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海特色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3-03-20 10:35: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青海民族特色饮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

香毛措(青海,海南,813000

内容摘要:饮食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性基础,伴随着人类的发展逐渐形成特有的文化。青海世居着藏、回、土、撒拉、蒙古族五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饮食文化各具特色,本文由此分析了青海民族特色饮食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及其促进作用

关键词:旅游产业,饮食文化,品牌建设

ON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QINGHAI DIET CULTURE AND TURISM DEVELOPMENT

AbstractDiet of human survival as the basic material founda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as gradually formed a unique culture. Qinghai world home to hide, back, soil, Sarah, five of Mongolia minority nationalities, the national food culture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et culture of tourism industry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and effect, and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et culture the importance and possibility were analyzed, discuss.

Key words: tourism industry, diet culture, brand construction

引言

发展饮食文化,对于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这是因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之一,不仅是人们在旅游活动的根本需求,而且也是旅游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1]。此外,饮食文化的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旅游产业的全面健康快速发展。从食生产的角度来看,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概括了饮食的历史、习俗及与其他文化的相关联系。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及风味食品中都蕴涵着一个民族的信仰、习俗、性格、审美意趣、历史文化。

1.对青海省世居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介绍

青海世居着藏、回、土、撒拉、蒙古族五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发展中形成其独特的民族饮食习俗。如图1

民族

特色民族饮食

回族

油香、馓子寸寸面、杂面巴烙、长面、豆面搅团、豆面散饭、羊肉面片拉面、臊子面、扁食

撒拉族

散饭和搅团、麦索儿、指甲面片

蒙古族

吃全羊、马奶酒、乳食、奶皮

藏族

下更保、灌肠、手抓羊肉、开锅羊肉

土族

烘锅馍、沓呼日、哈流、哈力海

1 特色民族饮食

1.1青海回族饮食文化

回族860多万人口,在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全国各省市都有分布,但却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宁夏回民比较集中,约120万人口,其中回民大多分布于甘肃、河南、河北、青海、新疆、云南、山东等地。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是著名的回族聚居地。其民族形成可上溯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波斯人来中国经商留居中国一部分,及13世纪被迫迁到我国的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不断与汉族等民族通过通婚、信教等。

由于信仰伊斯兰教,因而有其特有的饮食习俗,且善于理财,善于经营。居住在农村中的回民多从事农业、运输业、畜牧业等;城市中的回民多从事手工业、商业、屠宰业、饮食服务行业,以经营清真小吃而闻名。回民饮食禁忌比较严格。喜食牛羊肉及偶蹄类食草动物的肉以及鸡、鸭、鹅等家禽。不吃猪、驴、骡等不反刍动物的肉和凶猛禽兽的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不吃带鳞的鱼,不嗜烟酒等[2]回族喜饮茶,茶具多是细瓷,很讲究。

回民虽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饮食禁忌,但因隶属教派(新教、老教、小坊派教等)、居住分散、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受周围各民族的影响及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诸因素,各地回民饮食风俗也有差异。青海全省回族几乎遍布每个州和县,但绝大多数回族聚居在以西宁为中心的农业区各县。回族平日一日三餐,按一般的饮食习俗,早餐是清茶、奶茶、馍馍,炒菜有粉条、洋芋、酸菜和花菜。午餐是馍馍、煮洋芋、炒洋芋、盖碗茶(放有冰糖等)。晚餐经常是旗花面(放有洋芋、萝卜、酸菜、葱)、寸寸面、杂面巴烙、长面、豆面搅团、豆面散饭、羊肉面片、拉面、臊子面、扁食(饺子)。下边简介几种回族食品:

①油香:也称香香锅。是一种又圆又厚的油炸面饼。宁夏一带回民做油香分为普通油香、糖油香和肉油香三种。炸油香是非常严肃的事,炸前要沐浴净身。吃时正面向上,撕开吃。只有在宗教节日或办红白喜事时才做油香吃。

②馓子:又名环饼、细环饼。面粉中加红糖、花椒水、牛羊奶、油,揉成面团,拉成细条,盘绕成椭圆形馓子坯,炸制而成。

羊肉尕面片:青海西宁市区内到处可见各种各样的面片馆,在青海方言中“尕”是“小”的意思,因为这种面片只有指甲大小,故得名羊肉尕面片。根据配料的不同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尕面片又分为“西红柿羊肉面片”烩面片 炒面片“清汤面片”。

1.2撒拉族饮食习俗

撒拉族是我国兄弟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绝大多数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其余分布在邻近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的甘都乡和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一些地区。青海省西宁市和祁连、乌兰、贵德、同仁、兴海等县及新疆的一些地方,也有少量撒拉族人居住。

撒拉族自称“撤拉尔”,汉文史书中有“撒兰回回”、“沙刺族”、“撒拉回”、“撒鲁儿”、“萨喇”等称谓。至于撒拉族的来源等问题则无正式记述。根据一些史学家的研究和民间传说,撒拉族可能是古代来自中亚撒马尔罕一带的一个部族同青海省循化一带的藏、回、汉等民族长期融合后形成的一个民族。传说他们的祖先赶着骆驼,驮着一部《古兰经》来到循化街子,只剩下18人(一说是7人)。因骆驼到此化为石头,遂定居于此,时间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但这仅是一个传说,实际年代应是比这更早的元代。

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他们的生活习惯,包括衣着、服饰、饮食、起居等,大致与当地回族相似,但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撒拉族仍保留着牧民的许多饮食习俗,爱吃羊肉,尤其是手扒羊肉和羊肉火锅,还喜食酸奶,嗜好茯茶、麦茶和奶茶。同其他伊斯兰教信徒一样,也禁食猪肉和自死之动物。撒拉族的节日同回族一样,过节要蒸糖包或肉包子,或做油炸蛋糕。撒拉族待客用茶,茶中放桂圆、冰糖,当地称这种茶叫“三炮台”,即盖碗茶,又香又甜。撒拉人遵守伊斯兰教规禁烟酒,对客人也不劝烟酒。待客食品有馓子、糖包、花卷、肉包等,还吃羊油炒饭,菜是碗菜,由羊肉、土豆、大白菜、粉丝等煮成,勾以稠芡。若是贵客,主人还以手抓羊肉款侍,上菜时将羊尾巴对准主要客人,并送上一把小刀。客人将羊尾割下,抓在手中送入口中。羊尾最肥嫩,故要献给尊贵的客人。此外撒拉人也以火锅涮羊肉招待客人。撒拉族以务农为主。食用的粮食主要是小麦、青稞、荞麦。通常的吃法是做成馍馍、面条、散饭和搅团。

散饭和搅团:散饭和搅团的做法,都是在沸水中撒面粉,搅成糊,只是搅团较稠些。吃搅团时,一般要另备汤菜和蒜、辣椒等调味料。

麦索儿:每到农历六月,当青稞临近收割时吃“麦索儿”(即“吃青”)。方法是将青稞穗头剪下,捆成小捆,用柴草火烤熟。然后搓出青稞仁即可食,也叫“控青稞”。若将烤熟的麦仁磨成细粉,装进碗,浇上熟菜油,拌入蒜泥、油泼辣子、盐等,再配上拌菠菜等青菜,便成为麦索儿。不过,麦索儿要当天做当天吃,隔夜则变馊。

指甲面片:撒拉家族较喜欢吃面片,将面掐成如指甲片大小的小片,用肉、萝卜丁、葱等原料炒成臊子,然后与指甲片大小面片拌好。还有将面条制成雀舌状,极滑口。油香、馓子、焜锅饼、油搅团(以油拌面制成)也是撒拉族爱吃的面食。

1.3青海蒙古族饮食文化特色

蒙古族,半数以上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东三省、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各地蒙古族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产发展状况的差异,在饮食习惯上也不尽相同。在牧区,蒙古族以牛羊肉、乳食为主食,史书以“游牧民族四季出行,惟逐水草,所食惟肉酪”来形容游牧生活形成的饮食习惯[3]。烤肉、烧肉、肉干、手抓肉均为蒙古族家常食品,其中手抓肉最有名,四季都可以食用。

①吃全羊:全羊则是宴请远方宾客的最佳食品。吃全羊有两种做法:一是煮食,即把全羊分解为数段煮熟,在大木盘中按全羊形摆放好,就可食用。二是烧全羊,把收拾干净的整羊入炉微火熏烤,最后刀解上席,蘸板盐食用。

马奶酒:蒙语叫奇格。是牧民夏季的最好饮料。制法是把马奶倒入容器中,不断地搅拌,直至发酵变酸,提取出奶油后,纯净的乳清就浮在了上边,味道变辣时就成为马奶酒。是待客佳品,善饮者一次能喝上几斤。

乳食:乳食是蒙古族居民一天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奶食、奶茶、奶油、奶糕等均为蒙古族根据季节变化经常食用和饮用的食品。此外,夏季里人们还喜食酸奶,或拌饭或清饮,以清暑解热。

④奶皮:把奶熬好后,上边凝成的一层厚皮揭下来即是奶皮,可夹上白糖吃,也可放火上烤得冒油后再蘸糖吃。炒米,蒙语称敖特巴达。是用糜子米经过蒸、煮、炒、碾子轧等工序制成。可直接人口吃,也可用黄油、奶皮、糖拌着吃,或用奶茶泡着吃。

在农区、半农半牧区,蒙古族因与汉族杂居.所以饮食习惯已逐渐与汉族大体相同。农区的蒙古族主食以玉米面、小米为主,杂以大米、白面、黄米、荞面、高梁米。随着温室、塑料大棚的普及,农区蒙古族食用蔬菜的品种不断增加。在菜肴烹制上,农区以炖、炒为主.也加以烧烤,吃些牧区食品如手抓肉、奶制品等。蒙古族农民多保留了牧区的好客习俗,来了客人要先敬茶,无茶或不沏新茶皆为不恭,而且以“满杯酒、满杯茶”为敬,不同于“满杯酒、多半杯茶”的汉族习俗。

1.4藏族饮食习俗

青海省藏族大多聚居在海南州、黄南州、海北州、海西州、果洛州、玉树州。他们长期生活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过着游牧生活。这里牧草丰茂,主要牲畜是牦牛和羊。农作物以耐寒抗旱的青稞为主。藏族的食物主要是牦牛奶、牛羊肉、糌粑等。食品的花样虽不算多,却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奶食类:在青海藏区,牛奶通常用来煮奶茶、制酥油和做酸奶。酸奶有一种芳香的气息。不少老年人夏季以酸奶为主食,认为酸奶能使他们益寿延年。

米面食品:大米和面粉是牧民们喜爱的粮食。他们除用大米熬奶粥、肉粥,用面粉做面片、饺子、烤饼和油炸饼外,还做一些颇具草原风味的食品,有:糌粑、“仪贴”(油搅团)、安多面片、面条等。还有“雪吐”(水油饼),“卡什茨”、“曲什茨”、“郭勒洛洛”(以上均为烤饼类)、“醒”(酥酪糕)、“折阔”(大米汤)等,多在礼仪活动中食用。青海藏区每年消费大量茶叶,牧民们可一日不吃饭,但不可一日无茶。其茶为砖茶,来自内地。藏区并不产酒,牧民们爱饮的青稞酒来自毗邻的城镇。藏民不分男女老幼对酒都有偏爱。青海藏区饮酒时不摆菜肴,不猜拳行令,而以歌伴酒,不用杯盏酒盅,而用平日饮茶的小碗。

肉食类:青海藏区居民只食偶蹄动物,禁食奇蹄类动物。至于栖息在江河湖泊中的鱼类,虽说无蹄无爪,但在传说中它们是属于龙家族的,也不能食用。倘若有人竟然敢吃鱼,据说必会招来意想不到的灾难。牧民们烹制肉食的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白煮,从无烧、烤、煎、炸、炒之类的烹饪习惯。煮肉十分讲究火候,通常是将带骨头的大块肉投入锅中,用旺火煮开,滚沸一阵儿,捞出来就可以食用了。这种半熟的开锅肉,肉中见血,但吃起来鲜嫩不腻,越吃越香。因为大块肉要用手抓着吃,所以当地把这种肉叫做“手抓”。吃手抓时一手抓肉一手执刀,把肉片削下来吃。也常常用牙咬住肉,拿起小刀顺着嘴唇把肉割断,大口大口地咀嚼。初次目睹这种吃肉方式的汉族客人往往为之瞠目,担心他们会割破嘴唇。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在青海藏区就连四、五岁的孩子也会用这种方法吃肉。他们吃过肉的骨头,都刮得干干净净。藏族人不允许将未啃干净的骨头扔掉。

下更保:“下更保”(干肉)也是藏区人民的美食,家家必备。这种干肉多在秋末冬初时制作,选用肥壮的牛羊宰杀后,劈成大块,挂在避光通风处阴干。这种干肉不再烹调。食者用刀割下一块,放进嘴里,嚼得津津有味。“下更保”是一种主副兼顾的食品,能长期贮存,携带食用又极方便,故是外出放牧和狩猎时的干粮。在冬季,藏族人还喜欢用“下更保”蘸辣椒吃,香辣味美,生津开胃,活血驱寒。牧区藏族一般无固定的餐次,饿了即食。故常见牧民闲暇时即坐下来,边谈笑,边嚼干肉和喝奶茶,牧猎时,也不时割下一块肉放进嘴里。

灌肠:灌肠是藏族妇女最拿手的的技艺之一,灌肠基本上分为四种:一是肉肠,肠内装肥瘦兼有的肉丁;二是面肠,肠内装进油和面,有时也拌进一些野葱末;三是肝肠,肠内装捣碎的肝;四是血肠,肠内装牛羊的鲜血。藏族牧民进食肉和肠有一定规矩。要由帐房主妇负责按人分配,包括客人在内,每人面前均放一份。主妇分配食品时是非常公正的,每个家庭成员面前的肉和肠,在品种、数量上都力求一样。当然,可能给老年人和儿童以特殊的照顾。如果在滚开的锅里只有一个羊心,热情的主妇也会把它分成数块,让每人都尝到。只有一种肉 ——腰子,传统习惯是不能分食的,要给男主人吃。

1.5土族饮食习俗

土族大多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和民和县、大通县。土族的称谓各地不一,青海省互助、大通和甘肃省天祝一带自称“蒙古尔”、“蒙古尔孔”、“察汗蒙古尔”。民和和三川地区则多自称“土昆”。甘肃省卓尼地区则多自称“土户家”。

尽管土族同蒙古族有血源关系,也有人认为土族系突厥人的后代,但土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和习惯。其中还保留了不少早期畜牧业时代流传下来的古老风俗。土族由于长期同汉、藏、蒙古族交错杂居,互相通婚,在宗教信仰方面同藏族一致;而在政治、经济方面则向汉族学习,并使用汉文。在饮食习惯方面,不仅同蒙古族相似,而且深受汉、藏民族的影响。

土族人的祖先在青海东部地区定居下来后,最初以经营畜牧业为主,人们吃的是肉类和乳品,后转以农业生产力主,改以吃粮食为主。但在许多方面仍保留畜牧业时代的痕迹,如喜食羊肉和乳品。馍馍、面条等制法同汉族一样。土族还有自己一些较奇特的食品,如“沓呼日”、“哈流”、“哈力海”等。土族人还嗜茶喜酒。

土族人忌食圆蹄牲畜(马、骡、驴)的肉。其原因有的说,昔日唐僧取经白龙马驮经有功,为给白龙马报恩,所以不吃;有的说,土族人供罗吉天王神(罗吉音近骡子),所以不吃;还有一种说法,吃了圆蹄牲畜的肉,来世转牲畜,不能投人胎了。由不吃圆蹄牲畜肉,也可以看出藏族饮食习俗对其影响之大。

土族的节日同当地汉族基本一致。土族人在不同的节日做不同花样的馍,吃不同花样的饭。诸多节日中,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最为隆重。

土族人招待一般客人,先吃烘锅馍(即把发面团装在锅盒里,埋在草木灰火中烤熟的干饼),第二是喝茯茶,第三上清油煎饼和牛奶茯茶。上不上菜、上什么菜没有什么讲究。一般情况下,都要请客人喝酒,一敬就是三大杯,杯子较大,而且要求喝干,这叫“吉祥如意三杯酒”。实在不能喝酒的客人,用无名指蘸酒对空弹三下,也可以应付过去。但能喝酒的人不得假装成不能喝,如果让主人知道了会很不高兴。敬过酒后,则边饮酒边唱歌,宾主相互赞颂,热闹非常。客人启程前要吃长面条或面片,叫做启程面。客人出门时,主人托酒杯等候在大门口,向客人每人敬上三杯酒,叫做“上马三杯酒”。这样再加上主人在客人刚到门前时敬的“临门三杯酒”,一个客人至少要喝九杯酒。

如果招待的是贵宾,除了像上面说的那样敬酒外,桌上要摆一个装饰着酥油花的炒面盒子;在一个长20厘米、宽14厘米的木制方盘中,摆一块同木盘大小相当的肥肉,上插一把长约16厘米的刀子;在酒壶上要系一撮白色羊毛。土族人认为这是对贵宾最隆重的招待。

沓呼日:"沓呼日"是土族人招待客人的特有食品。在麦面中加上清油、盐水拌匀,做成圆饼,放进灶内烤熟,吃起来酥脆可口。

哈力海:草麻叶粉和青稞面搅拌或面糊,用油煎薄饼卷着吃。

上述通过对青海世居少数民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藏族、土族一些民族特色饮食的了解,我们知道旅游者到异地他乡旅行和逗留,为的是满足精神、物质上的某种需求,而饮食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里饮食早已超越了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目的,而是体现人们热爱生活、彰显自我、追求高雅、注重体验、丰富情趣的文化载体和符号,是一项包含着丰富社会意义的重要文化活动。旅游者在观光、休闲、购物的同时,更多的要求即是体验文化。饮食无疑是体验旅游地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到异地他乡观赏、品味、享受未曾见过吃过的稀罕饮食,既饱口福又长见识,是一种生理和文化的双重享受,也是旅游者的一种需求和认识旅游地文化的重要方式,它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理,增加旅游的乐趣和成功感。饮食文化无疑是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各地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4]。挖掘、开发、弘扬、发展各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对提升各地、各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促进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青海旅游业发展中的民族特色饮食文化

2.1青海省旅游业状况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端,面积72万平方公里。与其他中西部省区相比较,青海省既是一个特色突出、潜在优势深厚、尚不为人知的旅游资源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开发小省和旅游经济弱省。总体来说青海省旅游业现状可以概括为:“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青海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级旅游部门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形式宣传青海,如推出系列特色旅游新项目和旅游专线,开展节假日旅游活动,同时不断提高旅游综合质量,使青海省的旅游事业呈现较快发展的势头。近几年伴随着青海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青海旅游业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2.1.1旅游客源逐步扩大,创汇不断增加

旅游客源逐步扩大,创汇不断增加。20101—11月份,青海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213.7万人次,创汇2007万美元,旅游收入达70.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

2.1.2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民族风情旅游日趋升温

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民族风情旅游日趋升温。以青海湖、鸟岛、孟达天池、南山、互助北山、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可可西里、阿尼玛卿雪山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旅游人数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塔尔寺、瞿坛寺、清真寺等宗教圣地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也日趋升温。

2.1.3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已显现

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已在显现。2010年青海旅游业为社会提供直接就业岗位10000余个。目前,全省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2.9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近7万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扩大了社会就业,增加了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群众收入。

2.1.4引入市场机制,调整投资结构

旅游业引入市场机制,全力推进投资结构调整,一大批非公有制旅游企业蓬勃发展。

2.2国内旅游者对青海旅游业的评价

少数民族特色饮食文化在青海民族文化建设中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5]。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团结统一,并区别于外族的一套符号和观念系统,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游客对青海旅游业的总体评价(图2)。

卷数

比重%

卷数

比重%

卷数

比重%

卷数

比重%

152

15.3

761

76.7

65

6.6

14

1.4

住宿设施

243

24.5

448

45.2

292

29.4

9

0.9

195

19.7

442

44.6

330

33.3

24

2.4

138

13.9

404

40.7

413

41.6

38

3.8

景点秩序与卫生

101

10.2

316

31.9

450

45.4

124

12.5

文化娱乐

91

9.2

290

29.2

558

56.3

53

5.3

旅游购物

81

8.2

328

33.1

518

52.2

64

6.5

导游服务

206

20.8

417

42

339

34.2

30

3

2 国内旅游者对青海旅游业的评价

注:青海省旅游局统计资料(青海旅游2010年第四期)

所列数据说明国内游客对我省旅游业的评价较高,从总体上来看,评价好的占15.3%评价较好的占76.7%,与2009年调查相比,评价好与评价较好的比重由53%提高到92%,说明这两年来我省加大旅游景点和接待方面的配套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极大的改善了旅游环境。但是餐饮这一块相对而言不是很满意,当然这也与南北饮食差异有关。青海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无可争议的优胜权,中国最美最大湖泊青海湖,藏传佛教及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诞生之地塔尔寺集聚于青海,近年来,坎布拉国家森林地质公园也到了游客的青睐。

从旅游局统计的省内景点门票收入来看,塔尔寺、青海湖、坎布拉在2009年位列前三甲。2009年,青海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08.6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15亿元人民币。距省会西宁仅27公里的塔尔寺,以其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文化气息名扬海内外,也成为外地游客到青海的首选之一。塔尔寺接待游客153.6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614.51万元,青海湖景区内的仅二郎剑、鸟岛、沙岛三个景区就接待游客61.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931万元。坎布拉也越来越得到游客的认可,2009年接待游客6.0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6%,实现门票收入730.4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

国际旅游消费中,饮食消费仅次于购物消费,占第二位。而在国内消费中更居于首位,足见饮食在旅游中的重要性。因此发展民族饮食文化对于旅游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这是因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产业的基本要素之一,不仅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根本需求,而且也是旅游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青海世居着藏、回、土、撒拉、蒙古五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饮食文化各具特色,并且在整个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饮食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

3.青海省民族特色饮食文化对旅游业的重要影响与作用

饮食文化不仅是人们在旅游活动最根本的需要,而且是旅游活动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旅游产业中发展饮食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3.1饮食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需要

旅游产业作为一项集吃、、住、行、游、购、娱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而吃则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发展最为基本的需要。可见,在旅游产业的构成要素中,吃即饮食文化是排在了首位的,其在旅游产业发展活动中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了现代旅游产业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饮食文化的质量与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质量如何。因此,提高饮食文化的质量与水平,对于提高旅游产业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至关重要[6]。此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能量,这就更加需要饮食文化来支撑。

3.2饮食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极为紧密

饮食文化同旅游发展的关系比较紧密[7]。实际上,在旅游产业中,饮食文化主要包括饮食质量、供给、营养、卫生等方面的内容。我们清楚,人们在进行旅游活动过程中,最先关注和关心的问题,首先是饮食文化。可见,饮食文化的质量与水平如何,已经成为了发展旅游产业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日趋完善,人们必然就越来越注重饮食文化方面的需求。因此,要加快发展旅游产业,首先就必须进一步发展旅游过程中的饮食文化。这是因为,饮食文化直接影响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身体状况、完成旅游活动等的质量。换句话说,人们在旅游活动中不仅要吃饱吃好,而且要安全。

3.3饮食文化对旅游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饮食文化对旅游质量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一般而言,饮食的安全与卫生,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旅游活动的质量与效果。我们试想,如果一个地方的饮食安全卫生问题比较严重,甚至有可能危害到旅游人们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的话,那么到这个地方来旅游的人们必然就会越来越少。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的质量与效益有下降趋势,这其中饮食不够安全与卫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由此可见,为了切实提高旅游产业的质量与效率,我们首先就必须着力搞好饮食安全与卫生工作,特别是旅游区域内的饮食安全与卫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对人们的综合吸引力。

4.青海民族特色饮食文化在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4.1政府对民族特色饮食文化不够重视

青海世居着藏、回、土、撒拉、蒙古五个少数民族,在旅游业发展中,回族、撒拉族饮食占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然而藏族、土族、蒙古族饮食文化在餐饮业中根本得不到体现,并且撒拉、回族饮食文化任由其发展,没有一定的发展模式,虽说口福街、大食巷虽具有的一定规模,但相对而言政府支持力度还是不够。

4.2饮食文化挖掘不深,开发力度不够

青海地区较知名的地方菜、小吃比较少,一般较知名的就几家,如西宁大厦、中发源、群科长春苑等,然而一切较具名气的大型饭店如西宁伊尔顿国际饭店、兴旺国际饭店、黄河源大饭店等都以八大菜系为主,稍带一点地方菜,以至于地方菜根本没有立足之地,相对也得不到发展。

4.3外来菜系对青海本地菜系的冲击力较强

在青海西宁市大街小巷中外来菜馆如云,菜品更是丰富,如川味火锅、韩国铁板烧、日本料理、麻辣鸡翅等一些菜品对青海饮食业影响较大,使本地人都喜欢走向那里,以至于本地菜馆客流量越来越少,导致本地饮食文化得不到发展。

4.4未利用特色饮食资源宣扬民族文化

东辣、西酸、南甜、北咸大致概括了我国不同地域的饮食特点[8]。它反映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对人们饮食习惯和口味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食品调理是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青海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相对而言比较寒冷,像咱们青海的手抓羊肉、酸奶、干肉,撒拉族的撒拉膳食,西宁的酿皮、擀面皮、狗浇尿等特色饮食资源很有发展潜力,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特色饮食资源,以宣扬民族文化为宗旨,为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建设而努力。

5开发利用青海特色民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议

民族饮食文化涉及民族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历史进程、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差异及饮食来源、制作、器具、礼俗、饮食观念和思想等各个方面。这里主要强调了青海几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代表性风味饮食。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将各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会增加地方民族旅游的吸引力,丰富旅游活动的内涵,增强旅游者对旅游的满意度[9]。同时,还能增加地方旅游收入。因此,通过对青海特色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5.1 加强对民族饮食文化的研究

作为高原城市,青海特色民族饮食文化氛围较浓,但是民族饮食文化这一模块研究不是很深,毕竟八大菜系中不含有青海地方菜。因此青海应打出自己的特色,建立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开发民族特色饮食文化的发展。

5.2 加大政府对青海特色民族饮食的开发、保护和扶持

一直以来,青海省着力举办大型民族饮食展,如清真美食节等一系列活动,此种活动能有效地推动民族饮食文化特色。但是这种饮食展览活动任由各商家出招,没有一个较正规的程序,以及各说其好。政府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饮食文化,开发民族饮食文化资源,并在各种发展中充当指挥者,引导旅游业产业与特色民族饮食文化有效结合,促使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10]。而不是任由民族饮食文化自由发展,这样只会导致饮食文化的自生自灭。

5.3推进民族饮食与旅游结合突出特色民族饮食文化

大力推进特色民族饮食与旅游业的结合突出地方特色民族饮食文化特色,近年来,青海旅游业持续发展,旅游人数逐年提高。但整个西宁饮食场所受到外来菜系的冲击,青海餐饮业市场无一家以专属青海民族特色饮食场所。所有餐饮业市场很混杂,这样相对游客而言是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但是对青海特色民族饮食文化没丝毫益处,它反而压制了青海特色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源源不断的游客是民族饮食稳定的客源,他们对异地他乡的民族饮食文化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他们不仅希望吃到异地他乡的美味,同时也希望感受异地的饮食环境[11]

5.4 饮食与旅游优化组合

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时,首先应挑选那些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声望的资源,然后加以优化组合,对于菜肴的合理搭配、文化内涵的联系做出评价,结合旅游者的心理因素、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的开发,适时有目标的推广。

5.5 与医药旅游相配合 开发医疗保健民族饮食产品

中国饮食历来就有“医食同源”的内涵,有“食用、食养、食疗、食忌”之理论,体现在各民族饮食文化中[12]。青海作为三江之源,在这里有冬虫夏草、枸杞、贝母、雪莲花、鹿茸等一些名贵药材,将它们加以整理、研究、创新、推广,必然会在全国乃至世界产生影响,这不仅对青海医疗旅游的发展有益,并且会对青海的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5.6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青海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开发饮食文化资源已成为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开发利用饮食文化资源能推进青海新农村建设,推进青海食品产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的发展,拓宽农民致富之路。开发利用饮食文化资源能促进青海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7 注重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建设

青海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它应打出自己的民族饮食文化品

牌。首先就要打出自己的民族饮食特色,现在人们一提到青海就想到青海湖、塔尔寺,但根本想不到具有青海民族特色的民族饮食。像一提到北京,人们会想到北京烤鸭,一提到兰州就会想到兰州牛肉面,一提到天津就会想到“狗不理”包子,一提到山东就会想到一品豆腐,一提到四川就会想到麻辣火锅,因此我们要学着一提到青海就要想到具有青海特色的饮食产品。

青海不是没有好产品,而是一直没有注意自己的饮食文化品牌的建设。青海应该重点打造具有青海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品牌无非两种途径:一靠质量,二靠宣传[13]。质量是可以信赖的,宣传当然要以本地电视台向全国宣传,如同大美青海广告片一样,我们青海应下大力度将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它将会对青海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建设具有推动作用。总之,青海有着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只要深入挖掘,不断创新,从满足旅游者物质、精神两方面需求出发,就一定能促进青海青海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瑞新,论饮食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04.

[2] 青海旅游.文史杂志,2010年第四期

[3] 曹诗图,孙静.旅游文化学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7

[4] 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5] 潘宝明等.中国旅游文化,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6] 张文勋,黄泽,张胜冰.民族文化学论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7] 李洪波,张现民。钱学森谈饮食文化.文史杂志,2006.

[8] 赵荣光: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2006.

[9] 郭之媛.略论滇味食俗的文化底蕴和产业开发的价值[J].云南民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1): 16.

[10] 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 王刘刘,论我国的饮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12] 窦国祥.中华食物疗法大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3] 施维达,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4.

作者:香毛措(1964--),藏,讲师, 青海省海南州委党校党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f9c11da49649b6648d74726.html

《浅谈青海特色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