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五四运动公开课教案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2019-12-24 00:23: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3 五四运动

课题

13 五四运动

备课时间

课节累计

13

科目

历史

班级

1课时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二、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

主力、结果。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

时间

教学

手段

(1)启:

回顾旧知: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都有谁?

4.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什么?

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6.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哪些?

7.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

导入新课:

青年节是哪一天?每年的54。青年节是怎样命名的呢?导入第13课《五四运动》。

(二)读:

导学提纲:

1.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时间、地点、主力、口号?

2.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和表现?

3.五四运动主力和中心的转移情况?

4.五四运动的结果、性质和历史意义?

(三)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四)知:

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新课讲授

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时间:191954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五四运动的扩大

1.教师讲述:1919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

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学生回答:陈独秀等人地积极号召、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威胁。

3.教师讲述: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4.教师提问: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的代表拒绝的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原因:五四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目标,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教师讲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爱国:从背景、口号方面去理解;反帝反封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彻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妥协。

3.师讲述:为了纪念青年学生发起的这场爱国运动,为了让五四的火炬代代相传,我国政府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为“五四青年节”。从中你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学生回答: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以天下为己任。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以天下为己任,甘愿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关头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4.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列表讲解: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结果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

前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革命时代

资产阶级世界革命一部分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一部分

教师讲解: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各阶层的仁人志士都为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如: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等,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未能充分依靠群众,最终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能把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解救出来,它追求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我们把这些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之相对应的,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渐居于领导阶级的地位,在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五四运动成为新旧民主革命的分界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90多年前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

(5)达标检测:

1. 巴黎和会的消息传到国内后,群情激愤的中国人民爆发了(

A反清武装起义 B反袁的“二次革命”C五四运动D京汉铁路大罢工

2.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近代青年学生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现出反帝斗争的爱国热情的历史运动是(

A武昌起义 B抵制袁世凯复辟 C二次革命 D五四运动

3. 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学生联合会贴出一副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其中的国敌最主要是指(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4. 五四运动时,人们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其中,不可能出现的口号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D“打倒列强,除军阀”

5. 五四运动是中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开端(

A中国近代史 B旧民主主义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国共第一次合作

CDBDC

5分钟

7分钟

5分钟

20分钟

8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多媒体展示导学提纲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多媒体展示学生答、互批

四、板书设计: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时间:191954开始

五四运动

地点:北京

五四运动的过程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发展:北京(学生)——上海(工人)

直接目标实现:(略)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反思

20 正面战场抗战

课题

20 正面战场抗战

备课时间

课节累计

20

科目

历史

班级

1课时

一、三维目标

3.知识与技能:了解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指导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培养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4.过程与方法:利用相关地图、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

2.教学难点: 保卫大武汉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

(1)

1. 回顾旧知

1)七七事变的时间、借口和影响?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

3)淞沪会战的时间、起因、结果和意义?

4)南京大屠杀的时间、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多少人?

2.导入新课

在面对民族危亡之时,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同抗战。

(二)读

导学提纲:

1.台儿庄战役的背景、时间、地点、指挥、经过、结果、意义?

2.保卫大武汉的时间、地点、经过、主要战役、结果、意义?

3.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间、背景、经过、结果和意义?

4.豫湘桂战役的时间和结果?

(3)

小组讨论,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原因?

(4)

一、台儿庄战役

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1938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3.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保卫大武汉

119386月,日军集结40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消灭日军9 000余人。

2.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10月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武汉保卫战后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4.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均未得逞。1941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2.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3.抗日战争后期,1944年初, 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探究一】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结论:(1)台儿庄战役的结局,是日军战役进攻中的一次败退。这对于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对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败。“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2)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而李宗仁更是以偏师弱旅战胜骄狂不可一世之日寇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拼死抵抗、艰苦奋战,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3)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添了有利条件。

【探究二】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

结论: 19377月,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事迹,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结归纳 提升能力

正面战场的抗战台儿庄战役时间、指挥者

意义

保卫大武汉:日本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五)练 

1 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D )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2.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 A.万家岭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3.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为下列哪个情景在电影中发生不符合历史真实( B

A.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

B.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英勇牺牲

C.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大败日军

4.抗日战争中,领导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著名爱国将领是( B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5.日军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在( D

A1938 B1939

C1940 D1941

教学

时间

5分钟

7分钟

5分钟

20分钟

8分钟

教学

手段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 题。

多媒体展示导学提纲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 力。

多媒体展示学生答、互批

4、板书设计:

20 正面战场抗战

1、台儿庄战役

1. 时间:19383 2.指挥:李宗仁 3.结果:中国胜利

4.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二、保卫大武汉

1.时间:19386 2.指挥:蒋介石 3.著名战役:万家岭战役

4.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彻底破灭。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时间:194112 2.结果:中国胜利

3.意义: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寽対尀専尃尅尌

  小部:尐尒尕尗尛尜尞尟尠

  尢部:尣尢尥尦尨尩尪尫尬尭尮尯尰尲尳尴尵巛部:巛巜巠巡巢巣巤匘

  工部:巪巬巭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be265afc5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64.html

《13课五四运动公开课教案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