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说课ppt课件

发布时间:2019-08-08 20:33: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课题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焦作八中 李慧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我们知道教学理念是教学设计的指挥棒,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以我必须先谈一谈我的教学理念。其实在学习新课程后,新课程所体现出的三大课堂教学理念“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一直以来都指引着我的教学。生活性——体现了对学生的现实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发展性——体现了对学生的未来关怀,让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 生命性——体现了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才会使知识变得鲜活,使课堂焕发活力。 今天我的说课也将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在第五单元安排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首先考虑到这个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个客观规律,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其次质量守恒定律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定律,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石,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运用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参与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方法:三段五环探究式学习

三段:激疑 探究 形成

五环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合作探究,解决课题 归纳概括,小结课题反馈练习,巩固课题拓展延伸,应用课题

这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有机联系,不可分割。而为了达到这样一种目标,就必须要做“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那么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是怎样一种情况呢?对于知识状况,学生已经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基础知识,并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对于能力状况,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

对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而心里状况呢? 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好奇和兴奋的状态,往往渴望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准备。

古人曾指出“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这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方法的问题,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造就一种趋向和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探究式教学”。整个的课堂以实验探究为核心,通过“激发探究形成”这条教学思路,以及五个教学环节,最终让学生自主形成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到底这个定律是如何形成在学生脑中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我的课堂!

课堂之初, 我会给我的学生讲一则小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一天,福尔摩斯像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华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和气体有多重吗?”福尔摩斯慢条斯理地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质量,再减去抽完烟后烟斗和剩余烟灰的总质量,不就是我吐出烟和气体的质量了么!”听完故事后,让学生思考:福尔摩斯回答的对吗?他为什么这样回答?通过这样一则小故事,将学生的思绪带进我们的课堂。接着向学生讲述,其实类似这样的变化,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像金属生锈,穿上了一层外衣,蜡烛燃烧后变短了等。让学生继续思考:这些都是什么变化?物质的种类变了吗?物质发生变化前后的总质量又有没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很容易得出这些都是化学变化,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但是在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改变的问题上,学生出现了分歧,引发了思维冲突。这样,我以身边的实例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更是为下一实验探究环节提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顺利进入实验探究阶段。

有一句话说的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接下来我将带领学生一同走进实验探究环节,让学生亲自通过实验探究来论证自己的猜想。在探究前我需要向学生再次明确探究内容,即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让学生心中有目标。整个探究环节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史,第二部分教师演示探究实验,第三部分是学生亲自实践阶段,而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考虑到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对整个实验的过程还不熟悉,需要在动手前先向老师学习,二是通过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史,使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首先,我们看第一部分:我向学生介绍的对化学反应定量研究作出贡献的第一位科学家是波义尔,他认为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了,另一位科学家是拉瓦锡,他用较精确的实验法测得反应后质量不变。通过化学史料的矛盾再次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也再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第二部分是教师的演示实验,我准备的两个演示实验一个是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 另一个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对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我们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只是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即可。考虑到第一个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是第二个反应的反应物,为此我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将两个实验联系起来,我们来看实验装置:这是一个试管架,架上有两只试管,左边试管中装有稀盐酸,试管口系有一个气球,气球中装有碳酸钠粉末。右边试管装有一团棉花,两试管用导气管连接,中间夹有弹簧夹,整个装置密闭良好。反应前整个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是多少呢?我们来称一下,读数位____,下面我们将碳酸钠粉末倒入试管中,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膨胀,充分反应后,将整个装置再称量,读数为_____,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接着,我们将弹簧夹打开,使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另一试管,待反应结束后,称量读数____,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守恒。这样学生观察我的演示实验,不仅学习了探究过程,而且使质量守恒思想在学生脑中初步形成。接下来是学生的探究实验。我为学生准备的探究实验共有三组,分别是“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情况分别指导学生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一个比一个做的认真,一个比一个做的细致,实验完毕后,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的结果,结果发现只有“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这个实验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后质量减小?学生很快就有了结果,老师鼓励学生设计改进实验装置,将课堂向培养创新能力的高度自然延伸。学生对以下两个改进装置比较满意,一是仿照我的演示实验,在锥形瓶口系一气球, 另一个是锥形瓶上塞上插有针管的单孔橡胶塞。学生改进装置后重新探究,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守恒。这样通过探究实验,学生自主建构了:1. 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总质量。 2.反应要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就要带领学生继续探究,即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我以电解水为例,动画演示反应的过程,并让学生分析讨论这样几个问题,学生会观察到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氢分子和氧分子,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学生讨论得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之所以守恒是因为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到此,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以及学生观察、讨论质量守恒的原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得以解决,质量守恒定律也真正的建构在学生的脑中。

当学生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后,就可以利用定律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以此扩大知识的应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我为学生准备了两个反馈练习,这两个练习题与生活紧密联系,又与学科紧密相连,一个侧重加深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另一个侧重加深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而我在课堂之初提出的思考题:福尔摩斯的回答正确吗?在这个阶段也将得到解决。为了把我们的课堂延伸到课外,我还给学生布置了两个家庭小任务,这样,我们通过反馈练习和拓展延伸两个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总体上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贯穿“激疑探究形成”这样一条教学主线,体现了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的教学理念。真正的做到使我们的学生在沉浸在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正如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的一句话“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我的说课就到这,欢迎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批评与指导!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dd2fc36915f804d2b16c12a.html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说课ppt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