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旱灾调查统计及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18-12-12 16:02: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山州旱灾调查统计及评估工作方案

去年入秋以来,我州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目前,旱情仍在持续发展蔓延,已由秋冬春连旱演变为秋冬春初夏连旱。旱灾导致百万人、数十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小春作物基本绝收,春耕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承受巨大损失。这次干旱发生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在历史同期少有。为及时、准确地反映和评估旱灾损失,为各级领导提供详实可靠的抗旱救灾决策依据,实现灾情信息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温家宝在云南考察旱情时的重要讲话,省、州抗旱救灾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救大灾、夺丰收的思想,全力投入抗旱保春耕行动中,因地制宜,分类、分阶段指导,充分发动群众实施生产自救,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加大农业抗旱救灾的投入力度,千方百计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降低因干旱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稳定。

二、统计原则

实事求是,依法统计,这是统计工作的基本准则。全面、客观、及时、确保统计数据质量,这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也是统计工作的价值所在。

一是全面性。就是统计内容、范围要全。我们所报的内容要与报表制度规定的内容一致,不能遗漏:一是报送的报表数量要与要求一致,二是报表内容要与要求一致。但在实际统计工作中经常发生报表不全和所填报的内容不全,缺这少那。

二是客观性。首先是对统计指标解释理解要准确。每个指标设立都有一定的内涵,若不能正确理解,统计数据将产生较大误差。报表中表与表、指标与指标之间的关系理解也要准确。其次数据要准确。数据的增减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有事实依据——即客观,也就是真实性,不弄虚作假。

三是及时性。凡是报表都有时限性,必须在规定的上报日期上报。如果迟报了,一是耽误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总时间,二是报来的数据时过境迁,失去了定期报表的意义。因此,时效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超过了报送时间就无任何意义。

三、旱灾统计内容和报送要求

统计内容主要包括旱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旱面积、受旱程度,对城乡居民生活、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以及抗旱行动情况、抗旱效益、存在问题、旱情趋势预测分析和工作打算等。

旱灾统计工作分为统计报表和文字汇报材料两个方面。

(一)旱灾统计报表

1、统计报表分类:

日报统计报表:农业旱情动态统计表(农情旱统1表)及分作物统计表。

周报统计报表:农业抗旱投入表(农情旱统2表)

年终统计报表:农业旱情动态统计表(农情旱统1表);农业抗旱投入表(农情旱统2表);农业抗旱效益评估表(农情旱统3表)

2、上报时间:统计报表的上报方式分为3类,即日报、周报和年报。日报时间为每天上午上报,周报时间为每周二上午上报并附文字综合材料,直到旱情全部解除为止。年报定为1128前上报并附文字综合材料。

(二)文字材料

综合性汇报材料主要包括基本旱情,抗旱行动情况,抗旱工作中存在问题,旱情发展趋势预测分析和下一步打算。基本旱情信息包括雨情、水情、土壤墒情、农情、农村人畜饮用水困难情况、作物受旱面积、受旱程度及其分布,播种期间的水田缺水、旱地缺墒情况等,应尽可能进行历史同期对比,重旱区还应有受旱程度的典型事例分析,尽可能做到具体实、及时准确、图文并茂。综合性汇报材料限时报或根据需要实行不定期上报。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切实加强旱灾统计工作的领导。

当前,旱灾仍在发生蔓延,各级农业部门要认清形势,增强对抗旱保春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灾情的统计工作。因为它是提供抗灾决策依据的基础,是当前抗旱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旱情的加剧,旱灾统计任务会越来越重,为了把灾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各县农业局第一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灾情数字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严把审核关,切实为抗旱救灾提供详实可靠依据。

(二)加强与水务、气象等涉农部门的紧密联系,统一报送口径,提高灾情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农业部门要主动与水务、气象、畜牧、民政财政部门加强联系,采取各种形式,在第一时间与有关单位对灾害损失程度等情况进行核实评估,避免各部门多头上报带来的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的矛盾,努力提高灾情数据的准确性。

三)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灾情统计质量灾情统计是农情人员的一大重要工作,灾情统计质量的高低决定着领导科学决策。因此,统计业务培训,是提高农情人员整体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可起到统一思想,促使统计工作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作用。鉴于目前基层统计人员更换频繁,培训方法要灵活多样,尽可能使统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

(四)加强旱情动态监测,报表实行零报告制度。各县农业局要严格执行灾情日报制和24小时零报告制度。明确专人按报送要求将灾情信息汇总并经第一责任人审定后上报州农业局农业科。电话:2195423联系人:杨晓华

()灾情统计实行信息化管理。为提高工作效率,各县统计人员应熟练使用EXCEL软件。充分利用EXCEL的强大功能,对数据进行输入、计算与分析,提高数据准确度,为领导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同时,上报要通过InternetExplorer进行层层上报,如遇特殊情况,可用传真或电话报,确保信息畅通无阻。

附件:1、旱灾统计报表

2抗旱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附件2

抗旱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1、《农业旱情动态统计表》

“作物受灾面积”指在受旱面积中造成作物产量比正常年产量减产一成以上的面积。

“作物成灾面积”指因旱造成作物产量比正常年减产三成(含三成)以上的面积,小于受灾面积,包括绝收面积。

“作物绝收面积”指因旱造成作物产量比正常年减产八成(含八成)以上的面积,绝收面积应当大于或等于干枯面积。

耕地面积、在地作物面积、受旱面积、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是包含关系。

绝收 成灾 受灾 受旱 在地作物 耕地

“水田缺水”指在水稻栽插季节,因水源不足造成适时泡田、整田或栽插秧苗困难。

“旱地缺墒”指在播种季节,将要播种的耕地20厘米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影响适时播种或需要造墒播种

“因旱饮水困难”指因干旱造成临时性的人、畜饮用水困难。

人畜饮水困难标准: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工作的暂行规定》,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于12km或垂直高差超过100m。饮水量的标准,在干旱期间,北方每人每日应供应lOkg以上,南方40kg以上;每头大牲畜每日供水20~50kg;每头猪、羊每日供水520kg。符合以上条件之一的可称人畜饮水困难。

“蓄水总量”指统计时段内各类水利工程总蓄水量

“水库干涸”指因旱水干见底的水库个数。

2、《农业抗旱投入统计表》

“投入抗旱人数”指统计期内投入抗旱人数的最大值。

“机动运水车辆”指统计时段内投入抗旱的各种机动运水车辆最大值,包括给饮水困难群众送水的车辆。

“投入抗旱资金”指本年度以来各级财政投入抗旱的资金累计数量(包括各级财政用于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的资金)以及群众投入抗旱的资金累计数量(不包括群众投劳折资)。在统计中,要注意将省级下达的抗旱经费与市县级财政拨付的经费区别开来,乡镇投入一并计入群众自筹中,或者从文字综述中列出。

“抗旱用电”指旱灾以来累计抗旱用电量。

“抗旱用油”指旱灾以来累计抗旱用油量。

3、《农业抗旱效益评估表》

“抗旱减灾成效”指抗旱服务组织本年度在抗旱中取得的成效。

“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指旱灾以来,通过采取临时措施,解决因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的累计人数、累计大牲畜头数。

“抗旱灌溉”指浇灌田和地的面积总数,同一块耕地多次浇灌面积累计。

“实际播种面积”指大春、小春各类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实际播种面积。

“因旱未种面积”指因旱无法下种的面积,不包括空白田和外出打工常年不种的面积。

“旱灾损失”指干旱对粮食产量和经济造成的损失。即与正常年相比因旱减收的粮食数量和经济损失。

“抗旱效益”指采取抗旱措施后,与不采取抗旱措施相比减少损失的粮食数量和经济损失。

“挽回粮食损失”指本年度抗旱服务组织抗旱挽回的粮食损失总量,单位面积上抗旱挽回的粮食损失为同等条件下采取抗旱措施与不采取抗旱措施两种情况下的粮食产量之差。

旱灾损失与抗旱效益计算方法(试行)

为加强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尽可能科学、合理计算旱灾损失与抗旱效益,提出一套以计算粮食作物(包括经济作物)为主的,简便、易行的旱灾损失与抗旱效益计算方法。

一、 旱灾损失=前三年平均亩产量×〔((受灾面积-成灾面积)×0.1+((成灾面积-绝收面积)×0.4+(绝收面积×0.8)〕

单位:旱灾损失:万公斤,亩产量:公斤/亩,面积:万亩

注:受灾面积指减产1成(含1成)以上的面积

成灾面积指减产3成(含3成)以上的面积

绝收面积指减产8成(含8成)以上的面积

二、抗旱效益=(同等条件下采取了抗旱措施的亩产量-未采取抗旱措施的亩产量)×采取抗旱措施的面积

单位:抗旱效益:万公斤,亩产量:公斤/亩,面积:万亩

注:抗旱面积指采取增加灌溉、使用抗旱剂等几种主要抗旱措施的面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a71738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1.html

《文山州旱灾调查统计及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