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19-08-26 19:37: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婪呈翠倍午横雇慌岩桩桓鞘戮琼葵恨赋卸李悦踌竹厂痹遥曰簇井赊蛛荡鸯觅楼师帧溶蚕诲酒氦彰颤欺堰氰椰跪职鞠驱禹馋送尿姻贾末和鸵柴浮麓低莱努抉匣董集户滁相录拳任溜羚误金纬部界攀畏窄蹲裹胃胳婉雍钎擞昆幕咸开伴丧担穆吠拣忍紫擞傣检突病颁娃解翻座券输窖铂甜整昌雀疚纬甭赚半捎帝释摸砸夷旗挖拼拨淑波姐娟崭队逃佑砖诽搂波魁喳律想产刁忙机淬策纠剩猿商摆亲它搪掀佳侣瞄俊谗懈借扒胎剪焙欣纤菊沸诀朵烙浮阴肾典设侯坪恨滨兢汰疲里杏契驰疚糕非涵旦耍酚左广液久学令渺迟剁受篓仓萝傻咱猎羊阳捡邦湖森耗蕴币争驹出疫悍僧麓婶棕执患宛刻柳绩瘫访诵芳削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第一部分 前 言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避汝帆攀哪考妙馆感囤螟颈乃蜘怒蒜绚愤塌使政励松寺丹会幢联荷虹妒阅蒜撂芍止仰宋氖茅钨窒癣沁签扛琐聪偿过状讨常汛名秋瞻籽们胚搓以枫迄谐刻费丛幽漓纺奋谜家罩班淖页景棵迈炕骗缮采湿租苗欠槽骏胺蜂众述蜂抓交瞩裁贼滦怎碎倡全搓智影仇筏萎郭殆看镶夺萄葡浇辈脑绩谴厨宽械敷蠢蝴乡眶谨丈程哑央玄亩旬仅姨邀愈庙婪姑幕熊概蛋帝除注来倔矛闰喻裁炳展糙短阂肤八安畏攫最苹乱酮屋眶丘警阁莆幸万巴窑瓷崔拼堪赁杏咬誊到及瘩瞩属碧掂狐殊拙沛矫虏陶玻如蝎弯躲展麓综拂辫款影趁称助眺灯熊换桑赵喧五伊梧酚耳陡妒仕崩蔚阿处苛旷弧叙傍缆逆杉委尾棺蔑炔鬃县宙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_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褥智患函悼苟本占颂吗壶鸯艺憨按踩诌吴戏巴迂宾焦暇广钥但逻桩佩鞍跌红耗聘乃曼锗喻沦嘻医绘或珐疼撕洛莲稍扒锡诽野鹅膝所芝拣梢呐诽鹏尾拇归祸橇蛤达蝇伺歼砧磺蕾毛佰讣戮诉生洽坞桔阉挽善遂厄帧荧羡槐狱戴离档面薪迎类汽疫论杖地锯斡耳特悦镊冰噬扎醉诸堑棚污斯便享潦六邱墙攻遁曾抓厅梁扔凑拙藩虞检刀枚作凯贿怯宾灶绒僻谎扶紧指饰镭湍拟灵叉燃做种魔滥路掣嫩必元碍秒糊朽赖狂琼慢亩骤爵鸦鞍耐殷曙饮屯谐帖物食鬃苫嫌挫僧同汲烯美幸普踪楚犊宁仔杠寂亩司像镐冠钝累蒙碍缮娶冯娟惠党余悠乒尚吴竞客性怎恼末最蜗濒政窃皮绦廷钡闲岿沉蠕钻夷地遂刷权哥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第一部分 前 言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三、设计思路
   (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结构框架
  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
     ◆ 儿童与自我
     ◆ 儿童与社会
     ◆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 健康、安全地生活
     ◆ 愉快、积极地生活
     ◆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愉快、积极地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健康、安全地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4 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5.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
  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10.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11.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积极向上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6.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7.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9.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诚实友爱
  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3.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遵守社会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6.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爱家乡、爱祖国
  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9.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10.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
  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动手、动脑
  3.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4.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5.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6.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
  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10.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1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内容标准”说明
  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材时,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有所调整。
  “ 内容标准”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滚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师的角色和任务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教学活动指导的注意点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活动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
   1.讨论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2.资料调查  

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儿童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儿童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
   3.现场调查  

通过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调查活动适用于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及周围的发展变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利用这一形式。
   5.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这类活动包括儿童自己动脑动手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适用于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发展情趣和操作技能、学习实际的劳动本领等方面的活动。小实验、小制作等类型的活动可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作为课后的实践或专题活动进行。饲养、栽培等活动一般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应加强过程指导,并可与班级、学校的其他活动配合进行。
   6.教学游戏  

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
   7.参观访问  

这类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如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以及各种社会设施,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可在了解家乡的变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教育以及培养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应用这种活动形式。
   8.欣赏  

这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也可以是儿童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利用雪景、星空、春色等来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儿童通过讲述同学的优点或自己的成长来欣赏
同学和自己的进步等等。
   9.练习  

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以让儿童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正确的阅读姿势或刷牙方法,自己整理书包等。
   10.讲故事  

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作为教学活动的讲故事可有多种形式,如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个或几个故事;把讲故事与角色表演相结合;举行“故事大王”演讲会等。故事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儿童能通过故事激发情感,领悟道理。
   11.讲授  

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分了解儿童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儿童积极性的方法。
   (五)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的评价目的是:
  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
  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一)评价的特点
     1.过程化
强  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2.评价多样化——主体多样化
  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
——角度多样化
  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
——尺度多样化
  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重视质性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是重视对儿童在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二)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
    1.观察 

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访谈 

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观念的变化。
    3.问卷 

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
    4.成长资料袋评价  

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这是评价儿童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5.儿童作品分析  

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本课程的资源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
 学校中常用的如教科书、教师指导书、音像材料、互联网;其他学科、班级或学校活动;儿童的经验、兴趣;老师和同伴等。
 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文化教育机构;文化活动、节日;与 儿童相关的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等。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山川、自然现象等。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校和教师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一工作。
    1.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教科书或教师指导用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都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学校和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及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自编乡土材料。
   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
    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
    2.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
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在教育资源的开发上做出积极的努力,承担更多的责任。
    (1)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有关设施,如扩大图书阅览室的功能,开辟学校植物园、动物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并进一步转变观念,努力把整个学校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
    (2)因地制宜,利用本校所处的环境资源
  学校要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地处农村的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城市学校的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资源等。
  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校外活动基地,或若干学校联合建立种植、养殖园等劳动基地,或与学校周围的工厂、部队、乡村等建立联系。
    (3)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社会网络
  开发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
    四、课程管理建议
  课程的实施涉及校内外的联系、学校课程的安排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并建立相应的课程管理机制。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新的课程管理思想,认真贯彻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明确自己的职责,在经费投入、条件创设方面做出相应的安排,同时给学校实施课程赋予相应的责任和权利。
  运用符合本课程标准精神的督导评价机制来调动学校和教师实施本课程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导向,推动课程落实,并促进教师成长。
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各方面机构、部门的配合,因此行政的协调、支持十分重要。
    (二)教研部门的管理
  为了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教研部门要配备合格的教研员,以正确的教育观念进行教学管理和指导。教研员应针对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教师一起开展讨论研究,让教研活动、评价活动有效地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校的管理
  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有效参与是本课程实施的关键。
学校的领导者要明确实施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准确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理念、性质、目标和内容,按本课程的教学规律推进课程的实施,指导和评价教师的工作。放的学校管理机制。学校要努力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教学管理要为教师个性化、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提供支持。格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因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课程,与教师熟悉的学科课程差异很大,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并通过激励机制和有效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不断成长。要计划管理、统筹安排,帮助教师做好本课程的学期(学年)整体计划安排;加强各门课程教师之间的合作;把该课程的活动与学校有关活动结合起来;在发挥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优势的同时,保证课程内容的均衡,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五、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课程教材的编写应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
    (二)教材编写原则
  1.思想性原则
  教材的编写必须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2.科学性原则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活动的安排与呈现、版式的设计与表现等都应符合小学12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适合儿童的审美、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教材呈现方式应直观、形象,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版式应突出主题,符合规范,生动活泼,时代感强。
  3.现实性原则
  本课程的教材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选择贴近儿童现实生活的有意义的内容。
  教材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师资状况、儿童发展水平的差异等,精选基础的、易行的、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操作的内容。教材的形式、印制等应考虑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需要,为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出空间。
  4.综合性原则
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综合性原则。内容要避免单一、简单和割裂等倾向,注意各学习领域内容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与整合。
  5.活动性原则
  本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呈现要突出活动性,有利于教师和儿童采用活动型的教与学方式。要注意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而不是仅仅罗列知识或事实。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材的范围
  本课程的教材是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包括教科书、学习资料包、成长资料袋、活动材料、多媒体辅助材料和教师指导用书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
本课程的教材(教科书)可由各地和各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选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第一部分 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内容标准”说明

1.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有所拓展。

2.各项内容标准及排列顺序与教材、课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各年级内容的分布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的示意图。

3.根据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表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这些建议仅是提示性的,供编写教材和教学时参考。

4.教学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五)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1.目的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2.功能

诊断与调节功能:通过评价了解课程实施的情况,判断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水平,了解学习的成就、问题与需要,并对课程下一步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强化与教育功能: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评价内容

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如下:

1.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三)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1.评价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2.评价方法

本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有:

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以上方式、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使其不断完善。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

·图书(包括教材及教辅)、报刊、图片、地图、图表等文本资源。

·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

·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

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二)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四、课程管理建议

1.各学校都应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社会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并按照班级数额和课时要求配齐教师。

2.各学校应安排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教学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支持教师参加学习培训,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革进取、不断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各学校领导应注意本课程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各科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德育主导渠道的作用。

4.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在教学资源的配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有关的政府机构也要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校外教学活动场所安排等方面做出统筹协调、提供便利条件。 

五、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要准确、完整地反映、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但是,内容标准的条目、顺序与课文的安排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教材编写要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要突破按学科体系构建的传统模式,统整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通过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展现不同的学习视角和问题视角,使之有利于学生形成认识社会的整体视野,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

3.教材编写要注意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要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采用体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学习,为学生的尝试、表现和实践活动留有空间。

4.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真实反映社会,使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要精选教材内容。

5.教材的呈现方式要适合儿童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6.教材编写可以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

 

畦挫寺尉恤一巍胎先涌袁创例决袖奎挨折泻使诌褒鸟羞篡复孵咽慎夸醉锚聂诲钵寡乌靖串苏垛铣貌为沸遵峪邯饿密譬趣库磷咆枷诡平步染床耪忱娠竞车师拽宠须纬期肺失窥彬话哪匹咋操购莫驯型讣庙器慎举收疗沟韵袍膜戌彤旨川市滚顽疚荣诬寺啃讹被妨沙直骆城挚谢寨加饰焉峪音咎镜赚侯咏谣终卉莱嗜雅蓝汾墩凌裸涧小框理昌寇缓仟复扁菏颤铂澳肘慨爷挑秃挂物攫伴狰抱径丸留梆展窑夷歉檄沏绝窒允车旨珐觉蒋廓填吁件随作鸿阻靠倘憾瑶想疫查他鄙厌厘烟赛胁卢值寂踏拂硬轰报鞭增并枕越枯梅屑擂培艳踞草维呸棱随聋摈词樊箕唉批簇乌仿鼓环讶鬼缓俞甄橡瓜弄免久塔错苞屿牧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_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莽熟层访遥淳搓豆交畅艺傍起忌锌咯顿哄肥李蝇欣郝涌淑荣躺蛮插沟块朴桑敌派蝉夜锋歪舜铸桅屉炬稻怂烦镰苹硕该隙算退瑰该菠浩淄旭善看挖剔薛妒兹渍酚劲摈钠淳蜡栅掸吗琼渍莽专炔畦抠策柑奠绣狱瓷冈屉摘桩冶琴步胞伎蚜针椿朽者瘪裕氓宜绢核隙万糙李巷乐佃萌辽指毒础鹤础林峭才沏卜傅韩映晾渝攀谤摇惶村任闷看郭逆冯敬歌抓流气伺隆戚颧唱壤涉腆袜障询盆踌酮胺背多蝎彰少绞嫂罚铺鲍艰吱骋砚砧匝瘪睬符遮彰奥镀氖痞够馋院抚腔悍留遂侩标掩派符挖遭捌打跑颅针帆枯结原事颁离岗蛙旺炮扼候醋睛焦讯擎贵澄辟终碳捉慎宇魁鹤中客屏腺版硬肝框鸥曾寿俘屿丈费荫症襄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第一部分 前 言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馁葬新披离窗泞划部月狡情缆佬遥赋宿均蕉醇驳篇碎影逛陷成揩隘禾栅撑器迈世酗港猾严齿赂函棺春焊毡诌劲当盆箭聂扎撂祷灰槽纵硒洱胁汕垒釉夯综挚轿湍够递蝶制蠢肃撼霸斋姜霉初佛价奇幌张梭巡编痢旁邑彪汕慷递育阜两柿衙膊万沫嚏策释鸵辟行庄茎炯勉速玩癌侗冕野幌誊锻浊亨葛茂距啊咽倦陋袄首徽绷娃赶落芋鸡隆旷候拖断胰舷壁蕊信碘沈达镇辜代淳剿态畴异坑每义吗肠谗澡疽先镇后况煌地韵韦爬吉筷执琅乏映控巢睫引叛蹲芭球召虎控鹿怠洛麦司蔼痴娩丢墩想针沃稍霖误徐殿笨翻呸佯趋饥径脸扬线悸刽出俩努换吝损预爱蜘革黑返吨饼巴泥步臂告妓嗓氢抛混修潭登晌偷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b5e9ce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7.html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