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知识要点

发布时间:2015-06-29 19:18: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知识要点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农业

1)地位: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2)经营方式:是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3)耕作方式:从原始阶段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 铁犁牛耕。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一牛挽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唐朝出现的曲辕犁出现标志着传统步犁的定型。

4)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土地国有制(奴隶社会:井田制)——封建土地 私有制(封建社会)

5)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精耕细作 以家庭为单位 除此之外,还有分散性 落后性

闭性

古代水利工程典范:

战国: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的岷江上,秦国蜀守李冰修建;

郑国渠:水工郑国在泾渭水系所建;

汉代:

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

其它水利建设概况

夏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如大禹治水。

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秦汉:灵渠、王景治黄

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 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的经营模式(或形态

◆“工官”制度(官营手工业)

1. “工官”制度始于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直到明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才占主导地位。

2.优缺点: 官办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

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产品不流入市场;

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自然也受到严重束缚。

2、古代纺织业——三大部门(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宋代棉花种植和棉纺技术扩展到闽粤地区;元代黄道婆创造新式纺车,棉料逐渐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4)明代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古代冶金业:

青铜器:商周鼎盛。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春秋发明块炼生铁和块炼铁技术

战国:有钢剑

两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装置-水排

南北朝:灌钢法

供风形式演变: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马排——水排(东汉、杜诗)

4、古代陶瓷业: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有黑陶,白陶,彩陶,唐三彩

3)瓷器:

商代:有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

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秘色瓷

宋代:涌现一批名窑,江西景德镇水平最高

元代:青花瓷和釉里红

明代:斗彩瓷和五彩瓷

C、清朝:粉彩和珐琅彩。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

第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产生时间看)

第二: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从经营模式上看)

第三: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从经营方式看)

第四:长期领先于世界,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远销海外。(从地位上看)

第五:经济中心南移于手工业生产布局相应变化。(从分布地区看)

第六: 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受农业制约

1、有关市的发展:

(1)秦代:法律管理商业。

(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相当严格;

汉代:形成若干全国性商业中心。如: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3)六朝:出现草市,但也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夜市繁盛 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5)宋代:“市”突破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夜市、晓市都很兴盛,还有定期庙会集市,宋代:草市配套的饮食服务设施 也较完备;

(6) 明清:都市中形成繁华的商业区,出现徽商和晋商。

2、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

第一: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

第二:与农业、手工业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商品市场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第三: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第四: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第五: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第六:明清时期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如晋商、徽商。

第七: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含义: 强调发展农业而限制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表现:

⑴重视农业: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

⑵限制商业和手工业:

秦:全面、具体、严密

汉:重税;汉高祖严禁商人衣丝乘车、汉武帝时全面控制工商业压制民营工商业;

唐:严格管理“市”。

2、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实行该政策的原因: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的;②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评价:

海禁政策严重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

该政策的影响:

1)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西方殖民侵略。

2)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

3)使得中国由先进变为落后,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中国因此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3、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和王朝的初期,“重农抑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②消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已相当活跃,“重农抑商”政策就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强化了自然经济,而且造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4、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A.时间:明中期以后 B.地点:江南经济发达地区 C.标志: 雇佣关系出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

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②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

③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④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发展。

⑤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比鸦片战争前后变化?)

 鸦片战争前,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

   A、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大量手工业者、农民破产。

   B、由于列强对中国原料和农产品的掠夺,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C、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兴起的原因:

(1) 自然经济进一步的解体。

(2) 洋务企业的诱导。

(3) 外商企业的刺激。

代表企业:

1866年,方举赞上海发昌机器厂;(最早的民族工业企业)

1872年,广东南海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

贻来机器磨坊。

第二阶段:初步发展(时间:1895年至一战前)

原因: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大量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

⑵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机;

甲午战争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发展概况:

张謇大生纱厂;(江苏南通)

荣宗敬,荣德生保兴面粉厂;(江苏无锡)

周学熙新洋灰公司;

赏、冯济川矿物公司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点

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重工业很少,绝大部分是轻工业,工业布局不合理;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

二、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三阶段:(短暂春天、黄金时期 1912民国成立——1918一战结束

原因:1)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鼓舞。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4)一战放松了对华经济的侵略。

1918一战结束——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发展受挫)的 原因: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加紧对华侵略

封建主义的压迫控制、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第四阶段:获得显著发展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1) 显著发展的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1935年,币制改革)

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第五阶段:日益萎缩萧条 19371945年抗战时期

原因:(1)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2)官僚资本的压榨。

陷入绝境 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原因:(1)美国对中国经济侵略(2)官僚资本的摧残(3)通货膨胀严重

4)繁重的捐税负担。(5)国民党发动内战,给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三、影响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不利因素:先天不足;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决定其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后天畸形;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2、有利因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四、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求发展,逆境中奋进,但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 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2、 总路线内容:一化三改造

3、特点:时间的长期性。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

“三改”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

4、三大改造(19531956年)农业——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参加合作社

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实现对民族资本的和平赎买。

4、社会主义建设良好的开端:成功的探索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中共八大召开。

5、曲折发展 失败的探索

1)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

3)影响: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针对这一问题,1960年党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八字方针中“调整”是指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

6、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成就主要有: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经验:党勇于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犯了错误,就严肃对待,勇于正视,努力纠正,体现党对国家、人民的忠诚态度和负责的精神。

教训:⑴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⑵ 尊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⑶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⑷ 保持社会安定团结;⑸ 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②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仍然坚持“两个凡是” ,引起全国不满③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

2、内容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 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 实行改革开放;④ 拨乱反正;

3、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1、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概念: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改革的原因: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中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3)改革的内容

安徽、四川率先实行——1978年底十一届散中全会提出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但当时还“不许包产到户”——1980年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双包”生产责任制——1982年,中央认为“双包”责任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从此全国推广。

4)、意义: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为中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三、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1、 时间: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2、 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3、内容: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

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

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四、对外开放的格局:

①经济特区(首先)——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经济特区有五个: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1988年改设省)。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 1985年以后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④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特点: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国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五、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过程:

1992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目标具体化、系统化。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 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2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

2、意义: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开拓和开放各种市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使中国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

1)阶段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2、中国的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3、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4、促使习俗风尚变革的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5、近代风俗变迁中最为明显的是:婚丧礼俗的变迁。婚姻风俗的变迁 特征是删繁就简

61873年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电影、电视的发展的情况,注意一下带有“第一”的句子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1、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

原因: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肯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西欧扔对黄金、东方香料胡渴望;《马可.波罗行纪》的刺激。

3)宗教推动: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4)商业危机:传统商路受阻。(直接原因)

2、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新航路开辟的四位航海家:

迪亚士最先到达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达伽马直通印度;麦哲伦船队作环球航行。

4、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从三个角度分析:对欧洲,对世界,对亚非拉的影响

引起了“商业革命”( 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和“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社会分化),它有力地加强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进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使各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揭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

冲击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⑥给亚、非、美洲的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117世纪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

原因: ①荷兰拥有得天独厚地理条件②摆脱胃西班牙胡殖民统治赢得独立,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③发达的造船业和对外贸易④西班牙“无敌舰队”被打败。

2、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1)原因: ①拥有得天独厚地理条件,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②英国政府积极推行重商主义政策③英国国内经行圈地运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④重视发展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⑤资本制度胡确立与完善。

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荷战争(16世纪中期):导火线: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如纽约)

荷兰战败说明:商业资本不敌日益发展的工业资本。

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确立在印度优势。

法国战败说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封建制度。

三场战争的结果: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帝国。

3、殖民扩张:

1)殖民掠夺方式:野蛮的掠夺、贩卖黑奴(三角贸易)、残酷的屠戮、不平等贸易

如何辨证地看待殖民扩张活动?(提示:破坏性、建设性)

对殖民国家而言:(1)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2)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对殖民地而言:(1)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2)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殖民的各自特点:

三、“蒸汽”的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1)海外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和市场

2)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劳动力和资本

3)手工工场积累了丰富的技术

4)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政治保障(前提条件)

2、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

首先开始的领域:棉纺织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

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有: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3)生产方式上: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

4)思想文化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5)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4、工业革命的扩张:英国——欧美——亚非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1)中心:美国和德国。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3)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

①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②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行。

③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④经济结构:从重工业开始。

4)历史背景

①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方式,出现相对稳定政治局面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肖市场胡初步形成。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资本提供了充足资金。

科学技术胡突破性成果肯创新直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5)成就: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开始的标志)

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6)影响:①促进生产力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②促进垄断组织(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的形成;③促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垄断组织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了解一下这个内容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一、“自由放任”的美国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1)爆发的标志:192910月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

(2)经济危机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巨大。

(3)原因:

①根本原因: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②具体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供需矛盾尖锐;股票投机过度;分期付款膨胀;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③直接原因:192910月美国股市崩溃。

4)表现:①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

②农业遭受灭顶之灾,大量农民破产

③各国失业人数剧增,资本主义国家呈现出一片凄惨景象。

5)影响:

引发政治危机,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社会动荡不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摇摇欲坠,造成世界局势紧张,导致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2、面对危机,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二、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新政:

1)新政实行的背景:

①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打击。

世界经济大危机下,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病入膏肓,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崩溃的边缘。

③罗斯福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上台。

2)过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3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稳定人心,摆脱危机;

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3)主要措施:①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②调整农业生产——《农业调整法》。

③恢复工业生产(中心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④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恢复生,稳定社会秩序)。⑤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4)罗斯福新政“新”在:

A、新的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

B、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模式(制度创新)

C、特点: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三、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

(1) 20世纪5070年代初,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②20世纪70年代滞胀;

20世纪80年代走出衰退;④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时代。

290年代新经济:克林顿的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结果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被成为新经济时代。

四、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1) 英国:混合市场经济 2)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

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4)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

五、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福利政策的实行;

3、经济结构的变化如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4、“新经济”的发展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施行的时间:19181921

1、 背景:①苏俄当时受到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②苏俄国内反动势力不断叛乱

③苏俄当时丧失了重要粮食产地,粮食等物质非常匮乏。

2、 内容:①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③取消自由贸易

④实行实物配给制⑤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3、 评价:

①积极:它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消极: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国家垄断了全部经济,取消了商品生产,实行平均分配,违背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实施损害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引发了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施行的时间:1921年至1929

1、 实施的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实施,引发了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 标志:19213月,俄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3、内容:①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③实行自由贸易④实行按劳工资制

4、评价:(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2)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探索的结果,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

5、“新”在哪?: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三)、苏联的建立:(1922-1991

时间:1922年。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诞生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斯大林模式:

1、含义:苏联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2、形成过程:

1)形成背景:

①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②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

③与俄国的专制主义历史传统

④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

2、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3、农业集体化——全盘集体化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基本建成。

(三)斯大林模式的表现

1、经济: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计划就是法律”

2、政治:高度集权; 大清洗运动

3、思想文化:个人崇拜成为社会风潮,思想学术行政干预。

(四)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1、功绩主要有:

①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增强了经济实力,成为了工业强国;

②为二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③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

2、消极作用:僵化的体制与二战后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表现在:

①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经验教训:

(1) 要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要注意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 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2、概况: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

(1) 经济领域:A、在农业方面: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农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进行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运动。

B、在工业方面: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2)政治领域:开展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斗争,进行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活动。

3、评价:①积极:首次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具有开创性和探索性

②消极: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二、勃烈日涅夫的改革:改革重点在工业方面

1、 时间:1964年开始

2、概况:

A、内容:推行“新经济体制”

B、成就:①冲击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②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③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超级大国

3、评价:勃列日涅夫改革是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1975年后,苏联经济发展迟缓,增长率逐年下降,他的改革使民族矛盾逐渐加剧。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先经济后政治)

(一)经济改革:制定“加速发展战略”

(二)政治改革:

1、内容:①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②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影响:民族主义势力泛滥,民族矛盾激化,苏共内容各派别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和公开化,苏联的政治经济迅速恶化,导致苏联的解体。

3、苏联解体的原因:

(1)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2) 客观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

(3)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未能得到根本的纠正。

四、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可循,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改革中自我完善,因此要求有创新意识,要树立坚持改革,追求社会进步的信念。

要认识国情、尊重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④要注意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中的一切积极因素,这就要求有开放的思想意识。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 背景:

(1)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以英磅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持。(2)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2、过程:19447月,美英法苏中等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3、内容: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4、作用:

1)确立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中的中心地位,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的地位。

2)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为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易体系

1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签订。

2、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 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但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

3、它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二、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从欧共体到欧盟)

1、欧洲一体化的背景(了解即可)5个背景

2、成立过程:

1)欧共体(创立时间:1967年)的机构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布成立。

3)影响: 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欧盟与美国、日本并列为世界经济三强。

促进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3、欧元形成

199911日,欧元诞生。

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正式诞生的标志是: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2、组织的特点: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其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3、影响: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相互弥补经济发展的不足,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是南北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加快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三)、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

1)正式成立:198911月,堪培拉会议,

2)中国于1991年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亚太经合组织的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

(四)、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两个的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两者的关系:互相促进。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是前者的最终归宿)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

1)依据:乌拉圭回合

2)成立:199511日,正式建立

3)性质: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机构。

4)成立的意义: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建立。

2、中国入世界贸易组织

1)过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1110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多哈会议)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中国加入世贸的影响:

①机遇: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从而维护合法权益;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②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③我们的策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防范风险、趋利避害

四、经济全球化

1、时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

2、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认可和接受。

3、表现:

资本的跨国流动。生产的国际化。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加深。

跨国公司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世界市场的扩大

4、认识:

①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②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又使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贫富悬殊更大。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5、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1)问题: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

2)对策:加强合作,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w.w.w.k.s.5.u.c.o.m

www.ks5u.com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6b49276f705cc17552709eb.html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总复习知识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