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9-09-12 23:02: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读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上图中(

A 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B 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C 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 D 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

2.从ad

A 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 B 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

C 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 D 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

3GIS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将它用作于课题研究。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只适宜用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

A B

C D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路透社巴西利亚20121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11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4.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B 发达国家的商业性伐木

C 过度的迁移农业 D 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5.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B 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 增加全球降水极端事件的发生

D 低纬度农作物产量减少

6.下列热带雨林开发方式中,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有(

①鼓励保护性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 ②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设立国际基金 ⑤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⑤ D ②④⑤

据报道,作为保障首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130多万亩杨树防护林,由于严重老化、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等,大面积干枯死亡,威胁当地及京津生态安全,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更新改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从生态的角度分析,针对张家口坝上地区杨树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 发动群众,迅速补种新的杨树苗 B 全部采伐后,更换新的森林树种

C 改进灌溉措施,保障森林用水 D 实行乔灌草结合或种植耐旱树种

8.该防护林大量老化、死亡,对京津地区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A 加重酸雨危害 B 加剧风沙危害 C 加速地面沉降 D 加大洪水威胁

如图为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效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加重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B 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

C 建大坝过多使内河航运的连续性降低 D 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但社会效益较差

10.从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经验得到的启示是(

A 我国水利可完全照搬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和治理方案

B 我国江河众多,水力、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C 国情不同,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经验不能借鉴

D 我国的水利工程应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观点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不同类型资源在中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表,回答下列小题。

11.四大资源都高于全国平均值而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值的省区是(

A 黑龙江省 B 云南省 C 四川省 D 西藏自治区

12.上表中对经济发展的“诅咒”最明显的资源是(

A 耕地资源 B 矿产资源 C 能源资源 D 森林资源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3.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 过度农垦 B 过度放牧 C 过度樵采 D 过度养殖

14.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 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 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D 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5.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B 全球气候变化

C 人口分布变化 D 土地生产力差异

16.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 B 高速铁路的建设

C 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 D 人均耕地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右图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7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可能原因是(

①工业基础薄弱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劳动力缺乏 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 ⑤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18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

A 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B 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C 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D 工业稳步增长

19.近年来,该区域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 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 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 ④大力发展特大城市,减缓农村发展 ⑤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⑤

读图,“2015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图中可以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是(

A B C D

21.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

A 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 B 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

C 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D 第三产业产值继续上升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该企业属于(

A 原料指向型 B 市场指向型 C 技术指向型 D 劳动力指向型

23.两地间产业转移方向及主导因素分别是(

A 甲地迁往乙地,技术成本更低 B 甲地迁往乙地,用工成本更低

C 乙地迁往甲地,技术更为发达 D 乙地迁往甲地,市场更加广阔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向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供水,可以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下图为北京气候资料及丹江口下游武汉的年径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4.北京地区最需要调水的月份是(

A 15 B 68 C 910 D 1112

25.为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供水地区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实行季节性水价 B 修建水库 C 提倡节约用水 D 增加引水线路

2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丹江口水库,北至京津,已全线通水。该工程干渠采用立交或涵洞式跨越沿线河流,其原因是(

A 减小工程量,降低造价 B 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C 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 D 保障工程供水水质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牧场的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相关关系图,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7.图示信息表明(

A 草地植被指数越低,能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

B 草地植被指数越低,牧场的承载力越大

C 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

D 草地植被指数过高,不利于养羊业的发展

28.针对上述问题,下列措施最为切实可行的是(

A 尽力削减牧场上的养羊数量 B 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

C 将牧场整体改建为自然保护区 D 改变畜牧方式,大力发展先进的游牧业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变化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2919372008年,该区域(

A 荒漠化面积扩大到近5

B 人均耕地面积增大

C 载畜量和荒漠化面积增加幅度相当

D 人口总量大致翻了一番

30.导致该区域荒漠化形势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环境的变迁 B 耕地面积的变化

C 放牧强度的变化 D 人口数量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1.有关田纳西河水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B 流量稳定,通航价值高

C 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 D 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32.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 土地退化——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

B 植被破坏——矿山开采和冶炼、扩大耕地面积

C 沙丁鱼减少——大坝阻碍了沙丁鱼的洄游产卵

D 酸雨污染——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3.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我国东北地区 B 我国华北地区

C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D 我国西北地区

34.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 ①→② B ④→① C ③→④ D ②→③

下图为我国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5.导致图中②③④三地农业结构差异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 热量条件 B 水分条件 C 地形条件 D 土壤条件

36.在下列作物中,图中②地区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是(

A 花生、甜菜 B 甜菜、大豆 C 枸杞、甘草 D 大豆、花卉

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7.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38.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的河段是(

A a B b C c D d

39.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所以实施新型城市化不能过度追逐城市化率,而要在“化”字上做文章。下图为我国1999—2013年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增长率图。完成下题。

图中现象会导致(

A 城乡差异日趋减小 B 城市土地浪费严重

C 城市化率迅速提高 D 城市交通拥堵缓解

40.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阅读图表回答下题。

右侧表格中的数据为左图显示区域的海拔(m)分布情况,则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 四川盆地 B 长江下游 C 东北平原 D 黄河下游

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4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塔里木河曾被称为新疆的“母亲河”。然而,1972年开始,塔里木河下游开始断流。如图示意2003—2012年塔里木河(英巴扎断面)断流情况。

材料二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塔里木河流域有着巨大开发潜力和经济发展后劲。

1)简述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2)指出2010年后塔里木河下游径流发生了什么变化,推测形成变化的原因。

42.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因特网上搜集到的两则信息,分析回答。

资料一:东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产区,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来源。自加入WTO后,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进口美国大豆1396万吨,约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产量,同年东北大豆却有七成积压在农村。

资料二:东北和美国进口大豆的产销成本调查

注:其中X为美国每吨大豆的加工成本。

1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舍近求远”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学习小组要将研究成果“东北大豆的出路”呈报给政府供决策参考。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

43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见下图,外商在中国投资产业结构图(2000年)。

材料2:见下表。

1)结合材料说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和地区分布特征。

2)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

4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

我国与东盟经济互补性较强,贸易额不断上升,如近年来我国的冷果(亚热带、温带水果)换东盟的热果(热带水果)贸易。

1)若在澜沧江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推测适宜大坝截流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分析澜沧江梯级开发对其航运的有利影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地理答案

1B

2C

【解析】

1.由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区域的划分指标主要是单一的气候,但在各区域内部仍存在因纬度、地形等因素造成的特征差异;各区域的分布范围有一定差异,区域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过渡的。

2.从ad,纬度逐渐降低,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现代建筑的楼间距增大;气温逐渐升高,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同时传统建筑的窗户逐渐增大,便于通风;现代楼房的高度和气候无关。

【点睛】

我国南北方地区的传统建筑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南北方地理环境特征差异的体现。南方地区降水多,房屋多尖顶,便于排水;而北方降水少,屋顶较平。南方地区气候炎热,房屋墙壁较薄;北方地区气候寒冷,房屋墙壁较厚,保暖效果好。南方森林面积广,建筑材料多选用竹木,北方多采用砖石。除此之外,我国南北方建筑还存在窗户朝向、窗口大小等方面的差异。

3C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GIS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C选项属于人口的空间分布图,可以用GIS制作。ABD选项中的数据均为时间分布图,无法用GIS制作。

4A

5B

6A

【解析】

4.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故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是导致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A正确;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B错误;过度的迁移农业是导致雨林破坏的直接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热带雨林在短时间内被快速破坏,考虑是人为的大规模破坏所致,土壤条件不会导致雨林短时间发生改变,排除D

5.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雨林破坏会直接导致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故选B

6.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加强环境教育并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③⑤,A选项正确。

7D

8B

【解析】

7.杨树需水量大,不适宜在缺水地区种植。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造林绿化时,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实施林、草植被相结合,才能巩固造林成果,提高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8.张家口坝上地区位于京津的西北方向,为冬春沙尘天气的尘源地,防护林大量老化、死亡,使森林防风固沙能力迅速下降,会加剧京津地区的风沙危害。

考点:种植防护林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

9B

10D

【解析】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9.田纳西河流域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实现了防洪、航运、灌溉、旅游、发电、养殖等功能,即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又实现了社会效益,故排除ACD,选项B正确。

10.我国水利开发应因地制宜,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可以参考田纳西河流域的成功经验,但不可完全照搬,故D正确,AC错误;我国目前电能消费中依然以火电为主,水电利用程度较低,B错误。

11B

12D

【解析】

11.由表中数据对比可知符合题意的为云南省,故选B

12.资源诅咒的观点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由表中数据可知森林资源丰富的省份平均资源比全国平均多的最多,但是GDP平均增速明显较慢,故选D

13A

1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

13.缓坡可以发展种植业;陡坡不能发展种植业,可以发展林业或者畜牧业;水面发展渔业;平原发展种植业;从图中的信息看种植业比重比重过大,林业比重太小,说明部分不适宜开垦的土地被开垦为耕地,属于过度开垦,选择B

14.丘陵地区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应该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地种植业的比重已过大,不应继续扩大种植业面积;全面封山育林,不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选择C

15A

16D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5.最近的30年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影响,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不断加快,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大,但人均耕地不断减小,故由“南粮北运”转向“北粮南运”,A正确。

16.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是粮食生产商品率高的最主要原因,故选D

【点睛】

商品粮基地的形成条件:①粮食生产条件较好,高产稳产农田比重较大,余粮较多;②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多,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且投资少而见效快的地区;③粮食生产集中连片,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基本类似,便于统一规划、建设和布局生产;④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粮食生产用地与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生产用地矛盾不大,交通运输方便。

17D

18C

19D

【解析】

17.我国东南沿海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基础薄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加之矿产资源贫乏,所以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

18.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年开始的10年间,随着工业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19.从图中可以看出,1995年以来,本地区调整了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产业,同时加大了环保投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考点定位】该组试题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知识拓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城市化过程中,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典型城市化的模式有以下四种:

20C

21B

【解析】

20.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坐标图判断。由材料分析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说明第一产比重较低,二三产业的比较高,而且第二产业的比重稍大于第三产业,结合图示坐标判断,符合题意的选择为③,故答案选B项。

21.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其大量迁入会使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地一三产业比重相对下降,故答案选C项。

22D

23B

【解析】

22.根据材料甲乙两企业区位成本分析资料可以看出产品成本中劳动力成本高。结合主要工业类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该企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故答案选B项。

23.根据图示信息分析,甲地劳动力价格高,利润低,所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将从甲市向乙市转移,主要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技术、原料、市场的影响相同。故答案选C项。

点睛: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

24A

25B

26D

【解析】

24.北京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大。根据北京的降水量分布状况,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水资源短缺。北京地区最需要调水的月份是 15月,A对。 68月是雨季,降水量大,B错。910月、1112月降水量减少,河流径流量较大,水资源短缺程度不很严重,CD错。

25.为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供水地区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问题,B对。实行季节性水价经济手段控制,不能改变季节差异,A错。提倡节约用水能减少浪费,增加引水线路是增大借给,都没有改变调、需间的季节差异,CD错。

2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丹江口水库,北至京津,已全线通水。该工程干渠采用立交或涵洞式跨越沿线河流,其原因是减少沿线地区对水源的污染,保障工程供水水质,D对。增加了工程量,造价更高,A错。采用立交或涵洞式跨越沿线河流,减少了下渗,不能回补地下水,也不能改善沿线生态环境,BC错。

27C

28B

【解析】

27.饲养羊只数量越多,草地植被指数越低,A选项因果倒置,C正确;草地植被指数越低,牧场的承载力越小,B错误;草地植被指数高,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D错误。

28.由图中数据可知,随着饲养羊只数量减少,草地植被有所恢复,故应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B正确。AC选项不利于牧区的经济发展,游牧业属于传统农业并不先进,D错误。

29C

30D

【解析】

29.从图中看19372008年,该区域荒漠化面积从3%扩大到32%,扩大近10倍;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口总量从图中读不出来;载畜量和荒漠化面积增加幅度相当,C正确。

30.自然环境变化较小,耕地面积和放牧强度变化的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加,因此该区域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变化,D正确。

【考点定位】坐标系图的判断、荒漠化的原因

【名师点睛】

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调查表明,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

31B

32C

【解析】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31.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并不稳定,故B错误。

32.田纳西河的大坝主要修建在中上游地区,沙丁鱼主要在沿海地区洄游,并不受影响,故C错误。

33C

34D

【解析】

33.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能源储量大,需求量大,对应数字④,AB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储量小,市场需求量大,对应③,C对。C错。我国西北地区能源储量大,需求量小,对应②,D错。

34.图中四地,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储量小,市场需求量大。西北地区能源储量大,当地市场需求量小。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②→③,D对。ABC错。

点睛:我国能源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储量小,市场需求量大。西北地区能源储量大,当地市场需求量小。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

35B

36B

【解析】

35.由图知三地海陆位置差异较大,水分条件存在明显差异,是影响农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故选B

36.②地区位于东北平原,适宜甜菜、大豆的种植,故选B。我国花生主产地区为山东、辽宁东部、广东雷州半岛、黄淮河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的海滨丘陵和沙土区。甜菜主产区在北纬40°以北,包括东北、华北、西北三个产区,其中东北种植最多。枸杞栽培地区主要为宁夏、内蒙古、新疆、河北、青海、甘肃。

37C

38D

【解析】

37.影响水能资源的主要条件是河流流量较大和落差大,所以比较图示各点,C点所在集河流上游较多的水量,流量较大,且结合地势剖面图,该处落差较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建大坝,故选C

38.据图可知,d地处河流下游,来水量大,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水危害,故选D

考点:考查水能资源的开发以及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39B

【解析】

由图知我国城市面积增长率远大于城市人口增长率,城市空间扩张过快,会导致城市土地浪费严重,故选B

40D

【解析】

图中河流流经地区海拔为20m,高于两岸的农田和城市,为地上河,结合选项,黄河下游因泥沙淤积形成明显地上河,故选D

41.(1)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得河流沿岸地下水的补给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林木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草场退化、绿洲萎缩;土地沙化,风沙肆虐;自然灾害频繁;地下水盐度增加,水质恶化(井水矿化度增大)。

2)变化:2010年后塔里木河下游径流量增加,断流基本消失。

原因:实现了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减少了上游无序截流;倡导节约用水,推广了喷灌滴灌,减少了浪费;实施了跨流域调水补水等。

【解析】

1)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从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来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下游失去补给水源减少会面临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荒漠化加剧等问题。

2)由图知2010年后塔里木河下游径流量增加,断流基本消失。2010年之前塔里木河之所以不断出现断流,是因为全流域水资源缺乏统一调配,上游无序截流,过度引水灌溉等。断流现象消失,可以推测流域原有的不合理开发方式得到了改变与治理。

42.(1)东北大豆出油率低,价格高,加工成本高。

2)建立高油大豆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规模生产;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发展面向市场的产品;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大豆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解析】

1)有材料二中数据对比可知,与美国大豆比,东北大豆出油率低,价格高,加工成本高,而两者运费相差不大,故江苏某榨油厂“舍近求远”从美国进口大豆。

2)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要促进东北大豆产业发展,既要适度扩大规模、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深加工,也要注意发展生态农业,兼顾环境效益。

43.(1)产业结构特征: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第二产业)

地区分布特征:①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或集中程度高;②东部高西部低(从东部向西部递减)

2)原因: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便利;③地势低平,气候温和多雨(气候条件优越);④经济发达,城市密集;⑤基础设施完善;⑥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⑦文化科技发达,人口素质高;⑧市场潜力大,居民消费水平高,购买力强;⑨经济腹地广;⑩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优惠政策多(政府管理比较高效)

【解析】

1)由材料1、材料2数据可知,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或集中程度高,东部高西部低(从东部向西部递减)

2)本题考查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比,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可以从地理位置、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经济水平、政策等层面分析。

44.(1)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较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易于施工。

2)库区水流变缓、水位上升,改善航行条件,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行安全性;利用水库的调蓄能力,调节下游河流径流量,延长适航时间;通过水坝调水减少下游航道淤积。

【解析】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1)大坝截流指在大坝建设施工中,截断原河床水流,最终把河水引向导流泄水建筑物下泄,在河床中全面开展主体建筑物的施工。考虑施工安全,截流应选在河流流量较小的时期。澜沧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较小且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易于施工。

2)澜沧江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有明显季节变化,水位变化大,流经地区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不利于通航。梯级开发有利于调蓄河水,拦截上游泥沙,减缓流速,增强河流通航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157700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9.html

《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