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发布时间:2020-04-08 21:53: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2011-07-14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看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将是今后经济工作的一个重头戏。如何认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1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包括能源在内的初级产品的依赖性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某些重要原料和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同时,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却很低。低效率的资源利用和粗放式的矿藏开采极度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宝贵的土地资源。近几年我国基本上占用世界15%以上的资源在进行发展,能源和环境形势都相当严峻,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和水泥等资源消耗量最大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对外贸易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差

  我国经济对国外市场依赖度越来越大,一方面我国大量从国外进口石油和原材料,另一方面我国一大部分产品销售外国市场。我国货物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到55%左右,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扩大出口的主力军,目前大约占到贸易总额的60%,而且这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港澳台地区以及韩国等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进行出口加工,本身技术含量很低,但本土企业明显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少自有品牌。我国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外国公司低成本的制造基地,产业价值链低,出口贸易产品的成本效率主要来自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国内消费长期不足,难以拉动内需

  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2日发布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增速比上年加快个百分点。虽然消费的金额在增加,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乃至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比例仍然算比较低的,美国消费约为GDP的75%,其中居民消费为50%左右;印度消费占GDP的比重达到72%,其中居民消费占61%;而我国2007年总消费占GDP比重为%,2006年为%,但是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只有37%左右。居民的消费能力未获得完全释放。再加上金融危机本身对消费者信心的冲击,居民对未来收入与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显着增强,因此可能会进一步削减支出,尤其是需求弹性大的高档耐用品的支出。这从2009年1月份银行存款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就可以看出,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010亿元,同比增长%,较2008年12月上升个百分点。

   国内就业压力极为严峻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减产和破产的增多,国内就业形势变得极为严峻。受影响的不仅有农民工,而且已就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明显增加,初步估计金融危机约造成2000多万的农民工失业。我国中小企业约吸纳75%的就业人口,由于订单急剧减少,加工贸易进口量从2008年7月起连续下降,中小企业裁员大增。据统计我国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比2007年增加%,预计200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比2008年约要增加个百分点,2009年就业目标将会比2008年有较大幅度减少。

  2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是:第一,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3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别

   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理论支撑由马歇尔提出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研究视角不同。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包括政治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

   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学者论述),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雷、纳克斯等人),增长的涓滴理论等。

   类型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科斯、诺斯、施莱弗和维什尼)、知识创新型(熊彼特、舒尔茨、贝克尔、罗默、普雷斯科特和鲍易德、卢卡斯、斯图尔特)、扩大需求型(凯恩斯、罗宾逊)、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多种类型。

   衡量指标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如人口总数和净增率、国内发展指数、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居民居住条件、每千人口医生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政府廉政指数等;教育发展指标,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等;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收入差距警戒线、收人阶层结构标准、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环境指标,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只有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不断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经济前进的道路才能愈走愈宽广。

摘要:“十七大”报告在政策层面上阐明了从增长方式到经济方式的转变,从而提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简要分析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二者间的差别。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联系;差别

  

  一、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简要回顾

  

  建国后,对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第二,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方式阶段(既注重速度,又注重效益)。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三,2007年10月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理论界,从1980年董辅礽发表的《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战略研究问题》一文中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2004年吴敬琏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三个阶段(农业社会、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两种模式(靠投入的增长、靠效率提高的增长),我国学者对经济增长方式做了很多研究。但在党的十七大以前,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仍没有超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分析框架。虽然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应看到它不能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制度障碍、技术重复引进、收入差距扩大、公众福利低下、资源掠夺性开发、环境恶化等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共产党在理论上的一大创新,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发展。因此,如何认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二、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是:第一,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三、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别

  

  (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理论支撑由马歇尔提出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又好又快增长、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构建和谐社会等均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二)研究视角不同。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包括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经济增长方式以第一阶段以物为本的单一线性的生产要素研究为视角,主要研究成果有新古典经济学和丹尼森等人的要素学派(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为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效率两大类)及模型学派(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和斯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等)。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科多元化(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资源环境学等)和对经济学立体性地研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西方国家学者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有:庇古、坦普尔、贝弗里奇等人的福利国家论;克拉克、刘易斯和托达罗、库兹涅茨、拉弗等人的经济结构演进论;波尔丁等人的循环经济论;托夫勒、罗斯托的发展阶段论等。 (三)理论基础不同。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学者论述),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雷、纳克斯等人),增长的涓滴理论等。经济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魏茨曼等人)、创新理论(诺思等人的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等人的技术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与资源和环境协调理论、增长代价理论、发展指标,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等;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收入差距警戒线、收人阶层结构标准、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环境指标,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七)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在引进技术上,当前我国进口设备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光纤制造装备为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5%、大型成套石油化工装备80%、轿车装备和数控机床及纺织机械与胶印设备70%。在资源投入的数量上,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GDP增长10多倍,但矿产资源却耗费40多倍,废水排放量增长25倍。2003年到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达32万亿元,比1980年到2002年的投资总额还要多,2003年到2006年的投资总额是1991年到1994年投资总额的倍。在利用效率上,近年来我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分别高出欧盟倍、日本倍,单位GDP的钢材、铜、铝消耗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倍、倍和倍,单位GDP的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是制度创新、知识自主创新、扩大公众福利、循环经济、经济结构优化等。在制度创新上,要界定政府干预的经济领域、明晰产权、制定有效率的法规与政策、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制止腐败与寻租行为等;在知识自主创新上,要明确自主创新的路线与定位、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回报的社会环境、建立知识创新体系;在扩大公众福利上,要确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并重互动的发展思路、强化公共财政意识,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不断提升公众社会福利水平;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经济活动要严格执行资源利用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生、再开发和多种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三次产业间循环、工业园区循环、社会循环;在经济结构优化上,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

  (八)功能作用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只注重协调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不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和外境的关系,不能协调个人、城乡、区域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协调国民公平待遇关系等。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等各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关系。

  (九)实现路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是在增长中求发展,增长以快以多为先为重,发展为后为轻。通过经济增长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穷人从经济增长中受益,从而减少贫困(理论上称之为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发展中求增长,发展为先为重,增长为后为轻,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使社会结构得到改善,也不能给人民带来所期望的福祉,相反,却出现高增长下的“有增长无发展”和增长不可持续等问题。因此,必须从发展中求增长。

  (十)目标取向不同。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数量的扩张,经济发展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着眼于经济的短期变化,经济发展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变化;经济增长属于战术目标,经济发展属于战略目标。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方式只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标”,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治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取向是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主要体现由要素分散向聚集、资源利用由数量向效率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实施转变。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取向,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实行城市反哺、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六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谈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差别

一、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简要回顾

建国后,对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

第二,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方式阶段(既注重速度,又注重效益)。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三,2007年10月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理论界,从1980年董辅礽发表的《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战略研究问题》一文中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2004年吴敬琏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三个阶段(农业社会、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两种模式(靠自然投入的增长、靠效率提高的增长),我国学者对经济增长方式做了很多研究。但在党的十七大以前,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仍没有超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分析框架。虽然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应看到它不能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制度障碍、技术重复引进、收入差距扩大、公众福利低下、资源掠夺性开发、环境恶化等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一大创新,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发展。因此,如何认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二、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是:第一,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三、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别

(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理论支撑由马歇尔提出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又好又快增长、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构建和谐社会等均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二)研究视角不同。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包括政治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经济增长方式以第一阶段以物为本的单一线性的生产要素研究为视角,主要研究成果有新古典经济学和丹尼森等人的要素学派(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为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效率两大类)及模型学派(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和斯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等)。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科多元化(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资源环境学等)和对经济学立体性地研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西方国家学者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有:庇古、坦普尔、贝弗里奇等人的福利国家论;克拉克、刘易斯和托达罗、库兹涅茨、拉弗等人的经济结构演进论;波尔丁等人的循环经济论;托夫勒、罗斯托的发展阶段论等。

(三)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学者论述),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雷、纳克斯等人),增长的涓滴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魏茨曼等人)、创新理论(诺思等人的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等人的技术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与资源和环境协调理论、增长代价理论、自然回归理论、持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理论、生态发展理论)等。

(四)划分依据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美国经济学家坎佩尔将发展方式称为“ModelsofDevelopmentStrategy”(发展战略模式)或“ApproachtoGrowth”(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可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但高速增长可能带来有增长无发展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是无效益或零效益情况下的经济增长(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大跃进);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

(五)类型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科斯、诺斯、施莱弗和维什尼)、知识创新型(熊彼特、舒尔茨、贝克尔、罗默、普雷斯科特和鲍易德、卢卡斯、斯图尔特)、扩大需求型(凯恩斯、罗宾逊)、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多种类型。

(六)衡量指标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如人口总数和净增率、国内发展指数、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居民居住条件、每千人口医生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政府廉政指数等;教育发展指标,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等;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收入差距警戒线、收人阶层结构标准、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环境指标,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七)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在引进技术上,当前我国进口设备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光纤制造装备为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5%、大型成套石油化工装备80%、轿车工业装备和数控机床及纺织机械与胶印设备70%。在资源投入的数量上,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GDP增长10多倍,但矿产资源却耗费40多倍,废水排放量增长25倍。2003年到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达32万亿元,比1980年到2002年的投资总额还要多,2003年到2006年的投资总额是1991年到1994年投资总额的倍。在利用效率上,近年来我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分别高出欧盟倍、日本倍,单位GDP的钢材、铜、铝消耗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倍、倍和倍,单位GDP的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是制度创新、知识自主创新、扩大公众福利、循环经济、经济结构优化等。在制度创新上,要界定政府干预的经济领域、明晰产权、制定有效率的法规与政策、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制止腐败与寻租行为等;在知识自主创新上,要明确自主创新的路线与定位、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回报的社会环境、建立知识创新体系;在扩大公众福利上,要确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并重互动的发展思路、强化公共财政意识,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不断提升公众社会福利水平;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经济活动要严格执行资源利用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生、再开发和多种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三次产业间循环、工业园区循环、社会循环;在经济结构优化上,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

(八)功能作用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只注重协调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不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和外境的关系,不能协调个人、城乡、区域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协调国民公平待遇关系等。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等各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关系。

(九)实现路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是在增长中求发展,增长以快以多为先为重,发展为后为轻。通过经济增长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穷人从经济增长中受益,从而减少贫困(理论上称之为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发展中求增长,发展为先为重,增长为后为轻,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使社会结构得到改善,也不能给人民带来所期望的福祉,相反,却出现高增长下的“有增长无发展”和增长不可持续等问题。因此,必须从发展中求增长。

(十)目标取向不同。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数量的扩张,经济发展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着眼于经济的短期变化,经济发展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变化;经济增长属于战术目标,经济发展属于战略目标。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方式只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标”,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治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取向是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主要体现由要素分散向聚集、资源利用由数量向效率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实施转变。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取向,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六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

2008-06-10 18:02

1.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虽然都追求个人所得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但经济增长关心的重点是物质方面的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而经济发展不仅关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关心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价值判断、意识形态的变革。经济发展着眼长期而不是短期。

在经济调整改造和振兴中,也要防止片面追求GDP的调整增长。一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好,人民能够得到更多实惠,各方面比较协调的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2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影响有限

 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增长趋势明显放缓,经济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这些动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经济,使中国经济面临着更大的外部风险,也给中国宏观调控带来新的挑战。、

对于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接受采访的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均表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经济领域的“蝴蝶翅膀效应”将会日益凸显。美国次贷危机对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而言,不仅增加了国际环境的风险因素,也增加了国内宏观控制的难度和成本。

国家发改委综合司的专家指出,当务之急是要采取针对性强的有力对策,加强研究分析。第一,对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对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影响做出尽可能准确的估计;第二,对宏观经济政策取向适时调整规划,统筹考虑货币、财政、贸易、汇率等政策内容;第三,注重从危机中汲取教训,对国内住房抵押贷款进行系统的结构解析,特别要总结长期低利率下资产价格上升过快带来的危害,防止我国出现类似问题;第四,强化对国内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海外市场投资的风险提示及监管机制,减少国际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将对我国发展方式产生重大导向作用。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最早研究的问题之一,20世纪40、50年代以前,经济理论研究中一般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视为同一概念。之后,经济学开始把二者区别开来,一些经济学家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产出的增加,并认为这是发达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将经济发展定义为结构的改变,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后来,由于经济增长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人们认识到继续将二者割裂开来是不可取的。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它的核算常采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为什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在探索如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改革开放之前已确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三大提出,经济发展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党的十四大提出,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中央深化了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认识。但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成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因素,消费、投资、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还不协调,分配不够合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地方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没有转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理论上看,发展方式差异源于发展约束条件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约束,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式。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较小,资本、技术、制度等要素比较稀缺,土地、矿产、水、环境等要素的稀缺问题还不突出。当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本和技术与尽可能多的自然资源相组合。但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生产要素的稀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对发展方式进行调整,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从实践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要求。中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就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客观上要求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对GDP的片面追求并不必然改善人民群众的福祉,只有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基础上,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重点关注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很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都与之有关。譬如,长期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等资源管理体制不能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各类资源之间的比价、资源与最终产品的比价不合理,价格水平既不反映完全成本,也不能反映供求关系;市场准入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市场准入标准不健全、不科学等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地区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制度落实不到位,布局分散、产业同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没有得到根治;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利益,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不惜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土地价格扭曲、建设用地规模普遍过大、单位土地产出较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环保行政执法很难到位,甚至形成滥用和掠夺资源和环境的小气候;税收体制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考虑不够,等等。只有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才能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好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等问题。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投入,在过去经济总量较小的时候还可承受。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扩张到一个新的层级。最近一轮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和消耗的绝对量连年快速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投入的绝对量过大,废弃物排放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今后若延续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和生产规模外延扩张的发展方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将越来越严峻,甚至可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使发展步伐受阻。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都具有配置资源和调节利益关系的功能,但性质和作用方式不同。市场机制通过反映环境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信号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消除资源环境利用方式不合理和企业内部效率低下引起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问题。政府通过法律、制度和补偿机制,创造市场机制起作用的条件,消除外部性引起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实现资源环境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障碍主要源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不健全,在提供制度保障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务之急是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治理等外部成本的资源类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优化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信贷优惠和国家投资与补贴政策,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硬化资源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约束。

  其次,加强竞争制度建设,处理好垄断和竞争关系,优化竞争环境。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关于竞争秩序和竞争环境的法制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竞争在促进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境强。但竞争秩序和竞争环境仍面临地方保护、行政垄断、垄断性并购、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行业自律限制定价等问题。目前应改变长期重视产业政策、忽视竞争政策的倾向,将竞争政策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础政策。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b54021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8.html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区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