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高校行政工作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8-09-27 02:33: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简述高校行政工作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在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他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同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的这个言论从侧面说明了现今高校的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一、高校生存的外部环境因素

1.高校的发展受政府影响制约当前,政府既是高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又是教育质量的评估者。政府的教育管理部门掌握着人事的决策和审批权,大学办学经费也由政府统一规划。高校依附于政府,缺乏办学自主权。这就导致了大学办学缺乏自主性,受制于政府,各个大学竞争和发展不是以自己学校的特色或者学术水平为标准,而过多的是政府的标准和政府做主,从管理模式上讲,自主能力十分有限,例如现行大学的校长选举就不是通过自己学校的教职工选举而产生的这种层级之间不对等的管理状态使得高校管理模式一开始的定位和产生就发生偏差,本应该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地的高校,更多的被行政力量牵制。

2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模式不适应高校发展要求。高校不能完全考虑自身的利益和发展,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政府行政力量无处不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掣肘。这样往往会导致二者向着对立面发展,本末倒置。政府与高校的关系经由政治化、行政化的教育关系逐步形成一种利益分化、市场化的教育法律关系。利益的分化、萎缩和失衡,致使管理制度模式进一步加强行政化色彩,更加偏离了行政管理工作的服务性质,形成了服从式的关系,演变为权力集中模式。

由于学校与政府的依附关系,学校内部的管理体系与政府并行,管理模式上也是以行政力量为中心。当前我国高校内部行政人员与教师的关系是大学自主权微弱的另一个表现,高校内部各级行政人员把持着校内事务决定权,教师作为参谋,无权参与决策制定。大学行政人员制定规则,而教师只须遵守。本应该是行政工作服务于教师,在实际过程中逐渐变为教师服务于行政力量。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没机会公平地参加行政决议。与他们自身相关的福利待遇也是被行政层面决定,不能体现他们的诉求。高校一线青年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为学校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但是青年教师的福利待遇却上不去。学校为了自己的总体竞争水平提高,以评职称等等作为要求,给青年教师设立评聘的门槛及任务。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不仅面临职称的压力,还要面临经济压力,状况堪忧。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政府应该对高校实行去行政化管理,帮组高校管理模式改变组织结构,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真正实现让高校的教职工当家作主,给中国的学术和思想理论建设创造自由的舞台。

二、高校自身内部环境因素

内部组织机制不科学,行政管理方式不正确。组织的结构设计、机构的设置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变革须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准绳,以保证目标实现为宗旨。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党政领导多、管理机构多、管理人员多。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复杂,行政权力过大。除了学校整体的行政机构以外还有各院系的独立行政机构以及党群机构、直属单位。这种结构臃肿、人员数目庞大的运转体系造成高校管理制度建设不科学,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高校行政管理思维方式是统治思维,不是服务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术制度不公平,由于行政部门掌握制定规章制度的话语权,经常导致学术制度的制定不规范、不公平,缺乏民主。学院领导在制定制度时向自己的群体利益倾斜。导致一线教师及底层职工失去话语权与参加讨论事务的权力。开会时,领导飞流直下三千尺,职工临水照花,顾盼不语。

2.行政机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服务目的不正确:为钱,为前途,为权。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人本精神。而是为了获得支持率,树形像、搞政绩。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不是为了人的工作能力发展进行考核,而是为了考核而考核,使得一线底层教职工不得不在工作之余还要疲于应付。

3.行政工作竞争考评机制不合理:以年龄和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期限作为限制,使有些人永远失去竞争机会。人类最基本的权力便是生存权和发展权,这等于永远剥夺了职工个人在工作中的发展权,逼着有能力、有干劲的人跳槽,不能跳的人养老,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失去工作的源动力。

4.制定制度的出发点不是以人为本,各种详细的规则制度、办法和政策几十条上百条,只为更加严格的监管,而不是为了让人放手工作把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限制在表面形式的制度与规范下,使本来可以成为翅膀的规则制度和政策,过犹不及就会成为枷锁。

5政策多变,保守没有实效性甚至矛盾。不论合理与否,行政工作人员经常的态度是:一切以文件政策为准绳,甚至用几十年前的已经缺乏时效性的政策来解决当前问题。以至于部门之间推来推去的事情时有发生。行政机构工作人员本着不多事、不揽事的原则,只要有文可依,即便再合理的诉求也可以被合理拒绝。工作人员只做自己职责利益相关的事情,不担责任就好,不会全盘考虑整体利益。这也是行政运行机制不正确带来的弊端。

6.科研带有功利性,基础研究不被重视在政府减少财政支持的情况下,高校教师参与社会办厂,身兼数职的情况越来越多这大大减少了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时间和潜心做学问的积极性。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行政管理机制应该发挥这把剑的服务效应,体现出共产党的最终宗旨: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主客颠倒。在高校的建设过程中,教师才是主力军,行政管理工作应该利用手中的权力做好服务工作。

三、人文因素

高校谋发展,只从制订约束人的制度入手是不可行的。各项制度的建设并非完全以人为本,而经常是从如何监督、如何防范,如何考核、如何创新入手没有从人文主义关怀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提高教职工的积极性,以业绩为标准,从增加压力,激化竞争的角度刺激教职工不断追逐自我提升,这样功利性的提升和竞争势必导致教职工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负担,容易导致健康问题,也容易失去职业底线纵观近些年来英年早逝的人才中,高校不乏其人。

高校教师因其自身受教育的特殊性,往往对于社会身份和社会尊重有着更高的要求,自主性很强,没有繁文缉节的限制和压力一样会在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中做出成绩,一味地以职称加压和为了经济生存,会阻断一大批科研人才的成长之路。尊重个人价值、承认个人利益、发挥个人才干人是一切事务的行为主体,从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养入手,加强责任感,使命感,对高校的管理模式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有诸多问题的管理制度模式运行下,中国士大夫宝贵的精神家园摇摇欲坠,价值观偏离轨道,近几年网络、新闻一再出现教师的道德论丧、学术腐败、行政腐败、官僚主义盛行的种种案例,与此不无关系。

因此,从人文主义角度探讨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有着更为强大的生命力。行政管理过程中不能缺少人文精神和哲学科学的指引,如何做到让制度建设成为行政管理模式有效运转的保障,有着广泛而深刻的重要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63ac4a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7.html

《简述高校行政工作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