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意义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伤 

面向21 纪西  国孽簪 ,学・ 
竺 
中药研究开发的主要选径 
中药在我国医疗保健事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 
 
仵 
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意义 
厶 
 
征。按照中医药固有特征进行发掘、提高、创新,既是 满足我国药品需求的重要手段,又是提高我国药品水 平的重要内容。 
中药的安全、有效,已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事实。当 前,按照中医药固有特征进行研究开发,主要应解决两 占药品市场消费总量的40%。随着化学药品开发渐 趋艰难,药害问题不断被认识,国际药学界对中药的兴 趣渐增。目前,对中药研究开发主要有两条途径:(1) 
按照天然药物研究习用途径进行研究开发。即:利用 传统临床经验为线索,建立和引进筛选系统,分离发现 
有苗头的先导化台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研制开发 出新药。(2)按照中医药固有特征进行发掘、提高、创 新。大体上正在从以下三方面推进。新药开发:总结 
临床应用经验,发现新的或独特功效,形成商品药物; 去芜存精,研究中药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开发一、二 类新药。整理提高(包括已有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以 
现代科技阐明药效作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完善 内在质量,强化“可控”、“稳定”;提高制剂工艺、改进剂 型,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基础研究:阐译中药及其复方 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发展和促进药学新的生 长点,推陈出新。 
按中医药固有特征进行研究开发的作用和意义 上述两种途径,前者是当前国际上开发化学药品 的一种重要手段,有人分析,目前国际市场上流通的化 学药品源于天然药物或其衍生物的几乎达一半以上, 有现成的经验、方法可以借鉴,凭借我国数千年来在人 
体实践中获得的丰富和宝贵经验,以往曾取得好的成 就, 后仍是我们应予运用的方法.但随着国际上寻找 新药手段不断更新,投资力度加大,我们将难以匹敌。 对于后者,正是具有中国待色,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完 善、发展。 
中药具有两方面的属性。它作为一种防治疾病、 维护健康的工具,具有安全、有效、可控、稳定、方便等 药物的共同属性。同时,中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作 斗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宝贵遗产,蕴含 
着中华民族文化、哲理和科学实践,但也不可避免地带 有较为浓厚的历史痕迹。中药现代化就是要使传统中 
药的科学经验沉积.赋予和符台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特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方面问题:一是提高中药质量的可控性、稳定性,并使 应用更方便,这就涉及药材原料的质量,加工和供应, 剂型和制剂工艺的先进、合理,内在质量检测监控的完 善、严密。二是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从本 质上说明中药的安全、有效。如果说前者是中药表观 特征上的现代化,后者则是其理论特征上的现代化 
就现代科技的关系来说,前者可能主要是借鉴、跟踪、 
完善、提高,后者则可能主要是阐发、创新、突破、开拓。 
中药固有特征的概念 
1 中医学对疾病和治疗的基本概念 中医药非 
常重视阴阳调和,强调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这 是中医治疗思想的核心,也是中药最基本的作用 
2 中药应用的发展历程 中药治病经历了由单 
方(单味药)到复方(多味药组合成方剂)用药的过程, 目前中医临床绝大部分都用复方;中医治病重视高度 
个体化、瞬时动态的整体性治疗,强调辨证施治,可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在用药上.随病情发展变化而随 证加减,常可见以“祖方”为基础衍生化裁。 
3 中、西药物的差异
可以认为,中、西药物的作 
用模式有所不同,西药的化学实体为单一化合物,有特 定的作用靶点,具有专一性的作用方式,对抗是其主要 作用机理,而中药的化学实体是活性物质群,作用于多 靶点,呈现多效性,调整是其主要作用机理。 
根据以上三方面考虑.中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 基础性概念,可归纳为:(1)中药由活性物质群构成; (2)活性物质群按一定要求配伍组合;(3)活性物质群 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经整合发挥作用;(4)调整是中药 的一种主要的基本作用。 
在过去数十年中,我国医药工作者的科学实践已 从多个方面揭示、阐述、论证了中药的固有特征和上述 概念,得到了一些饶有意义的结果。例如:目前的中药 化学研究表明,无论是单味中药或是复方,均含有多种 活性化学成分,并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认识不断深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中国中西医结音杂志1999年4月第19卷第4期 
化。较早研究了生物碱以及极性小的物质,以后探讨 
的特点。研究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作用机理、组方配 了挥发性成分和小分子的水溶性成分,进而研究多糖、 
肽、蛋白质等大分子化台物 不仅发现同一中药中不 同种类的化学物质具有不同的活性,而且发现很多化 
学物质常以同系物(即具有共同母核结构而侧链有某 
些差异的系列化台物)形式存在,同系物的各成分在活 
性或其活性程度上可以不同,甚则相左。虽然从化学 成分角度说明诸化学单体按一定要求比例组合,才能 发挥最佳效能的例证还不多。但中药需经一定的配伍 规律、组方理论有机组成方剂,最适于临床需求,已是 不争的事实。实验研究也证明,方剂的整方作用优于 组成该方的各单昧药物或其组成药对;方中药昧、药量 增减,能影响功能主治的变化。方剂作用机理研究发 
现,复方可以通过多个作用环节和机理起作用,如大承 气汤的峻泻,是芒硝、大黄分别通过高渗性、反射性的 肠运动增加的综合作用。桂枝汤的解热,是分别作用 于外源性、内生性致热原,中枢发热介质以及体温调节 中枢中多种神经递质、神经调质起作用的。已有药理 实验结果表明,中药对正常机体不呈现作用,对病态机 体能起调整作用,有的甚则是双向性的调节作用。所 谓双向调节是指同一中药在同一剂量下,对机体某一 机能处于偏亢或偏抑的不同状态时,均可使之趋向正 
常水乎的作用。早在6O年代,已发现人参、刺五加、葛 根、柴胡等对内分泌等有双向调节。近年来发现,地骨 皮、肉苁蓉、绞股蓝等对核酸代谢等有调整;也发现玉 屏风散、补中益气汤、桂枝汤等复方对免疫、肠道运动、 
体温等有双向调节作用。虽然我们对上述问题已有了 

定的研究和认识,但由于缺乏对物质基础研究和作 
用机理研究的密切配合,缺乏从细胞、分子水乎进行揭 示,缺乏从理论高度予以探讨,因而对其认识总的说 来,还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深入。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研究是中药现代化 基础研究的关键 
要实现中药理论特征上的现代化,应以现代科学 技术揭示中药的固有特征,良好的切入点是中药复方 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研究。因为行之有效的中药复 方,特别是经古方,经历长期的实践检验和完善,有深 厚的临床基础(疗效确切,组方严谨科学,配伍用量精 确,能开发各类新药,能发展新功效),体现了中医用药 
伍理论的现代科学基础,可赋予传统中医药理论以当 代科学内涵,提高中医药学术水乎。推动多学科交叉 渗透,深化对中药复方复杂多样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 
间、化学成分与机体间相互作用和药效的相关性研究, 
集药学、化学、生命科学等为一体,为相关学科发展提 供新的生长点。通过复方药效与物质基础的研究,为 开发新药奠定理论和方法学基础,开拓具有中国特色 的刨制新药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方法。 
要深入研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在操 作时,需要注意两方面问题。(1)选准对象(突破口)。 所选择研究的中药复方应能体现中药的基本作用,亦 即能说明中药的整合、调整作用的;中药的疗效优势, 亦即在确切疗效的前提下,能优于同类中药复方的药 
效,或优于西药,或有显著特点,或对当前的难治性疾 
病有作用;中药的独特用法,如使用动物、矿物药材,应 
用特定的给药方法等。(2)优化手段(方法学)。过去 有人认为,中医是“三个指头、一个枕头”,中药是“草根 树皮”,不需要高新技术,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中医药研 究长期处于低水乎徘徊,甚至在某些方面落后于日本, 与此不无相关。正如有人说的,“中药复方是一个复杂 的巨系统”,只有应用高新技术,才能揭示其奥秘,发展 其精髓。因此,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研究 上,要创建、完善适于中医药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即针 对中医的病证,探讨其实质,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新模 型、新方法、新技术;要大力提倡“拿来主义”,亦即要充 分利用现代化学、物理等知识和各种分析、检测技术, 联用技术等,建立简便、快捷、高效、规范、微量等分析、 分离药效物质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要借鉴、应用无损伤 的生物体深层信息提取技术,原位、微区、瞬时的活体 在线和时空实时监测技术,图像分析、计算科学、信息 处理技术等,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乎,系统深入 揭示其作用。 
当前,国家已从“九五”攀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重点项目中作了启动。我们相信,随着国家的重视、 
科技队伍的关注和投入,在中药理论特征现代化进程 中,在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中将 会有所突破。 
(救稿:1998 08 O7修阿 1998—12一OE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1b21863caaedd3383c4d333.html

《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