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思修历年真题

发布时间:2019-01-19 12:21: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综合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C

A. 全部内容 B. 所有要求

C. 本质体现 D. 存在基础

2. 信念是人的 C

A. 认识、情感和理想的统一 B. 认识、态度和情感的统一

C. 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 D. 态度、情感和理想的统一

3.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建设社会主义

C. 发展民主主义 D. 摆脱贫穷落后

4. 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里陷入的片面性误区是 C

A. 把理想等同于现实 B. 把现实等同于理想

C. 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D. 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5. 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是 A

A. 热爱自己的国家 B. 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 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 D. 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6.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 D

A. 创造中华文明 B. 培育爱国情感

C. 抵御外来侵略 D. 发展社会生产力

7.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C

A. 团结统一 B. 集体主义

C. 爱国主义 D. 自强不息

8. 人生观的核心是 A

A. 人生目的 B. 人生价值

C. 人生态度 D. 人生理想

9. 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称

B

A. 人生目的 B. 人生态度

C. 人生价值观 D. 人生实践活动

10.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C

A. 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B. 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

C. 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D. 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11.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下列选项中,没有表现出这种特殊性的是( B

A. 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B. 道德是社会规范的调节方式

C. 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D. 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 B

A. 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 B. 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精神

C. 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 D. 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1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D

A. 诚实守信 B. 集体主义

C. 与人为善 D. 为人民服务

14. 在下列选项中,对集体主义原则的错误理解是 B

A.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B. 集体主义原则与小团体主义和本位主义是一致的

C. 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D. 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15. 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B

A. 爱国守法的要求 B. 明礼诚信的要求

C. 勤俭自强的要求 D.敬业奉献的要求

16. 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B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社会道德风尚

C. 对外开放程度 D. 传统文化积淀

17.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和 A

A. 诚实守信 B. 尊老爱幼

C. 文明礼貌 D. 爱护公物

18. 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 C

A. 生物本能 B. 平等互爱

C. 专一排他 D. 强烈持久

19. 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B

A. 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

B. 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别

C. 法治一种治国方略,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

D. 法制与民主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是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20. 下列有关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法律不能朝令夕改

B. 法律的内容可以不统一

C. 法律适用的结果可以随意被推翻

D. 要确立宪法和法律是人们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

21. 评价依法治国成败的关键是看 D

A. 是否制定了大量的法律制度 B. 是否树立了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C. 是否提高了执政党的执政水平 D. 是否维护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22. 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 D

A. 执法为民 B. 公平正义

C. 服务大局 D. 党的领导

23. 我国《反垄断法》第11条规定,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本行业的经营者依法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该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 C

A. 禁止性规范 B. 授权性规范

C. 义务性规范 D. 委托性规范

24. 法律中蕴含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指 B

A. 统治阶级中掌握领导权的集团的意志 B. 统治阶级的整体的意志

C. 统治阶级中主要领导人的意志 D. 统治阶级中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

25. 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其中决定法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因素是指 C

A. 历史 B. 风俗习惯

C. 生产方式 D. 地理环境

26. 下列行为中,属于狭义上的“法的适用”的是 C

A. 某法官在家休息时主动为邻居调解纠纷

B. 税务机关以涉嫌偷税为由对某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

C. 检察机关已涉嫌贪污为由对某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

D. 婚姻登记机关以男女双方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为由拒绝颁发结婚证书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宪法对 A

A. 我国国体的规定 B. 我国政体的规定

C. 我国国家经济制度的规定 D. 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规定

28. 在我国,有权对诉讼活动实行专门法律监督的机关是 C

A. 人民法院 B. 公安机关

C. 人民检察院 D. 仲裁委员会

29.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D

A. 始于10周岁,终于死亡 B. 始于16周岁,终于60周岁

C. 始于18周岁,终于65周岁 D. 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30. 所谓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其中,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属于 C

A. 犯罪主体 B. 犯罪客体

C. 犯罪的主观方面 D. 犯罪的客观方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注意防止出现 CD

A. 民族自尊感 B. 民族自信心

C. 狭隘民族主义 D. 民族虚无主义

32. 人生的社会价值,包括 CD

A. 个人的社会存在 B. 社会的自然演化

C.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33.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的有 ABCD

A. 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B. 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

C. 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 D. 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

34.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包括的层次有 ACD

A. 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B. 专门利己,损公肥私

C. 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35. 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内容的有 ABCD

A. 爱岗敬业 B. 办事公道

C. 服务群众 D. 诚实守信

36. 个人品德的形成 ABC

A. 依赖于个体的道德实践 B. 受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

C. 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 D. 取决于一个人的一两次道德行为

37. 下列对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有 ABCD

A.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B.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D. 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38. 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它的基本特征有 ACD

A. 必须是客观真实的 B. 不一定通过法定程序收集

C. 必须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 D. 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的联系

39. 下列关于法律的国家强制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BC

A. 国家强制性表现为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B. 国家强制性表现为对合法行为的保护

C. 国家强制力的运用必须依法进行

D. 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财产所有权包括 ABCD

A. 占有权 B. 使用权

C. 收益权 D. 处分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41. 简述在确立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理想与信念相结合,就是美好的想象与深刻的认同相结合、明确的目标与执着的态度相结合。

2)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个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的,任何人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都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信念之下,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形成自己在生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理想信念。

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在现代社会中,良莠不齐的多种价值观都会以理想信念的面目出现并影响人们的心灵。在确立理想信念时,人们需要运用自己的理智,掌握正确的判别标准,对其进行比较和鉴别,选择科学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42. 为什么说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

答: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上。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这是因为:

1)社会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2)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

3)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3. 良好个人品德是如何形成的?

答:个人品德的形成发展,根源于社会,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培养和锻炼,并受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才能完成的。具体来说:

1)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个人的道德品质同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一样,是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与他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及其历史发展密切联系的。

2)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一个人的道德意识要通过这个人亲身的社会实践才会逐步形成;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也只有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才能形成这个人在不同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人品德。

3)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着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一般来说,都包含有心理上或行为习惯上几种基本成分的相应发展,如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等。

44.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答: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具有阶级性和人民性。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反映,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基本工具,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效制度保障。

45. 简述《刑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答:1)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①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②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它是指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和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是决定刑罚轻重的主要依据。

③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任何人都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 联系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论述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

答:1)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是主客体的统一,是创造、贡献、责任、义务与享用、满足、尊重、权利的统一。

2)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3)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是一项重要的人生实践活动。只有当一个人凭着自己的知识、能力、体魄、品格等素质,为社会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创造了社会价值,满足了社会需要,才能从社会那里得到满足和尊重,才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创造社会价值是因,实现自我价值是果,不创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

47. 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答:社会主义道德是一个包括道德核心、道德原则和各种道德规范的系统整体。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非常必要,这可从以下方面来说明:

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一种道德责任、一种人格力量,更重要的还是一种安身之本、为人之道、成事之基。在现代社会,一个人是否具备诚实守信品质,关系到一生的前途和发展。因此,增强诚信意识,坚持诚实守信做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最终获得成功。一个不诚实守信的人,终将失信于人,并自食其果,甚至身败名裂。这已为历史和现实中的无数事实所证明。

2)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竞争经济,也是一种契约经济、信用经济。保证契约双方忠实履行自己的义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关键。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既要靠法律手段,更要靠道德力量,以诚信的道德觉悟维护市场秩序。如果出现了不诚实守信的情况,正常的市场交易活动就被破坏了。诚实守信成为健康发展的市场经济下人们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规范。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巨大作用。

3)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消除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的社会公害,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和沟通的道德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综合练习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当今时代,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进步事业做贡献。这是当代大学生的 D

A. 学习任务 B. 生活目标

C. 职业理想 D. 历史使命

2. 理想信念的实践性是指人们的理想信念 D

A. 在阶级社会里会打上阶级的烙印

B. 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现象

C. 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属于一种精神现象

D. 包含着人们的行动意志,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

3. 对于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 D

A. 生活理想 B. 职业理想

C. 道德理想 D. 社会政治理想

4. 在中国近代史上,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的伟大先行者是 C

A. 林则徐 B. 洪秀全

C. 孙中山 D. 康有为

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 B

A. 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

B. 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C. 在民族主义旗帜下,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D. 在国际主义旗帜下,援助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人民

6. 实践证明,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 A

A. 共产党的领导 B. 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C.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D. 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7.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 A

A. 人生观 B. 世界观

C. 价值观 D. 自然观

8. 价值可以分为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人的价值的是 B

A. 人在社会中的存在 B. 人对自己或他人需要的满足

C. 能够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粮食 D. 能够满足人的精神享受需要的艺术品

9. 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是 D

A. 正确的人生态度

B. 较高的自我主体素质和能力

C. 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D. 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10. 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 C

A. 激励功能 B. 辩护功能

C. 认识功能 D. 沟通功能

11. 道德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道德发展的最高形态

D

A. 奴隶道德 B. 农民道德

C. 社会主义道德 D. 共产主义道德

12. 集体主义原则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正当利益的是 D

A. 全社会劳动人民的利益

B. 个人在任何情况下的任何欲望和需求

C. 通过非法或不道德手段,靠坑蒙拐骗等获得的个人利益

D. 通过辛勤劳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合乎道德的条件下获得的个人利益

13.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

A. 诚实守信 B. 团结友爱

C. 大公无私 D. 学法、守法、用法、护法

14. 人们称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是 B

A. 公共生活 B. 公共秩序

C. 公共场所 D. 公共领域

15. 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称为 C

A. 家庭义务 B. 男女平等

C. 家庭美德 D. 婚姻制度

16. 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为 A

A. 道德品质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认识

17.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一旦变成个人行动的指南和原则,则称为 A

A. 道德信念 B. 道德理论

C. 道德品质 D. 道德认知

18. 下列关于法制含义的表述,相当于现代西方国家所讲的“法治”的是 D

A. 法律和制度 B. 法律制度

C. 法制系统 D. 依法办事的原则

19. 下列有关依法治国的标志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A. 主要不在于法律的多少

B. 主要在于法律体系是否完整

C. 主要在于法律是否由人民制定

D. 主要在于是否切实体现和维护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20. 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是 B

A. 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 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D.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21. 下列选项中,实现法治的前提是 A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22. 非规范性文件是法律规范适用于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规范性文件的是 D

A. 委托书 B. 结婚证

C. 判决书 D. 单行条例

23. 在一个国家里,由全部法律规范在分类组合为不同法律部门的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B

A. 法系 B. 法律体系

C. 法学体系 D. 法的历史类型

24.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的是 C

A.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 现行法律基本不变

C. 享有独立的外交权 D. 享有行政管理权

25. 在我国,下列法律中与宪法不相关的是 B

A. 《立法法》 B. 《公务员法》

C. 《民族区域自治法》 D.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6. 我国的人民法院是国家的 C

A. 监督机关 B. 检察机关

C. 审判机关 D. 权力机关

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下列机关中,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 C

A. 最高人民法院 B. 全国人民大表大会

C. 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8. 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的行为,特别是行政机关的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是行政行为要做到合理、恰当和适度。这指的是行政法的 C

A. 公平原则 B. 行政合法性原则

C. 行政合理性原则 D. 程序正当原则

2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 A

A. 类推原则 B. 罪刑法定原则

C. 罪刑相适应原则 D. 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30. 甲从16岁时就有了一份工作,每月收入800元。三年后已有一万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甲自作主张花3000元买了一条金项链。父母知道后很生气,于是甲决定将该项链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据法律规定,甲购买金项链的行为属于( A

A.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 B.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

C.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 D. 不可以独立实施的民事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 理想和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体现在 ABC

A.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B. 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

C. 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有缺陷的

D. 理想来源于现实,在将来又会变成新的现实

32. 下列选项中,对爱国主义含义正确理解的有 ABCD

A. 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

B. 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C. 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D. 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

33. 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精神,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 ABCD

A. 以改革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

B. 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经验、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

C.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

D.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交往愈益频繁,国家之间联系和互动越来越密切的时代

34. 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有 ABCD

A. 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B.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C. 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D.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其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35. 下列选项中,对个人品德正确的理解有 ABCD

A. 个人品德是表现在个体处理一切问题时的行为活动中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形成为习惯的道德素质,是行为者个人的道德属性

B. 个人品德实际上也是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上的集中反映

C. 个人品德是个人的稳定心理特征、内心状态,是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D. 个人品德是由个人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括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方面

36.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主要包括 ABCD

A. 金融安全 B. 贸易安全

C. 粮食安全 D. 能源安全

37. 法律规范按照内容不同分类,可分为 BCD

A. 任意性规范 B. 禁止性规范

C. 义务性规范 D. 授权性规范

38. 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法律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实体法的是 BCD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包括 ABCD

A. 野生生物 B. 自然古迹

C. 人文遗迹 D. 自然保护区

4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下列权利中,属于人格权的是 ACD

A. 姓名权 B. 亲权

C. 肖像权 D. 生命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 简述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

答: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社会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个体的奋斗。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努力以自我完善、全面发展并进而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人都是社会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生的自我价值活动都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个人现实的社会价值活动在自己身上的显现。实际上,一个人追求的价值目标的社会内容愈多、社会奉献精神愈强、社会贡献愈大、他的自我价值也就愈高。

42. 道德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也形成了道德产生的主客观统一的重要条件,提供了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有了自觉的意识,人才会有意识地建立关系并改变和调整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43. 社会公德有哪些特点?

答:1)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对社会成员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全民性。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适用范围。

3)相对稳定性。社会公德是人类世世代代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中形成的,调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关系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在历史上与其他各种道德分支相比,具有更多的稳定性。

44. 简述法律制裁的种类。

答:有三种:

1)民事制裁,是人民法院对民事责任主体依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措施。

2)行政制裁,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有关单位或个人依其所应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措施。

3)刑事制裁,是国家司法机关对违反刑法的犯罪主体依据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45. 简述行政行为的效力。

1)确定力。行政行为有效成立后,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和撤销,即不可变更力。

2)拘束力。行政行为的内容对行政人员的约束效力,包括对行政机关自身的拘束力和行政相对人的拘束力。

3)执行力。行政行为成立后,行政机关依法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完全实现的效力,又称为实现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 在社会生活中,应该用怎样的人生态度对待不同的人生境遇?

答:1)人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的,人生离不开环境。所谓境遇,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其中,顺利的境遇成为顺境,不顺利的境遇成为逆境。

2)顺境和逆境对人的影响都有两重性,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在顺境中向目标奋斗,如同顺水行舟,可以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但优越的条件和舒适的环境又容易使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逆境中向目标前进,如同逆水行舟,阻力大、条件差、困难重重。但是,逆境对人生又是一种磨炼,它可以使人更多地思考人生、磨砺意志、陶冶品格,丰富战胜困难的经验。

3)面对人生道路上的不同境遇,应该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来应对。在顺境中,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要居安思危、自制自励,使自身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度,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乐观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在逆境中,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要大胆正视,积极应对,努力创造条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待时机成熟,顺势利导,使之成为人生旅程上的一个闪光点。

47. 论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一个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政治领导核心,来组织和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而这个领导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离开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就无法得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无从实现。依法治国同样离不开党的领导,党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者、实施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谈不上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也谈不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否维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评价依法治国成败的关键。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就在于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能否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也是检验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力的实现,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治国理政的过程。

综合练习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 A

A. 社会主义荣辱观 B. 社会主义道德原则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称

B

A. 理想 B. 信念

C. 信仰 D. 空想

3. 人们在做人方面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目标是 C

A. 生活理想 B. 职业理想

C. 道德理想 D. 社会理想

4. 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统一性体现在 D

A.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B. 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

C. 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D. 理想来源于现实,在将来又会变成新的现实

5. 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 A

A. 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B. 爱故土山河

C. 爱人民 D. 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6.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C

A.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注意防止出现狭隘民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 B

A. 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

B. 往往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

C. 倡导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与西方接轨

D. 主张学习和吸收世界各族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8 人生目的主要回答 A

A. 人为什么活着 B.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C. 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 D. 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9.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建立在 B

A. 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B. 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C. 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D. 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10. 人生的根本价值在于 D

A. 个人的自我实现 B.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 个人的实践对于自身的意义 D. 个人的实践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

11.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C

A. 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B. 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

C. 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D. 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12. 下列选项中,科学说明了道德起源的是 D

A. 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

B. 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

C. 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

D. 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13. 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 C

A. 激励功能 B. 辩护功能

C. 认识功能 D. 沟通功能

1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D

A. 诚实守信 B. 集体主义

C. 与人为善 D. 为人民服务

15.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的是( D

A. 小团体的利益任何情况下不可侵犯

B. 个人利益在集体中任何时候都必须摆在首位

C. 不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

D. 既能使个人的价值、荣誉和尊严合理地得以实现,又能使集体中每个成员都关心集体、热爱集体

16. 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B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社会道德风尚

C. 对外开放程度 D. 传统文化积淀

17. 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C

A. 办事公道的要求 B. 爱岗敬业的要求

C. 诚实守信的要求 D. 服务群众的要求

18. 道德品质既包括人们主观上对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也包括人们对这种认识所产生的 D

A. 健康的心理品质 B. 崇高的思想境界

C. 一两次道德行为 D. 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

19. 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

这种修养方法是 B

A. 学思明理 B. 积善成德

C. 闭门造车 D. 坐而论道

2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写入宪法是在 C

A. 1993 B. 1997

C. 1999 D. 2004

21. 下列有关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法律不能朝令夕改

B. 法律的内容可以不统一

C. 法律适用的结果可以随意被推翻

D. 要确立宪法和法律是人们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

22. 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 D

A. 执法为民 B. 公平正义

C. 服务大局 D. 党的领导

23. 证据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的,才能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这说明了证据的 B

A. 客观性 B. 关联性

C. 合法性 D. 合理性

24. 法的基本构成要素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B

A. 法律原则 B. 法律规范

C. 法律概念 D. 法律技术

25. 法律行为从当事人的认知状态划分,可分为 C

A. 法定行为和约定行为 B. 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C. 善意行为和恶意行为 D. 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26.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A

A. B.

C. 行为 D. 智力成果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届任期为 C

A. 3 B. 4

C. 5 D. 6

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服务者向消费者提供质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 A

A. 公平交易权的侵犯 B. 人格尊严权的侵犯

C. 损害求赔偿的侵犯 D. 选择服务自主权的侵犯

29. 某企业因违法经营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了营业执照。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的行为属于 A

A. 行政处罚 B. 行政处分

C. 刑事处罚 D. 治安管理处罚

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下列权利中,属于身份权的是 B

A. 姓名权 B. 亲权

C. 肖像权 D. 生命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 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四有”是指有理想、有道德和 AC

A. 有纪律 B. 有思想

C. 有文化 D. 有专长

32. 理想信念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生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力量,就是由于

ACD

A. 具有实践性 B. 停留于主观领域

C. 能够进入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D. 能够化为人们行动的热情和意志

33.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有 ABCD

A.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B. 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统一

C. 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D.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34.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就是使 ACD

A. 这一代人的发展不影响下一代人的发展

B. 人类干涉自然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继续加深

C. 这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影响另一部分人的发展

D. 经济的发展不能影响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35. 道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占主要地位的功能有 BD

A. 辩护功能 B. 调节功能

C. 沟通功能 D. 认识功能

36. 家庭美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家庭美德建设有利于 ABCD

A. 提高家庭成员素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B. 建立稳定和谐的美满家庭,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

C. 提高个人修养,提高个人生活情趣和道德情操,能净化心灵,提升人生境界,增进人生价值。

D. 建立美满温馨的幸福家庭,创造和睦的邻里生活是人生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

37. 下列关于“慎独”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CD

A. “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B. “慎”是谨慎,“独”是独处,不与人交往

C. “慎独”不仅是一种修养功夫,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D. “慎独”能避免社会生活中的双重人格和两面行为

38. 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其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以及 ABCD

A. 执法为民 B. 公平正义

C. 服务大局 D. 党的领导

39.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 ABCD

A. 法律制定 B. 法律遵守

C. 法律实施 D. 法律监督

40. 附加刑是指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CD

A. 罚款 B. 赔偿损失

C. 没收财产 D. 剥夺政治权利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 当代大学生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爱国义务?

答:1)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一定要认清历史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把自己的学习活动与祖国的建设大业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学习目的。

2)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要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保持高度警觉,谨防自己为“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所蒙蔽,成为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中国的俘虏。

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逐步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当代大学生实现爱国之志,成长为真正爱国者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人应逐步接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直至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

42. 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答: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有:

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集体主义体现着全体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辅相成。

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即个人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要求个人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并不是任意的,只有在不牺牲个人利益就不能保全集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3)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集体主义包括集体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维护和追求正当个人利益,不仅是个人的需要,还要求发扬融入集体合力的丰富个性和自觉创造精神。

43. 恋爱有哪些道德要求?

答:1)真诚负责。恋爱双方应彼此向对方真实反映自己的思想和实际情况,真诚表达自己的感情,为爱恋的对方承担责任。

2)平等互尊。恋爱双方应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3)文明相爱。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文明相亲相爱。总之,恋爱中的男女一定都要做有道德的恋人。

44. 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答:1)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4)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从中国国情出发。

6)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45. 简述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及种类。

答:构成要件:

1)主体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机关;

2)客体是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利益;

3)客观上实施了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4)主观上有过错。

分类: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 论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

答:1)社会公德是人们公共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其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和谐相处。助人为乐,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见义勇为。爱护公物,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爱惜和保护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保护环境,要求人们讲究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遵纪守法,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在当代社会,在网络生活中要求自觉维护网络生活的正常秩序,严格自律,做到科学、文明、健康上网。

2)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和安定环境、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最低准则,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人必须遵守。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在日常公共生活场所的活动,都必须遵守该场所最一般的、起码的行为规范,即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公共场所还不时有破坏公共秩序的种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发生,因此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3)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当代人几乎所有生活活动都与社会公德规范息息相关。一方面,社会公德作为社会道德体系中最起码、最基本的层次和要求,既是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也是社会成员进一步提升道德境界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公德在促进社会和个人弃恶扬善,扶正祛邪,从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维护现实的稳定、公道和秩序方面发挥的舆论监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更加突出,成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所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4)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社会公德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稳定而深刻、广泛而持久。社会的精神文明当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道德风尚通常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整个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一种反映和体现。因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精神面貌总是先从社会风尚中表现出来。虽然,社会风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但社会公德是社会风尚最根本、最起码、最广泛的标志。社会公德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高、社会风气正、社会风尚淳的重要标志。

5)总之,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必须高扬的基本道德。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自觉地以社会责任感考虑自己的行动,遵循体现社会群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公共规范。

47. 论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答:1)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

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的更高要求。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作为宪法原则确定下来,更加明确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最根本方略的地位。这就意味着,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动的标准首先是法律。国家倡导全体公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但并不是把这种道德要求变成全体公民的法律义务。在道德标准与法律标准发生冲突的场合,在个人权威与法律权威发生抵触的情形下,最终应当坚持法律的立场,依法办事。这也是以德治国不同于传统“德治”的根本所在。

2)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属于不同范畴。社会主义法治与道德本质是一致的,产生于同样的经济基础,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分属于不同的范畴,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现代意义上的“德治”与中国古代的“德治”或“人治”概念不同,它仅针对精神文明建设而言,与作为政治文明核心的法治并非同一层面上的问题。

法律强调规范指引,重在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而道德强调舆论导向,重在调整人们的内心世界,并进而间接地调整外部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法律规范可以视为道德的“底线”,是一个社会所能允许的最低的道德行为标准。超出了这个标准“底线”,就会妨碍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因而必须用国家机器的强制手段,即法治来防止社会成员越过这条“底线”。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德治国实际上就是引导人们来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互促进

法律是道德的重要载体,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充分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的推行,有利于提高一般公民和国家工作人员的道德水平。反之,推行以德治国,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又必然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效实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9eae0fa6529647d26285254.html

《自考思修历年真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