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关于书法中的匠气
匠气一词在书法中体现为用笔千篇一律,技艺太过精熟而缺少变化,看不到灵动之处,过于死板。
一幅书作给人产生了匠气的观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临写的方法不得当,太过单一。匠气十足的书法作品,往往给人程序化的机械感。点画、结体、章法无法给人出人意料、眼前一亮的快感,让人觉得乏善可陈。我们看到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中规中矩、缺乏个性,在偌大篇幅下的文字抄写中,墨色光润,没有干湿浓淡之别,结体板正,起收笔千篇一律。清代洪亮吉在《北江书画》里谈道: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其发展的极致就是千人一面,全然没有书法艺术所需要的辨识度、独特性,后期成为了僵化的工匠式劳动。以其为范本临写,久而久之也将陷入一个死循环。若一个人经年累月地积攒了习书的坏习惯,日复一日地养成了匠气,将是十分危险的。
另外,一些当代书家,虽然在技巧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在个人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这也很容易使得笔下的作品流于俗气。书法是一门除了技艺,还需要不断养修为、内涵的艺术。古时书法只是作为文人士大夫在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门技能,文人雅士以书法为日常书写,同时兼具直抒胸臆、休闲娱乐的意趣,他们不以书法为谋生工具,书法并没有与金钱利益挂钩,因而他们笔下的书法作品显露出书卷气,有丰厚的学养意味。可以说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而今人少养学问,埋头写字,不少人以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成了买卖的筹码。如此一来,匠气的书法家自然居多。书家的个人精神风貌通过形质、线条落于笔端,立见高下。弘一法师的书法为后世所称道,就是因为通过观其书作,觉其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他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所积淀的学养,自然不同于那些只懂埋头练字而忽视读书养精神的字匠。
匠气是应该尽量规避的,但却应有匠心,即工匠精神。文艺评论家陈履生说:工匠精神即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它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是能够映现中华文明的底板。虔礼也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我们临习楷体,就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楷书最讲究精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欧体楷书以结体严谨、点线到位著称,如果不能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去临习,临摹的准确性便大打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即使是如行书、草书这样的快写书体,仍然需要慢临,需要推敲。米芾曾言: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次好,信书亦一难事。可见即使是率性而为的米芾,对创作的态度也仍然是严谨的,不是随意而就的。
总之,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不仅在锤炼技法之时应避免过度熟练,还需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文化修养,如此才可避除匠气。(摘编自《艺术科技》201610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写书法时如果只是技艺过于精熟,而缺少变化和灵动之处,致使用笔千篇一律,过于死

板,这种表现被称为书法中的匠气。B.
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主要是指一种匀圆丰满而又中规中矩、结体板正、缺乏个性的楷体书法,常给人以千手雷同之感。C.
今人只顾埋头写字,而忽视了读书养精神,只把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变成了买卖的筹码,导致在今天充满匠气的书法家越来越多。D.
行书、草书,虽属于快写体书去,但也仍需要慢临、推敲,就连平时率性而为的著名书法家米芾创作时的态度也是非常严谨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古人笔下的的书法作品往往有丰富的学养意味,这是因为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他们不以之为谋生工具,书法也未与金钱利益挂钩。
B.弘一法师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积淀的丰富学养,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C.
工匠精神不仅是学习书法避除匠气所必需的一种严谨态度,更是我的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
D.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要注重锤炼技法,但同时也应避免技艺过度熟练而导致用笔千篇一律,这样就可以避除匠气。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以一部缺乏必须的辨识度和独特性的书法作品为范本进行临写,就可能陷入僵化的工匠式劳动,时间久了就极容易形成匠气。B.
通过书法作品的形制、线条,可见书家个人精神风貌的高下;同样,若书家在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也容易使作品流于俗气。C.
楷书最讲究精准,临习时更需要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否则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临摹的准确性也随之大打折扣。D.
书法临习应该有匠心,即工匠精神。孙虔礼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就是在强调对书法作品的观察要精准,临习要形神酷似。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许渊冲:岁月困不住的人生王晶晶
得到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那年,许渊冲虚龄90岁。
很多人都觉得,这怕是老先生此生最高的荣耀了,结果201482日,93岁的许渊冲又荣获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给中国文化界狠狠地争了一口气。
时下有个热门的词叫无龄感生活,说的就是许渊冲这样的人。90多岁的老人,骨瘦如柴却声如洪钟,听力不好但思路清晰,记忆力更是好得让年轻人都要羡慕。家里书桌上,放

着正在翻译中的莎士比亚作品集。我已经翻完4本了,两个月译一本,目标是译完莎翁全集。老先生的150多部译作里,有一大半都是退休后才出版的。这样的人生,岁月根本就困不住。
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和许先生在西南联大是同届。在他眼里,相见第一面,这个叫做许渊冲的同学就冲劲十足。1957年,同学杨振宁得了诺贝尔奖。许渊冲觉得自己不能落后,在外语领域也要搞出名堂。到1958年,他已有4本译著。看到他的一些事迹,你会觉得他真是个自负的狂人。
他印过一张名片,上面赫然写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惟一人。他评点过自己的翻译水平,不是院士胜院士,遗欧赠美千首诗。他敢说我的翻译超越了毛泽东诗词原文。其实许渊冲并不狂,他只是像一个战士一样,坚守自己的阵地,绝不妥协。到现在还有人不赞成我的观点。我不认为自己狂,因为我说的都是事实。我坚信自己是对的。
2004年和2008年,许渊冲提出了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他从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处找到源头,到近代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钱锺书的化境,形成一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核的文艺理论。
许渊冲说,在西方,翻译是科学。科学解决不了文学问题。文学要美。要有全局观点,不要只注重表面形式,而要把文章里面的内容翻出来,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了能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许渊冲教授选择了其中他所喜欢并能译成韵文的作品,中许先生的译笔优美,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意境。其代表作为《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许渊冲教授对原作的理解精深独到,将原作的妙处表达得淋漓尽致,加之又熟谙中英诗律,刻精雕,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意境。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深得广大外国读者的好评。
翻译对许渊冲来说,也是让他身心愉快的不老灵药。我啊,天天和古人打交道。我现在翻莎士比亚,我就跟莎士比亚打交道。我亦古亦今,我的现代就是古代,古代就是我的现代,我足不出门,来往的都是古代名人,这是超越时空的交流。所以我是非常愉快的。不翻译,我每天做什么呢?
有人问:为什么要重新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呢?他说:100个人注解,就有100个不同的解释。我有我的新意见啊,我现在边译边参考两个版本,一个朱生豪的,一个卞之琳的。他们翻得好的地方,我保留。不好的,我改掉。
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和许渊冲相交甚笃的翻译家许钧说。
年龄不是问题。对许渊冲来说,最好的年华是现在。因为我活得越久,学得越多,看得越多,越有经验。灵感是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逝去的。最后的也是最好的,恰如老先生的人生。(有删改)相关链接
95岁的翻译家许渊冲是个异数——时间好像忘了把他变成老人。傍晚,北大畅春园,他总要独自骑着自行车,遛上个把小时。骑车是他退而求其次的健身项目,游泳才是最爱。两年前,游泳馆的工作人员看他都九十多了,再也不敢放行。(文汇报《许渊冲:译道独行侠》
谈到即将出版的27册的《许渊冲全集》许先生说:集子就是把几十年工作的精华都集中起来。我的翻译也有很一般的,也有糟粕的。精华也是受前人的启发。精华留给后来者,我也是中华文化的一环,把美一代代地传递下去——这是我的中国梦。(田泳《翻译大家许渊冲:曾被指为提倡乱译的千古罪人》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65703b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9.html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