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煤炭资源简介

发布时间:2011-09-28 16:36: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青海省煤炭资源简介

青海省煤炭资源简介

      一、概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总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全省属高原地形。北部为祁连山区,海拔3000~4000米;中

部为为柴达木盆地,地热低平,标高2675~3200米,属沙漠半沙漠盐沼区;南部为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等巨型山系,海拔在4000~5000米,属高原荒漠草甸区。

铁路有兰青海线和青西线。后者沿青海湖顺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南下,现已通车到格尔木市。公路以西宁市为中心,通至各州县及西藏、新疆、甘肃等地。

      本省煤田主要集中分布在中祁连山区的大通河流域,及柴达木盆地北缘。其中已经探明的重要矿区有鱼卡、聚乎更、江仓、热水、大通、大煤沟等。含煤地层时代较多,自下而上为石炭纪、二叠纪、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其中以早中侏罗世为主。历年来,剑处累计探明储量为446940万吨,截止1993年底,尚有保有储量438094.8万吨,预测储量为3804184万吨,其中可靠级预测储量为1447219万吨。

       二、含煤地层及煤质特征

     (一)含煤地层特征

       石炭系:全省分布较为普遍,但具有开采价值的含煤地层,集中在祁连煤田和柴北的旺尕秀、欧龙布鲁克山南北坡一带。在祁边山区,上统太原组及羊虎沟组,厚度200~250米,为海陆交替相沉积;含煤层数最多7~9层,一般2~3层,厚0.4~4.5米,结构简单至复杂,间距变化大。在柴北上统扎布萨尕秀组及克鲁克组总厚达1100米;含薄煤10~20层,0.4米以上4层,最厚2.50米。南部的唐古拉山区下石炭统分布广泛,属局部含煤沉积,含煤2~10层,最厚可达5~6米,不稳定。二叠系:见于本省西南部开心岭至乌丽一带,下统为开心岭群,局部含煤,上统为乌丽群,由火山岩和灰岩等组成,含煤5~10层,一般层厚0.5~15米左右,结构复杂。上三叠系:分布于昆仓山、中祁连和北祁连山区,为灰绿色砂岩、粉砂岩及薄煤层,属河、湖相沉积在昆仓山区为八宝群,祁连山区为默勒群,可与我国北方处长群相当,厚1500~2000米。默勒群可分为下、中上三岩组、煤层赋存于上岩组的中部,煤层层数多而薄,稳定性差。现经开采的有多隆煤矿和完卓,轮洞沟矿点。在多隆煤矿含煤4~6层,厚0.50~1.20米。中下侏罗统:是省内主要含煤地层,属陆相沉积。煤田集中在中祁连山和柴达木盆地北缘,尤以大通河流域的木里煤田为重要,在昆仑山、积石山区也有另星分布。根据岩性、岩相、生物群和含煤性的差异可分为三部分:下统称小煤沟组,沉积范围小,为灰绿夹紫杂色砂岩砾岩组成,属山间盆地型冲积~三角州沉积,其间发育短暂的湖泊~沼泽相沉积,厚400~500米。含煤线和碳质泥岩,局部夹透镜状可采煤层,以柴北缘的小煤沟井田、西大滩勘探区为佳,含4个煤组,以中间两个煤组较稳定,厚2~5米。中统称下部称大煤沟组,沉积范围广,岩性比较稳定,属河、湖相沉积,由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油页岩、煤等组成,厚150~500米。含厚煤层1~3个,煤层较稳定,煤厚5~20米。中统上部称石门沟组为湖相沉积,发育有油页岩和泥灰岩,相变快,厚150~550米。含5~12层煤,在大煤沟不可采,江仓、鱼卡、旺尕秀等矿区达可采,厚1~10米。

      (二)煤质特征

      本省煤种基本齐全,并以焦煤属于首位,约占总探明储量的一半,其次为长焰煤、不粘煤、瘦煤、气煤、无烟煤。石炭系的煤质一般为低灰贫瘦煤和无烟煤,尚有少量气肥煤及焦煤,局部含硫较高。二叠系的煤质属中、高灰、低硫~中硫贫煤。上三叠统煤质属中灰~高灰、低硫肥煤、气煤及少量焦煤。中下侏罗统煤质:分布于西宁、门源、大煤沟、鱼卡者属低变质程度的中灰、低硫不粘煤,挥发分大于37%者为长焰煤、气煤,少部分为弱粘煤。江仓、热水、聚乎更等矿区中~高变质程度的低~中灰、低硫煤、挥发分17~30%,为焦煤、弱粘煤、瘦煤和贫煤,尚有少量气肥煤。

 

      三、构造特征

      分布于祁连山区的中生代煤田属山间盆地型沉积,受北西西向构造控制,并被北东向构造分割,呈现长条状轮廓,煤田边界受继承性断裂切割。柴北煤田属山前拗陷型沉积,受北西向和区域性东西向构造的复合控制,多呈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昆仑山区属小型山间盆地型堆积,主要受东西向构造控制。唐古拉山区及祁连山及祁连山北部和古生代煤田属滨海平原沉积,成煤期后挤压形变较烈,形成北西向复式褶皱及推覆构造。

      四、储量

      青海省历年来累计探明各级煤炭储量446940.4万吨。截止1993年底,保有储量尚有438094.8万吨。根据19956月由中国煤田地质总局验收的《青海省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科研成果。其中:尚未利用的精查及可供进一步勘探的储量是按照实际达到的勘探程度重新评定和统计的,无进一步工作价值及暂不能利用储量,则按照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的要求单独列出,前者属于矿区的边界储量或报废矿井的残留储量;后者大多为一些不具备必要的内外部开发条件的呆滞储量。此外,尚有部分保有储量被甘肃省民乐县三盆煤矿占用。

青海省天峻县聚乎更煤矿区

2010-09-26 15:20:26 来源: 作者: 浏览:138 评论:0

  1、概况

  聚乎更矿区位于大通河上游的支游哆嗦河一带,行政区划属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木里镇管辖,南距天峻县城直距90km,运距150km。从其构造和煤层的赋存情况,可以详细划分以下七个井田:

  一井田:中背斜南翼中段,东起一号平移断层,西至3号大断层,南至二号逆断层,其地理坐标东经99°659-99°1023″,北纬38°0541-38°0730″,长5500余米,平均宽635.2米,面积约3.494平方公里,一般标高3968.89-4124.42米。

  二井田:北向斜中段,即一号露天井田西侧向西延至22线8号大断层止,南北边界划至各翼的A煤层底板,东经99°0432″~99°1022″北纬38°0722″~38°828″,长3920米,平均宽度约527米,面积2.07平方公里,一般标高3935~4050米。

  三井田:北向斜西段,起于二井田的西缘边界,止于草格木日湖附近的五号大断层,东经99°0416″~99°0742″,北纬38°0828″~38°940″,长4820米,宽590米,其面积约28平方公里,标高39834124.17米。

  四井田:中背斜南翼西段,为3号和5号大断层截断中背斜之间的南翼一段,南至二号逆断层,地理坐标为东经99°0359″~99°0654″,北纬38°0659″~38°0845″,长5000米,宽797.2米,面积3.986平方公里,标高3988.75~4213.24米。

  一露天井田:北向斜东段圈闭处起,至二井田东缘的14线边界,长2900米,平均宽909米,面积2.637平方公里,其标高为39334068米。

  二号露天井田:即努日寺向斜,地理坐标为东经99°1216″~99°1426″,北纬38°0429″~38°0520″,长约4000米,宽216米,面积0.864平方公里,标高39504054.94米。

  三号露天井田:即东山头向斜,东起于努日寺沟,西止于下哆嗦河1号平移断层,地理坐标为东经99°1007″~99°1407″,北纬38°0414″~38°0541″,标高39684036米,长5000米,宽450米,其面积2.25平方公里。

  2、地层聚乎更矿区地层由老至新为上三叠统(T3),中侏罗统(J2)、上侏罗统(J3)、第三系(R)和第四系(Q)。三叠系分布在矿区的南北部与背斜轴部,侏罗系为向斜及各井田的主要组成者,第三系则多分布在北部的低凹地带,第四系为矿区主要而普遍的覆盖层。

  3、煤层

  从地表至深部布施的各项工程了解,聚乎更矿区含有煤层5-6层,由下往上其编号除下2、下1煤层外,其上的数层和下2、下1之间夹的薄煤层,因层位不稳定,无法对比,未予编号,煤层总厚度32.59米,达可采的总厚度30.51米,根据煤层的稳定情况,矿区含煤地层侏罗系中统(J2)分木里组和江仓组,木里组为井田主要含煤层段,含下1、下2两层煤。厚度较大,全区发育,是主要的勘查对象。

  4、构造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位于祁连拗褶带西段,构造线总体方向为北西、南东向,此构造线是由一系列山脉体系并与之相平行的不同期的推覆构造所组成,与之相应有北西向、北东向的拉伸作用下的正断裂,这一断裂组合格局及其形成的环境条件(褶皱隆起与拗陷)控制了中生代含煤盆地的沉积建造及对其后期的改造作用。整体构造形态为一复向斜,向斜轴向北50°~70°西。

  由于盆地空间的控制,煤系地层沉积后,受南北大通托赖两山脉的横挤压的影响,矿区构造转向与祁连山的北60 -70度西构造相应一致,并以紧密连续的褶皱为主,可称为一复式褶皱构造。并因横挤压力的影响,故造成与走向平行或斜交等断裂发生。聚乎更煤矿区由南北两个向斜组成,其中北向斜的聚煤沉积条件优于南向斜。

  5、煤炭资源储量

  一露天资源/储量15103万吨,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14212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891万吨。二井田资源/储量13934.799万吨。

  三井田资源/储量为18222.8万吨,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经济基础)资源/储量(331/111b)5669.0万吨;控制的(内蕴经济/经济基础)资源/储量(332/122b)10009.8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544.0万吨。

  二露天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为2412万吨,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1387万吨,占总资源/储量的57.50%,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025万吨(8-2)

  三露天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为19378万吨,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5566万吨,占总资源/储量的28.7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0462万吨,预测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4)3350万吨。

  一井田3.76亿吨。

  6、煤层气资源量

  聚乎更矿区煤层气资源量共计25.48亿m3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青藏铁路和青新公路贯穿其境。

  海西州有探明储量的能源矿产3种,即石油、天然气和煤。油页岩和铀钍只有少数矿点。煤矿主要分布在中祁连及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计有探明资源储量的煤矿区16处(井田或区段29处),其中大型矿区2处,小型矿区14处,累计探明资源储量40.35亿吨,目前仍保有资源储量40.21亿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81.2%,主要有江仑、聚乎更、鱼卡和大煤沟煤矿。

青海大通矿区煤炭资源概况

2010-09-26 16:17:43 来源: 作者: 浏览:74 评论:0

      再次开采已成难题 

     资源枯竭型企业的发展困境凸显:原煤已被三下(铁路、建筑物、河流)占压,占矿区总储量的64%。站在老爷山上,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俯视脚下的 大通县城和与县城比邻的大通矿区。  

      近年来,随着青海省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通矿区所处的大通县桥头镇已发展成为西宁市的重要城镇。一个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现代化新兴城镇展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但是,谁也没有料到,由于大通县城的不断扩展,7110万吨可开采原煤已被三下(铁路、建筑物、河流)占压,占矿区总储量的64%(主要是城镇密集建筑物),扣除三下压煤以及暂无法开采和利用的煤炭地质储量,整个矿区剩余资源量已不足1600万吨。该矿区2006年已被省经委批准为资源回收期矿井,按国土资源部《2004年~2010年危机矿山接续资源找矿纲要》说明,大通矿区已属煤炭资源中度危机矿区。

青海江仓矿区

2010-09-26 16:18:45 来源: 作者: 浏览:129 评论:0

    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木里乡江仓矿区,由青海中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矿井开采境界为2937勘探线,井田走向长约2.6公里,倾斜宽约1.8 公里,井田面积约4.64平方公里。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年生产原煤90万吨,服务年限为55.7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井筒工程、井巷工程、地面生产系统及供热、供电等生产生活辅助设施。项目总投资1.98亿元。    

    江仓矿区含煤建造岩性属早-中侏罗世陆相碎屑岩,为一套粗砂~粉砂岩及泥岩夹煤层的岩性组合;沉积相组合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矿区含煤面积大,且含煤煤层较多,煤层结构复杂;含煤建造可分为3个大沉积旋回,17个沉积相旋回,22个岩相小旋回.研究此区的含煤建造特征,对江仓矿区在深部及外围的找煤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

青海省热水矿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海北州祁连县与刚察县境内。热水区东以惠塔寺沟为界,西至烟格拉南部以煤层垂深600米为界,北以煤层露头为界,东西长42公里,南北宽1.5公里,面积63平方公里。

青海省煤炭资源分布规律简

青海省煤炭资源概况青海省地域辽阔,成煤期众多,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在祁连山、柴达木盆地北缘、昆仑山、积石山、唐古拉山五个含煤区内,均赋存有较为优良的煤炭资源,煤产地和大小煤矿点分布广泛。含煤区自北向南大致呈带状分布。截至2009年底,青海省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为575178t,保有煤炭资源储量555535t (已上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全省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及柴达木盆地北缘两个大的含煤区内。因青海省煤炭资源地域分布极不均衡,以往煤田地质工作多集中在祁连山及柴达木北缘,其他地区的煤炭资源状况则了解较少。收稿日期:2010—05—09 作者简介:温得银(1963),男,青海互助人,高级工程师。2 青海省煤炭资源特点青海省的煤类较齐全,烟煤和焦煤分布较广,其中尤以长焰煤和不黏煤分布最广。炼焦煤储量集中,以木里煤田的西部最为重要,主要煤类是焦煤,其次是气煤和瘦煤,但肥煤很少。贫煤和无烟煤在青海省北部和中部主要沿构造带分布,在青海省南部则呈面状分布。在青海省各时代形成的煤层均以腐植煤为主,仅在下侏罗统上部和中侏罗统上部地层中发现少量与油页岩共生的腐植一腐泥煤。

青海省位于世界屋脊--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公里,面积72万平方里。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故称青海省,简称。全省平均海拨在3000米以上,地理上按地区可划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异大,以日月山为分界线,日月山以西是牧业区,共69万平公里,占全省面积的96%;日月山发东是农业区,共3万平方公里,占全面积的4%。

矿产资源

  青海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发现的矿产地超过1500处,共有矿种125种,已探明储量的有88种,在已探明的矿产保有储量中,有50种居全国前10位,11种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以下几种资源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

  全省累计发现各类矿产125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171种的73.1%;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05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产153种的68.6%。在已探明的矿产中,按矿产类型分:燃料矿产有4种,金属矿产有42种,非金属矿产有56种,水气矿产有3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b0e338ccc22bcd126ff0ce2.html

《青海省煤炭资源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