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角度对露丝的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7 08:53: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六大心理疗法比较及精神分析角度对露丝的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从理论、技术、目标等方面分析比较精神分析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行为主义疗法、理性情绪疗法、叙事疗法以及家庭系统疗法等异同。并针对露丝的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心理疗法 、精神分析、露丝

精神分析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行为主义疗法、理性情绪疗法、叙事疗法以及家庭系统疗法是目前心理咨询届常用疗法,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疗法对咨询过程而言是事半功倍的。由于提出社会背景的不同、提出者的个人风格不一,疗法的理论主旨,适用对象有所偏差。

一、 疗法概述

(一)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以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主要参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弗洛伊德所创设的古典精神分析渐渐不适用与当前的社会环境,随后有阿德勒、埃里克森、霍尼、弗洛姆等人在古典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演化出新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疗法以精神分析理论为背景,旨在解决人们的内心冲突,从而最终重构一个人的基本人格。精神分析疗法并不限于问题解决和学习新行为的过程。在咨询过程中,个体将更加深入地探究自己的过去,其次我理解水平也将从中得到提升。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拥有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精神层次。人们会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冲突,防御机制和早期童年经验的重大影响。而个体行为的动力深埋在其无意识之中,因此整个咨询过程就需要咨询师花费大量精力去深讨根植于个体过去经历的内在冲突。咨询过程大体上是一个人格重构的过程。因此,来访者必须自愿参与到这个长期而深入的过程中来。

因此,从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所有的咨询技术都应该帮助来访者洞察自身,并将那些被压抑得经验内容重新带入到意识范畴之中,这样来访者就可以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处理了。

(二) 来访者中心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由罗杰斯所倡导,这其基本假设为:我们了解自己问题的能力我们自己也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用这种观点看待来访者,意味着治疗师必须注重来访者本身的建设性以及健康的一面

来访者中心疗法把重点放在来访者对自身的感觉上。它旨在通过治疗关系提供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使来访者承认被自己否定或者拒绝的那一部分自我。由于来访者的重点在于治疗师—来访者的关系,因此强调的技术往往不多。当前流行的理论更加注重治疗师的身份----要作为治疗关系中的人而全身心的参与到治疗关系中。

由于该疗法的理论特点,咨询中来访者更加有主动权,来访者决定着咨询的开始于结束,咨询的过程,而咨询师则提供一个温暖,信任的氛围,让来访者发生顿悟。

(三) 行为主义疗法

行为主义疗法以华生创建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

行为主义疗法假设为:从根本上讲,每个人都在被学习以及社会文化的条件作用所塑造。该疗法相信个体有能力消除自己的适应不良行为并重新获得建设性的行为。行为主义疗法是一种系统性的疗法,一般它会先对来访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便判断来访者当前的机能水平,从而为下一步建设治疗目标做准备。在来访者确定了清晰且明确的行为目标之后,治疗师会为达到这些目标而为来访者制定适合的策略。该疗法假定来访者会通过在其现实生活中实践新的行为而不断取得进步。之后,治疗师会不断对来访者进行评估以便能了解这些策略和技术对来访者的适用性如何。

行为主义疗法的独特的优势:可以明确、易于管理和可测量的行为目标并可以将此作为治疗的焦点。在治疗开始时,个体的行为将被测量从而得到一个基线水平。目前,使用最广的是多模式疗法。多模式疗法是一种内容广泛、系统的、全面的行为主义疗法,他所提倡的是技术上的折中主义。多模式理论假设来访者往往会受到不同问题的侵扰,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就必须采取多种类别的治疗策略,当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治疗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针对来访者特定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其治疗方式和评估手段往往基于7个领域:B=行为;A=情感;S=感知觉;I=人际关系;D=药物和生物因素(BASICI.D.).以上这些领域往往会存在一些离散的却又相互联系的问题,治疗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技术来分别对其加以处理。

(四) 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REB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创立的。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ABC理论。

通常认为情绪和行为后果的反应直接由激发事件所引起,即A引起C。而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更直接的原因。

按照理性情绪疗法的观点,人们有无以计数的信念,它包括认知、想法和主意等等。这些信念是影响认知、情绪和行为结果的直接和主要因素。在理性情绪疗法中,主要关注的是合理的信念和不合理的信念,前者导致自助性的积极行为,而后者则会引起自我挫折和反社会的行为。

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师会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技术而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为了让来访者用批判性的目光考察当前的信念和行为。认知行为疗法坚持让来访者完成一定的作业----无论在治疗过程内外都是如此----因为个体很少会改变一种做我挫败的信念,除非他们愿意从行为上不断地对这种信念加以攻击。当来访者不再用“应该”、“应当”和“必须”来要求自己,当他们用理性的、建设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自我挫败的信念时,治疗过程就可以结束了。而治疗效果则可以通过来访者在具体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表现出的变化加以评估。

(五) 叙事疗法

叙事疗法是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之一,其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

这种疗法的核心理念:我们的故事受到他人诉说的我们的故事以及我们诉说自己的故事的影响。这种故事并不是人们对我们真实经历的叙述。相反,故事构成了“真是的经历”并且塑造着我们的现实。简单地说,叙事疗法的重点在于帮助来访者构建一个新的故事,从而替代原有的故事。

(六) 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疗法由麦尔首创,是以家庭以对象而施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协调家庭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通过交流,扮演角色,建立联盟,达到认同等方式,运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个性、行为模式相互影响互为连锁的效应,改进家庭心理功能,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家庭系统疗法的假设只有在家庭的背景下才能对个体进行充分的理解该疗法的基本原则系统中某个部分的改变将改变该系统中的其他部分如果家庭单位中出现了显著的变化,那么这个变化将会对个体本身造成深远的影响。同样的,如果个体本身出现变化,那么整个家庭系统也将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因此,该疗法会对个体和与家庭其他成员交互作用的背景下来对个体的问题进行评估和处理。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一个健康的个体应该既是某个家庭系统的从属者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庭系统疗法认为个体的行为:1.可能是为其家庭的特定机能或目的服务,2.可能是整个家庭系统机能失调的结果,3.可能是代代相传的机能不良的模式的结果。

二、 疗法技术目标

(一)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常用的技术有:收集生活史方面的资料、释梦、自由联想、对移情和反移情的分析,对阻抗的分析。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疗法注重来访者的移情以及咨询师的反移情,常常会注重分析来访者的移情,以及咨询师的反移情,帮助来访者找到一个其和他人相处的模式。精神分析疗法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提高个体的知觉能力,获得感性和理性的洞察力,进而开始对自己人格进行重构。在这六个疗法中,仅有精神分析疗法的目标提到对来访者进行人格重塑。

(二) 来访者中心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关系,因此强调的技术并不多。更多的是倾听、共情、澄清技术的使用,重要是能够提供一种让来访者舒服、放松、被重视的氛围,从而使得来访者自身发生顿悟。

而其目标在于使来访者通过(自身而不是注重外部影响)来求得成长和完善。这样,他们不需要治疗师的过多干预和指导就能产生变化,他们需要治疗师给出的是理解、真诚。支持、关心以及积极的评价。

(三) 行为主义疗法

行为主义疗法的核心目标在于消除来访者适应不良的行为方式,代之以更有建设性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要找出导致来访者行为问题的思维方式教以新的思维方法,从而改变他们原来的行为方式

常见的是行为主义疗法的技术有系统脱敏法,实景暴露法放松训练法,强化示范社交技能训练自我管理项目训练专注与接纳技术,行为排练,指导以及其他多模式的技术。

(四) 理性情绪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目标在于消除来访者对生活的自我挫败观点,并帮助他们获得对生活的更加宽容理智的态度。

通常,治疗师会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技术,而他们所采取的种种方法,就是为了让来访者用批判性的眼光考虑自己当前的信念和行为。其中治疗师所采用的认知方法包括有与非理智信念进行辩驳、做认知作业,改变个体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治疗师采用的情感技术包括角色扮演、REBT想象攻击羞愧感练习,治疗师还会用许多有效而实用的行为步骤来帮助来访者完成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困难任务

(五) 叙事疗法

叙事疗法,认为叙说是人类的天性,人都活在生活中,人也都有说其故事故事是有生命的东西,每个人用其故事来展现其人生。因此,叙事疗法目标在于帮助来访者建造一个替代性的故事来代替原有的故事。

叙事疗法的常见技术有客观化的对、明晰问题故事的影响共同创建一个更好的故事独特结果的问题独特叙述方式的问题重新描述性的问题独特可能性的问题以及建立听众群

(六) 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系统疗法在于以整个家庭为对象,把治疗的焦点放在家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家庭疗法的目标是以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改变家庭成员的性格特征症状,包括有症状改善提高自我分化水平增加共情发展出成熟和依赖关系。家庭治疗应用于:家庭危机、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子女学习困难、子女行为障碍。对于夫妻治疗,则适用于:婚烟危机,夫妻适应困难,性心理障碍、性变态。

三、 精神分析角度对露丝的案例分析

(一) 收集到的资料

露丝,女,39岁,已婚,有四个孩子(罗布19岁、詹妮弗18岁、苏珊17岁、亚当16岁)刚从某大学对的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和父母关系不佳,与丈夫和孩子也存在矛盾。来访者的父亲是一名正统的基督教牧师,对其十分严厉,曾因来访者童年的医生游戏训斥来访者。来访者的母亲是以家庭为主要生活核心,来访者一度将其当做榜样。然而曾经来访者由于宗教信仰问题,和其父母观点不一致,产生矛盾。来访者兄弟姐妹四人,其中来访者为老大。来访者丈夫是其第一个约会对象,婚后一直做一名家庭主妇。

来访者曾因存在睡眠紊乱、焦虑、头晕、心悸、头疼、暴饮暴食等躯体症状,曾就诊过医生,在医生的建议下就诊心理医生。

(二) 评估

根据来访者的自我陈述、咨询师的初步观察,来访者的症状可初步诊断为惊恐障碍以及认同感问题。来访者的情绪反应有明显的原因,为认同感问题所引起的,反应强度比较大,但是她有一定的自知力,主动求助愿望比较强烈。属于心理治疗的范围。

(三) 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具体目标)

缓解焦虑、紧张、惊恐的情绪

2.长远目标(终极目标)

通过咨询帮助来访者达到自我接纳、自我认同。改变其交往以及处理问题的模式

(四) 咨询方案

开始阶段(1~6收集资料,缓解情绪,建立咨访关系,处理其阻抗。一方面露丝想要改变,另一方面露丝又害怕做改变。这种矛盾的心情可能使得露丝在开始阶段的阻抗会很大。当咨询做到3次左右,我认为可以跟露丝讨论一下改变的后果,这里会使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帮助露丝辩证的看待这一想法。这一观点的探讨可能会使得露丝的咨询能够顺利的开展。开始阶段最重要的是,和露丝建立关系,客体关系疗法认为,来访者会将其和亲密关系的交往方式投射到咨询师身上,因此,一个 “好”客体的建立对于咨询而言很重要。

中间阶段(7~20):这一阶段延续咨访关系的建立,但是当咨访关系十分牢靠时,要慢慢改变这一 “好”客体,尝试让来访者系统的看待咨询师。来访者和他人的相处模式是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的,以此出现了认同感的问题,因此,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对于咨询师会延续这样的模式。所以咨询过程中,会给来访者更多的自主权,让其做更多的决定,比如咨询到的进展可以依据露丝自己的想法,每当露丝做了自主的决定,咨询师要给与肯定的支持,这个时候咨询师做一个陪伴者的角色,比一个指导者的角色会对咨询更有效。

同时,在针对来访者超重这一问题上可以采用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制定行为自我管理项目,减少体重。我认为体重的控制,会提高来访者的自尊程度,从而更有力量去改变其原有的模式。如果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使得露丝的丈夫参与咨询,最好咨询以及露丝的改变能够丈夫的支持,以此增加露丝人格重塑的力量。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在露丝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其影响是十分大的,咨询可以根据现在发生的事情,和露丝讨论其父母对她现在的影响。我认为露丝现在和丈夫的相处模式,很大程度上受了父亲的影响,露丝将其和父亲的相处模式投射到丈夫身上,而其对母亲的崇拜感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对这一模式的肯定,而露丝在和子女相处时,更是重复了其母亲和她的相处模式,因此,让露丝正确的看待父母对于咨询的进展是很重要的。在咨询做到14次往后,开始要准备破坏“好”客体这一形象了,咨询过程的转变,要让来访者慢慢认识到尽管咨询师会存在一些对她而言是不好的行为,但是咨询师还是一直在帮助她的。要防止露丝由于过度移情,从而离不开咨询师,咨询师角色的变化,也是为了咨询阶段的结束做准备。客体关系流派认为,一个好客体的出现意味着咨询的开始,而一个坏客体的出现则意味着咨询的结束。

结束阶段(21~22):强化露丝对新模式的接纳以及应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689c99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b.html

《精神分析角度对露丝的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