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毕业博士就业状况与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4-10-11 19:03: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毕业博士就业状况与趋势分析

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知识为主导、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基础和支撑的知识经济己经悄然来临,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博士人才作为我国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必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21世纪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靠博士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博士人才作为最高学位获得人群,被认为是知识和技术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是社会发展的先锋,他们在科技活动、企业经营、教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担当着重要角色。他们是各个国家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是各国从事科学研究、经济建设的核心力量。

从最近十几年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博士毕业生年平均增长率接近20%95年到08年总共培养了超过25.5万名博士。这样的高速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当然,在这种持续的高速增长期中也必然会面临着培养质量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在这些其中,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博士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我国博士生培养体制的健全和发展。博士生毕业之后的就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变化发展的趋势,值得我们的关注和研究。客观的进行数据调查,来研究博士生毕业之后的就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变化发展的趋势,意义重大。我们以下的分析是基于19952008年毕业博士的数据进行。

一、毕业生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

扩招带来了博士毕业生的快速增长,总量上来讲,从1995年的4151名毕业生,到2008年的41460人,14年之内翻了10翻,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9.4%14年中博士毕业生的总数达到了255289人。

1. 性别比例。由于各种原因,1999年之前我国培养的女博士数量很少,1995年毕业的女博士也仅有500人,仅占当年毕业博士总人数的12.1%,男女博士比例达到了7.31。而且所学专业都集中在理学,医学和工学这三类中,占了女博士人数的84%。总量少,比例低,所学专业单一,这是扩招前我国女博士培养的几个特点。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女博士培养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毕业女博士的数量在逐年增长,增长的速度超过博士整体数量的增长幅度,女博士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升高,所覆盖的专业也更为广泛。以2008年的情况为例,毕业的女博士数量已经从95年的502人猛增到14530人,数量上增长了28倍,占当年毕业总人数的35%,男女比例也从95年的7.31变成06年的1.851。女博士毕业的专业也全面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等所有学科和专业。女博士的培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合理,女博士不再是绝对的少数,甚至异类,而逐渐成为我国科研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 年龄分布。博士生毕业的年龄对每个博士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样,对于我国的博士生培养体系,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毕业年龄也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2000年之前,博士毕业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6岁以下,其中30岁以下的人数与31岁至36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数基本相当,各占一半。从2000年开始,37岁以上这个年龄段的毕业博士生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在逐年提高,基本上与30岁以下,31-36岁这两个年龄段的毕业生相当,各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从2007年开始,毕业博士的年龄又开始表现出年轻化的趋势,30岁及以下的博士毕业生的数量和比例都在提高,而31-36岁的毕业生的比例反而下降。博士毕业生的年龄比例的变化,与培养模式,包括定向培养,委托培养,以及在职博士生的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受到社会环境,人口结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大龄博士大多都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对博士阶段的学业有一定的帮助,同时经过博士阶段的学习,对毕业后的工作也有相应的促进作用。

3. 政治面貌。2008年我国共产党员的人数已经接近7500万,作为中国高级知识分子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博士毕业生,中共党员的数量以及所占比例从95年到08年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十四年间,博士生党员不但在数量上从95年的1856人增加到08年的26631人,人数净增24775人,比95年增长了10倍还多,增长速度超过毕业生整体的速度。而且,博士生党员在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也有了大幅提高,从95年的不到总数的45%,到08年时已经达到64.2%,接近毕业总人数的2/3。这样的一个发展,体现的我国博士生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和茁壮成长,为我国培养了越来越多的政治过硬的高水平人才。另一方面,博士生队伍中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数量也从95年的59人增加到08年的1182人,人数上增长了20倍,总数达到8073人。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博士毕业生的增长,也是我国博士培养的一个重要发展。

4. 少数民族。在中国这样一个汉族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同胞受教育的情况也是我们需要认真关注的问题之一,这不仅涉及到教育公平以及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同时还关系到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少数民族博士生逐年增长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但是,相对于绝对数量,少数民族毕业博士生的增长速度基本上与博士生的增长速度相一致,略快于总体的增长速度,在每年的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也有缓慢的提升。

5. 外国留学生。博士生的培养状况和培养质量,从外国留学生(包括港澳台学生)这个侧面也可以得到一些信息。1995年只有16个外国留学生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到08年有411名外籍博士毕业,说明我国的博士生培养还是有很大的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但是,应该看到的是,在高速增长下是我们培养的外国留学生的数量还很少,在总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低,08年毕业的外国留学生只占毕业总人数的0.99%,这与西方教育发达的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博士生培养的质量和吸引力还有待提高。

通过对95年到08年这14年的毕业博士生的基本信息的汇总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博士培养在近年来取得的长足的进步,数量上、质量上以及多样性、均衡性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二、毕业博士就业状况分析

高校扩招,博士毕业生的大幅增加,对博士生的就业状况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上,是传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还是政府,企事业单位,或是继续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下面我们就对1995年至2008年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统计与分析。

高校扩招前后的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我们根据就业单位的性质,进行了划分,主要分为高等院校(其中包括了成人高校),科研院所(包括科研与设计院所),政府(包括国家机关,省级以上机关和省级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其中包括了医疗机构,金融机构,中专和中小学,以及其他类型的事业单位),企业(包括厂矿企业,涉外企业,生产性公司,商贸性公司,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博士后,出国,部队以及其他(其中包括未分配,待业,创业等)这九个类别。对于博士生就业情况,我们的统计分析并没有包括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这部分毕业生中绝大多数在毕业之后都选择回国工作。另外,对于信息缺失的数据,我们也进行了单独的区分处理。根据这样的就业分类,我们分别在性别,毕业年龄,政治面貌以及国籍民族等几个维度上进行了分析,同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对,试图找出毕业博士的就业状况和就业趋势上的特点。

1. 基本描述统计

95年到08年的14年间,博士毕业总人数达到255289人,资料中有效数据有218095人,占毕业总人数的85.4%,信息缺失37194人。对于这14年的总体情况,各个就业方向所占比例参见下表1

1 95-08年博士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

就业方向

包括类别

总人数

所占比例

高等院校

高等院校,包括成人高校

95791

43.9%

科研院所

科研院所

23504

10.8%

政府

包括国家机关和各级政府

11261

5.2%

事业单位

包括了医疗机构,金融机构,中专和中小学,以及其他类型的事业单位

21921

10.1%

企业

包括厂矿企业,涉外企业,生产性公司,商贸性公司,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其他企业

11138

5.1%

博士后

包括学科博士后与企业博士后

6338

2.9%

出国

出国留学,读博士后等

6420

2.9%

部队

部队

5078

2.3%

其他

其中包括未分配,待业,创业等

36644

16.8%

从表1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毕业之后有43.9%的博士生选择进入高等院校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加上科研院所10.8和博士后2.9%,总共有125633人,接近60%的博士生在毕业后继续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为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补充了新鲜的血液,成为各个高校与研究所的生力军,构成了我国科研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拥有高学历的博士毕业生越来越多的进入各级政府和国家机关(5.2%),总共有超过11千名博士毕业生参与到社会管理和建设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自己的才学,为我国科学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另外,企、事业单位的创新科研,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博士生(33059人,占毕业总人数的15.2%)。出国继续深造,进入部队的人数也占到了相当的比例,分别达到了毕业总人数的2.9%2.3%

总的来说,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仍旧集中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博士后等科学研究机构,选择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出国深造、部队及创业的博士毕业生也不在少数,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越来越广泛,国家的快速发展为广大博士生提供的广阔的舞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博士毕业生也在各行各业为国家发展和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 就业状况分析

总体来看,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上面已经讨论过,下面我们则需要分别从性别,毕业年龄,民族,政治面貌等几个方面来讨论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具体特点(数据缺失部分未列入统计范围之内)。

相对于男性博士毕业生,女性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的比例稍高(男性41%,女性48%),高等院校(包括成人高校)的相对稳定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是吸引女博士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女性博士毕业后马上面临的就是结婚生子等一系列家庭问题,而高校正好提供了一个相对来说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和工作的环境,比较适合女性博士毕业生。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综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博士后这三类科研单位的就业方向,可以看到男女博士在选择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男性博士毕业生有56%的人选择了这三类科研单位,女性博士毕业生中58%的人做出同样的选择),可以说基本上相同比例的男女博士毕业生都选择了继续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对于国家机关和各级政府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男女性别上并没有明显的不同。相对于女性来说,企业对男性博士毕业生的吸引力可能更大一些,企业的活力与发展也许是男性所看重的,女性博士毕业生则更适合金融、媒体、中小学这类的事业单位。总的来说,对于拥有高学历的博士毕业生来说,在就业的方向上男女性别间并没有特别明显的选择倾向上的差别。

按照一般的情况来说,如果从本科一路下来直接拿到博士学位,而不是参加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的话,博士毕业的年龄应该在30岁左右。这样推断,30岁以上尤其是37岁以上的博士毕业生大部分都有过一定的工作经历。我们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把博士毕业生按照毕业年龄分为了三个类别,分别是30岁及以下,31-36岁以及37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的毕业生人数基本上各占总数的三分之一,31-36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数略多一些,37岁以上这个年龄段的毕业生人数略少些。根据上面的推断,我们大概可以判断接近三分之二的博士毕业生是有过一定的工作经验的。根据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三个类别表现出不同的就业取向。首先,30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博士毕业生,除了高等院校是一个就业的主要选择外,其他的选择没有很显著的差别,不论是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都有不少人选择。而对于31—36岁与37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的毕业生来讲,高校的选择占到一半人数,这样高的比例一方面是因为年龄上的增加带来的就业稳定性上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与之前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有关。另外,这两个年龄段的毕业生选择去企业工作、继续进行博士后深造以及出国的人数比例要远小于30岁以下这个年龄段。同样,很容易理解的是年龄上的优势使得30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博士毕业生有了更多的去企业闯荡的条件,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空间。相对于低年龄的博士毕业生来说,科研单位和事业单位是30岁以上的博士毕业生的更好的选择。

少数民族博士毕业生仅占毕业总人数的3.5%,虽然在数量上要远少于汉族学生,但是在就业方向的选择上,与汉族毕业生基本上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在科学研究与教学的领域里,民族上是没有差别的。

对于政治面貌与就业情况的关系讨论,我们把毕业生按照中共党员,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群众这样的分类方法分成了三类进行统计分析。14年间我国已经培养了超过13万名博士生党员,达到毕业总人数的60%,这是个值得欣喜的成绩。博士生党员队伍的壮大,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及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我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博士毕业生总量还是很少,14年间总共也只有不足7000人,只占总人数的3%。中共党员在高等院校与国家机关和各级政府两个就业方向上远高于普通群众,而在其他几个就业方向,如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以及博士后等方向的人数基本与群众持平。另一个特点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博士毕业生总量比较少,而且基本上都集中在高等院校这个就业方向上,进入国家机关和各级政府以及企业的比例相当的低。

三、毕业博士就业趋势分析

1995年到2008年,博士毕业生的数量从4151人增长到41460人,14年之内翻了10翻,平均每年增长2870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9.4%。在数量上快速增长的背后,就业趋势有什么样的发展和变化,下面我们将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为了对博士生毕业就业去向随时间发展的趋势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我们对每个就业去向都按照时间顺序对其百分比进行了分析。(不能发图片,以文字叙述为主)

我们发现选择高等院校就业的毕业生的比例在2002年之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之后几年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上,到2006年开始选择高校就业的博士毕业生的比例又开始有所回升。总体上来说,随着近年来每年博士毕业生的数量以万位计数来增长,高校所能提供的岗位也随之增长,但高校对毕业生的消化能力也不可能一直增长,随着学校本科生源的逐渐减少,高校规模的增长速度也趋于平缓,从而会影响到博士毕业生到高校就业的机会。

选择科研院所这个方向就业的毕业生的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科研院所的发展速度并不能跟近年来高校发展的规模相比,因此随着毕业生每年的大量增长,科研院所能提供的岗位也不能跟上毕业生的增长速度。

选择政府这个方向就业的毕业生在05年之前一直保持着一个相对较稳定的比例,但从06年开始,选择各级政府机关就业的毕业生的比例出现一个明显的增长趋势。这也与国家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火热相对应,说明有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倾向于进入政府机关部门为国家服务,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家各级政府机关也越来越重视高学历高知识的人才。

选择事业单位这个方向就业的毕业生的比例这14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势头。越来越多的医院以及金融机构对高学历的人才有着更大的偏好,使得其为博士毕业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

选择企业这个方向就业的毕业生的比例在14年中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内波动,但08年表现出一股增长的势头,但并不能判断这种增长是否会延续下去。

选择博士后这个方向就业的毕业生的比例也存在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对博士后培养的规模变化有很大关系。同时也是其他就业去向的比例升高所造成的现象。

选择出国这个方向的毕业生的比例在2002年之前较为稳定,但02年开始,这个比例下降的很快。这一方面是由于911事件之后发达国家对外国留学生的限制,但更重要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国内无论是就业机会还是发展机会都有明显的提高,出国对于博士毕业生的吸引力大大的降低。

选择部队这个方向就业的毕业生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变化有较大的波动。一方面,进入部队的很多都是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博士生,所以数量上跟当年的政策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进入部队的毕业生都进入了军队医院,而地方医院的分流也会对其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并不能看出选择部队的毕业生的比例发展有什么明显的趋势。

博士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近年来选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攻读博士后的毕业生比例越来越低,不再像过去那么集中,毕业后选择进入国家机关和各级政府,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博士生越来越多,整个就业情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连续十几年毕业博士生数量持续的大幅增加,用人单位的需求逐渐趋于饱和,博士的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也是今后面临的问题之一。

四、国外经验

于如何促进博士生就业,世界上其他几个博士生培养的大国,如美国、日本、韩国等也进行过相应的研究并提出建议。如美国在九十年代由于博士毕业人数的激增,导致博士生就业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质变为买方市场,从而导致非学术性领域就职的比例大幅上升,流动性显著下降,并且大量的毕业生选择从事博士后研究。据美国《研究与技术管理》杂志最新报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调查材料揭示出这一日益增长的趋势:博士学位工程师已越来越多地选择到私人工业部门就业而不是选择到四年制学院或大学工作。新毕业的工程学博士也认为私人部门对他们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就业情况因所学专业而有很大不同,比如91%的计算机工程硬件博士和78%的化学工程博士都是在私人部门就业。同样,公、私两个部门之间所从事的专业活动也有很大差异:在私人部门,42%的博士工程师主要是从事开发工作,而在大学从事开发工作的只占5%;另一方面,工业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基础与应用研究的比例为49%,而在大学则达76%。

美国大学为了提高博士就业的竞争力, 采取拓宽博士教育领域, 增加实际技能的培训, 满足从事多方面工作需要的措施。日本在1991年修订教育制度后,博士生产量大增,2007年的毕业生达到1991年的2.5倍,导致能顺利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不足6成,因此日本经团联提出加强培养承担创造革新理工博士的建议,在博士培养中把住三关口,在博士生入口,采取措施保证优秀生源、 加大经济支持、 节制早期就业;在博士研究教育过程中发挥机能,提高水平和能力;在博士生出口,发挥人才作用,积极支持就业。韩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首选是去大学当教授,但由于职位竞争异常激烈,选择研究机构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但研究机构都需要政府或财团的支持,提供课题与经费资助,才能吸引到优秀人才。

五、总结与讨论

随着我国更多的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博士人才在科技活动、企业经营、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担当着重要角色,他们是各个国家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他们是各国从事科学研究、经济建设的核心力量之一。其个性特点、教育背景、就业状况以及流动情况越来越多地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强化该类人才的跟踪,准确的了解他们的流动状况,对于制定人才政策、科技政策,提高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上己经开始该方面的人才的跟踪调查,在国外,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对于博士人才的专项调查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了一些相对可行和完整的保障体系。我国对博士人才调查的研究刚刚起步,有关博士人才的专项调查未见报端,特别是适合我国博士人才的具体特点的调查研究方案也很不完善。如果不能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博士人才调查的方法体系,不能尽快针对我国博士人才的特点进行专项调查,就无法科学系统地获得我国博士人才的区域存量和就业状况、国际与国内流动状况、从业经历以及薪酬等信息,不能够对博士人才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不能够制定出适合我国博士人才的人才政策、科技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都会造成深远的不利影响。

所以,深入研究我国博士人才的存量、就业状况、流动状况、流向及特点,可以为全面分析我国的博士人才结构,为人才战略的制定以及经济、科技各方面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提供支持。

通过对95年到08年这14年的毕业博士生的基本信息的汇总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博士培养在近年来取得的长足的进步,数量上、质量上以及多样性、均衡性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在就业方向方面,毕业后选择高等院系、科研院所以及继续攻读博士后的博士毕业生在总体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说明我国博士培养的主要还是科研型人才。但是近年来选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攻读博士后的毕业生比例越来越低,不再像过去那么集中。同时,拥有高学历的博士也广泛的受到国家机关和各级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青睐,毕业后选择进入国家机关和各级政府,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博士生越来越多,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科学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总体来看,整个社会的博士就业情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对于博士生的就业,一方面需要提高博士毕业生本身的专业水平与素质,另一方面则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解决方案。对于提高博士生的专业素质方面,需要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使大学由传统的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完善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体系,体现人才的创新能力;增加学校的研究经费与学术氛围、科研环境建设。[5]社会就业保障方面,随着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用于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或是国家政府机关与行政管理和事业单位,都无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这些单位对高素质人才更好的接纳,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可以为优秀的博士毕业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5f648b6b14e852458fb5783.html

《中国毕业博士就业状况与趋势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