猴的特质被放大安在了孙悟空的身上。

同时,唐僧西游的故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直到万历年才基本完备,两相综合,就有了《西游记》小说中的孙悟空和西天取经一系列故事。△明代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中让人萌出鼻血的唐三藏见孙悟空

《西游记》中写到孙悟空的来历,说:“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想想孙悟空前世那几个和他喝酒打屁的兄弟,和想代他西去取经得长生的猕猴王,本来有很多热热闹闹的同类,最后修成正果,高处不胜寒……令人不胜唏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2f4b97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0.html

《真实历史中的齐天大圣成长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