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街人见证潮起潮落

发布时间:2012-03-31 10:41: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英街人见证潮起潮落

2010111703:34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字号:T|T

  沙栏吓村村民是中英街最主要的居住人口,常住人口有1000多人。据了解,从1899年到1980年,中英街的村民都是依托渔农经济和自己创办的墟市来维持生活,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但由于中英街地处深港边境,特区中的特区,中英街的居民数十年来感受着改革开放大潮带来的激荡,他们见证过繁华,经历过落寞,对未来仍有无数期待。

  一场台风发起中英街商贸

  中英街社区工作站刘站长回忆说,真正让中英街的商贸发展并蓬勃的,还是托了一场台风的福。改革开放前,在中英街有一位被称为“兴宁婆”(祖籍梅州兴宁)的香港女子在中英街开了一家名为“王兴记”的小商店。1979年,深圳刮强台风,整条中英街都是水,“王兴记”的许多货物也被海水淹了,准备销售的皮鞋也被泡得走了样。为了挽回损失,“兴宁婆”就在门口搭了一块木板,把皮鞋等货物放在木板上晾晒,谁知道,马上就有人来问皮鞋能否便宜卖。“兴宁婆”很灵活,马上答应,并搭配着其他货物一起打折出售,没想到买便宜货品的人一下子就挤满了门店,一场台风反而让货品一销而空。刘站长介绍,当年30多元人民币可兑换100元港币,100元港币可以买到很多港货,满足了家里的日常所需。看到这一商机,其他香港居民立即效仿“兴宁婆”,香港一方的商铺陆续发展起来。不久,中方的国营商场也开始进驻中英街。

  百年老店黯然转包

  中英街39号,是中英街的百年老店,如今,这家店已经被主人何集庆转包出去。但是,人们看到这家店铺时,仍然会想起与中英街百年历史捆绑在一起的何家。

  今年80多岁的何集庆是东江纵队沙头角中队的一员,也曾是“明兴百货”的老板,祖父辈起便在这里从商,百年历史四代祖业。何集庆老人告诉记者,他家这间店铺,是祖父那一辈于20世纪初在此买地2万平方米建起来的。祖父本是盐田四村人,远渡重洋创业,在牙买加积聚财富后,衣锦还乡,骑着大白马进村,还就在沙头角犹献街买房置地,经营起了生意,始而中药,开店“茂生堂”。据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英街被日军占领,他们在街上拉起了铁丝网布防,中英街上的贸易陷入了停顿。日军在中英街桥头对面设立哨所,“茂生堂”中药店由于靠近中英街桥头,对面是日军哨所,“茂生堂”成了一个情报收集据点。何集庆虽然年纪很小,但人却很机灵,经常利用药店做掩护,收集日军的情报,监视桥头日军的布防情况。日军投降后,中英街上的铁丝网被拆除,这个时候,中英街陷入了最混乱的时候,土匪出没,抢劫横行,港英政府要求当时的港九大队维持治安,而这个时候,中英街的贸易一度陷入了最低潮。

  1981年,何集庆继承祖业,但由于他对中药并不熟悉,遂将“茂生堂”药店改为“明兴百货”,出售日用百货商品,雨伞、味精、尼龙布、肥皂等日用百货。据何集庆回忆,改革开放之初,内地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很多商品短缺,尤其是日用品几乎到了匮乏的程度,而香港商品种类丰富,很多人就涌入中英街大事采购。当时中英街除黄金饰品之外,以日用品最为好卖,雨伞、味精、尼龙布、肥皂等日用百货都供不应求。那时,30元人民币就可以兑换100港元,某些沿海地区的农民甚至装着满满一麻袋的钱前来购物。从改革开放之初到香港回归前夕,是中英街的黄金时代,一天几万人如潮水般地涌进中英街,两边的店铺日营业额动辄上百万。

  香港回归一两年后,情况开始变化,来中英街旅游购物的人越来越少。明兴百货早已无缘“日进斗金,”全日开业变成半日,守着一个月千来元的营业额。一年多前,何集庆将“明兴百货”转让给他人,儿子们去了香港打工,他则和老伴在中英街开始了悠闲的养老生活。何集庆说,他很享受如今的生活,但同时,他也期盼着中英街能抓住复苏这一契机,重新辉煌

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英街商贸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中提到,中英街是连接深港两地的“边境特别管理区”,其“一街两制”的历史与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旅游与商业价值。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商业贸易的繁荣,以及边境管理法规的逐步完善,中英街商贸发展定位为“一国两制”历史文化景区和名优小商品特色商业街。

其实,中英街有着浓厚的客家文化,“舞麒麟”、“渔灯舞”、“客家山歌”、“九簋菜”都是中英街的特色。

除了改革开放后十几年的辉煌日子,中英街并不起眼。或许是地理位置重要,1941年香港沦陷后,东江纵队的沙头角中队也活跃在中英街及四周地区,搞情报、设埋伏、除汉奸。有一位口述者还追忆沙头角渔民曾护送中共要员到香港。由于周恩来认为香港渔民曾有功于国度,曾批示有关部门办理港澳流动渔民户口,特事特办,想得周到。

到深圳商业不能不提中英街,这条200多米长4米多宽的普普通通的街道更像一条小胡同,其貌不扬却记录着100多年来发生在这里的数不尽的故事。在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里,这条街一度成为中国人乃至世界人们瞠目叹嘘的奇观。

国庆期间,一部真实反映中英街历史的纪录片——《百年中英街》在深视公共频道播出。该片是近年来深圳首部以本土历史文化为素材拍摄的大型文献纪录片。

百年中英街(资料图片)

《百年中英街》由深圳市史志办策划,深圳市梦之洲影视摄制,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协拍,深圳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基金投资。该片通过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鲜活再现中国百年近代历史。

一百年来,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每一细微的变化,在中英街都有反映。中英街可以说既是中国政治的晴雨表,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透过这条小街,可以真实地看到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沧桑与变迁。

中英街是世界上最短、承载历史信息最多的一条小街,它与德国的柏林墙、朝鲜的三八线、越南的贤良桥,一并成为20世纪世界史上最有影响的四条分界线。由于中英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100年来,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每一细微的变化,在中英街都有反映。中英街可以说既是中国政治的晴雨表,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更是深圳特区的一个重要标志。深圳市史志办主任黄玲表示:影片历史资料收集详细、人物采访生动。透过这条小街,可以真实看到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沧桑与变迁。策划此片正是希望为深圳奉献一部关于中英街的珍贵史料片。

该片的创作严谨扎实。从2007年起,主创人员历时3年深入挖掘,走访了200多个间接或直接的见证人,采访了20多位国内外史学家,踏遍了深港两边相关的村落,翻阅了大量的史料。依历史阶段划分为“裂土之殇”、“血肉长城”、“边界风云”、“潮起潮落”、“紫荆花开”五集,每一集都是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挥就而成。其中一集“潮起潮落”,真实再现了深圳成为特区的契机与发展,为世人了解特区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

中英街

梧桐山下,大鹏湾畔。

有一条只有250米长的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中英街。国家主席杨尚昆称赞它是“世界所无,中国惟一”。的确,这条街独一无二。

“没到过中英街,就不算去过深圳。”人们在口头曾经这样传诵。

界碑·古榕

100多年前,一群穿马褂的清朝人和穿西服的英国人来了,他们从海边开始、沿着河道打下了一排木质界桩。

于是,在这条干涸河道上一字排开、向前延伸着的界桩,就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变成了“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

几年后,木质界桩换成石质界碑。每块界碑上刻着“中英地界”、“光绪二十四年”、“1898”等字样。界碑一侧用中文书写,一侧用英文书写。

屈辱,就这样被历史长久地钉在一个民族的身上!崔巍的梧桐山用静穆表示它无言的抗议,苍茫的大鹏湾用波涛挥洒它愤怒的泪水。

后来,在第一块界碑到第八块界碑的两侧,有人开始填土建房屋,摆摊做生意,这里逐步形成了一条小街,它就是中英街的前身。

100多年了,梧桐山的山风吹打着这些界碑,

100多年了,太平洋的水气侵蚀着这些界碑。

100多年了,这些界碑历经岁月的沧桑,它们看惯了风生云起,它们听尽了潮起潮落。于今,依然默默地立在那里。

100多年了,熙熙攘攘的人流走过这些界碑。

100多年了,纷纷纭纭的眼睛看过这些界碑。

100多年了,界碑上的字迹已磨损,但记忆是永远不会磨损的。从青灰色的碑身上,人们分明可以读出感慨唏嘘,可以读出凄风苦雨。

徜徉在中英街上,这些界碑最能使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

一直陪伴界碑的是这棵古榕树。事实上,榕树比界碑更为古老,115年前,也许是梧桐山的风吹来一颗种子,也许是太平洋的潮送来一颗种子,总之,它就从此开始了自己不平凡的生命历程。

但使古榕名动天下的并不是它的年龄,而是它生长在中英街上。

世界上大概再也没有别的树比这棵古榕更会选择生长的地方了。它把根扎在界碑一侧的中方土地上,然后树干就向界碑另一侧的香港上空伸展,形成了“根在中方,叶覆香港”的奇特景观。

这棵百年古榕,时间已在它的身上留下痕迹,它暗褐色的枝干如虬龙般苍劲,但它的树冠依然舒展,枝叶依然繁茂,依然像张开的一把翠绿大伞,遮挡百年风雨。

这棵百年古榕,经历了太多的风云,当那块界碑竖立在离它咫尺之隔的地方时,想必它也流过泪的,那情景,就是“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啊!然后,它看着从它的树阴下走过的芸芸众生,它看着这条街的冷清和繁华;再然后,它就有一种铅华洗尽的从容了,就有一种岁月阅尽的莞尔了。

这棵百年古榕,它的魂是不离不弃,它用根在地下把两地连结在一起,它用叶在空中把两地缠绵在一起,它不愿两地长久分离啊!而今,两地又合为一体了,于是,这古榕,终于可以放心了,它又可以心无旁骛地享受春风的吹拂了,它又可以悠悠游游地谛听海鸥的欢叫了。

八块界碑,一棵古榕,往往就是人们涌来中英街的主要原因。

古井·天后宫·吴氏宗祠

300多年前,一群客家人来梧桐山下拓荒。面对满湾波光粼粼的海水而不能饮,于是,他们就凿了这口井。也许是来自清冽的梧桐山山泉水,这口井的水质清澈甘甜,养育了这些早期的拓荒者。

据说井水还能治病。当地人得了水肿病,取瓢井水来喝,水到病除。这井水也真神奇。

界碑竖立起来后,住在英方一边的居民,还是来这井挑水喝,两边的乡邻在井边拉拉家常,诉诉衷肠。“同走一条街,共饮一井水”的民谣就这样流传开来了。

所以,桥头附近的这口古井,给每一个来中英街的人讲述的就是一个血浓于水的故事,这一讲,就是几个世纪。

这些来海边谋生的人,尊崇天后,天后即妈祖,是救海救难的海上保护神。清朝嘉庆年间,他们在中英街沙栏吓修建了一座天后宫,这是中英街唯一一处仍保持历史原貌的古建筑。

这道青石门槛,不知道有多少人踏过。也许身穿黑色长袍、手捧圣经的瑞士传教士踏过,也许玉衣锦食、手握香袋的达观贵人踏过。当然,更多的是粗衣短食、手擎香烛的渔民虔诚地踏进这门槛,他们来此叩首祈福。

以前,天后宫的香火旺盛,很多善男信女在此祭拜“母德宏施,圣恩广播”的妈祖。每十年还要举行一次打醮,以驱邪保平安。

而现在,它只是安安静静地躺在周围的楼宇之间,青砖的墙体已爬上苔痕。宝顶型的香炉犹在。只是现在已少有人在香炉里焚供纸,烧香烛了。它孤寂地立在墙边,想必是在缅怀逝去的香烟缭绕、佛号轻诵的日子。

离天后宫50米处,有一座吴氏宗祠,是从博罗迁来沙头角的吴氏先辈修建的,建成的时间也在清朝嘉庆年间。

古井、天后宫和吴氏宗祠,点点滴滴,记录的是早期来此创业的先祖们的生活。我们用心聆听,也许能听见祖先们挑水时扁担晃动的嘎吱声,也许能看见祖先们祭拜完妈祖后勇敢走向大海的身影。

一街两制·购物天堂

世界上大概没有一条街像中英街一样实行两种制度。界碑的西侧曾由英国管辖,现属于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界碑东侧属于中方,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两种制度在中英街对垒始自194910月。当时,中方中英街的高音喇叭经常喊着激动人心的政治口号;而英国,则将其管辖的中英街设为宵禁区。

从那以后,中英街上的八块界碑就把这条街变为不能越雷池一步的两个世界。曾经的乡邻即使擦肩而过,也都低头不语,恍若陌生人;亲戚赠送的礼物也不敢接受,生怕被说成里通外国。一个人若在中方中英街犯了法,只要他轻轻跳过界碑,中方的边防警察就不能跟过去抓人。

这种界限森严的局面一直维持到改革开放初期。

就算时至今日,两边依然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各自区域巡视的两方警察的服饰和配备不同。

深圳一方的临街建筑比较气派,香港一方的比较低矮;深圳一方商铺的招牌比较整齐,多用简体字,香港一方的比较混乱,多用繁体字。

就是这样的一条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购物者的天堂。曾经有一天,多达十万的游客涌进这条只有250米长、三四米宽的街。这种景观,相信全世界绝无仅有,已不是只用熙熙攘攘就能描绘的了,游客们你挤我、我挤你,只有侧着身才能往前挪动。每个商铺前,都只见拥挤的人群声嘶力竭地喊着:“给我一个,给我一个!”仿佛那东西不要钱似的。然后就大包小包的装满相机、水果、奶粉乃至方便面等,满意而归。

把中英街“购物天堂”的美誉演绎到极致的是“购金热”。由于当时内地黄金不能随意购买,所以中英街的黄金饰品迅速热销起来,到1988年,共有47家金铺,中英街成为全国第一条“黄金街”,当年的5月到10月,中英街共销售黄金饰品50吨,这一数量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古塔·海滨长廊

一条小河从梧桐山上缓缓流下。

它从中英街的第八块界碑边轻轻经过,然后悠悠流进大鹏湾,把中英街百年的故事讲给大海听。

在这条小河入海口右边,有座七层高的塔。塔的年代并不古老,却也名叫古塔,大概是由于其仿古的建筑样式,也许更由于它站立在沧桑的中英街旁边,于是也就融进了几分岁月的沧桑。

这座古塔,青灰的瓦,朱红的漆,翘起的檐,尖尖的顶,亭亭的塔身,就这么施施然立在海边,不用言语,就已有万种风情,宛如江南娉婷的采莲女。海风从檐上穿过,吹动高悬檐下的铜铃,仿佛悠扬的采莲曲;海鸥在塔前曼妙飞舞,仿佛柳絮飘飘的江南三月。古朴和新鲜,挺拔和秀美,就这么完美地结合着。

这座古塔,实在是沙头角看海的最佳之所在。它以偌大的梧桐山做后院,以浩淼的大鹏湾做前庭,以闻名的中英街做背景。站在塔上,眼底就是那一湾醉人的海水啊!海水温温柔柔地低回着,层层涟漪荡漾开来,触到岸边,就泛起些许雪白的浪花。鱼儿在水里嬉戏,鸟儿在水上飞翔,塔影山影天空的影,一齐映入水中,与婀娜的水草互相摇曳。

站在塔上凭栏而望。对面是“新界”郊野公园,那里有谷埔村、荔枝窝等古老村落,远一点是风景秀美、花红叶绿的鸭洲岛和吉澳岛。视线顺着海水而去,那就是无边无垠的太平洋了。塔的西边,就是那条著名的街了,依稀可以听见那古榕在低语。站在塔上,有欣喜,有感慨,有一种内心的充盈,这份意境,就是柳永的“草色烟光残照里,无人谁会凭栏意。”

古塔的下面是一条海滨长廊。逛完中英街,到这长廊上来徘徊一番,吹吹海风,听听浪花轻吻堤岸,看看水天一色,实是人生美事。

中英街跨境两重天

港铺火爆迎客 深铺闭门改造

中英街故事的启示

20100825 15:42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2  【字体:

    1985年的中英街(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照片)。照片中一位香港警署警长的口述资料也收录在本书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109323f580216fc700afd8b.html

《中英街人见证潮起潮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