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白痢的原因及防治

发布时间:2019-03-14 12:06: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仔猪黄白痢的原因及防治1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无论是大型养猪场,还是传统式家庭养殖,仔猪黄白痢都有发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造成仔猪育成活率低,影响养猪业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

1 流行病学

1.1 仔猪黄痢

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数小时至7日龄内的仔猪,以13日龄内的最常见,一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本病尤以头胎青年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急,死亡率也高。据调查发病率高达50%以上,死亡率高达30%

1.2 仔猪白痢

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一般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尤以10-20日龄的仔猪发病最多,也最为严重,1月龄以上则很少发生。本病发病率较高,而死亡率相对较低,但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发病率为30%以上,死亡率一般在5%以上。

2 发病原因

仔猪黄白痢是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发生于仔猪哺乳期不同日龄的一种传染病。其发病原因是因为仔猪自身抵抗力差或与外界致病因子相互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母猪带菌

大肠埃希氏菌为猪肠道的正常菌群,且多数为益生菌,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致病菌。这些致病菌随同粪便一起被排出体外,污染母猪的乳头和体表、圈舍、饲料等,仔猪通过吮吸母猪乳头、舔啃圈舍、饲料、母猪皮肤等,而食入病原菌,引起感染。这是引发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

2.2 仔猪本身的生理特点

初生仔猪的胃腺发育不完善,分沁胃酸的能力差,对细菌的抑制和杀灭能力弱,致使食入的致病菌在胃肠道大量繁殖,造成消化道机能紊乱,从而引发黄白痢等腹泻性疾病。

2.3 环境因素

仔猪的机体调节机能不完善,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如气候突变、阴雨潮湿、母乳质量差、补饲饲料突变、饮水卫生差及转群等应邀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2.4营养缺乏

母乳质量差、供给不足或补饲较晚等,致使机体蛋白质合成不足,导致仔猪抵抗力低下。另外,仔猪的缺铁性贫血、仔猪低糖血症、硒和VE缺乏等营养代谢性疾病也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继发本病。

2.5母猪胎次

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也与母猪胎次有关。母猪胎次越少,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反之越低,其原因与母猪胎次增加、自然感染形成免疫应答有关,仔猪通过吮吸母乳获得母源抗体,因而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另外母猪胎次过高,其所生仔猪也易发生仔猪黄白痢。

3 症状

3.1 仔猪黄痢

临床特征为拉腥臭黄色浆状稀粪,内含凝乳小片,肛门松弛,捕捉时肛门冒出稀粪,发病仔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迅速脱水、消瘦、衰竭而死。剖解常见颈、腹部皮下水肿,肠道膨胀,含有多量黄色浆状内容物以及气体,肠粘膜呈卡他性炎症变化,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空肠、回肠次之,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出血点。

3.2 仔猪白痢

临床特征为仔猪突然发生腹泻,粪便呈乳白色、灰白色、淡黄色或黄绿色,浆糊样,有特殊腥臭味,有时粪便较稀,带有气泡;有时混有血丝;排粪次数增多,每天  可达数次,严重时排粪失禁或脱肛;有时呕吐。发病仔猪日渐消瘦,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无光泽,怕冷,呼吸加快,离群独处,或单个伏卧于垫草中。最终因极度衰弱而死。剖解变化为外表苍白消瘦,脱水严重,肠壁菲薄失去弹性,肠粘膜充血,轻度出血,肠内容物增多,呈水样或泡沫样。

4 防治措施

仔猪黄白痢一直是困扰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顽疾之一,对于该病的防治各地做了大量工作。现将其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4.1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猪舍饲养密度不宜过高,注意保暖通风。采用“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完善种猪引进检疫隔离制度。⑴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中兽医理论为“乳下婴儿有疾,必调治其母,母病子病,母安子安”。说明幼畜发病与其母体有很大的关系。因而供给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全价饲料,可使胎儿发育健全,促使母猪分泌更多更好的乳汁,保证仔猪的营养需要。⑵加强仔猪饲养管理 对于初生仔猪,应尽快吃上和吃足初乳,提高机体的被动免疫力。仔猪生长发育快,在出生后24小时内肌注或内服铁剂,可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从而防止继发感染。另外应在2周龄左右合理补饲全价仔猪日粮,以满足仔猪机体快速发育对糖、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的需要。⑶环境卫生 夏季加强通风降温等防暑工作,减少热应激;冬季应加强圈舍保暖,勤换垫草,防止贼风侵袭等应激因素造成仔猪感冒而继发仔猪黄白痢。制定严格科学的消毒和卫生制度,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产前对圈舍的地面、墙壁、屋顶、柱栏等进行彻底消毒;临产时用0.1%的温热高猛酸钾溶液擦洗母猪外阴和腹下的乳房区,防止病从口入。

4.2 免疫接种可明显降低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和死亡率。近几年来我们用了仔猪大肠杆菌三价苗在母猪临产前20天肌肉注射2头份,通过这几年的推广来看效果很好,能够有效的防治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从而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4.3 药物治疗:⑴抗生素治疗 用长效沙星注射液,配合654-2注射液,治疗仔猪黄白痢疗效确切。⑵微生态制剂 具有维持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合成各种酶和营养物质的独特作用。用调痢生、促菌生等药物内服。⑶其他 在发病期间,饮水添加0.1%高锰酸钾,再加入少许食盐,对本病治疗起辅助作用,同时也补充了电解质,防止脱水。

5 结语

由于大肠埃希氏菌的抗原决定簇较多,以及耐药菌株的出现,从而决定了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措施必须综合而全面。生产实践中应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到免疫接种与药物防治结合、猪体用药与环境消毒结合以及中药、西药和微生态制剂治疗结合、重复用药与加强护理结合等。另外也应适时淘汰老龄母猪

仔猪黄白痢的原因及防治2

.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病)

(一)综述

又称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当大肠杆菌进入仔猪肠道后,便利用菌毛吸附在肠粘膜上,藉此定居增殖,产生大量肠毒素,使仔猪脱水拉稀。特征为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并迅速脱水。

大肠杆菌抗原复杂,有OHK三种抗原;血清型多,有几千种;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它在小肠粘附、定植、增殖的能力和它产生毒素的能力,粘附因子或纤毛决定细菌定植的能力,一旦发生细菌定植,就会因毒素的产生而导致腹泻,最重要的粘附因子是F4K88abK88ac)、F5K99)、F6987P)。

发病日龄早,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发病急、症状明显、死亡率高。

无季节性,但寒冷时发病率较高,产房潮湿,卫生条件不好时发病率更高,一个猪场一旦发病很难根除。

主要是消化道感染,带菌母猪为主要传染病。

(二)临症

水样稀粪,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

病猪口渴,吃乳减少,脱水、消瘦、昏迷、衰竭。

(三)病理

肠粘膜充血、水肿,甚至脱落。

肠壁变薄,松弛,充气,尤以十二指肠最为重要,肠内容物呈黄色,有时混有血液。

心、肝、肾有变性,重者有出血点或凝固性坏死。

(四)预防

1.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管理;加强新生仔猪的护理。

2.药物预防(初生后12小时内口服敏感抗菌素)。

增效磺胺甲氧嗪注射液,5×l0ml。仔猪生后在 第一次吃初乳前口腔滴服0.5m1,以后每天两次连续3天。如有发病猪继续投药,药量加倍。]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每支10X2m18IU。仔猪生后第一次吃初乳前口服1IU,以后每天两次连服3天, 如有猪发病继续投药。

3.微生物制剂预防:如促菌生、调菌生、乳康生、康大宝等通过调节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从而抑制大肠杆菌。

4.利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方法是对妊娠母猪在产前30天和15天接种,疫苗选择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或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天灭活苗,以通过母乳使仔猪获得保护。

(五)治疗

应采取抗菌、止泻、助消化和补液等综合措施。

抗菌:安普霉素、硫酸链霉素(每kg体重10mg,一天2次)、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甲砜霉素、阿莫西林、泻痢停、克痢王等都可应用。

1.硫酸庆大霉素每次5~10mg/kg体重口服,每日2,连用2~3天;

2.庆大霉素每次4~8mg/kg体重口服,每日1,连用2~3天。

止泻:鞣酸蛋白,内服,每次25克。或药用碳, 内服,每次1025克。

助消化吸收:食母生、小苏打、胃蛋白酶等。

补液: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多维。葡萄糖生理盐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

.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

(一)综述

又名迟发性大肠杆菌,是仔猪在哺乳期内常见的腹泻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

特征为病仔猪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稀粪,发病率较高而致死率不是很高,但仔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病因复杂,尚不能完全肯定,一般认为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原因,现已证实,猪轮转病毒是仔猪白痢的病原之一。

本病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发病最多。7日龄以内,30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诱发和加剧仔猪白痢病的因素也很多,如因母猪饲养管理不当、猪舍卫生不良,膘情肥瘦不一、乳汁少、浓稀变化太大,无季节性,或者天气突然变冷,湿度加大,阴雨或保暖不良,都会诱发白痢病的发生。此病如果条件较好,医治及时会很快痊愈,死亡率较低,条件不好可造成仔猪脱水瘦弱死亡。

(二)临症

仔猪突然拉稀,同窝相继发生,排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腥臭、糊状或浆状粪便。

仔猪精神不振,畏寒,脱水,吃奶减少或不吃,有时见有吐奶。

一般病猪的病情较轻,及时治疗能痊愈,但多因反复发作而形成僵猪,严重时,患猪粪便失禁,1周左右死亡。

(三)病理

病死仔猪脱水,消瘦、皮肤苍白。

胃粘膜充血、水肿,肠内容物灰白色,酸臭或混有气泡。

肠壁变薄半透明,畅粘膜充血、出血易剥脱,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常有继发性肺炎病变。

(四)防治

应采取抗菌、止泻、助消化和补液等综合措施。

抗菌:安普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甲砜霉素、阿莫西林、泻痢停、克痢王。如1.痢菌净按每公斤体重每次10~15mg口服, 每日2,连用2~3天;

2. 硫酸庆大霉素每次5~10mg/kg体重口服,每日2,连用2~3

止泻:鞣酸蛋白。

助消化吸收:食母生、小苏打、胃蛋白酶等。

补液: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多维。葡萄糖生理盐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

预防:菌苗预防效差。

母猪喂服氟哌酸治疗仔猪黄白痢有良效

一例哺乳仔猪黄白痢的治疗方案

1 发病情况 920,该猪场母猪相继产仔1O窝,共有仔猪122头,另有15头母猪待产,10窝仔猪相继在产后37 日下痢,经村兽医治疗无效,死亡97头,发病100 ,死亡 795 102015头母猪也相继产仔176头并发病.场主到镇兽医站接诊。

2 临床症状仔猪产后37日内相继发病,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稀粪,内含凝乳块,迅速死亡,病程稍长,病猪精神沉郁,迅速消瘦,严重脱水,死亡,肛门呈红色,体温无变化。

3 病理变化  解剖可见尸体严重脱水,皮下水肿,胃内充满母乳,肠道膨胀,内有黄色液态内容物和气体,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出血点,肝、肾有坏死灶。

4 实验室检查光镜下可见胃黏膜上皮脱落.固有膜水肿.胃腺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黏膜上皮脱落,绒毛袒露,固有膜水肿。

5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实验室诊断.可确诊为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6 治疗 (1)仔猪用齐全一支灵灌服,每窝1支,对脱水的仔猪用 5%阿托品lmL5%葡萄糖氯化钠10mL灌服.12次。 (2)每头母猪用4%氟哌酸25g拌入饲料中喂服,12 次。 (3)保持猪舍清洁,每天消毒1次。通过上述处理,2d后病情稳定,停止死亡,4d痊愈,此次治疗过程中死亡仔猪5头,直至30日龄未出现反复。

7 小结 (1)黄白痢感染的仔猪多是由脱水引起的死亡,在治疗时一定要防止仔猪脱水。 (2)在治疗仔猪的同时对母猪用药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保持猪舍清洁,做好消毒工作,以防止重复感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dc3c77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0f.html

《仔猪黄白痢的原因及防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