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四面山旅游规划

发布时间:2020-05-25 11:57: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引

重庆市江津四面山地处江津境内南端,东西两侧分别与綦江县、四川省合江县相邻,南部与贵州省习水县接壤。位于东经106 17 106 31 、北纬28 31 28 46 之间,海拔高度10001500米,景区面积213.37km2

四面山自然条件独特。南高北低的地势、水平构造的中低山倒置地形,形成典型的丹霞地貌,呈现出山高谷深、支离破碎的状态。典型的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类型,使景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总水量达2亿立方米,年平均气温13.7夏季月平均温度为23.2,比酷热的重庆市区气温低68。景区内有大小溪流40多条,湖泊7处,水域面积87.1公顷,其中茶坝河、飞龙河两条主河流分别在景区蜿蜒迂回49公里和46公里,汇至笋溪河,最后流入长江。充沛的雨量,悬殊的地形差距,使河流比降高,形成20多处迭流瀑布群,造就了错落有致的湖瀑景观,构成该地特有的自然景观,是消夏避暑、度假休闲的胜地。

四面山完好地保存着第三纪以来的植被,生长着距今3.5亿年的古热带和亚热带植物。景区森林面积达2.0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5.4%,植物1500多种,被国内外生态专家赞誉为地球上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是全球同纬度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之一。四面山有银杏、香果树、红杏杉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数十种,其中中华双扇蕨为史前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最为古老的“活化石”;有药用植物300多种,黄连、杜仲、黄柏、天麻、绞股兰等名贵中药材植物储量约110吨。景区的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仅四纲脊椎动物就有207种,其中云豹、林麝、毛冠鹿、猕猴、大小灵猫、弹琴蛙、红腹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23种。四面山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是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理想之地,也是完美的生态度假休闲乐园。

四面山悠久的人类历史文化,可上溯到至今仍完整保留着的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远古壁画,以及1000多年前的朝源古观和众多的明清庙宇、墓葬、碑碣等。

四面山不仅完整地保留了大自然原始古朴的风貌,同时也保留了山乡的淳朴本色。大多数以木板为壁、树皮为瓦的农舍,或群组座落于山间,或单个散居在丛林湖畔。渝黔相交的村落,汉、苗两族交融一体,相得益彰,以特有的汉苗文化体现该地山民粗犷豪放、率直淳朴的民俗风情。四面山最具代表性的泉水豆花、老腊肉、嫩苞谷等原汁原味的乡土山野小吃,以及取材大山,土法烹饪的清汤竹荪、香菇纯鸡、蜂蜜土豆、竹筒八宝饭等农家绿色风味山珍药膳,令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青睐,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同时,四面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天然野生的蜂蜜、蕨菜、木耳、竹笋等无数山野珍品,以及十分丰富的梨、李、樱桃、杨梅、猕猴桃等野生鲜果,为景区开拓独具特色的旅游购物品奠定了基础。

二、规划背景

(一)旅游发展背景

1、旅游发展宏观背景

(1)国际国内旅游大趋势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四面山景区旅游开发提供了机遇

旅游业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新兴产业,是21世纪创造就业和环境保护的先导性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综合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竞相将其作为大力发展的优势产业。我国旅游业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而迅速崛起,或成为一个的年轻经济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消耗资源最少、最具活力的外向型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存在东中西三大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却资源匮乏;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饶,经济基础却十分薄弱。近年,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及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巫山县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益,为西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成功的典范。西部各省区先后将旅游业作为带动本地区经济腾飞的增长极,从而也给重庆市旅游业和地处重庆市江津的四面山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的重庆旅游业为四面山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

随着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的积极推进和三峡库区建设的日新月异,重庆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作出了把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的重要决策。提出到2010年重庆市旅游业形成综合性大旅游产业,其规模、档次、效益显著提高,拥有一批国际水准,规模大、功能全、特色突出的旅游胜地,形成具有巴渝特色、连接我国东西部的旅游黄金走廊;把重庆建设成山青水秀、环境优美、市场繁荣、进出畅达、文明进步的旅游经济区。届时,旅游业在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810%,对相关产业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显示,成为重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重庆直辖市旅游投入力度的增加必将为四面山旅游开发注入强大活力。

2、旅游发展微观背景

(1) 重庆都市旅游圈“一体两翼”旅游格局的重要一翼

四面山集自然风光、地域文化、古老文明于一体,博大精深、价值奇特的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旅游,有着很大的资源优势和较好的旅游开发基础。四面山地处重庆、四川、贵州三省市交界结合部,距离客源市场中转站——江津市区94公里,重庆主城区170公里,在重庆大都市圈中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同时,四面山依托长江和乌江水运,东连渝南,西邻泸宜,北接三峡,南出黔湘,成为长江三峡大旅游圈的一个中心节点。一旦四面山总体规划中的所有对外通道全部打通,将形成内环、中环、外环系统性的旅游交通闭合网络,并通过渝、川、黔交通干线进入全国旅游大循环,交通条件较为优越。

四面山的旅游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重庆都市旅游资源为主体,大足石刻、合川钩鱼城文化旅游资源和江津四面山、南川金佛山生态旅游资源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大旅游格局的形成,对重庆市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把四面山确立为重庆市重点开发的旅游项目,对其优先发展,以形成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增长极,对带动相关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重庆旅游“精品环线”的重中之重

四面山地处长江黄金旅游热线,既是长江三峡大旅游圈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滇缅大西南旅游走廊”的中心接点和从西安至张家界生态旅游长廊中的重要一环,同时还可与毗邻的省市形成一条斜贯我国大西南的由若干国家级景区组合而成的巨型旅游走廊。

四面山座落于渝、川、黔结合部的全国独一无二的“旅游金三角”地区,多个国家级大型旅游区紧密相连,大旅游整体布局上具有强大的景观组合优势,将对重庆旅游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重庆市旅游发展的“一个中心、一条主线、八大特色旅游区”总体布局,以重庆山城都市旅游为中心,以长江三峡黄金旅游为主线,以大足石刻艺术旅游区、四面山—金佛山生态旅游区、缙云山—钓鱼城古战场遗址旅游区、芙蓉洞猎奇旅游区、万州科考旅游区、巫山小三峡旅游区、黔江民族民俗旅游区和近郊温泉湖泊度假旅游区为特色旅游区。客观上将四面山纳入了担负重庆生态旅游的重要位置,可见四面山旅游发展在重庆旅游业中的地位非同小可。

3)四面山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面山是江津旅游资源最富集、最具特色的地区。四面山过去以林业和农业为主的区域经济,自1985年停止对四面山大规模采伐后,旅游业开始发展,并逐步成为四面山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全区GNP达到1220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212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325元,改变了过去四面山产业结构单一,人民生活贫困的状况。景区年接待游客量最高达30万人次,预计四面山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完全实施后,其年接待能力可达20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收入10亿元人民币,其旅游经济发展态势十分乐观。旅游业以其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点和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的优点,决定了它的发展必将成为四面山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柱。

(二)旅游发展现状

四面山既是重庆江津市旅游业重点开发对象,也是江津市最早开发的风景区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四面山的旅游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实力。

1、基础设施有了长足的发展

四面山镇是入山旅游者的主要集散地。镇上建有自来水厂和排污总管等较完善的给排水系统;配备了较齐备的供水、供电系统;通讯条件已达到较先进水平,除拥有程控电话外,还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最先进的SDH同步数字网传输方式,开通了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网;建有可接收中央加密电视信号的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站;有公路与各主要景区连接,景区内部各景点间有较为畅通的或步行道、或公路、或水路与之连接。但公路路况普遍较差,等级较低。

2、接待服务设施已初具规模

四面山内已建成各类住宿设施125家,总床位达6000多个,其中宾馆22个,特色住宿点8处;建成餐饮设施73个,其中高中档次餐厅22个,地方特色餐厅15个,小食品店12个;设有综合性商场2座,一般商铺85个,特色店铺11个,交易市场3处。目前,四面山每日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可达4000人以上。

3、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大大提高

四面山的保护、规划、开发、建设和利用统一由江津市旅游管理委员会管理,在四面山镇下设旅游管理办公室管理四面山旅游的进行日常事务。目前景区已初步形成一支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分布在旅游管理部门、饭店和各景点等,其中具有旅游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正在逐渐增多,纵向比较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基本具备旅游服务的意识;但从横向比较,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在规范服务意识比较薄弱,生态旅游知识尚欠不足,旅游地形象塑造意识欠缺,具有旅游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在总的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较低,专业导游人员较缺乏等。

4、游娱设施规模不断扩大

四面山将旅游业作为本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力图“以业养业”,逐步扩大旅游投入。近年来,游娱设施建设有了新的发展,目前景区拥有游船128只,俱乐部4个,歌舞厅29所;另外,散落于景区各处的商铺85家,其中旅游购物品特色店铺11家,基本能够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随着游娱设施规模的扩大,正在努力改造并完善现有设施低档次、缺乏原生生态特色和度假休闲需求的现实,力争满足多层次生态度假休闲旅游者的需要。

5、景区旅游已有一定知名度

四面山旅游开发给重庆江津带来一个全新的产业。江津市委、市府给予四面山旅游开发的大力支持,在对四面山进行大量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和区内外专家学者制定了《四面山总体规划》、《四面山风景区详规》和《四面山集镇规划》等景区旅游开发发展蓝图。并于1988年至1994年间,先后通过中央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四川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等电视媒体对四面山进行专题宣传报道;通过《中国旅游报》、《人民日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旅游》、《西南旅游》等报刊杂志媒体介绍四面山,使四面山在国内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成为重庆市内、周边省份和国内其他地区旅游者向往的旅游胜地,从而吸引了相当规模数量的旅游者来此旅游。

(三)旅游资源评价

四面山东部开发较早,在旅游业的带动下,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西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开发力度不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四面山有地球同纬度保存较好的常绿阔叶林,是天然植物宝库,旅游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景区生态环境保持了天然本色,同时保留了许多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景观。虽然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景区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但能够以这些特色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生态度假休闲旅游,使之成为该地主导产业。

1、旅游资源特征

(1)资源藏量丰富,特色鲜明

四面山旅游资源蕴藏丰富,既有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又有古朴神秘的人文景观,形成了融峡谷风光、奇峰异石、飞泉迭瀑、特殊地貌、森林风光、野生植物、珍稀动物、地方特色、宗教遗址、古战争遗址、古建筑工艺、地方民俗风情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资源品类,具有休闲度假、观光揽胜、猎奇寻秘、深流探险等品种多样、功能齐备的旅游活动形式,兼具景观丰富、整体性强、富集度高、容量大、壮观幽静、原始野趣的独特优势。

(2)资源组合独特,品位一流

四面山是集“山、水、林、瀑、鸟、兽”为一体,融“雄、壮、秀、幽、险、奇”于一身的天然生态林园。它以丹岩为骨架,以森林为肌肤,以烟岚为神韵,以瀑布为精髓,构成了复杂多样、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独具特色的资源体系。瀑布成群,各具特色,相别于国内拥有瀑布群的其它任何地方,故有“瀑布之乡”的美誉。景区最大的瀑布——望乡台瀑布比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还高出一倍多,享有“神州第一瀑”的美称。因此,四面飞瀑作为江津的象征,成为著名的巴渝十二景之一和“重庆十佳景点”,在国内特别是渝川黔等地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3)自然条件优越,适游时间长。

四面山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呈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的优越自然特征。年均温14.4℃,一月均温3.7℃,7月均温24.4℃,夏季(6—8月)平均温度为23.2℃,比酷热的重庆市区低6-8℃,年降水量1431.2mm,年均相对湿度84%。景色随气候不同展示出不同的魅力:春花、夏水、秋月、冬雪,四季皆宜旅游。成为重庆及周边地区消夏避暑、生态度假休闲的旅游胜地。

(4)地处“旅游金三角”,区位条件优越

四面山西北距四川佛宝国家森林公园直线距离不足30km,西南距贵州赤水重点风景名胜区直线距离不足80km,在不足100km的直径范围内汇集多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在全国其它地区绝无仅有,三者相互增辉,互为补充,成为“旅游金三角”。四面山位于“旅游金三角”核心地段,同时,四面山依托长江和乌江,“东连渝南,西邻泸宜,北接三峡,南出湘黔”,成为重庆长江三峡大旅游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长江三峡连接“滇湎大西南生态精品走廊”的中心接点,还是正在开发建设的从西安至张家界生态旅游长廊中的重要一环。

(5)土特产资源丰富,具有浓厚地方色彩

四面山最具代表性的泉水豆花、老腊肉、嫩苞谷等原汁原味的乡土山野小吃,以及取材大山,土法烹饪的清汤竹荪、香菇纯鸡、蜂蜜土豆、竹筒八宝饭等农家绿色山珍药膳,令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青睐,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同时,四面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天然野生的蜂蜜、蕨菜、木耳、竹笋等无数山野珍品,以及十分丰富的梨、李、樱桃、杨梅、猕猴桃等野生鲜果,同时盛产黄连、杜仲、黄柏、天麻、绞股兰等名贵中药材及其它多种地方色彩浓厚的土特产资源,为景区开拓独具特色的旅游购物品奠定了基础。

2、旅游功能评判

(1)提供了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多种观赏内容

四面山集中了大量离奇详妙的美景,并与人文历史、神话故事巧妙结合,形成一种具有奇、险、秀、幽、静风景变幻,景物与意境有机融为一体的综合,使人们在观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得到生态知识的充实。

(2)提供了休闲度假、康体疗养的舒适环境

四面山优美的自然风光,适宜的气候,为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森林、飞瀑、幽谷所释放的负氧离子,能给人以清爽愉快之感,有利于多种疾病的疗养,加之这里夏季温度较低,湿度较大,少灰尘,少细菌,少噪声,少污染,是一度假休闲、避暑消夏、康体疗养的好地方。

(3)提供登山访古,探索自然的场所

四面山群峰连绵,深峡空谷,可供登山探险;原始森林枝叶繁茂,幽深神秘,千百年来人迹罕至,是勇敢者探索的乐园。

(4)提供了品尝和鉴赏地方土特产的良机

四面山众多的土特产品,为游客提供了山珍美食的品尝良机和馈赠亲友的极好礼品,使旅游者更加深切怀念这块景色瑰丽的宝地。

3、旅游资源现状开发存在的问题

(1)旅游环境有待完善

四面山道路交通以公路为主,尚无铁路、航空和高等级公路。有一条质量次、等外级的入山公路;景区内道路为伐木时期所建,道路路况差,坡陡路窄,使游客缺乏安全感,不能满足游客省时、便利、舒适的要求。

旅游服务设施也较落后,仅有两家起步晚、规模小的旅行社;无涉外和星级宾馆,饭店多为低档层次的重复,不能满足游客度假休闲的需要。

(2)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四面山旅游资源开发只停留在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上,特别是大部分旅游资源未进行深层开发,使得一部分具有高品味的旅游资源还未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和形成四面山的旅游精品,如水口寺瀑布、珍珠滩、土地岩等景点景观。

(3)线路不合理,未突出资源特色

四面山给人在视觉感观上是众多千姿百态瀑布群和以丹霞地貌构成的峡谷景观,由于景区线路尚未形成环路,造成游览景点往返重复,游客往往游了东部,很难游西部,因而难以完全领略四面山景区峰奇、瀑秀的鲜明特色。

(4)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四面山旅游投入尚显不足,广告宣传力度也不够,尚未形成“以业养业”发展格局,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种状况客观上延缓了四面山旅游业发展的步伐,亟待改善。

4、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

(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应尽快改建扩展进入景区的主干道,并争取多个方向、多渠道进入,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旅游业发展需要;景区内公路加以扩建维修,要考虑如何将东西部两大区联结起来形成环路;完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游客休闲度假需要,促使四面山旅游真正上档次。

(2)在观光游览基础上,增加休闲度假型旅游内容

在以观光游览为主体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使四面山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综合性旅游发展。如修复朝源观、飞龙庙、发展宗教及民间社会等民俗活动为主的旅游,开展斋戒、朝瑾、进香等活动;利用水域宽广的有利条件,开辟水上体育场和游乐场,举办“水上运动会”、“节日龙舟赛”等;6-8月适于避暑,组织名为“四面山之夏”的帐蓬旅游度假休闲野营活动;利用优越的气候、土壤、森林、环境条件组织科考旅游等等。

(3)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塑造旅游精品

把四面山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底蕴挖掘出来,塑造旅游精品。如水口寺峡谷景区是四面山景观最集中、风光最奇绝、游程最长的景区,水口寺瀑布群与朝源观、灰千岩摩崖石刻、飞龙庙串联在一起,可形成以生态度假休闲、观赏自然和田园风光、考古和宗教朝瑾为主体的旅游精品;大洪海桃花岛地势平缓,土地肥沃,开辟各色农家乐,让繁忙已久的都市人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呼吸清新的田园气息,在湖光山色中闲情垂钓,成为一道独特的休闲风景线。

四面山由于社会、经济、历史等原因,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停留在表层。对它实施深度开发,要在完善已开发的重点旅游资源基础上,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发一些具有较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打通各景点、景区的交通线,完善基础设施,以便推出高品位的旅游精品,扩大四面山知名度,吸引更多旅游者,使四面山旅游业蓬勃发展。

(四)旅游客源市场潜力

1、市场现状特征

(1)旅游者总数逐年增多

四面山自1985年投入旅游以来,旅游人数逐年增多,1994年达23.3万人,但由于四面山景区的区情及交通状况制约,年递增率不高,且有波动上升的趋势。

(2)来自重庆主城区的游客稳步上升

四面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对常年生活在“雾都”、“火炉”的山城人来说,无疑有着强大吸引力。兼之目前重庆主城区年人均实际收入超过500美元,正是进入短途旅游的黄金时期

(3)国际、国内游客数量比例太少

目前除重庆市内及周边地区外,来自国际和国内其他地区的游客只占四面山景区客流量的10%左右。这主要缘于国际、其他国内游客多数都不了解四面山,其宣传广度不够,未能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

(4)游客数量季节性波动很大

春夏为旅游旺季,特别是每年7、8两月游客最多,而秋冬两季游客偏少,造成淡季设施空闲。旅游市场开拓应力求缩小四面山淡旺季差距。

(5)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不高

游客在四面山的停留时间平均为3天,日均费用为120元,导致旅游旺季的旅游人次多,而旅游收入少的状况。这是由于四面山客源地域结构较单一,特别是东部沿海等国内其他地区游客比例太少的原因所致。

6)游客的旅游动机单一

四面山旅游产品由于开发深度不够,致使产品结构较单一,组合型产品较少,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更少,主要为观光型的基本层次旅游产品,因而使得游客来四面山旅游动机较单一。

2、旅游客源市场预测

(1)定性测定

①四面山位于长江三峡库区尾部的黄金水道侧翼,加之背靠的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也正大力引资搞发展,有不少国内外友人将来渝投资经商,以及参加行政、商务会议,长线游客源源不断。

四面山与四川合江佛宝国家森林公园、贵州赤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组建渝、川、黔结合部的“金三角生态旅游航空母舰”,彼此直线距离约70公里,能形成很好的近邻效应。四面山地处该“金三角”的核心地段,有利于吸引充足的中短线客源。

四面山紧靠江津市区,市区近十余万城镇居民是四面山最稳定的客源市场。背靠重庆主城区,近六百多万人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夏日气候炎热的“雾都”之中,对风景美丽、环境幽静的四面山心驰神往,具有吸引与日俱增的短线客源的有利条件。

(2)定量测定

随着四面山交通道路的改善,旅游支柱产业的形成,江津市和重庆市旅游产业地位的确立,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对旅游发展的特殊支持,以及世界旅游发展总的趋势,依据四面山19851998年旅游接待人数的现状,应用回归分析方法与指数平滑预测方法,测算得出四面山景区2000——2015年各时期的可能旅游人数为37.2393.99万人次(参见旅游市场专题研究报告):

三、规划理念

(一)规划意义

四面山旅游开发起步较晚,经济落后,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着档次偏低、结构单一、规模较小、功能不全等许多问题。因此,制定旅游产品开发、配套建设、行业管理和政策措施、各旅游景区、景点等具体规划,已经刻不容缓。

1、有助于充分挖掘和科学利用四面山旅游资源。

2、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旅游软环境和硬环境,提高服务档次,满足游客生态度假休闲需求。

3、有助于构筑合理的旅游线路,促进四面山东西部的旅游动态平衡发展。

4、有助于突出四面山生态旅游特色,树立生态度假休闲旅游品牌。

5、有助于保护四面山的生态环境,增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依据

参照有关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以及与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四面山旅游规划的依据为:

1、《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3、《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7、《水土保持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9、《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条例》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2、《重庆市旅游发展纲要》

13、《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14、《重庆市景区管理条例》

15、《重庆市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19982010年)》

16、《江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

17、《江津市农业资源及区划报告》

18、《江津四面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90年)》

(三)规划原则与指导思想

1.规划原则

1)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根据四面山旅游资源特点及客源市场分析结果表明,四面山旅游发展的基础是其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对四面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成为景区发展旅游业的立足之本,这就要求在景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中,始终将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原则。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旅游资源,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注重旅游开发的有序性,保证旅游资源利用的永续性,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组合,维也纳持四面山的旅游可持续发展。

3)坚持“四全”原则

即全生态、全自然、全环保、全身心。在四面山的旅游开发中,注重全生态,保护好自然生境,避免建设性破坏,引入的活动、设施要与自然生态协调;游客的旅游活动要符合全自然要求,吃——村野小吃,住——生态居屋,行——环保车,游——自然风光,购——特色山货,娱——贴近自然;采用全环保的工作措施,保证原始生态环境尽量不被破坏,将次生影响降至最低限度,不引入环境异质物,注重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净化,开发利用二次能源;旅游者全身心地参与体验,并得到愉悦、舒适、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感受。

4)坚持与自然原始景观相融合的原则

四面山以自然原始景观为主,各旅游服务设施及活动项目的规划必须体现“源于自然、融于自然”的原则,尽量减少对绿地面积的占用,少建或不建大体量的建筑物,强调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相协调、融合,突出自然风光的原始美。

5)坚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导向原则

发展四面山旅游业必须以当地旅游资源为根本,以开发优势特色旅游资源为出发点,结合市场现状需求及发展趋势潜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6)坚持适度超前性原则

由于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较强的先导性产业,在保持地域各部门间恰当比例的前提下,实现旅游业适度超前发展的需要。同时,旅游开发规划是以资源、市场的现状为基础,结合旅游市场的未来需求变化发展需要,适度超前规划、适度超前发展。

7)坚持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原则

四面山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景观众多,景点遍布,特色不同,质量各异,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首先突出重点,选择几个精品旅游点进行重点开发,形成三至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分阶段、有时序的多层次开发。

8)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旅游规划除具有理论性和学术性研究外,更重要还在于它是具有能付诸实现的可操作性行为。制定四面山旅游规划既能保证为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提供管理决策的依据,又能为景区的旅游开发商提供操作性指导。

2、指导思想

根据重庆市委、市府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重庆市的支柱产业”的战略方针,以及《重庆市旅游发展纲要》、《重庆市旅游规划》的总体部署,依据《江津市旅游发展规划》的布署、要求及四面山旅游资源特点,以自然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原始森林自然风光和湖泊、瀑布自然风光为重点,科学开发,合理利用,遵循旅游大市场和旅游大产业观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力求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完美结合,立足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四面山建设成为进出畅通、环境优美、景色协调、舒适幽静,以生态休闲、避暑、度假为一体的国家级生态公园。

(四)规划目标

1、规划总目标

四面山旅游规划总目标是:依循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原则,遵照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规划期末,将四面山建成支撑重庆市旅游支柱产业的生态度假休闲旅游地,使之成为中国著名和世界知名的国家生态公园。

2、分项目标

1)生态目标

通过本规划,景区内自然风景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性开发,动植物资源得到完善的保护,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维持清洁、干净的状态,不产生任何视觉污染、污物污染和噪声污染,森林覆盖率达到98%以上。

2)社会经济目标

根据对四面山合理环境容量的计算及四面山社会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总体要求,到2005年,游客量达到37.2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4892万元,相当于GDP30-35%;到2010年,游客量达到62.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1255万元,相当于GDP40-45%,旅游收入增长率达到18%;到2015年,游客量达到93.9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6394万元,相当于GDP50-55%,旅游业成为该区的支柱产业。整个规划投资回收期不超过10年,旅游乘数效应明显,当地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以上。

到规划期末,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3000人,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业的支持率达到98%以上,形成社会风气良好、旅游服务质量高、旅游者满意程度高的国家生态公园。通过本规划使得旅游管理者、经营者、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都接受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环境意识教育,使旅游可持续发展成其基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3)阶段目标

针对四面山旅游开发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布署,将规划目标划分为三个具体的时间阶段目标:

近期目标(19992004年)

在保护好森林资源和各类景观的基础上,搞好对外交通,打通三大主要入境通道,联接主要景区间的道路交通。完善飞龙庙、洪海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开发水口寺——飞龙庙、龙潭湖、洪海、望乡台——响水滩景区,完善其综合服务设施。区内道路交通建设和景点开发,初步形成景区完善高中低档接待服务设施,达到年37万人次的接待能力。

中期目标(20052010年)

在进一步充实完善近期项目的基础上,打通和连接所有的入境通道,开通朝源观、凤场、大窝铺、核桃坪的步游通道,完善其旅游设施系统、区内交通系统、后勤供应系统建设,使景区的年接待能力达到63万人次。

远期目标(20112015年)

在进一步完善全区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开发黄连坝——坪山景区、四面景区,完善其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和景观开发,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并发掘全区新景观,开发新产品,开辟新的旅游线路,与金三角其它风景区联合开发,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以适应旅游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使游客年接待能力达到93万人次。

四、总体布局

(一)总体布局目的

四面山旅游开发总体布局是四面山旅游发展战略构想的空间落实,其目的在于:根据资源特色,从宏观上划分出旅游地区域,明确区域旅游功能,强化区域间的联系;根据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从微观上提出旅游开发重点内容,强化开发特色与功能,避免建设内容的重复。

(二)总体布局原则

1、资源相似性和差异性相结合原则;

2、空间分布相对集中性原则;

3、行政区域相对完整性原则;

4、区域协作性原则。

(三)总体布局功能区划分

在生态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根据生态保护区内不同区域旅游用地的密集程度,一般将其用地空间结构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试验开发区。而依据四面山景区旅游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实际情况,结合四面山生态公园生态度假休闲的功能定位,将四面山景区的生态旅游功能用地,划分为原始森林体验区、游憩缓冲区和生态游憩区三大类型区域。

1、原始森林体验区

四面山内大窝铺和核桃坪园原始森林景区(总面积50km2)为生态核心区,属生物圈保护的重点区域,但为了开发原始森林的旅游体验价值,可将生态核心区中的步行道及公路沿线区域(面积约2万平方米)开辟为原始森林体验区。其功能是在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前提下,适当开展原始森林体验游。区内只允许少部分游客在林管部门允许下,由专门人员指导进入林区观光探险,禁止游客大量涌入和作大规模开发。其规划布局是:开辟规范大窝铺林业站至插旗山和凤尾瀑布的既有旅游线,在游道铺设生态石板,在插旗山上的瞭望塔增建安全设施;改造大窝铺林业站,使之成为一小型服务点;在凤尾瀑布修建供人上下的步行道;修建大窝铺至黄桷岩3km的三级公路,修建少量的步行游道休息设施。

2、游憩缓冲区

游憩缓冲区在生态核心区外围,头道河流域和飞龙河流域两侧腹地,具有明确的边界,对核心区起缓冲保护作用,其内可开展生态旅游以及科研、培训等活动,游憩密度低;森林覆盖率高,面积为125.37km2。其功能以观光型生态旅游为主,不设置大规模旅游设施。

3、生态游憩区

生态游憩区在游憩缓冲区外围,集中于头道河流域和飞龙河流域的沟谷地带,主要包括四面山主干道沿线地域及种植业用地区域,其内可开展资源利用的研究、试验与示范以及生态旅游活动,游憩密度高。生态游憩区总面积约38km2,其中,规划建设用地控制在3 km2左右,约占总面积的10%,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基地和四面山景区主要旅游设施和旅游活动的布局区域。

根据四面山生态游憩区的旅游资源组合性、相似性与差异性,并结合市场需求,划分出以下功能区:四面山镇综合服务接待区、望乡台四面高瀑游览区、洪海水上休闲区、响水滩乡村民俗展示区、水口寺峡谷飞瀑观光区、朝源湖生态度假区、飞龙庙七彩农庄休闲区、静海水上生态游乐区。

1)四面山镇综合服务接待区:

范围:四面山镇城区

面积:1.5 km2

旅游功能:接待、集散、管理、教育、娱乐、购物

重点建设内容:

生态旅游解说厅

宾馆与娱乐设施组合提高

生态停车场、旅游汽车站、生态车队

购物场所的改造重组

规划建设用地指标:7300m2

道路规划:规划改造四面山镇至响水滩公路为三级沥青砼路面道路;

☆内外联系:对外通过江津至四面山公路与重庆市主城区联系;内部有公路与望乡台四面高瀑游览区、林都湖乡村民俗展示区、凤场景区、七彩农庄休闲区、静海水上生态游乐区、水口寺峡谷飞瀑观光区、土地岩景区直接联系;

建设景区内部环线:四面山镇——水口寺(10.4km,三级)——鸳鸯瀑布(5.0km,三级)——斑竹园(7.9km,二级)。

2)飞龙庙七彩农庄休闲区

范围:水口寺和飞龙庙之间的飞龙河谷地带

面积:6 km2

旅游功能:度假、休闲、娱乐

重点建设内容:

七彩农庄(农庄别墅群)

生态农业园

服务活动中心

整治飞龙河道、修建小型条石码头

规划建设用地指标:0.6km2

内外联系:改造水口寺至飞龙庙、大窝铺至飞龙庙的公路为三级公路,共14km;新建飞龙庙至洗鱼口的四级公路(接习水)10km;新建飞龙庙至响水滩四级公路10km。届时,本区可直达水口寺峡谷飞瀑观光区、土地岩、张家山景区、大窝铺原始森林体验区、四面山镇综合服务接待区、望乡台四面高瀑游览区,并可直接接纳从习水方向的来客。

3)朝源湖生态度假区

范围:朝源湖、朝源观

面积:3.5 km2

旅游功能:度假、休闲、娱乐、观光、朝觐

重点建设内容:

朝源湖

度假村

恢复、保护朝源观

恢复朝源观对面山体植被

在垭口上设置服务中心和交通中转站、停车场。

规划建设用地指标:0.4km2

内外联系:新建鸳鸯瀑布至朝源观公路3km。届时本区可直接与水口寺峡谷飞瀑观光区联系,可直接接纳合江、赤水方向的来客。

4)水口寺峡谷飞瀑观光区

范围:水口寺十里峡谷景区

面积:6 km2

旅游功能:观光、探险、休闲

重点建设内容:

十里栈道

在今水口寺山庄位置恢复原有寺庙

修建水口寺瀑布凌空索桥

修建水口寺瀑布文化娱乐活动广场

修建三道河瀑布步行游道和悬挑结构的观景台;

在距三道拐瀑布不远处的巨石上建造景亭和石阶;

修缮姜家古寨,适当增加几幢仿古建筑,配置古代兵器、

器具和旗帜,修建小型牌坊;

在鹰嘴岩、高滩子、高歇子三节点建小规模的旅游服务设

施,在鹰咀岩、高歇子附近筑坝,整治河道,恢复高滩子

水磨和水磨房,增建景亭、雕塑。

规划建设用地指标:0.1 km2

内外联系:规划修建鸳鸯瀑布至两河口(接合江、赤水)的三级公路9.2km;新修斑竹园至鸳鸯瀑布7.9km的二级公路,水口寺至鸳鸯瀑布5.0km的三级公路,水口寺至四面山镇10.4km的三级公路;改造水口寺至飞龙庙再至大窝铺的14km路面为三级公路。届时,本区可与七彩农庄休闲区、静海水上生态游乐区、朝源湖生态度假区、望乡台四面高瀑游览区、四面山镇综合服务接待区直通,可直接接纳来自合江、赤水、重庆方向的游客。

(5)静海水上生态游乐区

范围:飞龙庙上游飞龙河谷地段

面积:8km2

旅游功能:娱乐、休闲、观光、科考实习

重点建设内容:

自然感应园;

在飞龙庙上游筑坝形成静海湖;

在静海湖区两旁建珍稀植物园,在静海湖北岸入口处,建

立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基地旁建温室展馆;

修建滨湖游道和静海湖旅游服务处。

规划建设用地指标:1.0km2

☆内外联系:改造水口寺至飞龙庙的公路为三级沥青砼路面道路。通过公路与水口寺峡谷飞瀑观光区、静海水上生态游乐区、大窝铺原始森林体验区、四面山镇综合服务接待区、望乡台四面高瀑游览区直接联通。

6)望乡台四面高瀑游览区

范围:望乡台景区

面积:2.5 km2

旅游功能:观光、娱乐、健身、休闲

重点建设内容:

“梦幻水都”项目

步行游道及少量服务娱乐设施

停车场

规划建设用地指标:10000m2

内外联系:改造四面山镇综合接待服务区至望乡台四面高瀑游览区的公路为三级沥青砼路面公路。届时,本区可更为便捷地与四面山镇综合服务接待区、水口寺峡谷飞瀑游览区、七彩农庄休闲区、乡村民俗展示区联系。

7)洪海水上休闲区

范围:洪海景区

面积: 5 km2

旅游功能:休闲、娱乐、观光、农家乐

重点建设内容:

桃花岛开发项目(万株桃花、2.7亩的荷花池,桂花林、白鹤林)

旅游专用码头

民族商贸半边街

停车场改造

游船改造

界碑重建

农家乐建筑的外观改造

规划建设用地指标:0.6 km2

内外联系:新建洪海至渝黔界碑的四级公路(沥清砼路面);本区可直接与响水滩乡村民俗展示区、四面景区、核桃坪园原始森林体验区联系,届时,可直接接纳贵州方向的来客。

8)响水滩乡村民俗展示区

范围:响水滩景区

面积:5.5 km2

旅游功能:民俗观览与体验、娱乐、健身、科考实习

重点建设内容:

△乡俗村(以土产作坊为重点)

植物园(1 km2);

停车场(200m2)。

规划建设用地指标:1.02 km2

内外联系:规划改造四面山镇至响水滩的12km道路为三级沥青砼路面公路。本区可通过公路与望乡台四面高瀑游览区、洪海水上休闲区、四面景区、土地岩、张家山景区直接联系。

五、旅游产品与项目规划

(一)旅游产品开发

1、开发定位

旅游产品开发应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大众化,塑造精品、名品,并不断创造新品,以求迅速占领并巩固旅游市场。“生境良好、山雄林茂、湖媚瀑奇、水秀谷幽、岩险峰峻的自然景观和众多古朴神秘的人文景观”是四面山旅游资源的特色,该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充分利用并体现这一特色,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满足广大旅游者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生态旅游需求。因而,四面山旅游产品开发应定位为以生态旅游为主线,以生态度假休闲旅游产品为核心,综合发展生态观光、生态保健、生态科教、生态娱乐、生态美食及生态文化等多种旅游系列产品。

2、开发方案

(1)旅游产品设计

四面山旅游产品设计应充分遵循“综合利用、协调配套,注重特色、讲究效益,以人为本、善于创新,保护在前、开发在后”的原则,以提高旅游者的参与性、对自然生态的感应性和维护四面山的原生环境、保持良好的生境为重点,设计符合“国家生态公园”主题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适销对路的生态旅游系列产品,以充分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实现四面山旅游开发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①生态观光型系列产品

●大窝铺原始森林体验游

●水口寺十里峡谷观光游

●灰千岩岩画艺术鉴赏游

●龙潭湖、卧龙沟观光游

●土地岩观光之旅

●文家寨革命传统教育游

●望乡台——响水滩观光游

●大小洪海观光游

●核桃坪生态之旅

●凤场会龙庄观光之旅

生态度假型系列产品

朝源湖生态度假游

七彩农庄度假游

静海生态休闲游

龙潭湖度假休闲游

黄连坝——坪山度假休闲游

核桃坪康乐度假游

大窝铺消夏避暑游

洪海度假休闲游

生态参与型系列产品

朝源观宗教朝觐游

林都湖乡俗体验游

黄连坝——坪山水上娱乐健身游

珍珠滩漂流之旅

洪海农家乐之旅

洪海龙舟竞技游

凤场乡会龙庄射击体验游

生态科考型系列产品

凤场会龙庄古建筑考察之旅

大窝铺原始森林科考游

灰千岩岩画考古游

凤场石坝岩墓群考古游

洪海古墓考古游

生态探险型系列旅游产品

大窝铺原始森林探险游

花岩沟栈道探险游

土地岩探险之旅

会议节庆活动型系列旅游产品

洪海“三月桃花”之旅

飞龙庙庙会游

龙潭湖游船会议游

龙潭湖龙文化节节庆游

四面山乡村文化节之旅

(2)旅游产品开发时序

近期(1999――2004年)

水口寺观光、礼佛旅游产品

水口寺—飞龙庙度假休闲、艺术鉴赏及购物旅游产品

洪海休闲度假、观光及农家乐之旅

龙潭湖水上娱乐、度假休闲、会议、竞技、观光旅游产品

卧龙沟观光、文化旅游产品

土地岩观光、休闲旅游产品

望乡台——响水滩观光、水上游憩旅游产品

林都湖乡俗体验、怀古、观光及科考旅游产品

珍珠滩漂流、度假旅游产品

中远期(2005――2015年)

朝源观宗教朝觐旅游产品

土地岩探险旅游产品

黄连坝—坪山水上运动、度假休闲旅游产品

核桃坪生态观光旅游产品

洪海水上娱乐、体育健身旅游产品

核桃坪康乐休养、度假旅游产品

大窝铺原始森林科考、探险、观光旅游产品

凤场会龙庄射击体验旅游产品

3、旅游线路组织

四面山旅游线路应以四面山镇为中心,按照“主题突出、开放协调、系统有序、形成环路”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及规划中的交通线网,采用环线与支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合理地组织。

(1)重点线路组织

● 四面山镇――望乡台――洪海――渝黔界碑观光旅游线

● 四面山镇――土地岩――水口寺――朝源观观光旅游线

● 四面山镇――水口寺――三道拐瀑布――三道河瀑布――鸳鸯瀑布十里峡谷观光旅游线

● 四面山镇――朝源湖度假村、朝源观度假旅游线

● 四面山镇――七彩农庄――静海度假旅游线

● 四面山镇望乡台――土地岩――飞龙庙――灰千岩――水口寺观光休闲旅游线

● 四面山镇――林都湖乡俗村――洪海乡俗民情体验旅游线

● 四面山镇――林都湖植物园――静海自然感应园――大窝铺生态旅游线

(2)次级线路组织

●四面山 陆路 会龙庄:庄园文化鉴赏旅游线

●四面山镇——龙潭湖——卧龙沟 水上娱乐、文化鉴赏、登高揽胜旅游线

●四面山镇——花岩沟——土地岩 观光探险旅游线

●花岩沟—花果山—太阳坪—卧龙沟:登栈道、观瀑布、峡谷、溪流、珍稀动植物

●花岩沟——花果山——相思岩——卧龙沟:登栈道、观瀑布、猴趣

●花岩沟 乘船 龙潭湖 乘船 卧龙沟

●四面山镇——悬幡岩瀑布——坪山湖——白龙下山:水上娱乐、观光休闲一日游

●悬幡岩瀑布——坪山观雪——坪山湖(乘船):观瀑布、湖泊、雪景

●黄连坝瀑布 陆路 仙女洞

●四面山镇——黄连坝瀑布 水路 黄连湖——仙女洞: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二日游

●四面山镇——灰千岩 乘车 飞龙庙 文化鉴赏旅游线

●四面山镇——土地岩观光探险旅游线

●土地岩瀑布——张家山:观绝谷、陡岩、瀑布、丹霞地貌

●四面山镇——望乡台瀑布——林都湖——响水滩 观光过境旅游线

●四面山镇——望乡台瀑布——文家寨 瀑布欣赏、遗址观光旅游线

●文家寨——望乡台瀑布——二洞响雪—合麻千:观瀑布群、军事遗址、溶洞

●文家寨——望乡台瀑布——二洞响雪——林都湖 乘船 响水滩 观瀑布群、湖泊、军事遗址、溶洞

●文家寨——望乡台瀑布——二洞响雪——响水滩

●四面山镇——还达山 田园观光、登高揽胜旅游线

●红岩山——笔架山——大地回旋——玄武山 观山水风光、田园风光

●红岩山——黄桷田——还达山——玄武山

●杉坪子瀑布——珍珠滩 乘船 珍珠湖:观瀑布、滩涂、湖泊、水上游乐

●大洪海——渝黔界碑——小洪海

●大洪海——太子洞——小洪海:观湖泊、古墓、野生动物

●九凤山(贵州)—金龙寺(贵州)—渝黔界碑—大洪海:观湖泊、地貌、寺庙、界碑

●锣鼓洞瀑布——石门坎——核桃坪——蜈蚣坝——蔡家道角:观原始森林、溪谷、瀑布、古生物群落

●莫花沟——插旗山——大窝铺——凤尾瀑布——铁匠岩——青杠峡——西河口——仙女湖 观原始森林、溪谷、瀑布群、湖泊、古生物群落

●德政碑——仰止山庄——小洞口瀑布——水口寺瀑布——水口寺——天女散珠——三道拐瀑布——猴血岩

●鹰咀——三道河瀑布——寨门瀑布——小黄洞瀑布:观瀑布、峡谷、丹霞地貌、古寨、古生物群落

●仰止山庄——水口寺瀑布——三道拐瀑布

●血千岩瀑布——鱼塘湾瀑布——李氏佳城

●血千岩瀑布——七星点斗——朝源观:观庙宇、瀑布、森林

(3)旅游环线组织

①从重庆主城区、江津进入景区

江津——凤场景区——黄连坝——坪山——龙潭湖——望乡台——洪海——珍珠湖—土地岩——飞龙庙——灰千岩――水口寺——斑竹园――重庆

②从贵州赤水、四川佛宝国森林公园进入景区

大窝铺——飞龙庙——灰千岩——水口寺——凤场——黄连坝——坪山——龙潭湖——望乡台——洪海——珍珠湖——土地岩――大窝铺

③从贵州进入景区

贵州——渝黔界碑——洪海——望乡台——龙潭湖——坪山——黄连坝——凤场——水口寺——飞龙庙——土地岩——珍珠湖——洪海――渝黔界碑――贵州

(4)专项旅游线路

各类游客由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兴趣不同,其旅游需求也不尽相同。为了满足各种游客的需要,扩大客源,必须在进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旅游线路组织。

①宗教朝圣路线

朝源观景区——水口寺十里峡谷景区——飞龙庙景区

②文学艺术鉴赏路线

飞龙庙景区(灰千岩)——龙潭湖景区(卧龙沟)——凤场景区(会龙庄)

③考古路线

凤场景区(石坎岩墓)——洪海景区(古墓)——飞龙庙景区(灰千岩)

④科考探险路线

龙潭湖景区(花岩沟栈道)——土地岩景区——大窝铺原始森林景区

⑤田园风光、农家乐旅游路线

洪海景区——四面景区

⑥革命传统教育路线

望乡台——响水滩景区(文家寨)

⑦生态旅游路线

大窝铺原始森林景区——核桃坪园原始森林景区

4、旅游产品促销

能否开发特色产品并灵活适应客源市场需求是一旅游地能否拓展并稳固占领旅游市场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崇尚以山林生态野趣和参与体验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和体验旅游。四面山应充分利用其开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开发参与性强的特色旅游产品,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促销手段拓展客源市场。具体促销手段包括:

1)举办或到外地参加旅游交易会、博览会、展销会。

2)设立专门的促销机构,建立重庆市、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促销经营网络,加强同外地知名旅行社的联系合作,拓展促销渠道。

3)在四面山镇建立1―2家旅行社,并加强与主城区及周边地区旅行社的合作,多方组团,多渠道输送游客。

4)借助影视、广播、书刊等媒体进行多方式宣传报导。

5)制作并分发录像、照片、光碟、磁带、幻灯、光盘、旅游及投资指南等宣传促销材料。

6)邀请旅游商、作家、投资者、摄影师及记者来访,并将其作品在媒体上公开发表。

7)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开展网上促销。

8)搞好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的口头宣传。

(二)旅游商品开发

四面山旅游商品的开发应依托当地资源,针对市场需求趋势,体现地方特色,按照“四全”原则,多开发四面山土色土香的特色山货、山野小吃等绿色食品,注重大众化、多样化和系列化,创造旅游购物精品、名品。

1、土特产品 四面山中草药资源最丰富,药用植物达300多种,应在中草药上做重点开发,可设立专门的中草药种植场,专门种植旅游者喜爱的最具市场潜力的中药材。可重点开发的中草药有:苦参、黄连、杜仲、黄柏、何首乌、三七、白芨、天麻等。另外,四面山茶叶也颇具发展潜力。可建立专门茶叶生产基地,开发生产四面山云雾茶、绞股蓝茶。

2、工艺品 可开发石雕、木雕、根雕、竹刻工艺品;草编、竹编、腾编等编织工艺品;纸花、羽毛花、绢花等花画工艺品;风筝、空竹、风车、积木等玩具工艺品。

3、旅游纪念品 可开发四面山手杖,带有四面山美景的徽文牌花饰、卡片、纪念册、光碟、珍稀植物标本及纪念币、纪念章等。

4、旅游日用品 可生产带有四面山美景图案的旅游帽、太阳帽、毛巾、手帕、餐巾、卫生巾、牙刷、旅游鞋、旅游包、地图指南等。

5、旅游食品 在突出深化江津五朵金花:白酒、米花糖、柑桔、绞股蓝、天府花生的基础上,多开发以绿色风味食品为特色的山野小吃、山珍野味,如泉水豆花、嫩苞谷、竹笋、清汤竹荪、香菇、野蜂蜜、竹筒八宝饭、蕨菜、野木耳等。重点开发土豆系列食品、腌腊食品,如老腊肉、萝卜干猕猴桃、杨梅、樱桃及其它生物营养保健品,饮料可开发四面山矿泉水。

(三)项目规划

1、四面山镇综合服务接待项目

(1) 项目安排

四面山镇是游客进入四面山风景区最主要的入口,将其规划为名胜区的综合接待与管理中心;镇内饭店应以中低档次为主,面向大众化;规划在四面山镇建立大型生态停车场、旅游汽车站和生态车队。游客到达四面山镇后,必须换乘景区专用的生态车(无污染电瓶车或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车)方能到其它景区游览观光;规划建设生态旅游解说厅,游客要到其它景区游览,必须事先在生态旅游解说厅接受生态旅游教育,然后在导游的指导下游览各景区;龙潭湖及卧龙沟景区规划为四面山综合服务接待区的观光娱乐区。应对龙潭湖游船加以改造,全部使用无污染游船,提高游船档次;规范整治卧龙沟景区游道。

2)核心项目——生态旅游解说厅

地点:四面山镇

内容:占地300m2,两层,采用我国传统建筑风格;一楼为导游解说厅, 二楼为生态旅游图片展示投影放相厅四面山各游览区景点浏览导游厅。

投资:200万元

周期:19992003

3)辅助项目

生态停车场、旅游汽车站

地点:四面山镇

内容:6000m2的大型生态停车场,占地1000m2的旅游汽车站

投资:150万元

周期:19992003

生态车队与游船改造

内容:购置25辆中型无污染车,15艘无污染高档游船

投资:无污染车125万元,清洁游船23万元

周期:无污染车19992003年,清洁游船20052010

2、飞龙庙七彩农庄休闲项目

1)项目安排

七彩农庄地点选在姜家寨和灰千岩摩岩石刻之间,在对现有田园风光改造的基础上,布置风格各异的四合院农庄别墅,其间配以适当的小型风景园林、花卉植物园。在此以南,规划生态农业园区,用于经营四面山旅游业所需的花卉和水产资源。农庄设计风格和用材应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景区用地狭长,各农庄组团和景点被分水岭隔开,留有足够的距离,可避免不同风格的相互排斥。对于距离过近而又形式相异的景点,则可以通过大面积竹林等绿化手段来进行分离。这些农庄组团通过3m宽的道路与水口寺至飞龙庙的主干道相连。为使飞龙河具备通航能力,需要对河道进行整治。同时改善水质,整修两岸竹林灌木。河道上每隔150m设一小型的条石码头,码头旁设置休息与观景平台,提供旅游服务。

2)核心项目——七彩农庄

地点:姜家寨与灰千岩摩崖石刻之间

内容:100套农庄组团,为四合院农庄风格,别墅间配置风景园林,花卉植物园

投资:7000万元

周期:20052010

3)辅助项目:

生态农业园

地点:农庄别墅群以南邻近地域

内容:花卉培植园、水果生产园、水产品生产园、梯田观赏区

投资:500万元

周期:20052010

七彩农庄服务活动中心

地点:七彩农庄别墅组团附近

内容:设置管理中心及少量娱乐设施

投资:350万元

周期:20052010

河道整治、小型码头及停车场

内容与周期:整治飞龙河道,使其具有通航能力;改善水质,修整两岸竹林灌木;设置河道条石码头、休息与观景平台;修建别墅组团至主干道的公路支路;修建200m2的生态停车场

投资:300万元

周期:20052010

公路建设

☆内容:新建飞龙庙至响水滩10km的四级公路;飞龙庙至洗鱼口10km的四级公路;

周期:19992005

投资:4200万元

3、朝源湖生态度假项目

(1)项目安排

在鱼塘湾瀑布上游筑坝形成“W”状湖泊,沿湖布置度假别墅区。别墅区由呈组团分布的别墅群组成,三米宽的滨水环路将各个组团联系在一起。湖区南部山坡由于过度采伐,已成为光秃秃的一片,其地势坡度较缓,用地开阔,比较利于大规模建设,不过在建设中应注意植被的恢复培育。湖区北部植被保持良好,建设条件较南部差,在建设中应尽可能地保护原有环境,不宜建设的地区可作休闲娱乐区域,设置别具情调的散步道和小品景观。别墅建筑的布置不是采用均匀布点方式,而是采用类似于当地民居的簇群式半围合布局。在保证每一户视野开阔的前提下,使组团内的别墅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筑形体低矮、总平面舒展,大檐口、灰色屋面,尽量与环境协调。垭口上是高级滨水别墅区的服务中心和交通中转站。垭口上设置停车场,外部车辆到达后,居住者换乘水面交通工具或区内电动交通车辆到达各自住地。垭口上的服务中心同时还要为朝源观景区的旅游者服务,在设计的时候,应将两种不同的功能区分开,避免干扰。朝源观对面的山体因为过度采伐而成为濯濯童山,对整体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在开发建设中应努力恢复植被。对于朝源观景点的开发利用,应在文物考古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通过“整旧如旧”的手法,修缮损坏的建筑,清除杂草乱石,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复当年的风貌,而不是对其盲目修整,以致降低了它的历史文化价值。

2)核心项目——朝源湖度假村

地点:垭口

内容:在渔塘湾瀑布上游筑坝形成朝源湖,沿朝源湖建设50套度假别墅群

投资:1300万元

周期:20112015

3)辅助项目

“朝源观”恢复保护

地点:朝源观

内容:修缮损坏建筑,清除杂草乱石,恢复其当年风貌;将雕塑、石刻等文物进行登记保护,派专人管理

投资:150万元

周期:19992005

服务中心、交通车站、停车场及植被的恢复

地点:垭口上和朝源观对面山体

内容与周期:

度假村服务管理中心 20112015年;

停车场(200m2);恢复朝源观对面山体植被,19992005年;

投资:200万元

公路建设

内容:新建鸳鸯瀑布至朝源观公路(3km

投资:840万元

周期:19992005

4、水口寺峡谷飞瀑观光项目

(1)项目安排

为了突出四面山景区西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在现今水口寺山庄的位置重新恢复原有的寺庙,并请高僧来延续其香火,使其真正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景观点。对于游客游线应相当重视,使其畅通无阻又不对寺庙产生过大的干扰。对于水口寺以北的五个瀑布景点,不能使用简单“点——线”式规划将其联系起来,而应从各景点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将各个景点串成有机的整体,使旅游线路更加多样化。

小洞口瀑布、水口寺瀑布与水口寺山门距离较近、联系紧密,所以在规划中应将三要素视为一整体来考虑。小洞口瀑布与水口寺瀑布顶部约二百米的范围内形成一条旅游环路,在环路上不仅可以欣赏小洞口瀑布全方位的景观,还可以从上至下地观看如天河坠地的水口寺瀑布。在这一环路内还安排了以游泳为主的娱乐项目以及设在浅滩旁的露天茶座,使多种活动的开展成为可能。通过九十米的石阶下到水口寺瀑布底部后,瀑布旁的栈道、索桥、石阶、步行道又形成一条旅游环路。在这条环路上可以较全面地观赏水口寺瀑布,同时领略瀑布附近丹崖的瑰丽景色。水口寺瀑布对面有较为宽敞的用地,通过在一旁加建服务性建筑,使其成为观景、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三道河瀑布与三道拐瀑布的景观相对较为逊色,在建设中注意对沟谷整治和植被生境营造。鸳鸯瀑布与其它景点相隔较远,从峡谷前往瀑布的线路需要步行相当长的时间。在具体的规划中,要对线路精心组织,在途中提炼出多个观景点,并通过对瀑布下游水系的整治和途中植物的处理,使景观更为丰富。

十里山沟一线天景区从斑竹园向南延伸至水口寺或鸳鸯瀑布,是四面山西部景区中线路最长的景区,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要领略峡谷中幽静深邃的景致,只有通过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而且徒步观光也可减轻对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十里山沟一线天景区内主要是观赏移步换景的一线天风光和多姿多彩的珍稀动植物。在规划中,为使自然原始的特色得以体现,所以不作大规模的开发,只是将鹰嘴岩、高滩子、高歇子作为重点来进行组织整个线路。在三个节点的位置,布置旅游服务设施,使游客在辛苦的跋涉途中得到适当的休息,同时,在这三个节点处进行景观建设,突出其在整个景区景观体系内的地位。

在漫长的旅游线路中应分布有足够的休息服务设施,以保障游客的安全。途中还可以设立若干说明性标志,帮助游客了解和认识四面山西部景区内的珍稀动植物,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核心项目——十里栈道

地点:水口寺至鹰咀、斑竹园至鹰咀、鹰咀至斑竹园的山沟

内容:十里探险栈道

投资:100万元

周期:20052010

3)辅助项目

姜家古寨的修缮

地点:姜家古寨

内容:修缮姜家古寨,增建少量仿古建筑,配置古代器具,修小型牌坊

投资:150万元

周期:19992005

水口寺瀑布群景观营造项目

地点:水口寺至鹰咀再至鸳鸯瀑布的峡谷中

内容与周期:

△在今水口寺山庄位置恢复原有寺庙,20112015年;

在水口寺瀑布以北100200米处修建水口寺瀑布凌空索桥,19992005年;

水口寺瀑布文化娱乐活动广场;在水口寺瀑布栈道旁开凿岩洞,设置适当休息、娱乐设施,19992005年;

在小洞口瀑布下游50米处筑坝,形成大面积水面,辅建适当附属建筑,19992005年;

改造鸳鸯瀑布现有栈道,在适当地方建观景亭、休息处,19992005年;

修建三道河瀑布步行游道和悬挑结构的观景台19992005年;

在距三道拐瀑布不远处的巨石上建造景亭和石阶19992005年;

△修建步行道与旅游服务设施,19992005年。

投资:175万元

十里山沟一线天北部景观塑造项目

地点:鹰嘴岩至斑竹园

内容:

在鹰咀岩、高滩子、高歇子三节点建小规模旅游服务设施;

△整治鹰咀岩、高歇子附近的河道;

恢复高滩子水磨和水磨房,增建景亭、雕塑。

投资:100万元

周期:19992005

道路与停车场

内容:

新修鸳鸯瀑布至两河口9.2km的三级公路;

新修斑竹园至鸳鸯瀑布7.9km的二级公路;

新修水口寺至鸳鸯瀑布5km的三级公路;

新修水口寺至四面山镇10.4km的三级公路;

改造水口寺至飞龙庙再至大窝铺的14km公路为三级沥清砼路面公路;

在水口寺建400m2的小型停车场。

投资:11222万元

周期:19992010

5、静海水上生态游乐项目

1)项目安排

静海水上娱乐区是因在飞龙庙上游筑坝而形成的,其水面呈带状,蜿蜒在狭长的山谷中。静海水上娱乐区水面面积较大,适合于开展划船、快艇、冲浪、垂钓以及水禽观赏等旅游活动。针对其狭长的水面,在静海的南北两端和中点的位置设立旅游服务处,提供休闲娱乐以及对水面活动进行管理。滨湖而建的道路将这三个点串联起来,其中湖区的北端临近飞龙庙,是整个水上游乐区的入口处,旅游服务处就设在入口处;位于中段的旅游服务处可以作为整个水上游乐区的活动中心和标志性建筑物,其功能多样,造型力求轻盈舒展,和湖光山色融为一体;位于湖区末梢的旅游服务处不但为在湖区内的游客服务,还可以为以此为基地进行科学考察的游客提供方便。在静海湖边建山水音乐感应园,让音乐、湖水、山、林在峡谷中产生混响与共鸣,使游客与山、水、林、泉溶为一体,置身于大地音乐的自然世界,使身心获得愉悦,心灵得到净化,心情得到抚慰,情操得到陶冶。在静海湖区两旁规划珍稀植物园。并在静海水上生态游乐区入口处附近建立珍稀植物培育基地,成立专门的展厅供游客参观。

培育基地旁建造供展览用的温室,以丰富的植物和详尽的说明帮助游客了解自然,形成环保意识。

2)核心项目――自然感应园

项目选址:该项目拟建于四面山植被较好、森林较为密的静海峡谷区域

旅游功能:医疗、保健、消闲、度假

项目内容设计:

设计理念: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天人合一的意境与氛围,生息疗养的一流场所。

总体风格:原生的环境,人为的创意,纯然的生态,建筑与景观的统一

主要内容:

绿色雕塑园(包括细胞雕塑、花木剪接、根雕、巨型植物雕塑等);

大地艺术园;

山水音乐感应园;

森林浴场;

投资:500万元

周期:20052010

3)辅助项目:静海珍稀植物园、温室展馆、停车场项目

地点:飞龙庙上游峡谷

内容:

在飞龙庙上游筑坝形成蜿蜒于峡谷中的带状湖泊;

在静海湖区两旁建珍稀植物园,在静海湖北岸入口处建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和温室展馆;

静海湖旅游服务管理处,滨湖游道及200m2的停车场。

投资:200万元

周期:20052010

6、望乡台四面高瀑游览项目

1)项目安排

望乡台瀑布是东部景区的核心景点,在此规划“梦幻水都”设置观光、休闲、娱乐体验项目。首先,对瀑布右侧栈道、游道进行增修,以真正实现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转山观瀑;其次,对瀑布注入的水潭进行挖深扩大,以便让游客能乘船进入瀑布内侧观瀑,体验乘船进入水帘洞天的轰鸣感受;再者,对瀑布进行灯饰效果包装,以便能在夜间观瀑,体会与白天观瀑的不同梦幻感受;对潭水出口通道进行整修,使之能容纳更多的人在叠水滩上沐浴、戏水;增设夜间观瀑台,休闲亭。同时,禁止在望乡台边缘修建电站及其它破坏景观和谐的人文设施,已修建的电站应予关闭,以保证瀑布常年流水。

2)核心项目——“梦幻水都”

☆项目选址:该项目拟建于四面山望乡台瀑布,因其水力资源丰富,落差较大,下游建成卧龙沟水库后形成较大水面,且潭底周围拥有相对开阔的空间,可供建相应设施。

☆旅游功能:

△四面山景区夜间观光、游乐的极佳场所,重庆市一流的水趣园。

△集观光、休闲、参与、游乐于一体的主题园区。

☆项目设计:

△设计理念: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应与国家级的旅游项目配套;项目设计突出“天人合一”原则,规划结合自然,结合资源,加大项目的科技含量,项目需配备一流的设施,突出一流的创意。

△整体风格:动态缤纷的不夜水城

△主要内容:

◇瀑布的加宽及上游水的过滤与净化;

◇瀑布底部水潭的挖深扩大改造及相关项目的各引水工程;

◇利用现代灯具及灯光环境艺术,构造动态水景,建设“动态不夜水城”;

建与环境协调的大型水车,注意水车选材及灯饰修饰;

卧龙沟水库建成后,建三级提升急流涌进及水上夜间冲浪项目;

瀑布边远区设水上游憩园,辅以灯彩装饰,主要建水上亭、榭、廊、苑,设置相应的娱乐项目;

园区四周设灯彩模拟礼花数处,景区入口建“火树银花”,水潭表面设灯雕塑,整个园区空间顶界面设“满天星”灯饰;

水上音乐公园建设(突出音乐的山水视觉化创造)。

☆投资:1500万元

☆周期:2005——2010年

(3)辅助项目:

停车场、步行道及景亭

☆地点:望乡台附近

☆内容:小型生态停车场(200m2),1km的步行游道,观景台、休闲亭,少量服务娱乐设施。

☆投资:80万元

☆周期:2005——2010年

②公路与停车场

☆内容:改造头道河至望乡台公路为三级沥青砼路面公路,200平方米的小型 停车场。

☆投资:1200万元

☆周期:1999——2005年

7、洪海水上休闲项目

(1)项目安排

洪海景区是以蜿蜒于沟谷间纵横交错的水体和沟间次生植被丛林及部分农地组成的幽静“世外桃源”。通过对洪海景区的改造建设,将其建成为一个以休闲观光为主,兼具商贸、购物、农家乐等多种功能的生态休闲区。在桃花岛上营造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桃花岛的幽静园林意境,培植桃树林,增建少量亭台水榭,使游客在划船健身、观赏水禽之余可靠岸进入桃花岛园林中闲情漫步,放松休闲,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对现有农家乐建筑进行改建,一律使用当地的红色丹岩建材构建,楼层不能超过三层,并建立小型污水污物处理设施,以保证洪海水质。对渝黔界碑进行重建,使其更显目,雄壮,还可增进一小型牌坊,增强边境氛围。为充分发挥边境效应,可在界碑处建商贸街,让游客在游览尽兴之余能带回称心如意的土特产品。

(2)核心项目——桃花岛开发项目

地点:洪海桃花岛

内容:

万株桃树林(定期组织桃花节旅游活动项目);

荷花池(内种大量荷花、养鱼及观赏类水禽);

桂花林(2.7亩);

白鹤林;

少量亭台水榭及步行游道;

水禽乐园;

投资:500万元

周期:1999——2005

3)辅助项目:

民族商贸半边街

地点:洪海渝黔界碑处

☆内容:商贸街道100m2,门面30间,货架若干;

☆建筑格式:平房、仿古建筑

☆面积:1999m2

☆投资:60万元

☆建设周期:2005——2010年

②洪海旅游专用码头

建设该码头能保证在不同水位情况下,游船能安全停靠,方便游客,同时也保证景区的规范性。

☆地点:洪海店子上岸边

☆内容:长0.5千米,宽8米的轮船形钢筋混凝土码头,设泊位200个

☆投资:70万元

☆建设周期:1999——2005年

道路与交通设施

地点:洪海

内容:

新建洪海至渝黔界碑6公里的四级公路;

将土坝停车场改造为40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

购置新型高档无污染旅游船40艘。

投资:1330万元(其中公路建设投资为1300万元)

周期:1999——2005

界碑重建与农家建筑改造

地点:洪海农家乐区域和界碑处

内容:

改建渝黔界碑为200cm×50cm×600cm 的新界碑;

修建界门牌坊;

对现有农家乐建筑外观进行改造,统一使用当地红色丹岩建材构筑,风格可模仿当地农庄,楼层不超过三层。

投资:115万元

周期:2005——2010

8、响水滩乡村民俗展示项目

1)项目安排

四面山景区乡民淳朴好客,热情奔放,其民间建筑、乡民服饰古香古色,文化娱乐土色土香。为充分挖掘四面山景区的乡土民情,让游客体验其土色土香的乡俗文化,特规划此项目。在响水滩林都湖一带规划乡俗村,兴建土产作坊,让游客参观江津米花糖、江津老白干等土产的土法制造工艺,让游客亲自操作、亲身体验,并让游客品味香纯可口的四面土产,随之产生购物欲求。土产作坊以土法沼气为燃料,以水车为动力,体现“土”字特色;在乡俗村定期举办赛酒会、赛歌会、土产展示评比比会等旅游活动。

2)核心项目——乡俗村

☆项目选址:该项目拟建于江津四面山响水滩林都湖边缘。

☆项目功能:展示江津米花糖、江津白酒等土特产的原始生产、加工及工艺流程,促进四面山景区旅游购物事业的发展及旅游商品的开拓。

☆项目设计:

△设计理念:使游客对江津民俗民风、历史文化有更深切的体验。通过对原始、古朴、粗放的江津土产工艺流程的参观、参与,进一步激起旅游购物的热情,扩大旅游消费的内容。

△总体风格:前厂后店式生产、经营综合体。厂(作坊)需古朴、简陋、原始;店铺应典雅、优美、洁净。

△主要内容:

江津白酒酿造作坊;

江津米花塘原始工艺作坊;

四面山江津土产销售中心;

土豆系列产品生产销售观光中心;

◇绞股蓝茶生产销售观光中心;

◇江津风物展厅;

土产野味美食餐馆;

乡俗歌舞露天表演场;

农田作业体验场;

生态观赏渔场与露天烹饪体验场。

1km2的观赏植物园。

投资:910万元

周期:2005——2010

3)辅助项目

道路与交通设施

地点:林都湖

内容与周期:

改造望乡台至响水滩的公路为三级沥青砼路面公路;1999——2005年;300万元;

200m2的小型生态停车场;10万元;19992005年;

少量小型游船;10万元;2011——2015年;

总投资:320万元

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一)生态与环境保护的价值

生态旅游区的优良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保证。四面山良好的森林植被、优质的自然生境和古朴的人文现象,是四面山旅游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基础。为使四面山具有永久持续的生命力,保证旅游永续利用这种资源,必须严格保护其生态环境。失去这种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就会失去旅游开发的支持。因此,维建永续的优质生境,是四面山发展旅游的必由之路。

(二)生态与环境现状

目前四面山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有保存良好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森林覆盖率达95.4%。由于森林的调节作用,四面山水土流失较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较低,加之目前政府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也较轻,整个四面山的生态和环境状态较好。

由于四面山以前交通不便和人们对森林、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致使森林受到破坏性砍伐。近年来风景区的开发,经营者对旅游认识不足,人为的破坏和污染已出现,各种环境污染、破坏都有恶化的倾向;特别是水体污染,对水资源的利用,导致四面山著名的瀑布景观损坏了自然的景观价值;各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布局混乱,体量、尺度、格调与环境不协调,破坏了景区原有的自然风貌。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三)生态和环境保护理念

1、生态环境保护总原则

四面山先后被批准为市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根据《重庆市江津四面山旅游规划》的总原则和指导思想,为使景区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使四面山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必须严格保护其生态环境,应坚持以下原则:

1)生态与环境保护优先原则

生态环境是四面山经济发展的根本,任何形式的生态环境破坏都会阻碍四面山旅游和其它经济的发展。只有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才有经济的稳定发展。只有维持长期的生态平衡,才会有长期的效益。

2)生态与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旅游经济发展和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间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制约的一面。四面山旅游开发应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决不能因眼前利益忽视和损害了整体的、长远的利益。

3)整体全面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影响环境、生态的要素很多,要素与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生态和环境的灾害是一个发生直接导致其它灾害发生。因此,四面山的环境保护也应从整体出发,全面综合防治。

2、四面山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建立良好、永续的生态环境;将四面山建成生态旅游区环保的典范,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自然保护区标准;将森林植被覆盖率恢复为98%以上,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和谐地统一起来,以维持持续的生态环境和旅游发展。

(四)景观保护规划

1、景观保护与开发原则

按总原则思想,根据景区、景点的价值分级保护,分级管理,有步骤地进行开发和开放,防止人为的破坏和旅游污染,以求生态环境的长期平衡。

2、保护分级与界定

四面山以“山、水、林、瀑”等自然景观吸引旅游者,旅游开发应保存其原始属性,尽量减少人工修饰。

1)原始森林景观核心保护区

四面山大窝铺地区还保存了原始森林,核桃坪也有大面积的原始林区。它们是地球同纬度地带保存较完好的原始阔叶林区,面积为34.79 km2,是四面山森林景观的代表,应加强旅游者进入量的控制。

2)一级景观保护区

该区为四面山风景区主要景点周围的游览区域,包括龙潭湖、望乡台、土地岩、水口寺、一线天、洪海、飞龙庙、朝源观等,它们是四面山风景资源的精华,保持其自然原始趣味,不得随意改造,人工设施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严格处理污物、污水,防治旅游污染。

3)二级景观保护区

游览区外及景区联系道路两侧,以保护自然特征为前提。为保护旅游视觉效果和旅游环境,在游览视线可及范围内,禁止乱砍伐,防止景观破坏和视觉污染。

4)三级景观保护区

为了四面山景观保持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栖环境,应防止生产、生活和旅游带来的污染,搞好护林防火和育苗造林工作。

3、景观保护措施

1)减小人为开发性破坏,将人造景观生态化。

在四面山旅游开发过程中,以保护景点和大生态环境为前提,设施建设必须按相关规定(定点、定规模、定格调),经管理部门批准,统畴设计安排,建筑保持地方风格,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使建筑与环境协调。

2)尽量减少和消除现有破坏源

不得随意砍伐区内森林,在不影响景观和生态环境条件下,按管理部门计划,有序地间伐,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当地居民和旅游接待地应有相应的排污设施,进行生活“三废”处理。

3)防治自然性景观破坏

按灾害防治要求,大搞植树造林,普遍绿化,消除砍伐迹地,消除景观平淡区,沿河道重点绿化,形成新的人工植物群落。搞好防火护林工程,加强灾害的预防工作。

4、人文古迹景观保护

四面山人文古迹相对较少,保护现有的文物古迹,对四面山旅游景观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四面山现有人文景观多处,较有考古价值的仅有朝源观和灰千岩,其次是飞龙庙、会龙庄。

建议对朝源观、灰千岩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进行保护、维修。增加景区景观的文化层次,尽量少建与之无关的新人工造景;搬迁占用飞龙庙的其它人为活动,并按原样修复;花岩沟栈道不破坏现有的木结构,保持险峻的特点;对会龙庄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维修,迁走占用该地的学校;保存四面山古花坟、碑文。

(五)自然灾害防治规划

四面山的滑坡、泥石流、洪水、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活动强度较轻,由于特有的地质环境、风化条件和气候条件,危害最大的灾害首推洪水。特别是每年雨季,洪水滑坡、崩塌、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到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生命安全。

1、崩塌、滑坡泥石流防治

(1)防治重点:崩塌、滑坡(泥石流活动相对轻微)

(2)防治区域

主要防治区域:四面山镇——林都湖旅游公路两侧坡体;四面山头道河乡场附近;双河坝——飞龙河旅游公路两侧坡体;水口寺——十里峡谷——鸳鸯瀑布步游道两坡。

次要防治区:飞龙庙——大窝铺旅游公路两侧;飞龙庙——水口寺居住区后坡;望乡台瀑布景区;四面山镇下游区。

3)灾发原因: 坡陡崩塌;

△岩体和坡脚堆积物松散稳定性差,易发生性高;

旅游通道建设。

(4)防治对象:发生在这些区域和地带的崩塌、塌方、滑坡以及人为活动导致的坡脚失稳(主要表现为:公路基脚失稳、公路两侧山体、动崩塌、危岩散落等)。

(5)防治措施:

主动防治措施:工程措施有清理危岩、加固路基;在危险坡体处设置护坡墙、重力挡土墙;在公路两侧,两坡种植护路林、护坡林等生物措施。

被动防治措施:设置灾害管理系统,避灾应急措施;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加强险情的预测预报。

2、洪水防治

1)洪灾表现:四面山洪灾为暴雨洪灾,因降雨量过大致河水暴涨,冲蚀岸堤、农舍、庄稼;以及导致链条灾害发生,1998年大洪水灾害遍及全四面山区,损失严重。

2)主要防治区域:人文活动活跃的洪水河段和山洪主发区,即四面山镇—望乡台瀑布、林都湖—大洪海、飞龙庙—水口寺、马家沟、望乡台瀑布—土地岩瀑布。

3)防治措施建议:

建置工程护岸措施(护岸坝、护岸墙)防止洪水掏蚀岸脚,导致灾害链产生。

疏通河床防治因河道阻塞成灾。

在瓶颈河道地段扩宽河床,以疏通河道,保证河道畅通。

培育护岸林等生物防治措施,既达到防灾效果,又能改善环境,优化生态。

建立预警和报警等监控系统,提前预测灾害发生,以便积极避灾。

灾发疏散避灾措施,一旦有不可预见洪水灾害发生,能有序、及时地疏散人员和财产,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⑦加强防洪教育,提高全民防洪意识,强调洪灾发生因素,增强全民的忧患意识。

⑧健全法律,依法治水,对违法者必究。

3、水土流失防治

水土保持是维护生态环境,巩固和扩大水利建设综合效益的重要环节。一个地区水土流失的强弱,是衡量该地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1)四面山水土流失现状:

四面山土地侵蚀大多数属于水蚀,河谷地带和陡峻的山坡也有明显的重力侵蚀。山坡林区表现为面蚀和沟蚀。

整个四面山林区无明显水土流失的面积为186km2,轻度流失的面积为4km2,中度流失的面积为9km2,强度流失的面积为42km2。目前尚无极强度以上的流失区域。近年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有升级的现象。如不急时防治,四面山水环境将恶化。

(2)水土流失灾害发生原因:

植被覆盖率降低、人为过度耕种,导致雨水面蚀、坡面不合理耕种、以及裸露土地增加。

3)防治区域与目标:

①在耕作区的河床以上20米高程内,为现在的主要农业(生态游憩)区,是四面山水土中度侵蚀表现区,中期内,通过防治,将水土流失降低为轻度流失(500T/km2)。其次是张家山、朝源观等过渡砍伐区,应立恢复植被,防治灾害蔓延。

河床以上2080米坡段(游憩缓冲区)为当地居民主要砍伐,通过防治将水土流失控制为常态流失。

③原始森林区,稳定植被覆盖率,保持无水土流失状态。

4)防治方法建设:

改良农耕地耕作方式、耕作制度,控制裸露面积。加强水土保持实验。>2度的坡耕地应退耕还林还草;

②进行林地恢复措施,尽快将张家山等砍伐区的植被恢复,提高植盖率;

③实施保护措施,对现有水土保持良好地区进行保护,防止因人为活动引发新的水土流失区;

④加强法规监督,防止盗砍、乱伐现象发生。

(六)护林防火防虫措施

森林火灾是森林的最大敌人。四面山风景区,一旦发生灾害,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是在大窝铺-核桃坪原始林区),不仅生态环境会遭受破坏,对旅游吸引力也有极大的影响,甚至丧失。虫害是森林的另一天敌,不仅危害森林,还威胁人类活动。

1、防护范围:四面山

(1)主要防护范围:四面山各林区

(2)重点防火范围:大窝铺、核桃坪原始林区

2、防火防虫措施建议

(1)防火措施:

在大窝铺插旗山,莫花岩、雪家山,核桃坪、牯牛背、太阳坪等山地高点建置预警、报警观测站,基本覆盖四面山;

建立森林消防站,一旦发生灾害,能及时赶赴现场;

设置森林防火的教育系统,树立全民防火意识

森林防火监督系统,能对不守规则者和林火隐患及时制止

2)防虫措施:

建立相应的虫害监测检查点,一旦有虫害隐患,立即防止;

可以建立防虫害研究站,掌握虫害规律,定期杀虫;

△尝试生物治虫措施,减少化学污染。

(七)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对环境有破坏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物污染,生产者为人。随着四面山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将成为直接或间接的生产者。

1、空气污染防治

四面山空气污染源主要为当地居民和旅游者饮食、取暖燃烧气体废物。

(1)主要危害:对空气质量有直接影响,大量的薪柴燃烧导致砍伐现象;对旅游环境有影响,如果不加强防治,最终失去旅游条件,整个生态环境因此被破坏。

(2)主要防治区:四面山镇、洪海居民区、林都湖居民区、飞龙庙-水口寺居住区、张家山居住区。

3)空气防治目标:居民集居区点悬浮微粒浓度达一级标准(日平均<0.15mg/m3N),飘尘日平均浓度达到一级标准(0.05mg/m3N)。

4)防治措施建议:

逐渐改善农村燃烧和取暖的原料—薪柴,改用电和液化气等绿色能源。最终实现全面使用无污染能源。

对不能改用无污染能源的农户和旅游接待地继续进行烟尘控制、根据具体情况安装废气净化装置(可考虑过滤式除尘、湿式除尘、惯性除尘法)。

对集中居住区(四面山镇等)可以考虑集中供热分散取缓方法,以减少污染源。

△加强污染源监控,对超标排放废气的污染源进行监督,并施以法规制止。

建立配置相应的专业系统和部门,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加强执法力度。

2、水污染防治措施

优质的水环境是四面山旅游发展的另一条件,是四面山景观重要组成部分,失去了水质,四面山就失去了生态、失去了旅游、失去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1)主要污染物:需氧污染物、油类污染物及其少量的酸碱污染物,四面山污水主要表现为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工业污染水极少)。

2)主要防治区:四面山镇集居区、洪海集居区、洪都湖集居区、飞龙庙-水口寺集居区、张家山附近居民集居区等。

3)防治目标:基本达到国家自然保护区水质量环境标准(类): 总大肠菌群<10000/L、溶解氧饱和率>90%PH值为6.58.0、硫酸盐(以SO42计)<250以下等。

(4)防治措施建议:

四面山镇可采用双下水道(厕所下水道灌和其它生活污水下水道),在四面山镇以外设置集中污水处理场。

△相对集中居住区厕所污水可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氧化)塘法等生物性(通过沉淀→曝气池→浓缩池→沼气池过程,渣可作肥料,沼气可作能源),或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方法,进行净化处理。

其它生活污水可采取沉淀性、过滤法等物理方法进行处理措施,建立沉淤地,用物理法和生物法进行治理,防止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将有大量污水排放的工厂和单位迁出风景区

加强对水体及其水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其中河道监测可设置在龙潭湖、林都湖、大洪海、水口寺等区段。

△尽量少使用不易分解的农药和化肥,优化土质,减少水污染。

3、固定污染防治措施

固体污染物是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被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废气、废水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对水体、大气、土壤等污染,在旅游区,固体废物的视觉污染更严重,它不仅对整个生态系统有破坏作用,而且会侵占土地、危害人体健康、破坏旅游环境。对固体污染的防治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部分。

1)主要污染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2)主要污染物生产者:旅游者、当地居民、农业生产

3)主要污染防治区:四面山镇、各个景区景点、水口寺-飞龙庙集居区、洪海集居区、洪都湖集居区、朝源观集居区。

(4)固体污染防治措施:

教育优先法培养全居民和旅游者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树立生态旅游概念,争取人人都是绿色保护者。他们的一举一动有益于生态,有益于环境。

污染处理措施:由于四面山以生活垃圾为主,根据垃圾情况考虑回收利用,分选各类塑料垃圾,可分解垃圾采用填埋堆肥法处理,并对填埋区定期消毒,防止细菌传播;塑料垃圾等可回收给相应工厂处理。

设置专门环卫部门,对已出现的固体污染进行及时处理,防止视觉污染和造成其它破坏。

△根据人流量,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箱,保证游客等有丢垃圾的地方。

设置权力监督部门,对违规进行严厉处理。

(八)动植物保护规划

由于四面山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多树种、多层次、多类型的植物群落,植物种类在1500种以上,野生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四纲脊椎动物就有207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有16种,四面山动植物的效益功能对江津和重庆却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植物环境是四面山生态保护的核心。

由于过去不合理的砍伐和取伐薪柴,导致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下降,引发多起灾害发生,水土流失加重,因此为了维持四面山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如下:

1、设置禁伐区:包括大窝铺、核桃坪原始森林区,禁止任何形式的砍伐,控制旅游者进入量。

2、设置恢复区:张家山及周边过度砍伐区,朝源观、林都湖个别山地,这些地带砍伐严重,也是1998年洪水受灾最重地区,因此是急需恢复区段。

3、设置保育区:主要为休憩缓冲区,这一带是当地居民主要砍伐活动区,应因地制宜培育林木,有计划地抽伐,逐渐提高植被覆盖率。

4、设置试验区:为丰富四面山林种,研究四面山森林植物,可适当选址建培育试验区,使风景区成为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5、种植护坡、护岸林:在危险的河床段、坡段移植或种植速生树种,以林防灾,并大力营造风景林、经济林。改变原有的农田植被,分片区培植营造花卉和有色树种,增加色彩变化和层次,塑造园艺气氛。

6、在景观平淡区大面积成片绿化,以速生树种为主,并充分利用其特殊的景观效果,组织新景点。

7、头道河旅游基地的建筑环境要园林化。

8、加强对珍稀植物的保护,如海南五针松、福建柏、中华双扇蕨等,古树名木要挂牌。


七、旅游辅助系统规划

(一)景区基础设施规划

1、电力与能源供应

(1)现状概况

四面山内的用电有并网电、小水电备用电网两套电路电源,可保证景区不停电。现有大小水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1240KW。其中:周家湾水电站总装机容量640KW,年发电量70万度,通过中嘴变电站并入电网;伐木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00KW,年发电量20万度;双凤电站装机400kw,发电量40万度。景区水电站的开发与保护天然景点相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天然景点。水电站工程设施简陋,电压不稳定,线损大,供电可靠性低。

(2)负荷预测

为减少景区内农户伐薪作燃料带来的林地减少及空气污染,要求景区内能源主要以电能为主、燃气(天然气、沼气)为辅。由于景区电能资源丰富,大力推广电气化,对减少景区林地损失、减轻燃煤、烧木带来的空气污染十分必要。

四面山内主要供电负荷为农副加工、排灌、农村照明及景区旅游照明等。负荷量大小与景区开发程度、游客的吞吐量及游客人员构成等因素有关。宾馆、别墅区用电负荷按75W/m2,办公楼及其它公建用电负荷按50W/m2,景区建筑物用电负荷共7000kw。考虑到照明、电热及其它生活用电,人均综合用电负荷按1.2KW计算。景区总用电负荷按8000—10000kw控制,包括建筑建设电用、喷泉等景观用电、娱乐设施动力用电、市政设施用电等。

(3)供电电源选择

各景区分别设一个10/0.4KV变电所,每个变电所设一台变压器,变压器容量,应根据用电负荷大小合理确定。电源引自头道河10KV中压线路。根据四面山风景区景点多而分散、用电密度低的特点,变电所应尽量接近负荷中心,半径最长不得超过500米。变电所的构造形式应与景观相协调,10KV以上高压输电线架空敷设,应避开主要景观区,不影响规划布局;在中心区内的10KV以下线路,应尽量下地敷设。

(4)电源点建设规划

四面山水电资源丰富,在保护景区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水电资源。根据四面山水利工程规划,新建二洞口坝后电站(望乡台瀑布顶)装机10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352万度;周家湾电站增容至40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1674万度;双凤电站增容至40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1372万度;新建红英桥电站装机1度;新建卧龙沟坝后电站(头道河水库库尾右岸)12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20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4586万421万度。届时头道河流域景区用电将有充分保障。在景区以外,修建多座水电站,将其中的一部分电能送入四面山风景区,以保证风景区的用电需要。同时注意考虑电站修建对景区旅游景观造成的破坏。

(5)供热

四面山拟建三大供热体系,即头道河供热体系、洪海供热体系和水口寺供热体系,均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采用电能解决供热问题。在建筑物的结构上要采用具有北方特点的有利于保暖的设计方式。供热量为平均每平方米110W。

2、给排水工程规划

(1)现状概况

四面山目前建有自来水厂和排污总管等较完善的给排水系统。仅头道河、响水滩等地有自来水,利用高山湖水进行简单处理后,用输水管输送到用户,区内其它地区多用胶、竹管,引山泉水食用。有自来水地区由于水处理的量小,水源点水量不大时常造成用水紧张,给水管网布置也不尽合理,缺乏必要的净化消毒处理设施与系统管理手段。整个景区无污水处理设施,各处依其自然,任其排放,严重影响自身环境卫生,污染水体,破坏景观。

(2)给水系统

①用水标准及水量

根据国内同类型风景区用水标准,结合四面山实际,确定用水量标准、用水人口及日用水总量。

住宿游客最高日生活用水量400升/日.人,服务人口最高达800-1000人/日(全年约20-25万人),日用水量400吨/日。

非住宿游客最高日生活用水量50升/日.人,2015年服务人口最高日10000人/日(全年100万人),日用水量500吨/日。

区内职工、居民(含村民)最高日用水量250升/日.人,服务人口结合景区设置及现有村民安置等综合考虑为2400人,日用水量600吨/日。

道路广场用水量标准按每平方米2.0升/日考虑,道路广场面积(含景区车行道、步道、商业街、停机坪等)30000平方米,日用水量60吨/日。

绿化用水量标准2.0升/M2.日,服务范围含景区公共绿地、苗圃等,考虑到景区内现有耕地逐步建设为观光农业及蔬菜基地、观光果园,天然降水难以保证要求,因此范围确定为1000亩,日用水量1330吨/日。

消防用水标准按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消防水量按一次火灾延续2小时计。

景区总用水量考虑3%管漏损失及5%未预见水量,最高日用水总量按3000吨/日控制。

②水源及供水管网

根据四面山主要景点分散、用水量小的特点,给水规划原则上确定为分散供水的多水源给水系统。四面山镇给水系统取水于上、下坪山水库和黄连坝水库,供应龙潭湖景区、坪山景区、凤场景区,四面山镇远期可取水于卧龙沟水库。望乡台景区可取水于二洞口水库,洪海景区可从小红岩水库取水,供应土地岩景区和望乡台景区;洪海给水系统取水于大洪海水库,供应四面景区、珍珠湖景区、洪海景区和核桃坪原始森林景区。

飞龙河谷两侧山脚下现有数眼泉水(其水质好、丰水季出水量在0.1m3/s以上),据推测应为上游洞穴水,可作为水口寺和飞龙庙镇区水源,经一次净化后可直接使用。大窝铺和土地岩景区水源可取山间泉,经一次净化后供各景点使用;朝源观景区水源可取自朝源湖,一级提水在山麓建水厂一处,水池容量200吨,月供水能力1000吨/日,水厂采用二次净化处理工艺,输水干管2Ф100长,1000米,配水干管2Ф100长,1500米。

四面山镇给水系统的水厂设置于四面山镇镇政府后面的二道崖,取水点在坪山水库坝下游,标高1268m,取水用200铸铁管,水厂制水规模600T/D,规划给水管网布置方式以枝状为主,铺之以局部环网。其它给水系统在时机成熟时,参照四面山镇给水系统予以建设。

(3)排水系统

景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1 雨水排放

雨水就近,顺其自然排放。主要以明沟排入飞龙河或者茶坝河。

2 生活污水的处理和排放

严禁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湖水面,确保河湖水质是景区长远发展的头等大事。根据四面山景区的特点,可采取污水分区、分点就近集中处理后,以不同方式排放。

按照经济实用、保证景区环境质量的原则,近期四面山镇应设立污水处理厂,对污水集中处理,日污水处理能力达4000吨。水口寺、飞龙庙、朝阳观、洪海等地,规划作为旅游小集镇区,其生活污水采用沼气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可作肥料供果木、菜地使用;远期规划在水口寺飞龙庙朝源观等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污水能力分别为500吨/日,1000吨/日,污水达到标准后方可排放。响水滩建立污水排放系统,沿湖滨排污截流干管,将污水引至区外即可。其它各景点排放水量较小,近期不设置完整的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就近设沼气池处理。景区内人员集中区域及景区沿线公共厕所,污水采用生化水池处理。

3、邮电通信工程规划

(1)现状概况

目前四面山内有一个邮电局,负责传送报刊邮件。通讯条件已达到较先进水平,除拥有程控电话外,还开通了移动电话和无线接入网,并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最先进的SDH同步数字网传输方式;建有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站,可收视中央台加密电视闭路传输节目。但总的来说,邮电设施落后,通信水平低。电路转接过程长,不利于提高通信质量。

(2)规划建设

规划的基本原则是,要求先易后难,有计划地分步实现景区内通信现代化。四面山的通信设施建设分近期、中远期逐步完善。

1 电话容量

在四面山设电信交换中心,增加线路对数,其中包括119、110等专线,除在标准客房设直拨电话外,各景点可根据接待规模按2部/百人设置公用电话。别墅及宾馆按2对/户考虑,需线路200对,其它建筑按1对/100平方米考虑,需线路100对,两项合计300对,再预计20%发展容量,总容量按400-500对控制。

②无线通讯

增设无线电话网络,其容量按有线电话20%估算约100门,在摩天岭制高点设基站一处,保证游客的国际、国内通信畅通。四面山有线、无线电话网络纳入江津市通讯系统。

邮电局所

四面山内再设邮电分局两处,分别位于水口寺旅游小集镇和洪海景区内。另在飞龙庙、土地岩、大窝铺、朝源观等地各设邮政代办所(服务点)。

有线电视

在各景区设一处卫星电视接收站,建立相对独立的有线电视闭路系统。以光纤线向各景点传播电视信号。

6、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1)现状概况

四面山现有急救中心1处,综合性医院3所,诊所13处,药店28个。医院设备落后,诊所医疗条件差,不适应一些突发性疾病的冶疗,各药店药品品种不多,档次较低,而且大多集中在四面山镇。

(2)规划建设

鉴于风景区游客的增多及四面山生态公园度假疗养的规划建设需要,应该改进医疗设备,使其适宜常见突发病的防治与治疗,增加药品品种,注意药店、诊所的宏观布局,保证水口寺、四面山镇、洪海三大旅游接待中心的医疗条件。

7、环卫工程

在四面山镇设1个环卫站,3个垃圾收集站(水口寺-飞龙庙、洪海、珍珠滩)。每个收集站应备有相应管理用地,环卫职工按服务人口的一定比例配备,环卫车辆按2/万人配备。在景区外设立垃圾处理站和垃圾堆放场,处理服务区及生活区的废弃物。

在景区主要景点,根据游人分布情况,按规定的建筑质量,拟建冲水式公共厕所,基本保证每个景区一个。

8、安全设施

(1) 治安保卫

建立治安巡逻队,专管风景区社会治安。在游客集中的地带加强治安巡逻,及时解决游客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各宾馆均设保安,保护游客安全。

(2) 消防救护

在插旗山、朝源观、摩天岭等地设消防哨,监视森林火险及景区内其它火险;在建筑和人流密集地区每隔100米设消防栓一个,并每隔一定距离设消防水池;四面山镇设消防救护中心,配备完善的监视系统。

(二)饭店设施规划

1、旅游饭店现状

四面山现有不同规模的饭店住宿设施125家,总床位数6000多张。其中旅游宾馆22个,床位总数1960个;普通旅馆36个,床位数2084个;特色住宿点8处,278个床位。这些住宿设施大都集中在四面山镇,设备较差,服务功能不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低下。

2、饭店需求预测

按照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以预计客源为基础,计算出各期饭店客房和床位的需求量。

1)近期

2720个床位,合1600间客房。四面山现有饭店床位4322个,远大于年游客床位需求量和旺季4137个床位需求量。因此,近期不宜修建饭店,应对原有饭店进行改造,改变现有定点饭店的“招待所性质”,提高饭店的服务质量,进行规范管理。

2)中期

四面山现有的饭店,其数量和质量已满足不了旅游发展的要求,必须新建或扩建一批住宿设施,约2245张床位,合772间客房。其设计以实用、舒适和中档价位为主,根据环境特征修建一些民族风格饭店,如飞龙庙水乡特色,合理引导洪海地区居民发展乡村饭店,扩大其规模,形成集聚效应,起到旺季游客分流的作用。

3)远期

预计修建饭店设施约2300张床位,合353间客房。主要致力于追求高档次、高品位的七彩田园度假村和姜家寨服务中心。

项目共建床位2545个,其中高档床位255个,中档床位1018张,低档床位1272个。不足的床位由农家乐等形式补充。

3、饭店空间布局

根据“大集中、小分散”的指导思想,“景内游、景外住”的规划原则和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及四面山的特点,四面山可采用“旅游服务基地——旅游接待中心——旅游服务点”三级结构形式。

一个旅游服务基地:设在四面山镇,有良好的配套旅游服务设施。

两个旅游接待中心:水口寺-飞龙庙、洪海为景区内主要接待地,有固定的配套的生活设施,分担旅游服务基地的服务接待功能。

十个旅游服务点:为满足游人小憩、饮食、观景的临时需要,分设在景区游览道的途中,全景区共设有10处。下河坝、周家湾、坟山港、马家沟、大窝铺、莲花寺、古城堡、鹰嘴岩、垭口、太阳坪,以小卖、茶水、饮料为主,既是休息点,也是观景点。

在四面山三级服务系统中,服务点设置茶点、饮料供应,另可适当提供餐饮,并配置通信联络点和旅游服务导向点;其它旅游所必须的商业文化娱乐住宿服务设施在接待中心配置;四面山镇作为服务基地可结合城镇居民的需要综合考虑,建设为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地方土特产、农副产品等供应基地。

4、饭店建设

(1)四面山镇旅游服务基地

主要对现有饭店进行改建和扩建,提高其旅游接待能力。

2)水口寺-飞龙庙旅游接待中心

水口寺-飞龙庙旅游接待中心包括3个旅游接待项目,即姜家寨旅游服务点、飞龙庙旅游接待点和七彩田园度假村,主要为中高档休闲度假饭店。

3)姜家寨旅游服务点

姜家寨旅游服务中心是集住宿、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位于名为锅头厂的台地上,用地开阔,其中心位置比一旁的道路约高5米左右,著名的姜家古寨景点在其后100米处的山腰间。中心距水口寺和通往小洪洞的公路相当近,有着良好的用地和区位条件。

主体位于一台地上,旁边是两片湾地。规划中将旅游服务中心的住宿部分安排在湾地内,将公共建筑、管理中心、娱乐购物场所设在台地上,整个旅游服务中心通过尺度宜人的步行街连接起来,在中心位置汇聚成文化娱乐广场,使建筑群中的各个部分、各种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设计时尽可能多的考虑地形因素,避免大的挖填,以体现出山地建筑群的特色。

由于姜家寨旅游服务中心地处景区中心地带,是整体景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在规划中注重对建筑群整体和细部景观的塑造,重视建筑装饰小品和环境绿化的设计,并对其进行很好地维护,使其具有高的品位和艺术价值;与景区风貌相协调,突出山地自然景观的特色,与历史文化景观融合,将其规划为中国古式山寨特色的建筑群落,作为整个姜家古寨的前奏,突出景点的特色。建筑内还可配置一些古代的器具、兵器和旗帜,甚至还能在服务人员的服装上作些考虑,使客人有时光倒流、身临其境的感觉。

出于生态保护和限制规模的考虑,将服务中心的规模限定在500人之内,如果规模过大,将会给水口寺以北景区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至于未来在旅游旺季所无法接待的一部分游客,可交由其他旅游接待区以及农家乐解决。

4)飞龙庙旅游接待点

飞龙庙旅游接待区是以飞龙庙为中心的生态农业集镇,集镇沿人字形河流分布,其居民主要是居住在西部景区内的当地住民。

以飞龙庙为中心的村镇现已具有了一定规模,未来的飞龙庙旅游接待点,将在现镇的基础上发展,其性质与姜家寨旅游服务点有所区别,姜家寨旅游服务点是置于统一管理下的综合体,而飞龙庙旅游接待点的各个营业单位是由个体经营为主,体现出旅游集镇多姿多彩的特色。

飞龙庙旅游接待区跨河而立,河流是集镇规划中的骨架和重要元素,通过规划使之具有南方水乡小镇的风貌。集镇内主要街道的走向与河流平行,在街道两旁修建具有乡土气息的建筑,具体的建筑风格可以参考当地的民居建筑,借鉴川东别具特色的吊脚楼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特征鲜明、具有相当高观赏价值的旅游集镇。为严格控制集镇的风貌,在规划中要对用地进行细致的划分,同时给出建筑式样的参考标准,使建设中的房屋有章可循,有利于集镇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

因为飞龙河是四面山内重要的水源,所以对于地处河流上游的飞龙庙旅游接待区应进行严格的容量控制和环境保护。根据景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游客流量,将飞龙庙旅游接待区的规模限制在500人以内。同时建立完善的环保设施,使旅游业产生的污染物得到妥善的处理。

5)七彩田园休闲度假村

七彩田园休闲度假村主要位于水口寺至双河口的狭长河谷地带中,考虑到环境容量和田园风光的景观效果,娱乐度假村的规划布局应以组团式布局为主。根据用地的大小和环境条件,在谷地中较为宽敞的地方,将三至五栋度假别墅建筑组合在一起。这些组团通过三米宽的道路与水口寺至飞龙庙的主干道相连。在适当的位置建立度假活动中心等服务性建筑。

度假村中的别墅建筑以世界典型的乡土农舍为主要形式,不同的建筑风格可以在不同的局部得到体现,通过竹林、灌木、草坪的组织,使其形成和谐的各具特色的住宿区。

6)洪海接待点

以乡村饭店为主,主要面向“体验型”游客,为中低档的小型接待点。在强化管理(环保、物价、卫生、绿化管理等)的基础上,让个体自主经营。建筑风格体现地方特色,由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向农民提供图纸让其选择,做到外观古朴乡土、内室整洁卫生。

(三)旅游交通规划

四面山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多种旅游项目,但由于道路路况较差,交通不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表现为旅游人数少、经济效益差、局面萧条,因此,改善四面山的旅游交通条件迫在眉睫。

1、交通需求预测

四面山规划远期年游客量近100万人次,按适游期10个月计,平均每日游客量达3333人次,按50座/车.次,每日进出四面山的客车达67辆。

四面山的旅游交通规划,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以游览区畜力车道、步行道为辅助,加强对外干线公路的改造建设,增强内部干线公路建设力度,优化景区游道,形成内外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规划原则

(1)骨架支撑、路网配套原则;

(2)明确职责、多方参与原则;

(3)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4)起点宜高、实施较易原则;

3、对外交通规划

近中期在建立重庆主城区至四面山的快捷交通基础上,打通与川、黔毗邻景区的断头路,建成大环线。近中期规划建设以下道路:

(1)鸳鸯瀑布——两河口公路接合江、赤水)9.2公里,三级;

(2)飞龙庙——洗鱼口公路(接习水)10公里,四级;

(3)大窝铺——黄桷岩公路(接合江)3公里,三级;

(4)洪海——川黔界碑公路,10公里,四级。

远期打通南桐、綦江雷神店至四面山的公路交通与210国道、渝黔高速公路联网。

4、景区内部交通规划

(1)景区内道路设计原则与要求

景区内道路设计遵循方便、快速、安全、舒适的原则,做到景区道路以四面山镇为中心,直达各景区游览中心;道路沿线风景设计多样化,避免单一的绿色走廊;以旅游使用为主;景区间连接线要求至少达到三级路面标准,线路宽度一般按5—7米进行设计,纵坡度不得大于9%,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米;为了保证游览区的安静和组景的意境,道路同核心游览地域应有一定的间隔,中间设置停车场,游人下车后需步行一段进入游览区。

(2)完善景区内道路系统

①加强景区东西道路联系

☆改造水口寺――飞龙庙――大窝铺公路 14公里,三级

☆改造头道河――响水滩公路 12公里,三级

☆建设鸳鸯瀑布――朝源观公路 3公里

☆新建飞龙庙――响水滩公路 10公里,四级

建设景区内部环线

建成“斑竹园——鸳鸯瀑布(7.9公里,三级)——水口寺(5.0公里,三级)——头道河(10.4公里,三级)”环线。投资总额7000万元人民币。

(3)景区道路旅游设计要求

①旅游设计具体要求

☆沿途要有较丰富的风景观赏面,有最佳的视角和视距,以扬景之长、避景之短;

☆景区内小径以安全为基础,宜曲不宜直、宜险不易夷、宜狭不宜宽、宜粗不宜平,保留自然风貌。

☆根据步行的长度和攀登的高度,适时设休息点,如竹亭、茅草亭等,达到随处可安、灵活行止。

景区标识设计。完成景区游览参观点内景物景观和公共设施各类标牌设置(包括名牌、路标指示、警示牌、说明牌、生态教育牌等),设计成和周围环境相容的形式,保证各景区都有景名牌和说明牌,游览通道适当位置有引导牌,各类公共设施有标志牌,危险路段有警示牌,并且随时可以看到,明显易辨,不防碍观赏景物。

☆景区游道应设置为不同坡度、不同宽度、不同距离,供不同年龄、兴趣的游人选择。

☆游览线尽量为环形,不走回头路,使游人处处感到新奇,游兴未尽。

☆游览区内畜力车道,一般按3—5米进行设计,纵坡度不得大于13%,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15米。游览区的步行游览观光道宽度一般按1—3米进行设计,纵坡度宜小于18%,当超过此坡度时可修筑阶梯小道。

②道路线形设计规划措施

☆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

☆创造连续展示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

☆道路的转折,衔接流畅,符合游人行为规律。

(4)停车场规划

计划在主要接待中心——四面山镇修建大型停车场,设立统一的旅游汽车站,旅客到达四面山镇后,乘坐统一的旅游无污染车到各游览区;在次级接待中心——水口寺和洪海修建中型停车场;其余景区修建供旅游车停放用的小型生态停车场。具体如下表所示。

规划要求:

☆每台车平均需要建筑面积35—40m2

☆停车场的汽车宜分组停放,每组停车的数量不宜超过50辆,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米,停车场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

☆汽车之间以及汽车与墙、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0.9米。

(5)景区旅游交通工具

四面山旅游交通工具以无污染汽车(电瓶车、天然汽车等)、畜力车、木船、滑杆为主。

☆各景区之间设旅游公交无污染车。旅游旺季时可将马车等畜力车投入营运,旅游淡季时将景区旅游车调入景区以外的客源地,招徕客源。

☆四面山镇设专门的景区观光车,方便游客到各景区观光游览。

八、投资估算与可行性分析

(一)主要旅游项目投资估算

根据四面山旅游开发总体布局及项目规划,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建设规模及预期收益,现对四面山旅游开发投资进行总体匡算如下:

四面山主要旅游项目投资分析表


(二)旅游投资措施

1、投资分类

四面山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和森林公园,旅游潜力巨大,旅游投资可分为三种:

1)国家投资:计划约0.8亿人民币,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维护四面山生态与保护环境,该资金由政府控制,回收期较长,目的是为了引资。

2)地方政府投资:0.7亿元,主要用于景区基本建设与四面山生态环境的保护、景区内原居民的安置与扶贫、与外连通。

3)旅游企业化投资:3亿元,主要为旅游项目建设,用于接待、景点、娱乐旅游商品开发、交通等方面,这部分投资要求回收期较短,投资期也较短。

2、融资渠道

1)政府投资:国家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而有计划地分配于旅游开发的投资,1.5亿元专款专用,花费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教育、培训设施等。

2)银行贷款:0.8亿元,以景点或项目为抵押,投资于基础设施,景点建设等方面。

3)招商引资: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贷款数额有限,因此四面山可以景区、景点、旅游项目为单位,根据总体规划招商引资1.7亿元。

4)筹资:0.5亿元以招股、发行股票形式,向各地方专项资金及私人筹集资金。其中按要求景区内工作人员均需入股,其目的之一是便于控制,使服务与效益挂钩。

3、投资分期:

1)近期:1999——20051.7亿元,其中政府投资0.8亿元;招商引资0.3亿元;贷款0.5亿元;筹资0.1亿元。

2)中期:2005——2010年,总计2.3亿元;其中政府投资0.6亿元;招商引资1.1亿元;贷款0.3亿元;筹资0.3亿元。

3)远期:2010——2015年,总计0.5亿元。其中政府投资0.1亿元,招商引资0.3亿元,筹资0.1亿元。

投资计划表 单位:亿元

(三)旅游投资效益分析

1、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2000年通往四面山的旅游公路开通,四面山的旅游人数将急剧增加。

(1)近期(1999——2005年)

预测每年平均游客数将达28万人次。

旅游收入来源

人均门票:100/人次

人均购物消费:20/

人均餐饮消费:80/.

人均娱乐消费:30/.

人均交通消费:20/.

人均住宿消费:50/.

旅游者平均停留时间为3.0

年均旅游总收入

28万人次/×[100+20+3.0×80+30+20+50)元]=18480万元/

近期投资效益指标分析

投资效果=96a24bb6f7432a5bc03fc1194124396b.png6392228661363e75c352077a2cfe66d7.png100%一般,其效果主要反映在中、远期

投资回收期=3ee345840441d5c03203877ba1d0d0ee.png 回收期长,这是任何自然景区的开发投资收益现象。

边际收益率=142d415e8481ee23281e5ab39c27759a.png ————→较低

个人收入

地方居民是四面山旅游的最大收益者之一,所有四面山旅游从业者的人均年收入可达6500/.

投入/收入

近期将投入/收入比可达13.75

2)中期(2005——2010年)

该期为江津市与四面山旅游全面发展阶段,由于交通便捷、接待条件改善、娱乐完善和新景区的开发,大量游客涌向四面山。

1 游客总数:

45万人次/年

游客在四面山停留时间:3.5天/人

②旅游收入来源:

人均门票 120元/人.次

人均购物消费 35元/人.次

人均餐饮消费 100元/人.天

人均娱乐消费 60元/人.天

人均交通消费 35元/人.天

人均住宿消费 70元/人.天

③旅游年总收入:

45万人次/年×[(120元/人.次+35元/人次)+3.5天/人×(100元+60元+35元+70元)]=48712.5(万元/年)

中期投资效益指标分析

投资效果——→较好,进一步吸引外资

投资回收期——→较短,回报最快

边际收益率——→较高

个人收入

从业者人均年收入上升为10000/.;当地居民人均年收入8000/.

3)远期(2010——2015年)(价格与收入按现人民币值计算)

游客总人数:84.5万人次/年

人均停留天数:3.5/

旅游收入来源状况:

人均门票 150/.

人均购物消费 50/.

人均餐饮消费 120/.

人均娱乐消费 80/.

人均交通消费 60/.

人均住宿消费 80/.

旅游总收入

84.5万人次/×[150/.+50/.+3.5/×(120+80+60+80)/人天]= 117455万元/

个人收入

旅游从业者年薪可达18500/.人;当地居民收入11200/.

2、 带动效益分析

旅游业是带动性特别强的产业,同时四面山、江津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其它行业的支持,产生一批新兴产业。

(1)间接经济效益分析

旅游经济收入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获得间接收入,按12.5*的系数计算,间接经济收入为30亿元。

间接就业效益

四面山直接平均创造1500个就业机会,按15.5*的乘数效应,间接就业机会为8250个。

在中远期,预计将接待部分海外游客,获得一定外汇收入。

(2)社会及环境效益分析

四面山旅游开发、利用,最大的受益是四面山风景区、四面山镇,它将改变其传统的产业模型,从贫困落后走向旅游繁荣,其经济将因旅游开发而推动、发展。

旅游的发展,将对四面山的生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四面山是亚热带区少见的森林地带,生态价值巨大,而传统的产业生产是“靠山吃山”,当地居民为了求生存,开荒伐林,没有合理的开发,植被破坏速度加快。因此,旅游对四面山的开发利用,将促进四面山的生态保护。

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四面山镇辖区、江津市,闲置劳动力较多,四面山旅游业将造就9750个就业机会,主要从事接待、旅馆、商店、娱乐、运输、纪念品生产以及管理。

四面山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外来新的市场观念、科技观念、价值观念将改变当地居民的思想,推动当地文化发展。

(四)投资风险分析

一般情况下,旅游投资效益受政治、经济、自然等因素影响,四面山旅游开发投入的效果,可通过与传统经营作风险分析来估量。

1、 投资决策风险分析

投资风险分析表

说明:(1)年效益系旅游年收益是按规划期内的平均收益;(2)传统年收益是根据当地收益基数和增长指数计算出的年收益平均;(3)繁荣表明投资多、经济发展增长较快;一般表明处于平稳状态,旅游形象一般,效果平淡;衰退表明四面山的旅游投入得不偿失,资金无法回收,旅游形象差;(4)状态的概率是指三种状态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从中反映出风险性;(5)效益值为对比值,以传统产业效益100为参照。

表中表明,从事旅游业投入,预期效益为175,传统产业投入预期效效益值为益为53

旅游业投资收益的变幅在320——5之间,风险较大;传统产业投资风险则相对较小,交幅在120——3之间。从发生概率看,旅游业各状况而概率分布状态相对平均,说明稳定差、风险较大,而传统产业相对较小。这正是旅游业的特点表现。

2、风险避免

(1)保证旅游投资政策稳定

(2)保证当地社会与环境稳定

(3)针对每一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与风险分析评价。

(4)保证四面山的风景、生态质量不被破坏。

(5)为了转移风险,四面山不放弃传统产业的经营。

(6)旅游项目投资多元化。

九、旅游营销计划

(一)市场机会和目标市场选择

1、市场机会

1)市场需求层次分析

1 基本层次

四面山是集瀑、石、林、湖为一身,融奇、险、幽.雄为一体的景观特色上乘的风景区,能使人在观赏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得到美的享受,满足旅游者游览观光的基本行为层次需要。

2 提高层次

四面山密林幽幽,气候凉爽,宜于避暑;群峰连绵,深峡空谷,可以登山探险;众多高山湖泊可以划船、游泳、垂钓,满足游人休闲度假、娱乐消遣的提高层次需求。

3 专门层次

四面山美丽的自然风光,适宜的气候,是疗养健康的理想之地;原始森林枝叶繁茂,幽深神秘,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堪称天然物种基因库,是科研考察的理想基地;历史悠久,古朴、神秘的灰千岩摩崖壁画,朝源观、飞龙庙等人文景观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2)旅游客源市场细分

按距离分

近距离市场是四面山最稳定的客源市场,该市场人口流动快,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但其规模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不断扩大;中距离市场,消费弹性大,消费档次较高,重复消费比率较高;远距离市场季节性变化较强,消费水平高,消费潜力大。

按年龄分

据调查统计,儿童占总客源数3.27%,该市场依附性较大,不够稳定,随成年市场变化而变化;青少年占总客源数的19.3%,该市场具有人数多、出游率高、对项目质量要求高、复游率低、以观光和游乐活动为主的鲜明个性特色,但受经济条件限制,人均消费水平较低;中年占总客源数的52.14%,该市场出游率高,消费水平高,旅游目的多以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为主;老年人占客源总数25.29%,该市场对环境质量和游乐形式要求较高,消费水平高,但受条件限制较多,市场不够稳定。

按旅游目的分

一般观光市场表现为人数多、流动快、停留短、消费相对较少的特点。除非有不断创新的项目活动,一般重游率低,随社会经济发展,该市场将稳定增长;休闲度假市场消费弹性大,消费档次高,对活动项目要求较高,停留时间相对较长,远距离休闲度假市场季节性较强,变动较大。商务会议市场重复消费率高,消费档次高,对配套服务设施要求高,是新创时期重要的消费群体之一;娱乐聚会市场随参与型项目的增多逐步扩大,该市场消费潜力大,消费档次高,但对娱乐设施及项目要求也高;科考探险市场主要为专业科研人员、学者、大中专学生,特别是近中距离的科研院校,消费潜力大。

、按文化程度分

大中专比例最高占28.45%,高中占6.38%.本科占5.86%,研究生占5.5%,四个文化层次旅游者占总数的86.25%。四面山景区可能性较大的客源主要是以中高文化程度客源市场为主。

2、目标市场选择

综合对四面山市场机会的分析,拟定四面山的目标市场为以下几类:

1)观光类旅游产品:定位为“大众型”产品,以所有年龄段、各个文化层次和消费水平的旅游者为客源目标市场。

2)休闲度假、康体疗养类旅游产品:主要面向收入较高,具有中高文化层次的中老年旅游客源目标市场。

3)科考类旅游产品:主要以文化程度较高的专业科研人员、学者和大中专学生为客源目标市场。

4)文化古迹类旅游产品:主要以文化层次较高、年龄较大的游客为目标市场。

5)探险类旅游产品:主要面对中高文化层次的中青年旅游客源市场。

6)增智类旅游产品:主要以中年和青少年游客为客源目标市场。

目前,四面山旅游开发以重庆市域内生态休闲度假为目的的中青年旅游目标市场为主体客源市场,并以此为核心,进行有效延伸,逐步开发其它类型客源市场,以不断满足各类市场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市场体系,使四面山旅游业步入协调、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阶段。

3、市场定位

立足重庆主体市场,面向川渝周边市场,兼顾国内其它市场。

1)近期:随着重庆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将成为重庆本地的大众消费,在这种情况下,要大力开拓培育本地客源市场。

2)中期:在继续开拓本地市场的基础上,可将重点转向开拓四面山周边客源市场。

3)远期:重点开拓国内其他客源市场,形成国内和本地客源市场均衡发展的格局,使四面山旅游业真正步入协调、健康、持续和稳定的发展阶段。

(二)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促销策略

1、市场发展战略

1)稳步发展中、青年客源市场,积极培育老年客源市场

四面山的旅游者以25-44岁为主体,占游客总数的52.14%,这部分人经济地位较高,旅游支付能力强,对四面山旅游创收贡献最大。随着社会进步,“绿色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培育这部分旅游市场,无疑对四面山旅游发展大有裨益。

2)积极开辟家庭客源市场

三口之家的家庭旅游正逐步成为一种时尚。四面山背靠大重庆,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开辟周末、节假日家庭旅游潜力巨大。

(3)充分挖掘科学考察市场

四面山是地球同纬度仅存的较完好的亚热带“天然物种基因库”,是动植物专家学者科考研究和大学生野外考察的上乘基地。充分挖掘重庆市众多科研院校潜力,将进一步完善四面山景区的旅游客源市场结构。

(4)大力开拓度假旅游市场

四面山是重庆市自然旅游资源的精品,开拓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可使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居民,在大自然怀抱中缓解“城市病”。

(5)重点依靠“大众化消费”客源市场

四面山客源市场主要集中于山城都市,尤其是适合大众化消费的周未休闲旅游,积极拓展这部分市场,将促进四面山旅游经济的腾飞。

2、推动策略

1)派遣专业促销人员开拓旅游市场,用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攻克主要客源市场的潜在旅游者,形成新的客源市场群。

2)开设旅游招徕办事处,巩固和做进一步的拓展,增进与客源市场的密切联系,形成密集型的促销网点,以加强与客源地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代理机构的合作。

(3)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促销,旅游从业人员的优质服务,当地居民热情、友善、和蔼的态度,以及高品味的旅游景观,都能对客源市场产生“滚雪球”式的促销效应。

3、拉引策略

(1)品牌公关策略。利用大众媒介,进行针对性的广告宣传,利用电子网络,进行电子多媒体宣传,通过组织旅游节庆活动,进行大众化旅游宣传。大打四面山“生态旅游”牌,形成独特的“华夏瀑乡生态园”的旅游形象,以此有时序、分阶段地向国内重点客源市场传播促销。

(2)季节性定价策略。四面山旅游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适宜于对旅游产品进行阶段性定价策略,有助于解决四面山淡旺季差异给旅游接待带来的困难。

(3)多角化媒体广告策略。根据四面山的财力和不同阶段的市场拓展需要,以报刊、电视、邮寄、广播、户外广告等多种广告媒体,恰当地有重点地选择一种或几种促销媒体,适应不同区域客源目标市场的有效促销。

(4)多形式销售促进策略。采用赠送旅游纪念品、赠品印花、折扣优惠、抽奖、联合推广、包价旅游、奖励旅游等多种形式的销售促进策略,加强旅游客源市场开拓。

(5)设计精美的旅游宣传品,以利于社会信息沟通渠道的高效流传。

(6)联合促销策略。加强区域联合,注重与綦江、四川合江、贵州习水、重庆都市等地的联合促销;增强与国内各种不同类型旅行社、旅游公司的密切合作;积极配合国家和重庆市的有关大型节庆活动,组织策划一年一度的生态旅游节。

(三)旅游形象促销主题与口号

1、旅游形象促销主题

根据四面山旅游资源特色及主要客源市场的旅游发展趋势,将“生态度假休闲”确定为四面山的旅游形象促销主题。

2、旅游促销口号

旅游市场能否开拓,除了与产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密切相关以外,还取决于旅游宣传是否得力。为了有效宣传四面山的旅游产品,现设计以下宣传促销口号:

“华夏第一瀑乡生态园”

“中华生态度假天然园林”

“走进绿色天堂,尽享生态奇旅”

“寻觅自然净土,远离都市尘埃——四面山张开双臂欢迎您”

“特别的生态乐园,特别的逍遥情怀——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您”

“山水吟,泉瀑笑,闲情雅趣在四面。”

“游四面美景,品生态意韵,抒浪漫情怀。”

☆四面品生态,绿野觅仙踪。

☆四面泉瀑抱山流,篱落飘香享闲悠。

☆四面飞瀑迎客笑,青山绿水任逍遥。

☆重庆大都市南郊生态园。

☆重庆大都市南郊生态舒理基地。

☆四面山归来不看瀑。

☆四面山望乡台瀑布——中国第一高瀑。

☆四面飞瀑,消夏避暑。

☆四面山——古巴人的摇篮

☆大窝铺——探险者的乐园

☆欲求生态康体疗,请到四面金三角

☆四面飞瀑山林瑶池,鸟语花香消夏避暑

☆四面飞瀑瑶池,观光休闲觅趣

☆走进绿色乐园,畅游四面飞瀑

☆深山瑶池飞瀑,四面野趣觅踪

☆四面山——原始秘境,生态奇旅

☆四面山——原始、神秘、幽静、险峻

☆四面山——重庆大都市瀑布之乡

☆黄河壶口壮,四面望乡雄

☆四面望乡瀑——黄果树之二

☆四面山林多高台,银河飞泻颇壮观

☆四面生态游,浪漫山水情

☆游四面林瀑之秀壮,品灰千文化之神奇

☆寻觅自然净土,远离都市尘埃——请到江津四面山

☆大西南胜地金三角,大都市南郊生态园

☆山林天河断高台,仙女白纱飘四面

☆重庆南缘四面山,都市南郊生态园

☆畅游四面山,品味生态情

一十、 保障体系

(一)管理系统

合理的管理系统将有助于四面山旅游形象的维持与持续发展。

word/media/image5.gif1、四面山风景区部门管理结构功能关系(附图):

word/media/image6.gif

1)行业管理

旅游局主要行使行业管理,对旅游企业进行服务监督;并处理游客的投诉,包括风景点、系统业务、娱乐、餐饮服务等,同时旅游局还行使四面山的对外宣传促销活动。

2)专业管理

各相关部门对旅游企业的相应监督。如国土部门负责管理内土地使用,税务主要监督旅游企业税收状况,林业、环保部门主要围绕四面山景区的生态保护而开展工作。

3)四面山有关旅游管理部门间各施其职,各尽其责,同时保证部门之间的互通性和协调性。

2、 四面山旅游管理局的部门设置:(附图)


●保证机构的全面性和规范性

●保证在实施规划中发挥主导作用,行使旅游地规划营销、管理的职能。

●加强管理委员会的组织职能。依据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开发和管理。

要求管理人员能对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作出迅速反应。

要求管理人员为受过良好培训的专业旅游人员。

要求管理人员熟悉行业和四面山的规划、开发与营销。

(二)政策措施

1、完善和建立管理体制

未来四面山旅游发展迅猛,投资者、旅游市场日益繁盛,旅游管理的任务必将加重,依靠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和旅游法律、法规,依法治旅,引导旅游企业进行有序的竞争,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四面山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理顺四面山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与决策工作

维持四面山经济的持续发展,科学地规划每个旅游项目,突出四面山的特征、特色,监督管理规划的具体实施,严格按操作程序评审项目,杜绝决策过程的任何环节疏漏,减少一切可能带来危害的因素。

3、联合协调管理工作

旅游业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旅游开发涉及多行业、多部门,旅游管理需要很好地协调与国土、建设、林业、环保等部门的工作,使管理趋于专业化。

4、加强旅游企业监督管理

●加强行业监督,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处罚条例,防止行业服务部门违法、违纪行为,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重视业务监督与审计,保证四面山旅游投资的正常回收,防止资金流失,避免国家蒙受损失。

●注重竞争监督,以法律、法规手段维持有序的旅游竞争市场,保证旅游业的公平竞争。

5、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制定吸纳人才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员工工作环境。

人力资源使用措施采用淘汰制,将旅游人才用工制度面向市场。

引进或客聘高级管理人才,对四面山的旅游管理者进行定期指导。

●对四面山景区各层次的旅游工作者实行培训制度,定期接受相关培训。

6、形象宣传政策

应用各种形式的广告媒体,对外宣传四面山景区,宣传四面山旅游产品,将四面山推向市场,通过促销手段开拓四面山旅游客源市场。

举办森林会、探绿、垂钓节等定期节庆活动。

依据客源市场调查,在主要客源市场设置办事处,并与旅行社联网、联姻。

7、区际联合政策

根据发展进程,分阶段、分时序与主要客源市场联手开展联合促销。

尽快与佛宝风景区、赤水风景区联合开发,形成旅游三角带。

远期应与四川、贵州及重庆的主要景区联合,构成区域协作旅游环线。

适时与国外相关景区建立“友好风景区”关系,扩大四面山景区的知名度。

(三)资金保障

1、多形式招商引资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采用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优惠政策、法律保护政策、资金管理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引入资金投资旅游项目。

2、多元化投入

推行在统一规划下“解放思想变钱、千方百计找钱、精打细算挤钱、发动群众凑钱”的多元化投入方式,采用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办法,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走社会开发旅游、社会办旅游的路子。争取国内一些有实力的大、中型公司企业,在江津市内开办旅游项目企业,或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充分利用内资,施行“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

3、 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将四面山旅游总体开发规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地方财政在年度计划中相应增加旅游业投资安排,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对旅游业的直接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4、建立旅游发展基金

根据四面山的实际情况确定旅游发展基金征收的范畴、方式和数额。将该基金用于:景区及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开发、宣传促销及调研;旅游产品开发和行业活动组织;资源开发;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5、税金返还

政府征收的旅游企业所得税,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给旅游等相关管理部门。

6、开征旅游税

为以“旅游养旅游”提供部分资金,征收办法由政府统一拟定,经过必要的法定程序颁布实施。

7、组建四面山旅游集团公司

实行公司股份制,迅速募集股金,以集中大量资本从事大规模开发经营。若条件许可,集团公司可申请公开发行股票,以股票上市筹集更多的资金,从根本上解决四面山旅游开发资金不足的困境。

(四)教育系统

1、生态旅游教育

加强生态旅游教育,提高对生态旅游的认识。首先对旅游开发、经营人员进行生态教育,使他们认清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在旅游开发、经营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推出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促进旅游开发与保护、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其次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教育,提高他们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自觉用生态学原则指导自己的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

2、旅游人力资源计划

1)四面山旅游从业人员现状与景区人员

将四面山建设成为重庆市首家“国家生态公园,除硬件条件外,尚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目前,四面山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还不能满足要求,专科学历者少,本科以上学历者更少,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是在1994年前后因四面山旅游的急剧发展而直接进入旅游服务行业的。少许人只经过短期培训,绝大部分至今还未接受过任何培训。从而导致旅游从业者素质低、服务质量差、缺乏专业管理和服务知识。

据江津市旅游局统计,包括饮食、旅馆、交通、游览、购物、娱乐六大方面在内旅游从业人员为1000多人,其中管理部门20人,占2%;旅游饭店300余人,占30%,风景点管理人员200余人,占20%

2)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发展目标

近期人力资源计划

旅游从业者总数1200人,大学本科者占从业人员的10%,大专学历者占30%。其中:管理人员20人,要求本科学历者占20%;饮餐、住宿(服务人员)300人,约占25%;风景管理人员50人;占总人数的4%;环卫人员50人,占4%;治安人员50人,占4%;交通人员100人,占8%;娱乐从业人员100人,占8%;导游30人,占3%;观光农业人员500人,占42%

中期人力资源计划

旅游从业人员总数1800人,大学本科学历者占20%,大专学历者占30%。其中:管理人员25人,要求本科学历者占60%;饮餐、住宿(服务人员)从业人员400人,占总数的22%;风景点工作人员360人,占20%;环卫人员105人,占6%;治安人员20人,占1%;景区交通人员30人,占2%;游娱从业人员260人,占15%;观光农业人员600人,占33%

远期人力资源计划

旅游从业人员总数3000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30%,大专学历占45%。其中求管理学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50%

3)旅游人才培训方案

1 总目标

人才培训应建立高、中、低不同层次、不同形式旅游职业人才培训体系,以适应不同的岗位需要。

2 横向协作培训方案

主要是与各层次旅游院校建立直接协作关系,将协作院校视为四面山旅游人才的培训基地。

四面山主要通过与协作院校建立联系,而自身不建造学校,达到培训员工的目的;

横向协作单位每年深入四面山调查,以便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有的放矢;

人才培训实行年终考核制度;

培训方式可分为全日制、函授制、短期培训等。

独立发展与聘用方案

四面山旅游部门设立培训中心及相应管理机构;

教师实行聘请制,根据培训对象的层次,从相应部门的院校聘请相应培训师,建立教师资源库;

组织受聘教师实地考察;

●人才培训实行年度考核制;

●培训制分为全日制、短训班、函授制等。

4)培训任务与措施

重视旅游人才的职业培训

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是旅游业大发展的前提条件。尽管硬件投入是旅游发展的根本,但软件投入更能影响四面山未来旅游业的竞争力,必须从行动上重视四面山旅游人才的专业培训。

注重旅游从业者职业素质培养

旅游业是一项服务性产业,无形旅游产品主要表现形式即为服务,它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要求极高,因此,必须改变只重知识技能而忽视职业素质培养的倾向。从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修养。

注重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旅游业在江津市、四面山镇的经济地位日趋重要,对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日趋明显,除招纳贤才外,另一重要渠道就是自己选派景区内部的管理骨干进行再培养提高。

注重旅游营销人才培养:

现代旅游业是一个体现营销理念的产业,需要大量具有营销思想和营销能力的从业者,具备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旅游营销管理、旅游C1设计、旅游市场调研、旅游产品推销、公关与礼仪等相关学科知识,以备开发市场的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4d5d457ce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d.html

《重庆市江津四面山旅游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