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世界地理基础知识汇总完整版资料

发布时间:2019-11-07 08:58: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世界地理》基础知识汇总

分析区域地理方面:

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自然带、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农业、工业、人口城市)

重点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40;北纬50、60

重点经线:0、10°E、20°E、30°E、40°E、50°E、60°E、90°E、120°E、120°W、90°W、80°W、60°W

重点海峡运河: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

海域:红海、黑海、北海、南海、东海、里海、孟加拉湾、地中海、日本海、阿拉伯海、墨西哥湾、加勒比海、波罗的海

1、大洲和大洋

  七大洲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 内海渤海 边缘海东海、南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二、七大洲地形特色

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

亚洲

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非洲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

欧洲

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三、海底地形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

  

四、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

亚洲

  气候复杂多样(南北所跨纬度和东西所跨经度,各大洲中最广,因此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各地差异很大)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一方面使亚洲具有广大的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促成了大陆性和干燥性气候范围的广大;另一方面,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非洲

干燥(a.南北回归线横穿大陆的南部和北部;b.海岸线平直,缺少深入内陆的港湾,减少了海洋的影响;c.东北部紧邻亚洲大陆干燥区,从那吹来的东北信风性质干燥)暖热(a.纬度位置决定了太阳高度角大,地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多;b.干燥地区广,空气透明度高;c.相当大地区处于背风位置,加强了高温的程度)气候南北对应

欧洲

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大洲 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a.纬度位置决定36°N-71°Nb.大陆轮廓,以南欧为底边略呈三角形,缩小了寒冷北冰洋影响的范围)海洋性显著(a.西风带;b.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c.山脉东西走向;d.北大西洋暖流+三角形的大陆轮廓,使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广,西北欧沿海地区成为同纬度冬季最温和的地区)

北美洲

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大陆形状北宽南窄,其中50°N-70°N最宽,所以温带气候占优势,热带气候缩减)气候类型多样(北美大陆南北延伸很广,地面受热状况有很大差异,几乎穿越了北半球除热带以外的所有气候带)

南美洲

温暖湿润,以夏雨为主(由于多雨面积广,干旱沙漠区面积相应狭小,它在南美大陆所占的比率在具有沙漠的各洲之中是最小的)热带气候为主(大陆北宽南窄,略呈三角形,5°S附近最宽广,使得热带气候占优势。同时南回归线以南大陆紧缩,52°S已近尾闾,使亚热带、温带气候大大局限,且缺乏水平地带的亚寒带、寒带气候)气候类型结构的独特性(大陆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气候类型截然相反)

大洋洲

干旱区面积大(山地偏居大陆东岸,阻碍太平洋暖湿气流西进,广大内陆地区因此干燥)降水分布呈半环状(地形单调,无气候障碍,使中西部气候类型渐变)普遍暖热(大陆轮廓东西宽、南北窄,增加了副高控制的面积且南北各地受热状况差异小)

南极洲

烈风、暴雪和酷寒的极地气候

五、世界主要河流湖泊

洲名

河名

注入海洋

发源地

主要地形

亚洲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北冰洋

蒙古高原北部,西伯利亚南部山地

以春季的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结冰期长。常在河流下游形成凌汛

黑龙江

黄河

长江

太平洋

亚洲中部的高原和山地

以降水补给为主,受季风影响较大。以秦岭淮河为界,界南河流水量丰富,径流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无结冰期;界北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恒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印度洋

东南亚和南亚的河流都源于青藏高原。西亚的河流源于亚美尼亚高原

东南亚和南亚的河流都以降水补给为主,受热带季风影响,水位变化很大。西亚的河流,流经干燥地区,水量不大,属于融雪和雨水补给的河流,春季水位最高,夏季水位低

阿姆河

锡尔河

塔里木河

内陆沙漠或湖泊

亚洲中部的高山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河流径流量最大,冬季最小,是流经区灌溉农业的主要水源

非洲

尼罗河

地中海

东非高原,青尼罗河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

世界最长的河流6600km),白尼罗河水量稳定,青尼罗河水量变化大,夏季河水大增,造成尼罗河定期泛滥

尼日尔河

几内亚湾

西非高原

上、下游在热带雨林区,水量较大;中游在沙漠地带,水量较小

扎伊尔河(刚果河)

大西洋

赞比亚北部高原

大小支流都处在热带雨林区,水量大,富水能,是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赞比西河

印度洋

隆达-加丹加高原

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水量有季节变化

欧洲

伏尔加河

黑海

东欧平原西部

欧洲最长的河流,在俄罗斯水运中占重要地位

莱茵河

大西洋

阿尔卑斯山

开发较充分,两岸居民点和工业城市密集

多瑙河

黑海

阿尔卑斯山

水力资源丰富,以铁门电站著名

北美洲

圣劳伦斯河

大西洋

安大略湖

是五大湖的出水道,水位稳定

密西西比河

墨西哥湾

美国北部

以春季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航运价值大,有运河同五大湖相连

南美洲

亚马孙河

大西洋

安第斯山脉

以降水补给为主,流域面积和流量均居世界首位,航运便利

大洋洲

墨累河

印度洋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

雨季河水暴涨,枯水期常有断流现象

  六、世界的自然资源

资源类型

土地资源

1、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居世界前6位。

2、世界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的原因: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土地利用中的次生盐碱化问题;由于人口的增长和城市、乡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用地不断增多,大量侵占了耕地。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

1、现存的森林主要有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几内亚湾沿岸、东南亚马来群岛)和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北部,其中俄罗斯的面积最大)。

2、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减弱噪声,美化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地等。

草场资源

1、主要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等。

2、分布: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代表树种波巴布树,又叫猴面包树)、南美洲(代表树种纺锤树)和澳大利亚大陆(代表树种金合欢树);温带草原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3、世界草场资源丰富的国家有:中国、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蒙古等。

野生动植物

1、橡胶树、可可、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南美洲特有的动物有树獭、卷尾猴、大食蚁兽、犰狳、巨嘴鸟等。

2、非洲是咖啡、枣椰树、油棕和香蕉等的故乡。

3、大洋洲特有的动物有:澳大利亚的袋鼠、鸭嘴兽、鸸鹋等;新西兰的几维鸟;新几内亚岛的食火鸡、极乐鸟等。

4、企鹅、磷虾、鲸等主要生活在南极洲。

矿产资源

基本特点

1、世界上用途广、产值大的非能源矿产有铁、镍、铜、锌、磷、铝土、黄金、锡、锰、铅等。

2、世界上的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而消费量最多的是发达国家。

铁矿

1、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国。

2、欧洲有库尔斯克铁矿(俄罗斯)、洛林铁矿(法国)、基律纳铁矿(瑞典)和英国奔宁山脉附近的铁;美国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五大湖西部;印度的铁矿主要集中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

1、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带:世界最大煤带是在亚欧大陆中部,从我国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中亚和欧洲大陆,直到英国;北美大陆的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

2、欧洲的主要煤矿有:俄罗斯的库兹巴斯煤田,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英国的奔宁山脉。

3、美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脉附近。

石油天然气

七大储油区:中东波斯湾(世界最大石油储藏区、生产区、出口区),拉丁美洲(墨西哥、委内瑞拉等),非洲(北非撒哈拉沙漠和几内亚湾沿岸),俄罗斯,亚洲(东南亚、中国),北美(美国、加拿大),西欧(北海地区的英国和挪威)。

其他矿产

1、南非的黄金(产量、出口量居世界第1),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金刚石(产量世界第1),几内亚的铝土,赞比亚的铜。

2、智利的铜和硝石,秘鲁的铜,圭亚那的铝土。

海洋资源

生物资源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上升流处)。

  

七、世界的人口

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

2)分布及原因:

.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分布原因

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北美东北部

北半球中、低纬近海地带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历史悠久,交通、城市发达

人口稀少地区

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带、高原和山区

纬度高,气温低,赤道附近湿热,沙漠地区干旱,山区地势高

自然条件恶劣,开发程度低

3)人口问题

 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

   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

  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八、人种、民族、语言、宗教

1)人种:黄、白、黑

  [注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

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

3)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

  语言

  说明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

  使用较广的语言

  英国、美国、加拿大等

  俄语

  国际上的重要语言

  俄罗斯等

  法语

  国际交往中重要语言

  法国等

  西班牙语

  取代了当地的语言

  西班牙、拉丁美洲等

  阿拉伯语

  国际上的语言

  西亚、北非等

  

4)宗教

  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教徒最多,分布最广。

  伊斯兰教

  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教徒称穆斯林)

  佛教

  亚洲

9、东亚70°E---140°E,20°N---50°N

  [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

1、概述: 

位置范围

  

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气候: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

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

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森林、矿产资源丰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半岛南部为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蒙古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2、日本:

自然地理特征

  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

  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矿产贫乏,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棉花(中国、美国)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

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发达的经济

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扬长避短,发展经济。是典型的“加工贸易型”国家。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除传统工业还发展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工业,分布在环境较好的北九州——“硅岛”

日本重要铁路线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特征:沿海岸环岛分布(如台湾、海南)原因:日本岛内多山,海岸处为平原,地势平坦,易于修建。

人口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市场需求量大,沿海多港口可实现海陆联运,对外交通便利。

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农业和渔业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主要城市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科学城---筑波 宇航中心---种子岛 硅岛---九州岛

3、朝鲜半岛

  位置: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海岸线长而复杂,多半岛,多海湾,多良港,

多岛屿。陆上与我国辽宁、吉林两省接壤,鸭绿江和图们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海上邻国有日本、俄罗斯等。

  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多低山丘陵,东部太白山脉是主要山脉。

平原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的河流中下游和海岸地带。

  气候:由南向北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主要河流有洛东江、汉江、锦江等。多自东向西注入黄海和朝鲜海峡。

  资源:森林、水力较丰富。

经济:韩国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其二战后积极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业,重视发展教育和

科技,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近些年针对国际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

十、东南亚 (90°E-140°E,10°S-北回归线)

 (1)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2)10个国家(新世纪第一个独立的国家---东帝汶);(3)赤道穿过;(4)克拉地峡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范围 赤道两侧,100S—250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

  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三个(越南、老挝、缅甸),老挝是唯一内陆国,半岛上的半岛是马来半岛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

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20025月独立

⑵ 马六甲海峡——十字路口的位置

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必经之路,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本区的咽喉,载重通过能力25万吨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东端,扼马六甲海峡出入口,是经过该海峡航线上的必经之路,又有良好的筑港条件,发展转口贸易、服务业、金融业、石油加工、船舶修理业等。

  [注意]中国的能源安全与泰国的克拉运河计划

地形与河流

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是我国西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向南的自然延伸,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山水相连),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游河段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利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湄公河平原(东南亚最大平原),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伊洛瓦底江下游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

  河流

 上游河流

  流经国家

  城市

  红河

 元江

  中国、老挝、越南

  河内

  湄公河

 澜沧江

  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

  金边、万象

  湄南河

.

  泰国

  曼谷

  萨尔温江

 怒江

  中国、缅甸

.

 伊洛瓦底江

.

  中国、印度、缅甸

  仰光

中南半岛上国家首都分布特点及原因:大都分布在各大河沿岸的中下游平原上。

因为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润、灌溉便利、农业发达

马来群岛:地势高俊,沿海有狭窄的平原,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

2、居民和经济

人口稠密 华人众多

  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印尼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亿人国家,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岛上有其首都城市雅加达。

宗教:信仰佛教的居民很多,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为著名佛教建筑、泰国将佛教为国教。

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仰天主教

  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

主要农产和矿产

 主要热带经济作物---热带企业化种植园

  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最大生产国。

 主要农作物(主食):水稻

  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平原区,如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此外马来群岛沿海平原也产稻米。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为稻米产国,其中泰国出口最多。

 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最著名

  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处于东南亚的锡矿带

  石油主要分布于印尼、文莱,特别是印尼,集中于苏门答腊岛,由于石油丰富被称为希望之岛,现在印尼成为东南亚重要的石油输出国,主要输往日本,当两伊战争爆发时,东南亚的石油尤其显得重要。

物产

天然橡胶

油棕

椰子

蕉麻

金鸡纳霜

稻米

石油

主要国家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

菲律宾

菲律宾

印尼

泰国

马来西亚

印尼、文莱

迅速发展的工业和旅游业

  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3、新加坡——“花园式城市(1°N,104°E)

城市岛国:马来半岛南面的城市岛国,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地狭人稠,华人很多,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港口条件好,粮食进口、淡水靠邻国供给

新加坡为什么风平浪静?赤道低压控制,气流辐合上升,风力小。

世界“无风带”: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

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在转口贸易的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和造船业(最大的工业部门)、海上钻井平台制造(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钻井平台的制造中心)、电子电器业(第二大工业部门)等;利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工业布局:重工业集中在西部工业区,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市区以商业、金融业、旅游业为主,有少量轻工业,同时合理安排绿地面积。

十一、南亚(70°E、80°E、90°E;10°N、20°N、30°N)

(1)印度半岛(南亚次大陆);(2)七国及克什米尔地区,首都;(3)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印度河---恒河平原;(4)北回归线

[辨析]南亚次大陆南亚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

1、概述

悠久的历史

  位置范围: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间

  

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

居民为白色人种。

自然条件

  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南亚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

印度半岛的降水量东西差异很大,基本上由东向西递减;在自然带上东部为热带雨林,中部为热带草原,西北部为热带荒漠带

  西北部塔尔沙漠成因1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2夏季西南风无法到达;

3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森林遭破坏形成。

孟加拉国多风暴潮的原因:1、位于板块交界处,多海底地震;2、西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 3、口大内小的喇叭状港湾;

孟加拉国洪涝灾害的原因:①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飓风,降水集中②地势北高南低,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③南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干支流同时进入汛期,相汇于孟加拉国④地处孟加拉湾顶端,受海潮影响不利于洪水入海。

  南亚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原因?因北面有喜马拉雅山高山屏障,阻挡冬季风,受东北风影响小。(同四川盆地)

2、印度

     

世界文明古国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

农业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评价耕地面积大,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耐旱)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喜光、耐旱)

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喜低湿)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多雨气候、排水好)

印度农业生产不稳定,主要自然原因是印度半岛降水的年纪变化大

西南季风强的年份,雨水过多,容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弱的年份,雨水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

  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棉、毛纺织、重工业),

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

   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城市---黄麻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

12、中亚(50°E、60°E、70°E、80°E;50°N、40°N)

(1)五国及周围邻国;(2)阿姆河、锡尔河、里海、咸海、天山、帕米尔高原

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1、概述

自然环境

  位置: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第二亚欧陆桥)。

亚欧大陆桥通过这里,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北疆线相接。

  地形:丘陵、平原(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为主,天山山脉由我国新疆中部横跨中亚东部地区。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为草原、荒漠。卡拉库姆世界著名大沙漠

  河流:多为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

  湖泊:多为内流湖,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部有咸海东部巴尔喀什湖

[补充]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原因:气候干旱西侧有源自天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伊犁河淡水河流汇入;而东侧没有。中间只有狭窄的水道相连接,两侧湖水交换少

伊犁河谷地开口向西,有利于大西洋、北冰洋水汽深入,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天山北坡降水多,雪线低原因

[补充]咸海不断缩小的原因1.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2.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减少。3.加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水面逐渐缩小,水中盐度越来越高。它已丧失了调节气候的功能。

居民与经济

  民族:多民族地区,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农业:耕地面积广大,牧场辽阔。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

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棉花产区,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灌溉不合理次生盐渍化现象严重

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

  工业: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木材缺乏,机械、轻工制品进口

  主要城市: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城市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重要铁路枢纽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里海东岸及湖底,主要开采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加工有限,主要是出口

工业: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木材缺乏,机械、轻工制品进口

主要城市: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城市 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重要铁路枢纽

[注意]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港口城市阿特劳,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总长308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5000万吨。工程分三期完工,2003年完成一期工程阿特劳——肯基亚克石油管道,全长448.8公里。2005年完成二期阿塔苏——阿拉山口石油管道建设,全长1000公里。三期继续建设肯基亚克——阿塔苏石油管道建设,全长1300余公里。

[补充]“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2001)

里海五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塞拜疆、俄罗斯

十三、西亚和北非

  西亚(1)主要国家(石油、战争),沙特、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卡塔尔首都,伊拉克的邻国;(2)阿拉伯半岛、安纳托利亚半岛(高原)、伊朗高原、两河平原、河流;(3)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五海;(4)北回归线

北非(1)五国;(2)北回归线;(3)运河、海峡、地中海、红海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运、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湖)之间,

还有苏伊士河、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古代丝稠之路:西安-河西走廊-新疆-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欧洲

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

⑵ 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北部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亚美尼亚高原,南部阿拉伯高原,北部有大高加索山脉,平原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及两河流域,还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400米)

⑶ 炎热干燥的气候 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河流稀少。地中海沿岸地区属地中海气候

撒哈拉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地表植物稀少,地下石油丰富

无流国——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国降水很少,地面没有河流。

水资源紧缺,解决水资源问题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发挥市场价格的作用。

以色列推广了喷灌和滴管技术

2、居民和经济

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

  白色人种,半数为阿拉伯人,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

世界最大的石油库和磷矿库

  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沙特、伊朗、科威特、卡塔尔、伊拉克为主要产油国,北非石油分布在撒哈拉地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为主要产油国

油田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输出:输出量占生产量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波斯湾到里海输油管道设计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石油不易凝固,适合管道运输;社会经济条件:利用伊朗原有设备和配套设施,降低成本

世界海上最繁忙的航线:北大西洋航线;马六甲海峡航线

发达国家中:英国、加拿大石油资源可以自给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紫羔皮著名

  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枣椰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特产 

  [注意]北非是非洲工矿业最发达地区

3、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亚非的陆桥:巴勒斯坦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地中海东岸,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先进的灌溉农业:灌溉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为解决水资源问题,以色列政府修建了水渠和输水管线,还大力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4、埃及

(1)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2)尼罗河、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水坝(3)北回归线;(4)金字塔、开罗(非洲第一大城市)、亚历山大(埃及最大海港)

位置和领土: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也是埃及领土

人口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

亚历山大是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

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尼罗河定期泛滥:因为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的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的径流少)。定期泛滥主要指青尼罗河6-10月,带来洪灾的同时,也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冲积形成尼罗河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白尼罗河形成枯水期的主要水源。因为白尼罗河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量多。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主要发展灌溉农业,“绿色走廊

尼罗河上建阿斯旺大坝,形成巨大水库——纳赛尔湖

[注意]阿斯旺大坝的利和弊:

利: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

弊:1尼罗河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下游农田肥力下降,2海浪使尼罗河三角洲受到侵蚀萎缩。3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沙丁鱼数量减少;4库区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5库区蚊蝇滋生,疾病传播,水质变差。

措施:下游农田灌溉和施肥,修建海堤等。

经济: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现在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

补充盐度

1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4%;理由: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蒸发旺盛,降水少;周围多沙漠,几乎没有淡水河流的注入;海区较封闭,与外海的交换少。

最低波罗的海1%理由:位于较高纬度,蒸发弱;位于欧洲西部,受西风和暖流的影响,降水量大;周围多淡水河流注入,稀释强;海区较封闭,与外海的交换少

2密度流:由盐度处流向盐度处。

地中海直布罗陀海狭,常年表层海水向东流。底层海水向西流。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夏季只顺水;冬季顺西风,顺水

 [注意]中东问题:领土、石油、水源、宗教、外国势力插手等。

十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开普敦(气候);(2)赤道穿过,好望角;(3)高原、盆地、岛屿、海峡、湖泊、东非大裂谷、刚果河

1、自然环境

地形

 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山地有德拉肯斯山、阿特拉斯山脉、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山),盆地有刚果盆地、乍得盆地,东部高原上有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盆地凹陷形成,马拉维湖、乍得湖,河流: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尼日尔河

  

刚果盆地: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为世界最大盆地刚果河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尼罗河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地区,受干湿两季的影响,尼罗河每年6-10月为汛期;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区,水量很大

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索马里半岛、西奈半岛

气候---炎热多雨热带大陆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撒哈拉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地中海气候分布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和北部地中海沿岸

  [注意]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上升,终年形成大量降水,因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但位于赤道的东非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大大降低,上升气流减弱,降水量减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自然带有明显地带性,呈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气候带大致与赤道平行的原因:赤道通过中部,气压带风带对称分布;高原大陆地形起伏不大气候带纬度地带性显著。

热带草原气候特别广阔的原因:气候带南北对称分布赤道雨林气候两侧有热带草原分布;赤道附近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降低对流减弱,雨林变成草原。

局部非地带性。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从海洋上吹来,带来大量的水汽,沿岸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

热带草原气候:雨季6-10月;干季11月-次年5月。

索马里半岛东侧索马里夏季寒流、冬季暖流的成因:夏季,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吹拂下,表层海水向东流,周围海水不足以补偿流出区海水的减少,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夏季寒流,索马里寒流。冷海水上泛带来了底层丰富的磷酸盐等,7月渔业资源丰富7月有浓雾的原因:7月蒸发旺盛,水汽含量多;7月海域出现夏季寒流。

冬季东北风推动海水自北向南运动,由于印度洋北部为热带海区,阿拉伯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温度高,气温使海水变暖,形成冬季暖流

尼日尔河:弧形流过西非地区为该地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

非洲最大的瀑布-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在赞比西河上游

利亚是本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⑶ 矿产:矿产资源丰富,储量达。非洲北部撒哈拉地区和几内亚湾地区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尼日利亚是非洲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

非洲南部的黄金和金刚石储量和产量占世界首位,北非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占世界的3/4,磷酸盐生产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黄金—南非、加纳;铝土-几内亚;铜矿—赞比亚、刚果民主;金刚石—南非、刚果民主;

2、居民和经济

(1)差距较大的南北经济

北部属于中等收入的国家;南部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相对落后。

南部主要生产原料和半成品等初级产品,用于出口,成为本国的经济支柱,南非是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约翰内斯堡是该国最大城市和采金中心。

(2)黑种人故乡: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马达加斯加岛以黄种人为主。

(3)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量各洲最低

粮食: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

环境:人们为了生存,采取了滥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

解决途径: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

3、南非

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首都比勒陀利亚,绕着好望角的航线是世界最为繁忙的航线之一,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最大的港口。

矿产丰富,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金刚石、铀、锑的重要产地,约翰内斯堡是金矿开采和机构制造中心。

鍫嗙爜十五、欧洲西部 (20W-30E;40N-60N)

The Ma 愬姏鍒嗘瀽 (1)主要国家;(2)群岛、岛屿、海峡、海域;(3)北极圈;(4)平原、山脉、河流、运河(5)北海石油和航运

1、自然环境

  位置范围: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

The 閰嶈 sprinkles 閮ㄩ棬海岸线曲折: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大不列颠群岛、爱尔兰岛、冰岛,地中海的西西里岛、撒丁岛、科西嘉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东南面的黑海,南面的地中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补充]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

The 鎶樺彔 Liao 忕墿 Xian 佺 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阿尔卑斯山脉的日内瓦湖是著名的冰碛湖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多U型谷、冰斗、角峰、两侧多湖泊等,

The Shu e father 鍛ㄨ straches Qian 撳瓨⑶ 地形: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The 鐢╂寕 Ma 愯緭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

The 鏃ュ father 鏀 rudder 敮 Cong plank 綍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博朗峰本区最高

The 鍦 plank 尯 Ma 愰€? 鑰 ? 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气候:成因

The Hong Chuai 閫氱煡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气候

海陆分布

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地形

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洋流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本区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年温差逐渐增加,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

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植被以常绿灌木为主,叶质坚硬,表面有腊质,根系深,适应耐旱特征

此处为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柠檬、无花果、葡萄。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河湖河流特征及成因:本区多平原,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曲折,

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

主要河流: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湖泊: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2、国家和居民

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居民: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匈牙利、德国等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⑶ 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国家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本区自然条件多种多样,降水较多,日照不足,气温日较差小,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多汁牧草生长很好,适合发展乳畜业法国巴黎盆地——重要的小麦产区

⑷ 发达的旅游业

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曲折的海岸线、幽深峡湾;中部阿尔卑斯山脉是登山和滑雪运动的好场所;南部地中海沿岸阳光充足的海滩是日光浴的好去处。巴黎凯旋门、卢浮宫和埃菲尔铁塔;希腊雅典的巴台农神庙;意大利罗马斗兽场和水城威尼斯;奥地利的音乐之都维也纳。

3、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

西欧的岛国

  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分布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

农业

  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

  东南部---种植业(小麦、大麦)集中地区(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首都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最大城市和港口。曾是著名的雾都。

4、法国

自然地理环境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

重要城市

  首都---巴黎;地中海沿岸---马赛(港口、福斯的东侧)、福斯;

  福斯 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

5、德国

   

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是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冬冷夏凉、土壤较贫瘠,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人口较稀;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发达的工业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飞机、微电子斯图加特、柏林都是重要的电子、电气工业中心

分布特点: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注意]鲁尔区的兴衰(必修内容)

  

  

(4)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慕尼黑: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荷兰农业畜牧业占65%以上,奶牛饲养突出。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挪威等国家渔业发达。

瑞典森林资源和优质铁矿丰富

冰岛位于北极圈以南,地热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地热发电最多的国家。首都雷克亚未克(地热城:地热发电,无大气污染。)

欧洲联盟:现有成员国27,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法国(巴黎)、德国柏林)、意大利罗马)、荷兰阿姆斯特丹)、比利时布鲁塞尔)、卢森堡(卢森堡)、英国(伦敦)、丹麦哥本哈根)、爱尔兰都柏林)、希腊雅典)、葡萄牙里斯本)、西班牙马德里)、奥地利维也纳)、瑞典斯德哥尔摩)、芬兰赫尔辛基)、马耳他瓦莱塔)、塞浦路斯尼科西亚)、波兰华沙)、匈牙利布达佩斯)、捷克布拉格)、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爱沙尼亚塔林)、拉脱维亚(里加)、立陶宛维尔纽斯)、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保加利亚索非亚

16、欧洲东部和北亚与俄罗斯

  1)七国;(2)亚欧分界线

    

1、范围和国家

 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 北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

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俄罗斯

北亚人口稀少原因:气候严寒冻土广布;地形多高原,山地、森林广布。自然条件恶劣。

2、俄罗斯

1)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

2)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

3)北极圈;

4)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5)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西伯利亚铁路

概述:

⑴ 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位于此

⑵ 较为平坦的地形

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第二大、多冰碛丘陵)、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多湖泊、沼泽)、中西伯利亚高原(河谷纵横)、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⑶ 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⑷ 河流与湖泊

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水能丰富,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不冻港摩尔曼斯克贝加尔湖世界最深

⑸ 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其中矿产、水能、森林等资源尤为突出。

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第二巴库、秋明油田)、库尔斯克铁矿(世界最大的铁矿区)库兹巴斯煤矿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远东和东欧北部,树种: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

[注意]中日关于俄石油管线走向的争夺问题

⑹ 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化工 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

⑺ 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⑻ 交通:铁路为主注意: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差异)

第一条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南)---符拉迪沃斯托

(9) 首都和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

十七、北美,拉丁美洲120°W-80°E,23°26′N-60°N

1)美国、加拿大、格陵兰岛(丹麦);(2)北极圈、大洋、海湾;(3)五大湖、密西西比河、尼亚加拉瀑布;(4)城市群(带)  

1、概述

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

  位置:美洲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伊利湖、休伦湖、安大略湖)P53

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淡水湖,五大湖冰川作用形成,除密歇根湖外均为美、加两国共有,尼亚加拉大瀑布(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为美国中南部农业区提供丰富的水源,航运价值很大。 圣劳伦斯河(加拿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无热带雨林、草原气候(大部分在北温带)。

  [注意]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山脉以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 东部高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 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无东西走向山脉,南北开敞,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天气闷热多雨。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争逐交锋、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外来移民大汇集,英裔和法裔较多,英语为主。原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是黄种人

2、美国

    

概况:

A. 国土组成:除本土48个州,1个特区外,还有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B. 自然条件特点:本土大部分在温带南部为亚热带),阿拉斯加在高纬度,属于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在热带(故热带产品需进口); 本土三面临海,沿海多优良海港,冬季不冻,海上航运便利;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广大,耕地占世界的10%;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便利美国西部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哥伦比亚河(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西岸,迎风坡降水丰富);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高消费和浪费仍大量进口,是世界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

C.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 :人口2.7亿,白种人占80%以上,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旧金山、洛杉矶、纽约有华人聚居,人口分布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域,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近几十年来人口由东北部向东南、西部“阳光地带”迁移

D.农业的现代化和专业化[注意]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生产率最高的农业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燕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中国、美国、中亚地区是世界产量最多的三大棉花生产国)、大豆、甜菜、烟草等,畜牧业很发达。)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小麦、大豆、玉米等出口量世界首位,但进口热带农产品)农业生产实行了地域专门化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等

*地域专门化------指农业生产中按地区进行的社会分工,即各地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及历史地位,形成一种比较集中的特定农业部门,该部门以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投入到区际农产品的交换中去。

*地域专门化生产的好处:a.充分发挥地区的环境和资源优势。b.充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缺陷:加剧了农业生产不平衡的状况。

5.发达的工业和主要城市:现代化程度高,是输出工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本国消费最大,是世界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并进口大于出口,海外投资多,跨国公司遍布各大洲。由于西欧、日本的兴起,地位在下降。

三大工业区:

工业区

发展特点

工业中心

东北部工业区(五大湖南岸和东北部大西洋沿岸)

世界著名工业区,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纽约:美国最大城市、海港、综合性工业中心、金融中心

芝加哥:第二大城市、最大钢铁工业基地、农产品加工、铁路枢纽

底特律:最大汽车工业中心

南部工业区(墨西哥湾沿岸等地)

二战后工业迅速发展,条件优越的阳光地带石油、化学、宇航   

休斯敦:最大石油化学工业基地,航空航天研究中心

西部工业区(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地)

二战后兴起,资源丰富的阳光地带,航空、石油、电子

洛杉矶:最大飞机制造中心,航天、电子、石油、电影

圣弗朗西斯科:港口、电子石油、农产品加工、华人集中

硅谷:电子工业基地

[注意]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高度发达的原因?

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矿产资源丰富。如阿巴拉契亚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铁矿。 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费城等。 五大湖水运便利。(保证了铁矿石、煤炭与主要城市高效率的运输联系) 平原肥沃,临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农业基础好。 拥有庞大的市场。(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场潜力巨大,发达的工业、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本身就是重工业产品庞大的消费市场。)

小结:一个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规律a.历史基础;b.矿产资源;c.交通运输;d.农业基础;e.消费市场;f.科技力量;g.劳动力。

  (运用以上分析规律,学会分析日本、德国、英国工业发展的条件。)

e.消费市场;f.科技力量;g.劳动力。

3.加拿大

(1)人口城市(地广人稀):人口集中分布于狭长的南部走廊地带

原因:与北部相比,冬季严寒期短 夏季温暖

圣劳伦斯河谷地和五大湖地区 工业发达人口稠密,欧洲最早人口最多的工业城市:多伦多、渥太华 港口城市:蒙特利尔

(2)森林 矿产资源 水能 渔业资源丰富

加拿大 俄罗斯-亚寒带针叶林

加拿大枫叶之邦70%的电力为水电

纽芬兰渔场由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暖流交汇

18、拉丁美洲与巴西

1)范围(南美洲、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2)赤道,南、北回归线;(3)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4)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水电站

1、政区和自然环境

⑴ 范围和国家: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的通称。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

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南美洲南段与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这里离南极洲很近,许多南极考察队选择从这里的海港出发,前往南极

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

北部:墨西哥高原 西部: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东部:自北向南高原、平原相间排列,依次(奥里诺科平原、圭亚拉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

拉普拉塔平原上的潘帕斯草原

气候 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除高山地区和南部的火地岛外,南美洲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 世界上最潮湿的大洲

[注意]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

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拉丁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

分析这个问题应围绕两个要点:(1)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2)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山脉,成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行的屏障,对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少雨。安第斯山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够随信风深入大陆内部,直达安第斯山麓,使这一地区降水丰沛。安第斯山的海拔较高,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热带雨林的危机

亚马孙河流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雨林,这里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无论森林储量、植物种类和鸟类、淡水鱼等都非常丰富,是人类珍贵的宝库。从这一论点出发,进一步明确热带雨林的破坏,将会导致全球升温,沿海低地面临受海水侵吞的危险,这是全世界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⑸ 河流

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马逊河:世界上流域面积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

自然资源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石油;墨西哥的;巴西的(伊塔比拉铁矿);智利、秘鲁的;智利的硝石;牙买加的铝土;巴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资源(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目前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秘鲁附近的渔场;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世界第一);独特的哺乳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鸟类中的蜂鸟

2、居民和经济

  人种:混血种人占多数 语言:大多数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人口

  

  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布宜诺斯艾利斯、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人口多在1000万以上,城市化进程快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热带经济作物: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还不能自给

  [补充]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及其分布

  世界上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拉丁美洲等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区。湿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树、丁香、剑麻、可可、甘蔗、香蕉、咖啡等。马来西亚是天然橡胶、油棕的主要生产国,曾被誉为橡胶王国;椰子和蕉麻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金鸡纳霜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非洲的坦桑尼亚盛产丁香和剑麻;加纳的可可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在拉丁美洲,巴西的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中美洲诸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产地;古巴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大部分土地种植甘蔗,蔗糖产量很高。这些国家的经济特征是以原料或半成品等初级产品出口作为本国的经济支柱,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粮食往往不能自给。为改变这种因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留下的畸形经济结构,许多国家已开始进行农业绿色革命变部分种植园为水稻田,扩大耕地面积,逐渐摆脱发达国家的经济控制。

3、巴西

  两大洋,南北两大地形,亚马孙河、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

经度西经30—75,赤道、南回归线

  国土面积广大的热带国家

  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东临大西洋

  世界上占有热带最大的国家,拉美、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过亿,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白种人占一半稍多,通用葡萄牙语,信仰天主教

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经济发展较快,拉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农业: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大豆、可可、柑橘、玉米、烟叶产量居前列,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小麦进口;养牛业,第三大肉类生产国

工业:发展迅速,拉丁美洲最大的工业国,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来自水电,丰富的铁矿石发展钢铁工业的优越条件

(4)城市: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人类文化遗产”,最大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

比较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在地理位置、意义上区别:前者位于南北美洲交界处,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可不必绕到麦哲伦海峡,省14500千米;后者位于亚非交界处,沟通地中海与红海,可不必绕到好望角,省8000-10000千米。

亚马孙河口无三角洲的原因:流域植被覆盖率高,携带泥沙量少;入海口地壳下沉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侧,流经赤道地区,水量丰富,洪水季节河口地区有“河海”之称。

巴(戈)塔巴尼亚荒漠成因: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离岸风影响(干热),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景观。

拉美大部分位于赤道两侧,海洋广阔,气候温热,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分布狭窄。受地形影响显著,山地垂直变化明显。

智利人口多分布于中部,而南北部少的原因:北部地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多沙漠,水源少;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较低,冷湿,雨水多;中部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热充足,冬季温和多雨,适合居住。

巴西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的原因:气候条件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开发历史早,地势低平,多优良港口

巴西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的原因:加强对内地的政治管理开发;促进内地经济发展分散城市职能;高原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邻近港口,海运便利,接近国外市场,便于商品化经营。

巴西西南部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地处巴西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水流急;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多,水量大。

第十节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一、大洋洲

[读图识记]1.三大群岛、主要大陆、岛屿;2.赤道、南北回归线、日界线

1、概述

⑴世界面积最小的一洲 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两岛、新几内亚岛、三大群岛(太平洋上,自东北向西南: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

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

⑵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 大陆岛: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地势较高 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 珊瑚岛: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面积不大,地势低平,如三大群岛中的多数岛屿

[注意]瑙鲁面临磷矿资源枯竭,因气候变暖图瓦卢举国移民

2、澳大利亚

⑴ 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世界上人口密度最稀疏的国家之一,居民以英裔为主

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东部大分水岭大堡礁,世界最大的海洋公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艾尔湖 ,南部墨累河及其支流达令河

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

⑶ 特有动物种类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如袋鼠、鸸鹋、鸭嘴兽,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物演化缓慢(考拉)。树种以桉树最具代表性

⑷人口和城市

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堪培拉:首都;悉尼: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第二大城市

(5)气候

中西部沙漠面积广大的原因:①大部分地处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气流为主②东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向西深入

③大陆西岸流经西澳大利亚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

[注意]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6) 经济 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羊毛、小麦世界著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

分布: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经营方式: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

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

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发展

墨累河全年有两个汛期:上游亚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多雨;下游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东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东部大分水岭地势东高西低,利于地下水下渗到盆地;中间为向斜构造易于蓄水。

地面海拔低于承压水位线,形成自流水(济南喷泉、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

地中海气候区重点城市:巴勒斯坦宗教城市耶路撒冷、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葡萄牙首导里斯本、法国最大的港口马赛、意大利首都罗马、希腊首都雅典、埃及最大的港口亚历山大、南非著名的港口开普敦、澳大利亚的西翱港口帕斯、美国的旧金山(硅谷)、洛杉矶、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主要城市

上海、日本的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美国石油和宇航城休斯敦;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港口悉尼。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主要城市

英国伦、法国首都巴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最大港口鹿特丹、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澳大利亚的港口墨尔本、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美国的飞机城西雅图。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主要城市

德国的首都柏林、新兴工业中心慕尼黑、斯图加特、最大航空港法兰克福、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波兰首都华沙、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最大港口圣彼得堡、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最大城市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伊朗首都德黑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美国首都华盛顿、最大城市纽约、第二大工业城市芝加哥、“汽车城”底特律、“钢都”匹兹堡、我国西的特大城市兰州、乌鲁木齐等。

高山、高原气候类型的主要城市

我国西藏省会拉萨、瑞土首都伯尔尼、国际旅游名城日内瓦、最大城市苏黎士

第十一节 南极洲

1、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位置: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 面积:世界第五大洲

主要海:罗斯海和威德尔海,主要半岛: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等

重要性: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

2、冰雪高原: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冰层平均厚2000千米,有“冰雪高原”之称

3、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原因:①纬度高――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最少,造成严寒地势高――南极洲的高原地形和巨厚的冰层,加剧气候的寒冷,形成酷寒气压高――酷寒使南极洲形成了极地高压中心,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反时针方向(即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极地东风,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形成干燥、烈风.酷寒使降水以暴雪形式出现,长久的积雪形成庞大而深厚的大陆冰盖.烈风、暴雪和巨大的冰盖又是南极大陆酷寒的原因洋流――南纬400――600持续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它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 暖季:11月~次年3月

4、资源和科研宝地

淡水资源:体积占冰川体积的98%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 多冰山 矿产资源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有色金属

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企鹅

原始的自然环境,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最好考察时间:每年9月~次年3月,极昼、暖季

我国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不在南极圈内)、中山站(在南极圈内)

5、南极条约: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

宗旨:保护南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

6、北极地区——主要由北冰洋、周边陆地以及岛屿组成,而所有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

【北冰洋突出的特征】

世界上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面积为1230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l/4。世界最寒冷的大洋。极寒的气候,使北冰洋上有广布的常年不化的冰盖,约占北冰洋的2/3;大洋的周围多浮冰和冰山漂移大陆架面积辽阔。北冰洋的大陆架占北冰洋的36%,其他大洋还不到10%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还有少数岛屿有常居人口,如:格陵兰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地岛、埃尔斯米尔岛等。

【北冰洋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海底中的锰结核以及—些金属矿等。北冰洋的交通价值北冰洋虽然海运困难,但其上空是重要空中要道和捷径。北冰洋周围由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洲环绕,北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远东部分)、北美北部(美国、加拿大)、欧洲北部(北欧、东欧、西欧)三个地区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的航线。如:从日本东京一北极一丹麦的哥本哈根的航空线,由15600千米缩短了2700千米。

[注意]极地科考 北极黄河站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选址原因:人类干扰较少,是科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室;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ac34c8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04.html

《最新世界地理基础知识汇总完整版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