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的前半生》谈溥仪的悲剧命运

发布时间:2023-03-21 13:19: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从《我的前半生》谈溥仪的悲剧命运

作者:苗培熙孙晨丁胜
来源:《艺术科技》2020年第05
要:本文从《我的前半生》一书出发,通过分析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选为皇帝的经过、两次人生转折点的选择以及其个人的思想,论证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我的前半生》一书写出了封建统治的丑恶和对人民的压迫,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关键词:清末;溥仪;封建统治
中图分类号:G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5-00-040引言
《我的前半生》一书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广泛关注,甚至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读者反响如此热烈,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溥仪身份的特殊性和经历的丰富性。亲身经历清朝、民国、新中国的人有很多,但没有一个人的身份比溥仪的身份特殊,溥仪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曾三度登上帝位,又仓皇退位,最后作为战犯接受了改造,成为了一个普通公民,这样的经历无疑使其自传极具吸引力,人们不仅能从书中了解溥仪,还可以窥得那个时代的面貌。二是书中章节安排合理,脉络清晰。由于经历的丰富性,溥仪接触过的人物可以说数不胜数,在这样的情况下,既要完整地表述溥仪的经历,还要描绘出没落阶级之不甘心死亡,封建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勾结,清室和军阀政客的瓜葛,改造和反改造斗争的复杂性,中国共产党改造罪犯事业的伟大胜利,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实事求是的作风[1]无疑十分困难。因此《我的前半生》一书历经多个版本,现在呈现的版本受到了海内外的好评,但也不乏对《我的前半生》成书意义的质疑,认为此书缺乏实际意义,又或者书中的一些描述真实性存疑。本文通过研究溥仪前半生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探讨《我的前半生》一书的成书意义。1悲剧之始
溥仪于1906年出生在北京的醇王府,其祖母(非亲生祖母)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其叔叔是光绪皇帝,可以说身份极为显赫。在王朝鼎盛之时,溥仪注定一生鲜衣怒马、衣食无忧,过着奢侈无度的生活,但此时的清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国势衰颓,危机四伏,溥仪若未被选为皇帝,或许还可以抽身而退,但是由于溥仪的特殊身份,慈禧太后最后选中了他作为新的皇帝。纵观历朝的末代皇帝,亡国后没有哪个能一生安稳,结局悲惨者比比皆是。当种种因素把溥仪推上皇帝之位时,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就注定了其前半生坎坷的命运。2两个转折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被选为皇帝时,溥仪由于年龄太小,并不知道皇帝意味着什么。当溥仪成年之后,他也没有机会摆脱命运,无论是清朝的王公大臣还是后来的日本人,都不会同意溥仪去过普通人的生活,而溥仪也不会甘愿平凡,重新成为皇帝成为了他前半生的梦想,但这种梦想并不是一直处在非常强烈的状态。在溥仪最终成为日本人的傀儡之前,他有过两次人生的重大转折,正是在两次转折点的选择使他滑入深渊,最终成为了接受改造的战犯。
第一个转折点是发生于民国13年的北京政变北京政变之前,溥仪已经两次登基,又两次退位,目睹了皇家的繁华,即使这种繁华相比之前已严重缩水,但仍然非常惊人;感受了政治的波谲云诡,袁世凯登基之时,溥仪一度担忧自己被赐死,张勋复辟的失败也使溥仪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感到不安,这种担忧和不安既加深了他对民国政府的不信任,又使他更加渴望重新登上帝位。这段时间里,清朝的王公贵族从来没有断过复辟的念頭,同时也不断地开展复辟活动,而溥仪的生活则相对平静,就在溥仪以为自己会一直继续这种生活状态时,突如其来的北京政变改变了一切。面对鹿钟麟的威逼,溥仪选择了就范,但心中的屈辱感无疑更甚。幸而溥仪本就有过脱离王公大臣摆布甚至出国的想法,这次政变不过是使这种想法成为现实。
溥仪搬回醇王府不久后就面临选择,他面前有3条道路,第一条道路是放弃帝王尊号,放弃原来的野心,做个仍然拥有大量财宝和田庄的平民”;第二条道路是争取同情者的支援,取消国民军的新条件,回到紫禁城,恢复以往的生活;第三条道路则是离开北京去海外,说是避祸,实际是韬光养晦,寻机复国。正当溥仪犹豫不决时,传闻说局势有变,他的人身安全可能受到威胁,惊慌之下溥仪做了第一个错误的决定,那就是避入东交民巷,而且在机缘巧合下避入了日本大使馆(溥仪原本打算去英国大使馆)。到日本大使馆后,日本人对溥仪十分殷勤,各地遗老遗少也纷纷前来拜见,溥仪因此对日本十分感激,现在看来,日本人对溥仪的优待更像是吕不韦的奇货可居,实是用心险恶。既然已经避到了日本大使馆,可以说溥仪就是选择了当初的第3条路,为此他决定去日本,不久溥仪就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先去了天津,自认为摆脱控制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命运滑向了不可知之地。
第二个转折点是九一八事变。此时溥仪已经在天津居住了7年之久,相比在北京,这段时间里他的政治活动更具主动性,可以说是有意识地开展了复辟活动,溥仪接触的人物从来源上大体可分为国内和国外两种,其中国内除了清朝的遗老遗少,还有诸多风云人物向溥仪表示过效忠之意,其中就有风光一时的奉系军阀首脑张作霖。很难说这种效忠有多少真情实意,事实上这些人物大都抱有旧式思想,即使他们想做曹操,也一定要找个汉献帝放在头上,但其举动无疑使溥仪心中燃起无限希望,除此之外,各国在天津的代表都对溥仪极为尊重,这种尊重又增加了溥仪的复辟野心,甚至溥仪相信了一些骗子的话(这些骗子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资助了一些子虚乌有的复辟活动,种种迹象都表明溥仪确实有复辟之心。
而国内政局也历经了重大变化,曾经的北洋政府垮台,取而代之的是国民政府,民国的首都也从北京变为了南京,相比与前清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在溥仪的心中无疑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跟革命党等同,特别是蒋介石和敌视小朝廷的冯玉祥合作,使溥仪极为担忧,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迫使了诸多跟溥仪有联系的政治人物下台,使溥仪的复辟希望越来越渺茫,东陵事件后,取代恐惧的是对革命军、对国民政府的无限愤恨,种种因素迫使溥仪在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做出更错误的选择,那就是前往东北。九一八事变之前,溥仪已经多次收到日本人的暗示,即日本人有意让他在东北复国,此时的溥仪对日本人越来越信任,没有意识到其周围已被日本人渗透,就是派往东北查看情况的亲信也早已被收买,日本人又伪装出敌对分子活动的痕迹,溥仪仓皇之下做出了一个让他后悔终生的决定,那就是秘密前往东北,借日本之力完成复国大业。到东北之后,溥仪才逐渐发觉被日本人欺骗,名为皇帝,实为傀儡,但此时已无可挽回了。3溥仪的思想
一个人的行为与其思想认知有极大的关系,溥仪的悲剧正是因为他受了太多的明君育,这使他始终希望恢复皇帝的身份,而不是做一个普通人,最后酿成了恶果。据溥仪自述,他的思想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一是封建统治思想,这里又混合了传统的尊孔崇儒思想;二是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三是宗教信仰和敬天法祖思想的相互交织;四是帝国主义思想和封建统治思想的相互作用。
其中第一种思想是溥仪悲剧的根源。这种思想来源于溥仪从小的生活和接受的教育,生活上服饰是天子独有的黄色,每餐必摆上几十盘菜,住的是皇宫,出行必有大量随从和仪仗,接受的教育则以儒家经典为主,能接触的所有人,无论是亲人、老师甚至奴仆,都用各种方式不断强调溥仪的身份是皇帝,是独特的,是本该君临万方的,溥仪也是一直这样认为的,且这种认知并不因为其退位、困守紫禁城而有所改变,溥仪仿佛生活在一個封闭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溥仪继续享受着皇帝的生活,哪怕外面的世界已然天翻地覆。可惜时局的动荡不断蚕食着这个封闭的世界,溥仪被强行从封闭的世界里拉了出来,然后他不得不发现,一切都变了,如封建统治思想和尊孔崇儒思想只是封建统治的利器,只是支撑封建统治必不可少的柱子但是在封建王朝终结后却成了国人必须革除的思想。溥仪的过往认知和现实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冲突,溥仪没有办法否认过往认知的正确性,只能认为是现实情况错了,是暴民改变了这一切,想符合原来认知就必须重新当上皇帝。因此,溥仪试图和时代潮流相抗,恢复封建统治,结果自然是失败。
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的来历则比较独特,这要从清朝初年的华夷观念说起,清朝统治者在统一中国之后,发现前朝的知识分子以华夷有别来动摇清朝的统治,[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官方主导的华夷观念的探讨一直持续到乾隆时期,此时清朝的统治已无可撼动,满族高人一等的地位也彻底确立,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清朝终结。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满汉仇视再起,且清朝灭亡导致大量满族下层人民的地位一落千丈、生活悲惨,因此溥仪的民族主义思想其实暗含着恢复满族统治地位的深意,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当上皇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54d2a71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6.html

《从《我的前半生》谈溥仪的悲剧命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