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徐铉新校定《说文解字》状牒

发布时间:2020-02-26 09:57: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宋徐鉉新校定《說文解字》

銀青光祿大夫守右散騎常侍上柱國東海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臣徐鉉、奉直郎守秘書省著作郎直史館臣句中正翰林書學臣葛湍臣王惟恭等奉詔校定許慎說文十四篇並序目一篇凡萬六百餘字聖人之旨,蓋雲備矣稽夫八卦既畫萬象既分則文字為之大輅載籍為之六轡先王教化所以行於百代及物之功與造化均不可忽也雖複五帝之後改易殊體六國之世文字異形然猶存篆籀之迹,不失形類之本及暴秦苛政散隸聿興便於末俗人競師法古文既絶譌偽日滋至漢宣帝時始命諸儒修蒼頡之法亦不能複故光武時馬援上言論文字之訛謬其言詳矣及和帝時申命賈逵修理舊文於是許慎采史籀李斯雄之書博訪通人考之於逵作說文解字至安帝十五年始奏上之而隸書行之已久習之益工加以行草八分紛然返以篆籀為奇怪之迹,不復經心至於六籍舊文相承多求便俗漸失本原。《爾雅所載木魚鳥之名肆意増益不可觀矣諸儒亦非精究小學之徒莫能矯正唐大李陽殊絶獨冠古今斯翁之後直至小生此言不為妄矣於是刋定說文修正筆法學者師慕篆籀中興然頗排斥許氏自為臆說夫以師心之見破先儒之祖述豈聖人之意乎今之為字學者亦多從陽之新義所謂貴耳賤目也自唐末喪亂經籍道息皇宋膺運二聖繼明人文國典粲然光被興崇學校登進羣才以為文字者六藝之本固當率由古法乃詔取許慎說文解字精加詳校垂憲百代臣等愚陋敢竭所聞蓋篆書為日已久冩說文者皆非其人故錯亂遺脫不可盡究今以集書正副本及羣臣家藏者備加詳考有許慎注義序例中所載而諸部不見者審知漏落悉從補録複有經典相承冩及時俗要用而說文不載者承詔皆附益之以廣篆籀之路亦皆形聲相從不違六書之義者說文具有正體而時俗譌變者則具於注中其有義理乖舛違戾六書者,竝序列於後俾夫學者無或致疑大抵此書務援古以正今不徇今而違古若乃髙文大冊則宜以篆籀著之金石至於常行簡牘隸足矣又許慎注解詞簡義奧不可周知陽氷之後諸儒箋述有可取者亦從附益猶有未盡則臣等粗為訓釋以成一家之書說文之時未有後人附益互有異同孫愐唐韻行之已久以孫愐音切為定庶夫學者有所適從食時而成既異淮南之敏縣金於市曽非呂氏之精塵瀆聖明若臨冰谷。謹上

新修字義

左文一十九說文闕載注義及序例偏旁有之今並録於諸部

志 件 借 魋 綦 剔 觷  趄

顦 璵  檆 致 笑 迓 睆 峯

左文二十八俗書譌謬,不合六體。

(文音) 《字書》所無,不知所從,無以下筆。《易》雲:“定天下之斖斖。”當作娓。

亦不見義,無以下筆。明堂左右個者,明堂旁室也。當作介。

本作莫。日在草茻中也。

本作孰。享芽,以手進之。

本作奉。從廾,從手,豐聲。經典皆如此。

本作敖,從出,從放。

徘徊 本作裴回。寬衣也。取其裴回之狀。

本作回。象回轉之形。

本只作要。《説文》象形。借為玄要之要。後人加肉。

本只做烏。烏。籲呼也。以其名自呼,故曰烏呼。後人加口。

《説文》欲字注雲:“貪欲也。”此後人加心。

本只作柬。《説文》從束八,八,柬之也。後人加手。

本只作奉。古爲之奉祿,後人加人。自“暮”已下一十二字,後人妄加偏旁,失六書之義

鞦韆 案詞人高無際作《鞦韆賦》序雲:“漢武帝後庭之戲也。”本雲千秋,祝壽之詞也。語譌轉為秋千。後人不本其意,乃造此字。非皮革所為,非車馬之用,不合從革。

案影者,光景之類也。合通用景。非毛髮藻飾之事,不當從彡。

本作彬或份,文質備也。從文配武,過為鄙淺。復有從斌從貝者,音頵,亦於義無取。

經典只作說。

本只作埶。後人加艸、雲,義無所取。

本作箸。《說文》陟慮切,注雲:“飯敧也。”借為住箸之箸。後人從艸。

經典只用野,野亦音。常句切。

蓑字本作蘇禾切。從衣,象形。借為衰朽之衰。

《周易疏義》雲:“深也。”案此亦假借之字,當通用嘖。

(猴音) 學堂也。從學省,黃聲。《說文》無學部。

(頭音上聲) 充耳也。從纊省,主聲。《說文》無纊部。

直皃。經史所無。《說文》無直部。此三字皆無部類可附。

(語音) 《說文》噳字注雲:“麋鹿群口相聚也。”《詩》“麀鹿麌麌”,當用噳字。

池沼之池。當用沱。沱,江之別流也。

篆文筆跡相承小異

本作。凡 本從二,從古文及,左旁不當引筆下垂。蓋前作筆勢如此,後代因而不改。

《說文》不從人,直作

左旁親從辛從木,《說文》不省。此二字李斯刻石文如此,後人因之。

從辛從口。中畫不當上曲,亦李斯刻石如此,上曲則字形茂美,人皆效之。

《說文》作 ,象二屬之形。李斯筆跡小變,不言為異。

《說文》作 ,亦李斯小變其勢。李陽冰乃雲:“ 從開口形。”亦為臆說。

《說文》從屮而垂下,於相出入也。從入。此字從屮下垂,當只作 ,蓋相承多一畫。

如六切。《說文》本作肉,後人相承作 ,與月字相類。

《說文》作 。止史籀筆跡小異,非別體。

此本蕃廡之廡,李斯借為有無之無。後人尚其簡便,故皆從之。有無字本從亡,李陽冰乃雲不當加亡。且蕃廡字從大從廿廿,數之積也。從林,亦蕃多之羲。若不加亡,何以得爲有無之無。

或作函,亦止於筆跡小異。

《說文》作 。李斯筆跡小異。

徐鉉等進新修《說文解字》狀

銀青光祿大夫守右散騎常侍上柱國東海縣開國子食邑五百臣徐鉉等伏奉聖旨,校定許慎《說文解字》一部,伏以振發文人,興崇古道,考遺編於魯壁,緝蠧簡於羽陵。載穆皇風,允符昌運,伏惟應運統天睿文英武大聖至明廣孝皇帝陛下,凝神系表,降鑒機先,聖靡不通,思無不及,以為經籍既正,憲章具明,非文字無以見聖人之心,非篆籀無以究文字之義。眷茲訛俗,深惻皇慈,爰命討論,以垂程式,將懲宿弊,宜屬通儒。臣等寔媿諛聞,猥承乏使徒窮懵學豈副宸謨塵瀆冕旒冰炭交集其書十五卷。以編袟繁重,每卷各分上下,共三十卷。謹詣東上門進上謹進。

雍熙三年十一月 日翰林書學臣王惟恭臣葛湍等狀進。

直郎守祕書省著作郎直史館臣句中正

銀青光祿大夫守右散騎常侍上柱國東海縣開國子食邑五百臣徐鉉

中書門下牒

中書門下牒徐鉉等

新校定《說文解字》

牒。奉敕,許慎《說文》起於東漢,歷代傳寫,訛謬實多。六書之蹤,無所取法。若不重加刊正,漸恐失其原流。爰命儒學之臣,共詳篆籀之跡。右散騎常侍徐鉉等,深明舊史,多識前言,果能商榷是非,補正闕漏。書成上奏,克副朕心,宜遣雕鐫,用廣流布。自我朝之垂範,俾永世以作程。其書宜付史館,仍令國子監雕為印版。依《九經》書例,許人納紙墨價錢收贖。兼委徐鉉等點檢書寫雕造,無令差錯,致誤後人。牒至准敕。故牒。

雍熙三年十一月 日牒。

給事中參知政事辛仲甫、

給事中參知政事呂蒙正、

中書侍郎兼工部尚書平章事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08e320a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1.html

《宋徐铉新校定《说文解字》状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