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中2014-2015初二第二学期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2015-07-14 10:45: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淮安市开明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语文试卷

一、(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并改正其中的两个错别字(4分)

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和基础,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逸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更是民族灵魂的钮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方块字都会如磁铁般吸引着你,让你长久的凝望。

注音:载: 凝:

改错: 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划线句都有语病,请加以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病句的意思。)(4分)

自从淮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东扩南联的战略决策后,生态新城已经成为淮安城市开发的一块热土。①淮安体育中心、里运河长廊、有轨电车等重大城建,使生态新城的开发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市政府搬迁至生态新城,虽然可以减轻市中心住房、交通、供电、供气等各种压力,而且有利于化解楚州区被边缘化的状况,有利于两淮融合。加速淮安作为苏北中心城市的建设,扩大淮安城区范围。

3.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4分)

【选段一】又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众士兵急待把枪去搠时,哪里拦挡得住?众人且簇拥蔡九知府逃命去了。

【选段二】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宫、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坤。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十一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那厮处治。

①选段一中的“虎形黑大汉”和选段二中的“那厮”分别是的是谁?(2分)

②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的品质?(2分)

4.阅读下面两则资料,完成相关任务。(4分)

材料一: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开始进入淮安人视野。2012年,淮安宣布启动BRT建设。但2013123日,淮安对外宣布BRT不建了,改上现代有轨电车,走向跟BRT相似,工程短了5公里多,投资却多了近30亿元。这一消息立刻引起广泛关注。淮安市交通局局长徐效文解释,从淮安的城市形态、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更适宜发展现代有轨电车。

材料二:中国江苏413日讯 近日,记者从市电车办获悉,目前已完成了全线铺轨以及大部分的线缆敷设、信号灯安装等工作,沿线绿化、站台、地下通道、道路修复以及车辆基地等施工正紧锣密鼓展开,机电设备单系统调试和联调联试工作有序进行。翔宇大道水渡口至海口路段乔木栽植完毕;三亚路“示范”站台盛装登场;枚皋路、楚州大道、森林公园三个通道的顶管顺利完成,进入内部装修和机电设备安装阶段……

1)阅读材料一,说说淮安市为什么对外宣布BRT不建了,改上现代有轨电车?(2分)

2)请为材料二中的这则新闻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3分)

5.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

必答题

1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4 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5 ,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题红叶》)

6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选答题

7 ,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8 故园渺何处? 。(韦应物《闻雁》)

9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二、(56分)

(1)阅读《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一诗,完成6-7题。(4分)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6.“小蕾深藏数点红”中的“深”字有何妙处?(2分)

7.诗人借未开海棠想要说明什么道理?(2分)

(2)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短文,完成8-11题。(18分)

【甲文】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文】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①,六姑之声缓以苍②,四姑之声娇以婉③,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蒲松龄《口技》)

注释:①清以越:轻亮而高扬。②缓以苍:缓慢而苍老。③娇以婉:娇柔而和婉。

8.解释加点字词(4分)

①惊欠伸( 其一处(

身入室( ④亦不效(

9.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③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

10.【甲】文中有不少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如“少顷,既而,当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等,请体会其作用。(4分)

11.请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比较【甲】【乙】两段文字中划线句子的异同。(4分)

(三)阅读《吟赏炊烟》,完成12-15题。(17分)

①炊烟是乡村的符号,我这个城里长大的女孩,很少有机会细品它。而在最近的一次搬迁中,我来到了城郊定居,得以吟赏炊烟。那炊烟和青天、夕阳一起,组成了打动人心的乡村意境。

②在我的想象空间里,炊烟是一个村落的气息,一个村落的召唤,一个村落的灵魂。炊烟应该与季节无关,它仅与乡村相伴。但当我近距离地感受炊烟,却发现它竟和季节有关。春天的炊烟,有的是青青的野菜芳香,而秋天的炊烟,安静,轻盈,古老,却多了一份金黄的浓烈,冬天的炊烟,更多了家的暖意。

③时代确实发生了变革,炊烟和老牛一起,正慢慢成为了一个似乎陈旧的故事。许多农家的灶火暗了下去,灶洞里没有了红色的热闹,显得冰凉而孤独。每天傍晚,我漫步乡间,眼睛里掠过了碧绿的田野,掠过了低矮的乡村老屋,掠过了放学的欢快的孩子,而最让我惊喜的,是偶而一个低矮的乡村老屋上升起一缕长长的炊烟,想象着放学的儿童望见自家屋上的炊烟,也就望见了厨房里的母亲,望见了从田间回来的父亲。

④炊烟,是乡村原始古朴的风景,它因家而诞生,因家而美丽。我带着诗意的心情去欣赏炊烟:低矮的房舍是炊烟的老家,寥廓的天空是炊烟的归宿,绿树灌丛是炊烟的衣衫,小河流水是炊烟绵长的思念。炊烟、村落、绿树、小溪,就是这样一些自然元素,勾勒出一幅古朴悠远的乡村风景画。我们可以在梦里追忆烟雨江南轻盈如水的柔美,还有朦胧炊烟下放歌的纤纤女子的柔媚;我们心灵的画布上重见旷野村落炊烟的飘逸,还有袅袅炊烟下村姑灿烂羞涩的笑脸。

⑤因为炊烟,我想起了外婆。童年的每个假期,我都去乡下,看男人的锄头和扁担把粮食从地里挑到了家里,女人的菜刀和锅铲把粮食变成了食物。炊烟日复一日地升起,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乡村,外婆用一种最质朴的生命方式,送给了我们平淡而温暖的假期生活。

⑥袅袅的炊烟,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是一道古朴的风景,是一段如诗的岁月。它曲线优美的身姿勾起的不仅是对它的回忆,更是对乡村的依恋。

⑦而今,炊烟在从乡村慢慢淡去,甚至那些晚归的男女,都是刚从城里打工归来。他们的家中,尚有老人为他们燃起炊烟,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炊烟将会消失。

⑧炊烟是乡村最后的牧歌,而我却像一个乡村长不大的孩子,常常在暮烟四起时寻找它、欣赏它……

12.阅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炊烟是乡村的符号”?(4分)

13.请从修辞或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的划线句子。(4分)

14.结合语境,理解第③段中词语“陈旧”的含义。(4分)

15.阅读全文,体会文章第⑧段蕴含着的丰富情感。(5分)

(四) 阅读《月光手帕》一文,完成16-19题。(17分)

月光手帕

1)秋夜的风一阵又一阵地袭击着阿斌单薄的身体,阿斌不由打个冷战,他借着月光顺着山沟吃力地穿过一条泥泞的土路,路的尽头,一棵高大的榕树下,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

2)阿斌在屋前站定,喘一口气,正了正身子,轻轻叩响锈迹斑斑的门环。

3)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 一个光光的小脑袋探出门外。

4)“你找谁?”男孩儿警惕地盯着他问。

5)“我路过这里,迷路了。”阿斌专注地看着 男孩儿,“能给我一碗水喝吗?

6)小脑袋又重缩回屋内,阿斌在门前的石堆上坐下。

7)男孩儿端来了水,水随着男孩儿的脚步在粗瓷碗里晃动,溢满了一碗月光。

8)阿斌起身接过碗,一仰脖子,粗瓷碗里的水就失去了光亮。阿斌满足地咂了咂嘴巴,问男孩儿:“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吗?你爹娘呢?

9)“娘帮人卖夜宵去了,爹去了天堂。”“爹——你爹怎么会在天堂?

10)我娘说:“我哥和人打了架后不敢回家,爹到处找他,路上出了车祸,上了天堂。”

11)一阵风吹来,阿斌揉了揉眼睛。

12)“你怎么啦?”“我、我……沙子进了眼睛。你们怎么不在村里住?

13)“我娘说,以前我们是住在村里的。哥和人打架后,原本要好的两家人成了仇人,被打的那家人天天来逼爹娘交出我哥,赔偿医药费。爹死后,娘只得将村里的房子卖掉抵了赔偿款,于是我们就搬来这儿住了。娘说,住在这儿也好,免得村里人老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娘会生不会养,养了个罪犯。娘还说,让我好好读书,爱读书的孩子不会打架。”

14)“你哥打的人,关娘什么事?”“当然有关系啦,他是爹娘的儿子呀!”男孩儿不满地说,“娘说哥的罪,顶多坐三年牢,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出来了……可是他跑了,他怕坐牢。他不要爹娘,不要我了,呜呜……”

15)阿斌蹲下搂过男孩儿,想安慰他,男孩儿却机警地跳开①,说:“我不认识你!

阿斌尴尬地收回手,停了停又问:“你还记得你哥吗?”“不记得,我哥出事时我才两岁多。娘说,小时候我哥常背我呢,他可喜欢我了。”

16)“你哥犯了错,你和你娘还会想他吗?”“想,当然想啦!我娘说,我哥那是一时糊涂,那时不懂事,他要是知道错了,改正了,一定是个好孩子呢!唉,他要是能回来就好了,我就不用天天晚上担惊受怕了。”

17)“担惊受怕?晚上都是你一个人在家吗?”“是的,娘虽然卖了村里的房子,但人家的钱还没赔清,娘答应每年赔人家一万。为了赔人家钱,娘白天做农活,晚上帮人卖夜宵。娘说,明年就可以赔完,那时她就可以陪我了。不过我不怕,爹在天上保护我呢!

18)阿斌心里一痛,他剧烈地咳嗽起来。他急忙用手捂着嘴,快步走到石堆旁的树下,借着树阴抹去眼角的泪。月光透过树隙,斑驳地洒在阿斌身上。

19)“你踩到月光手帕了!”男孩儿惊叫起来。

20)阿斌急忙后退几步,左看右看。

21)“月光手帕?”“就在那儿。”男孩儿指着树阴说。

22)顺着男孩儿手指的方向,阿斌看到了黑漆漆的地上铺满了一片又一片巴掌大的手帕,那是月光穿透树隙洒下来的。

23)“是那儿吗?”阿斌问。

24)“是的,就是那些手帕。娘说,一个人,只要心里无愧,心里装着美,就能看见这美丽的月光手帕。娘还说,娘要等,等到我哥看到月光手帕的那一天。”

25)阿斌再也忍不住,他双腿一软,跪在了手帕前,任大滴大滴的泪珠滚落,掉在地上的手帕里。

26)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哽咽着,塞给男孩儿说:“从此以后,你和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

27)照片上,有阿斌、男孩儿,还有满脸慈祥的爹娘。

28)阿斌毅然踏上山路,走进月光中,满地的“手帕”忽地抱成团儿,包裹着阿斌向前走去……

16.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4)

17.体会文章第(1)段的作用。(4)

18.体会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语境,展开合理想象,用第一人称说说此时阿斌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60字以内)(4)

19.阅读全文,谈谈你对问题“月光手帕”的理解。(5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3694818dd88d0d232d46a0b.html

《淮中2014-2015初二第二学期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