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新中国外交20新中国的外交关

发布时间:2019-03-15 06:04: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5单元 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新中国外交 20 新中国的外交关系限时特训 新人教版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

[固基题组]

1[2015·菏泽模拟]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形象地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三大外交政策(  )

A.一直到今天仍然适用

B.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C.导致了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封锁

D.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普遍尊敬

答案 B

解析 一边倒是两大阵营对抗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今天不能再使用,故选B项,排除AD两项。C项是三大外交政策的背景,排除。

2[2016·山西临汾调研]《人民日报》评论一次国际会议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  )

A.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1955年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B项正确;A项是指日内瓦会议,C项是在1953年处理中印边界问题时提出的,D项发生在1971年,均与题意不符。

3.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中日邦交正常化 美国从越南撤军 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 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国际事件的时间。本题为组合型试题,采用排除法。1972年;1975年;1961年;1967年,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4[2015·天津南开区三模]下面是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表。据此,下列选项中分析最正确的是(  )

A.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力量增长

B.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上升

C.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主导作用增强

答案 A

解析 从表中信息可知,19501971年历届联合国大会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票数逐年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是新兴的第三世界国家,因此表中信息体现了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力量增长,故A项正确;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当时西方大国并没有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错误。

5[2015·山西诊断]1978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16,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上述外交行为反映出(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新时期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

C.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

D.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全面恶化

答案 B

解析 当时对社会主义国家停止无偿援助,对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外交活动,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开展全方位外交,故选B项。

6[2015·成都模拟]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目前,中国在多边、周边、区域合作等方面,取得成就最大并发挥主导作用的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C.上海合作组织 D.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故C项为最佳答案;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中国只是21个成员国和地区之一,不能起到主导作用,故排除A项;东盟以东南亚10国为主体,中国以101103参加活动,能够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不能够起到主导作用,故排除B项;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以联合国为中心进行的多边外交,自然也不能够起到主导作用,故排除D项。

[提能题组]

7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独立自主不结盟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的措施是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一边倒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另起炉灶是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排除C项;D项出现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B项正确。

8[2016·武邑调研]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的议题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该会议的议题侧重于(  )

A.去殖民化 B.政治中立

C.经济独立 D.区域集团化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由人权和自决权”“合作”“促进等内容可知,万隆会议强调独立与合作,这体现了在亚非殖民地地区根除殖民化的愿望,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

9[2016·陕西安康高三月考]如图是一幅反映中美关系的漫画,最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

A.互依共存 B.互相对抗

C.争夺霸权 D.互相利用

答案 A

解析 图中八卦阴阳图案表示两国的关系如阴阳之关系,寓意中美两国关系是相互依托。

10[2015·天津六校联考]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

A.中美正式建交

B.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

C.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D.第三世界国家期望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事业

答案 B

解析 依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决不当头等信息可知B项正确。A项发生于1979年,与题干中时间不符,D项不符合史实,C项是国内背景,均排除。

11[2016·定州高三月考]1943年发表的《开罗宣言》肯定了台湾、澎湖是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必须归还中国。海峡两岸高调纪念,日本各界选择性遗忘。这种现象不能反映(  )

A.中日彼此之间存在认知上的误差

B.中日不能相互客观认知是长期形成的

C.客观认知对中日关系发展很重要

D.中日大规模政治运动扭曲了彼此认知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战后由于美国的袒护,远东国际法庭没有对日本的军国主义根除,致使近些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抬头,否认或美化侵略历史,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由此可判断ABC三项正确。D项与材料无关,符合题意。

12[2016·武邑调研]19911993年,全世界共有23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其中22个国家集中分布在两个大洲。这两个大洲是(  )

A.亚洲、非洲 B.欧洲、美洲

C.非洲、美洲 D.亚洲、欧洲

答案 D

解析 冷战时期,亚洲、欧洲许多国家受苏联、美国两个大国的影响,不敢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91年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亚洲、欧洲国家同中国联系加强。

二、非选择题(40分,其中1320分,1420)

13[2015·无锡一模]二战以来,中美两国均对对方呈现过不同的媒体报道,从中亦可见证两国交往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历史时期。

——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

演变(18世纪~1950)

材料二 《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材料三 2010年美国人给中国打分为49%,基本是处在所有被调查国家的中间地带。超过半数(5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既不是合作伙伴也不是敌人,25%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只有1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人。

——据美国知名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

材料四 中国国内民族情感的上升,美国经济的紧张,以及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所有这些都会影响中美的共同利益。……来自中国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在国际上的地位,而是中国对于现在全球化体系的不满。

——《时代周刊·来自中国的新挑战》(201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8)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8)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印象是什么。美国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对其形成挑战?(4)

答案 (1)中国观:莫斯科的傀儡,忘恩负义的侵略者

背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或中国抗美援朝)

(2)变化:片面(否定)到客观(由消极为主到中性积极为主)。原因:美中关系的变化(或中国对美政策的变化);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对美认识更加理性和客观;国际形势的变化。

(3)印象:亦敌亦友。挑战:文化价值观、经济发展模式、国际格局。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一中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的信息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当时国际格局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以及中美两国军事对抗角度归纳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计量史学视角分析表中信息,从横向数字看,积极和中性报道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而消极报道呈下降趋势,从而概括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表中时间信息可从中美关系、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形势变化等角度分析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三中“25%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只有1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人的信息归纳答案;第二小问,从材料四中中国国内民族情感的上升”“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中国对于现在全球化体系的不满等信息归纳答案。

14.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闻图片《乔的笑》,把1971年某次国际会议定格在瞬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材料二 [新华网北京119](注:指2010)中国1990年开始派遣军事人员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2000年起派遣维和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迄今,中国累计已有1.4万多人次参与24个联合国维和行动;目前仍有2100多名中国维和人员在10个任务区执行各类维和任务。目前中国维和人员在海外的主要分布国家有:刚果()、利比里亚、黎巴嫩、苏丹、海地等六国。

(1)中苏关系是影响中国外交关系的重要方面,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反映出新中国什么样的外交方针?它对新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6)

(2)乔冠华部长为何会如此开怀畅笑?出现此永恒瞬间的国际政治因素有哪些?图一、图二说明当时中国外交出现什么重要变化?(8)

(3)材料二的新闻报道及相关图片,说明当今中国外交有何特点?(6)

答案 (1)方针:独立自主、一边倒

影响: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和经济恢复与发展;受到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深远影响。

(2)原因: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国际因素: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第三世界(亚非)国家兴起,对新中国的支持。

变化: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解冻,说明中国外交关系出现突破。

(3)特点:中国积极开展联合国框架内的多边外交活动;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积极探索与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解析 第(1)问中外交方针直接依据所学回答即可;影响可从国内、国际等方面分析。第(2)问考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过程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依据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应从新闻信息中概括。应注意涉及的范围、参加的目的与参加各方,然后从中进行分析归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0ac201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8.html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新中国外交20新中国的外交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