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文采的瓶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突破文采的瓶颈——如何做到妙笔生花大连市103中学于艳馨重点词语:阅读、修辞、仿写、文采
读一篇好文章,如饮一杯美酒,醇厚留于肚腹之间,久久挥之而不去;读一篇好文章,如品一盏香茗,清香留于唇齿之间,久久闻之而馥郁;读一篇好文章,如赏满园春色,美丽映于视线之间,贪恋长久而欲醉;读一篇好文章,如看一位佳丽,眉眼萦绕在心间,久久念之而不忘。可是批阅学生的文章,却是纵然念她千百回,再回首,她也不在灯火阑珊处。纵然寻她百千回,再回首,也看不见她绰约的风姿。学生的好文章究竟在何处,是内容还是布局谋篇,亦或许就在用语言缀成的花儿绚烂的地方。为教师的我们,就请想办法帮学生打一架可以绽放鲜花的藤架,让文字的花卉开满园丁的心田。
一、荡阅读之轻舟,熨帖稚嫩的需要丰盈的心灵,让心灵的花圃有丰富的待发的花芽儿。作文难写,怕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这是较多学生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个问题同样也困扰着教者的我们。而“肚中无货,无米可炊”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没有东西可写,自然没有兴趣可言;搜肠刮肚,自然写不出精彩文章。“言之无物,行而不远”,连所言之“物”都没有,又何来语言之精彩呢。所以我觉得,文章的文采之花是开在心灵丰盈的沃土之上的,沃土就是用阅读灌溉而成的。“读书破万卷,下笔

如有神”是我们都熟知的道理;宋代大学士苏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也即是说写作吸纳的材料要多要广,积累的材料要充分而丰富;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是否能够开合自如,气势磅礴,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些都论述和强调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强调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我一向认为,作文的好坏,文采的高低,从根本上来说,还在于文章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华美的语言,若没有切实的内容作为基础,也只能是堆砌辞藻,空洞无味。初读可能觉得耳目一新,但经久就会读之乏味嚼之无味而终于无滋无味。魏晋六朝时期的骈文可谓形式整齐语言华美只是多流于形式,因此才有唐宋时期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革新”运动。白居易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强调了文章要反映现实,要注重其现实性。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也是说文章来源现实生活。我们教学生写作首先要教给学生如何掌握丰富的知识,如何增加写作的内在底蕴。而阅读就是第一要务。阅读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作文“言之有物”的“物”,其实又何尝不是一个语言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潜移默化达到锤炼文采的目的。“开卷有益”的深刻道理,今天看来,有益的又何止于知识的“有益”。关于人情哲理与生活艺术的,充满人生智慧与生活气息的《菜根谭》,常常被当作人生处事的箴言,也是知识与语言的结合体。没有深刻道理,再美的语言也难以长久传播。所以,在思考如何增加文采的问题时,要先区分“阅读与写作”“阅

读与作文语言”之间的关系,明白写作的大前提是要搞好阅读的。这样才能保证作文之源有不尽的“活水”,也能保证作文的语言充满智慧,充满哲理和思辨。要到达写作的彼岸,就请先荡阅读之轻舟,济水而去。
二、开修辞之良方,补给贫瘠的需要开垦的土地,让沃野长出茁壮的苗儿。作文要有文采,修辞必不可少。各种修辞,犹如晶莹剔透的“大珠小珠”,恰当地加以运用,会使文章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不但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且会增强文章的审美的含量。它是保证语言富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排比这种修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气势充沛。文中使用排比句,能有效地增加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恰当运用排比,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更能集中表达某种意思或感情,而且可以造成结构形式的整齐美,增强文章的艺术美。排比用以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以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以抒情,则情深意厚;用以说理,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鞭辟入里、理直气壮的强烈气氛。如,读书,是赏心悦目,陶冶情操;读书,是走近先哲,聆听教诲;读书,是体验鸟语,感受花香。品读,让我们感受“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悲壮;品读,让我们感受“肠断东风落牡丹”的凄凉;品读,让我们感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看这段排比就营造了一种语言氛围,表达了一种语言气势,也表达了丰富深刻的情感。学生习作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达到文采的效果。再如,运用比喻,使句子生动美丽。比喻不仅能使抽

象的概念具体可感,而且能使文中的叙述和说理显得生动形象。它能化无形为有形,突出形象美;它能化有形为无形,突出朦胧美;它更能以多喻一,突出动态美。作文中要想使对象表现得更形象真切,更好地描绘出事物的内在特点,表达出对事物的爱憎和褒贬,就可以用形象化的比喻手法。如,学生习作中写道:我慢慢地把馒头拿起来。忽然我在上面发现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指纹印。以它的大小,我甚至能辨认出它是母亲的中指的指印。从纹路上看,它是个“罗”,而不是“箕”。一圈一圈的,里面小,向外渐渐地扩大,如同春日池塘上小鱼喋起的波纹。波纹又渐渐荡漾开去,荡漾开去„„啊!我一颗清亮的泪珠滴在手中的馒头上了。作者用“小鱼喋起的波纹。波纹又渐渐荡漾开去,荡漾开去„„啊!”的比喻,精美而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母亲中指的指纹特点。多么小的一个细节,多么形象的一个比喻,多么美的一段语言。能这样帮助文章增加文采的修辞还有好多。比如引用修辞,通过诗词名言警句,让文章内涵蕴藉,语言隽永;比如对比修辞,使内容鲜明突出;回环,顶针,反复等等。使用修辞可以增加语言的魅力,其实只要用心,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用点心,写出属于自己的语言,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难道不也是一种修辞吗?修辞也好语言也好都是作者心灵的佳作。
三、学仿写之秘笈,取他人之长处,让原本生涩干瘪的语言借他人之华衣而焕然一新。曾读过这样一段话:一直以为语文课堂是一个欣赏美、享受美的过程,试想一下,一群文学爱好者在

一起讨论自己对文章的喜好,并展示自己朗诵的天分,说到高兴处可以诗兴大发,还会受到鼓励,还有掌声和拥护者,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还有老师的补充引导,那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啊!这是一个描述语文课堂的语段,它描绘了一个生动精彩的语文课堂。那位作者说,为了追求这样的境界,我不放过文章中的任何一个可以赏析的美点,进行仿写迁移,时间一长,诗意文采充溢了语文课堂。读完这两段话,我也有同样的想法,通过仿写练习也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的。我们知道高中语文考试中有仿写这样一个考点,给一个例句,给几点要求,要学生仿写一两个句子。这就是仿写,但也是一个语言练习的好机会。用心去练习仿写,有目的地斟酌一下语言,将是一个很好的锤炼语言的过程,完全可以以仿写的形式去训练学生的作文语言。叶圣陶在《作诗的材料》里有这样一句话:作诗不只是诗人的事情,普通人也可以作诗。如果把我们说的想的写出来,排成行,就成了诗,很简单,要敢于尝试。学生作文的语言练习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有这样一道仿写题:依照下文语句的特点,仿写一首诗。
例句:我要一步一步向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我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挂着轻轻的仰望。《蜗牛》
于是学生就有了写诗的机会,于是就有了很多仿写的诗:我要一点一点往前飞/等待清风轻轻吹过我的脸/小小的心有大大的愿望/小小的翅膀承载大大的重量.(《飞鸟》
我要一天一天向前飞/感谢彩翅轻轻裹着我的肩/热热的光

有满满的希望/薄薄的翼载着重重的力量.(《蝴蝶》
再如:仿照例句,任选一事物,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有意蕴的句子。例句:彩虹——为让别人赏心悦目,献出了自己的人生;只务虚而不务实,决定了它只能昙花一现。
于是有学生写:水——无色无味,人们生存的必需品;水火无情,水多了就成灾。筷子——一旦工作,就挑挑拣拣;如果休息,就不思所为。蜡烛——虽然燃烧了自己,但照亮了别人;虽然照亮了别人,但燃烧了自己。
如此下去,假以时日,一定会写出优美的文字来。考点的仿写是一种练习,而自己也可以自觉地仿写好的词句,好的语段,成为自己的作文语言。长期进行仿写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诗意的文字充溢在语文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写作,然后写出美文。有一个学生孙镇仿写了一篇《语文颂》世间千万之科目,可爱者甚蕃。班长周继业独爱数学,自苏爽来,同学甚爱小科。予独爱语文之开放而不颓丧,丰满充实而不妖娆,活跃思维,时而朴素,时而华丽。真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变化多端,亭亭玉立,可欣赏而不可玷污焉。予谓数学,科目之头痛者也;小科,科目之娱乐者也;语文,科目之舞蹈者也。叹曰:舞姿翩翩恰似戏蝶!从学生的心声来看也可见于一斑。
别把作文当做语文中单独的一部分,要时时想着,作文是语文课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要有语文学习的机会就有作文

练习的机会就有提升语言的机会。比如,教师的课前导语,课后小结;或者是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语言上做些特别的要求,如要求学生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回答等都可以是一种语言的练习。只要教者“有心”,就会有学生“有意”
四、采百家之所长,成自己之工巧,让原本隐没于众生的文章能够脱颖而出,成为美文。有一句不雅的俗语,天下文章一大家,你抄我来,我抄他,不怕文章写不好,就看抄的水平大与小。这原本只是一句笑语,但细细玩味后,又觉得不无道理。句子当中的“抄”字,其实可作“借鉴”“博采”“旁征博引”等意思来解释。遇到他人好的词句语段,不妨可以借来一用,某一句某一段摘入自己的文章为我们所用又有何不可?当然不能照搬。可以借一点,融合到自己的思想文字中,咱们的先人前人是不会介意的。比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以解释我们自己的决心和意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用来解释自己离别友人的豁达乐观等等完全允许“采”为己用。“片片夕阳,映着微波惆怅/戚戚鸟鸣,伴着暗暗霞光/淡淡青光,渗进优雅旋风/丝丝云彩,隐入无边天际。”如果觉得这几句也好,大可不必羞赧,可以大大方方地取之入文。我们的写作手法中引用一法就是说要借别人的名言警语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是借鉴是化用。样可以体现文采。现在允许在不侵权情况下知识共享。别人的语句可以借用。那么,别人的见解,我们也可以学习。博采不是窃取,是学习。情形就如同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首先是尊重和接

受,其次是有辨别地接受,以至于认同,到为我所用。这样做也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
用来增加文采的手段有很多,但不论哪一种都不能生搬硬套。要切合实际情况,切合自己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的要求。要找到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文章的可以提高文采水平的方法。上是我不太成熟的看法,希望同仁们看了以后可以借鉴,也要批评和指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b81720bbe1e650e52ea99ca.html

《突破文采的瓶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