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项目执行情况总结

发布时间:2018-12-17 18:21: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执行

情况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宁中干旱带克新1马铃薯种薯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推广项目

承担单位 宁夏泰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起止时间 20135月至201412

验收时间:
一、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是面向新世纪的重大决策,也是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西部发展给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能提供了新的机遇。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是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是加快经济发展、拓宽富民之路的重要举措。

随着农业产业化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自治区党委、政府把马铃薯列五大战略性主导产品之一予以重点培育,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宁夏中部干旱带年降水量150 mm左右,土地辽阔、土层深厚、气候冷凉、日照较足,是我国马铃薯主要产区和最佳区域之一,也是我国老、少、边、穷地区之一,该地区的贫困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马铃薯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最主要产业之一,长期得到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近年来,该地区马铃薯的发展问题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批示。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连续三年将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关于支持宁夏建设马铃薯种薯基地的建议,交由农业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进行追踪办理。

开展马铃薯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强科技支撑,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当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选择。马铃薯以抗旱、高产、高效的特色优势,已成为宁夏贫困地区农民抗旱增收的当家作物,对宁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支撑作用。该项目是西北老少边穷地区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措施。

1、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马铃薯产业在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马铃薯是21世纪人类最有价值的食物营养来源之一,是新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更是世界人口的重要主食或副食。温家宝总理曾指出:我国土豆种植面积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产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加快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努力提高土豆的加工转化程度,不断开拓消费市场,我们完全应该而且能够把小土豆办成大产业。

2 发展马铃薯产业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加、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大宗粮食作物种植效益的不断下降以及水资源的短缺和膳食结构的改善,马铃薯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未来10年,大多数国家耕地面积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0.5%,全球2/3粮食增产数量要靠单产提高来实现。就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来讲,持续增产有难度。但是对马铃薯来讲,每年平均增长100 kg都有可能。马铃薯单产比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高出l-5倍,每亩实现的产值马铃薯分别比其他主要农作物高出1倍以上。从营养成分分析,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上马铃薯的蛋白质的含量是小麦的2倍、稻谷的1.3倍、玉米的1.2倍, Vc含量是苹果的10倍。此外,马铃薯生育期较短,再生能力强,对风、雹等自然灾害有一定的抵抗力,又是很好的救灾作物。因此马铃薯较其他作物有更多的比较优势,是高产稳产作物。所以说马铃薯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最有增长潜力的作物。发展马铃薯产业对粮食安全的起到巨大作用。

3、马铃薯产业是宁夏农业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低,决定了马铃薯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马铃薯作为适生高效作物,已发展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既是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又是粮菜兼用和外销增收的高效作物,还是当地食品和淀粉加工的重要原料。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也带动了仓储、交通运输、劳务就业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成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经济的一个强劲的增长点,使小土豆,大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抓现代化的马铃薯产业,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对我区马铃薯主产地更具有特殊意义。干旱缺水是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马铃薯生育期较短,再生能力强,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抵抗力,也是很好的救灾作物,马铃薯作为特色抗旱避灾作物,对西北地区建立主动抗旱避灾农业生产体系和提高农业抵御旱灾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西北5个省区都把发展马铃薯产业列入当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目前,宁夏中部干旱带和甘肃定西、陕西榆林等西北干旱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马铃薯的著名产区,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和朝阳产业。只有实现马铃薯产业的现代化,才能推动马铃薯产业全面升级。按照屈冬玉副主席的论述,我们可以借鉴现代国际社会各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国内发展马铃薯产业优势省()的先进经验,通过跨越式发展,把后发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促进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先导性的支柱产业。

4、解决马铃薯产业关键技术是全面推进现代马铃薯产业的必然选择

宁夏属于我国马铃薯北方一季作区,是全国马铃薯优势生产区域。马铃薯是目前全区种植面积第一大作物,是农业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对宁夏构建适应型种植制度、增强抗旱减灾能力,培育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项目着重转化马铃薯优质种薯三级繁育及质量控制技术、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关键技术,构建现代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提升马铃薯产业整体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本项目的实施既对宁中干旱带马铃薯产业乃至全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技术支撑作用,也对化解国际金融危机、解决农民工就地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项目实施是实现我区战略主导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宁夏中部干旱带马铃薯集中种植区内光照充足,气候冷凉温和,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富含钾素。2003年以来,自治区将马铃薯列为宁夏农业产业化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按照种薯繁育、淀粉加工、鲜薯外销三业并举的发展思路,以脱毒种薯繁育推广为突破口,产业呈现良好态势。

6、项目实施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体现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宁夏等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200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强调了以特色农业为重点,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发展战略。2009年,《关于支持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为重点办理建议,并获国家支持资金10.16亿。马铃薯产业是宁夏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本项目的实施对支撑宁夏马铃薯产业,加快宁夏中部干旱带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7 、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需要

本项目研究内容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农业领域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等优先主题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综合节水等优先主题的范畴;同时符合《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10大重点领域的农机装备、粮食丰产、节本增效、无公害生产,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促就业、惠民生和10大农业方面的粮食丰产、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提升等。

二、项目的任务、考核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成果转化的技术内容

依托一级种薯繁育示范基地、核心示范基地、生产示范基地,中试转化、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克新1,集成创新、熟化示范配套栽培技术。

1)中试转化、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克新1

按照《GB4406-1984 种薯》标准,建立500亩一级种薯繁育示范基地,年产克新1合格一级种薯75万公斤,供克新1及其栽培技术成果转化核心示范基地用种。

2)集成创新、熟化示范克新1栽培技术

马铃薯新品种克新1栽培技术包括农艺技术、物化技术两部分。

马铃薯新品种克新1农艺技术包括:播种期、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技术。项目依托一级种薯繁育示范基地、核心示范基地、生产示范基地,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克新1配套农艺技术。

通过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克新1配套农艺技术、物化技术,制定和落实《克新1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2、成果转化的技术途径

1)建立克新1一级种薯繁育示范基地500

以政府扶持引导、企业经营管理、市场化运行的机制,在宁夏同心县万亩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地点:同心县下马关镇),按照《GB4406-1984 种薯》国家标准,建立500克新1一级种薯繁育示范基地,年产合格一级种薯75万公斤,供给克新1及其栽培技术成果转化核心示范基地用种。

一级种薯带病植株的允许率

一级种薯块茎质量指标

2)建立克新1及其栽培技术核心示范基地1500

以政府扶持引导、企业经营管理、市场化运行的机制,建立1500克新1及其栽培技术成果转化核心示范基地,其功能与任务是: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克新1及其栽培技术;示范克新1及其栽培技术;年产合格一级种薯300万公斤,为生产克新1商品薯供给种薯;作为克新1及其栽培技术成果转化的技术培训基地,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依托核心示范基地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功能,制定和落实《克新1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3)建立克新1及其栽培技术生产示范基地2万亩

项目申请单位(龙头企业)以产品销售定单为纽带,以集中授课讲解、制发技术资料、现场观摩示范、巡回咨询指导等技术服务为支撑,构建公司+农户的经营机制,建立克新1及其栽培技术生产示范基地2万亩,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预期目的。

集中授课讲解、制发技术资料、现场观摩示范、巡回咨询指导的技术内容:克新1播种期、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技术;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平种起垄抗旱技术、无公害植保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化作业技术。技术咨询、培训与服务规模:集中授课讲解100课时,现场观摩示范6次,巡回咨询指导5轮,实施农民技术培训5000人次,制发技术资料2500份。

三、项目执行情况评价

在我县下马关镇,按照《GB4406-1984 种薯》国家标准和无公害认证要求,建立马铃薯新品种克新1一级种薯繁育示范基地300亩,年产合格种薯60万公斤;建立克新1及其栽培技术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年产合格一级种薯200万公斤;建立克新1及其栽培技术生产示范基地2万亩。依托一级种薯繁育示范基地、核心示范基地,中试转化、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克新1,集成创新、熟化示范和推广克新1配套栽培技术,集中授课讲解80课时,现场观摩示范6次,巡回咨询指导5轮,实施农民技术培训1000人次,制发技术资料2000份。推进马铃薯产业科技进步,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马铃薯栽培产量、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

四、成果转化、产业化情况及效益

依托一级种薯繁育示范基地、核心示范基地、生产示范基地,中试转化、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克新1,集成创新、熟化示范配套栽培技术。

1)中试转化、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克新1

按照《GB4406-1984 种薯》标准,建立500亩一级种薯繁育示范基地,年产克新1合格一级种薯75万公斤,供克新1及其栽培技术成果转化核心示范基地用种。

2)集成创新、熟化示范克新1栽培技术

马铃薯新品种克新1栽培技术包括农艺技术、物化技术两部分。

马铃薯新品种克新1农艺技术包括:播种期、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技术。项目依托一级种薯繁育示范基地、核心示范基地、生产示范基地,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克新1配套农艺技术。

通过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克新1配套农艺技术、物化技术,制定了《克新1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五、经费决算和使用情况

截止20151231日,项目共计支出60.6345万元,其中:

1、农机配件购置费4.317万元;

2、土地租赁费22.6万元;

3、机耕费3万元;

4、田间管理费7万元;

5、购买化肥18.975万元;

6、购买农药4.7425万元。

详见项目专项审计报告。

六、组织管理经验

1.在应用组培技术,构建加工品质、营养品质、抗主要病害和耐寒性等逆境的优质种子资源引进筛选和定向培育;建立适应中部干旱带气候特点的种薯繁育体系。

2.研究并制定了旱作马铃薯优质稳产关键技术及轮作制度、马铃薯规模化栽培覆膜滴灌全程机械化栽培的配套技术、马铃薯规模化滴灌栽培水肥一体化5t/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旱地和有限补水灌溉条件下马铃薯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长效专用肥、马铃薯大面积连作障碍机理和防治技术、马铃薯常见病害与虫害防治技术标准,构建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预报预防体系以及山坡地马铃薯播种和收获机具。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为当地农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基地示范带动作用,配合马铃薯科技培训,大规模辐射推广种植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克新1号,每年为社会提供4.5万吨以上高品质全粉加工原料,实现农民种植每亩增产600多元,为加工企业发展和整个马铃薯产业的升级增效奠定坚实基础。

七、存在的问题。

1、马铃薯深加工技术缺乏。

2、马铃薯田间管理机械不够健全,人工工资太高,增加了种植成本。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d5475f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6.html

《成果转化项目执行情况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