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己示人,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16-12-18 20:43: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责己示人,任重道远

——二中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的读与悟

张玉惠

作为教师,能够像孟子所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很幸福的事;作为学校,“教育而得天下之英才”应该是一种更为理性的诠释。相信我们的老师,永远对孩子们充满期待,教育的得失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是否能坚守信念。我们要创办一所怎样的学校?我们期待二中的孩子长成一棵什么样的树木?当我们一直按照坚守的信念一路前行,五年,十年……终有一天,我们收获的将是一片片葱郁的森林。

办学理念:和谐、共生、发展

和谐“和谐”二字可谓“顺天应时,顺地应民”。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我们的办学理念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体现出当今社会富有凝聚力的核心价值取向。社会需要和谐,一个学校想要办好也离不开和谐。离心离德,虽“有亿兆夷人必分崩离析;同心同德,虽历经艰辛,亦可济人济事济天下。

然而,想要达到和谐的境界并非易事,《圣经》中眼看即可通天的巴别塔,终因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不通、不能沟通而轰然倒塌,世间又有多少事情,是因为语言相通却不肯互相倾听而终至失败。一名教师,不倾听学生的心声,课堂不会和谐;一个学校,不倾听教师的心声,又怎么会办好?我们把“和谐”二字放到第一位,正说明二中人顺应时代、顺应人心的决心与信心。

共生用“海纳百川”来定义共生我觉得还不够,“海纳百川”更多的是一种包容,有些被动,而共生应该是“悦纳百川”,是愉悦地接纳、接受别人。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如果不止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还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愉悦地为符合对方利益的事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这个共生体系将日臻完善,趋向于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学校管理者悦纳教师、教师悦纳学生,学生、家长悦纳学校,我们都承认对方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却愿意并且怀着愉悦之意、欣赏之心去看待对方,去为对方的更好发展尽力。“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以心交心,以悦纳衍生悦纳,以教育者博大的襟怀终将铸成学校教育的互利双赢的共生系统。

发展:发展看似是最落俗套的字眼,其实又是语意最为丰富的词汇,是“常新”的别称。在我眼中,发展就是现在的我早已不是过去的我,将来的我一定更胜如今的我。以此来看学生,他们未必不是未来的莫言、屠呦呦、马云,千万别因他们一时的落后慢待了他们;以此来观教师,你现在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以此来瞻学校,有规模硬件好固然重要,从校门走出的学生十年后、二十年后是否拥有强健的身体、健康的心理、独立的人格难道不重要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不要看轻了别人,也一定不要看轻了自己。

校训:尚徳、尚善、尚勤

尚徳学者必有魂,师者必有德,先贤教我修身治世、宁静致远,圣者嘱我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谆谆教导从不敢忘,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殊不知学生也要先“听其言”,“观其行”,己行已失德,难道还能期望学生遵从你的教导,学习你的处事方式?如果真如此的话,恐怕只能叫“误人子弟”。教师必须以自己完善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的人格,以自身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当教师的言行和谐一致,方正合德,学生的心灵与行为必然如葵花向阳。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

尚善:《孟子·告子上》中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善”似乎并不难做到,困难在于“明善”和“守善”。“明善”,就是明辨善恶,在网络文化空前繁荣的今天,善与恶的界限在有些时间、空间上有些模糊,谨守道德伦理,“据于德”、“依于仁”,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很重要。“守善”,就是为善弃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做乡愿,不明哲保身,当仁不让,见义勇为。

尚勤《尚书·周书》中说“业广惟勤”事业的宏大、扩充和发展在于勤奋。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勤奋能使学业和事业有所成就,嬉要会使学业和事业遭到失败。绝大多数人的先天禀赋并无差别,成功者与失败者中间隔着一条名叫勤奋的河流。勤学习使人明智聪慧、勤积累使人厚重严密、勤思考使人明辨事理、勤质疑使人深刻创新:尚勤者必有所成。

校风:求实 求是 求新

求实:“求实”这两个字让我想起毛主席说的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这句话,尤其是在不止一起著名大学教授涉嫌学术造假的今天,我更是每每想起这句话。当全社会都陷入一场信任危机时,教育这一曾经无上光荣的职业也未能幸免,甚而教师已经变成我们在陌生人面前羞于公之于众的职业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的吗?让我们从最初的自己做起吧,做一个实事求是、有真才实学的老实人,做一些脚踏实地、无愧我心的老实事,说的都是发自肺腑、诚恳无欺的老实话面对学生、面对家长、面对偶遇的陌生人,希望每一名教师都可以自信而坦诚的说“我是一名教师”。还是孟子君子三乐说得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人人皆应如此,何况教师?

求是哈佛大学铭刻着这样一句话:“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是”在这里意为正确的,是“真”,是真诚有信,是对于真理的向往,是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奥秘、规律探究,这是民主与科学西学东渐之风的余韵。其实我们还可以把“是”理解成传统文化中的“道”,孔子说“志于道”,就是要我们去探寻世界的根本规律,天地万物的奥秘,而“求实”就是要上下求索,永不止息。

求新 教育者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孩子,是世间最具好奇心的人,是最愿意探索新事物的人,可以说人类对探索新知的渴求正是教育存在的基石。新知被我所知就已陈旧,我如果不能创造下一个新知,我也就停留于过往,创造力一代代永不枯竭是人类文明不断前进的推手。而无论是对人类个体还是对人类而言,求新意味着不断进取和超越自我,意味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正如歌德所说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

教风:朴实 厚重 大气

朴实:有人这样形容朱自清“虔敬不苟,诚恳无伪”,我以为可以作为“朴实”两个字的注脚。对事业一点一滴地做,脚踏实地地做,不随便,不马虎,用尽全部力量,不断前进。有时候甚而觉得太过聪明的人不适合当老师,聪明人总能看到捷径,就不愿意下笨功夫,聪明人发现自己落后了就给学生下猛药,要立竿见影的效果,结果难以明言。

厚重厚重可以是学养丰厚,也可以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学养丰厚自然可以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让学生收获知识、提高素养。而不忘民族振兴,关注社会民生,着意民风变革的济世情怀,要求教师将自己对知识的传授提高到为中国培养济世英才,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家乡培养有用人才这一层面上来,将校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标与反哺于社会,服务于民生的教育理念完美融合,形成蕴涵传统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和精神。

大气大气之大首先在于眼界。教师要有一览众山小开阔视野,才能不随波逐流,才能高瞻远瞩,真知灼见,真正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气之大还在于胸怀。教师应该胸怀宽阔,气度宏大,从容淡定。只有这样才能谦虚好学,兼收并蓄,不断进步。

学风:笃志 笃学 笃行

笃志歌德曾说: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先立志,笃志。立志前,要多思,想清楚将来做什么样的人,又要做什么样的事。立志后,定不移,无论一马平川,还是千折百回,都要锲而不舍,执著追求。正如九曲黄河,一意向东,即使关山层叠,多少阻隔,毫不动摇,终入大海。倡导笃志之风,就是希望学生在追梦的人生路上,认准目标,播种希望,勇往直前。

笃学:笃学指的就是专心好学,这是作为学生的本份。我们倡导“笃学”之风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学习中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刻苦顽强。当他们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自然就会乐学、好学。

笃行:笃行之可以指行为之行,学而能行,知行合一,强调的是勇于实践,学以致用,这也是学习的主要目的。笃行之还可以指德行之行,中国自古以来要培养的都是德才兼备之人,德是放在才的前面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品学兼优不也是我们对学生最好的评价吗?有能力服务于社会,有美德普惠大众,培养出这样的学生的我们,一定是宇宙间最幸福的人。

秉承和谐、共生、发展“”办学理念,让我们深感肩负发展学校责任之大;

铭记尚徳、尚善、尚勤校训让我们感受以身立教教育精神驱策

呼唤求实、求是、求新校风让我们理解保持务严谨实,守正创新作风的重要。

坚持朴实、厚重、大气教风:让我们重温学高身正,为人师表蕴藏的深意。

倡导笃志、笃学、笃行学风让我们明确培养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核心任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f3092c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c.html

《责己示人,任重道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