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作业23 近代

发布时间:2020-01-22 01:02: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课时作业23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

1(2018·遵义高三调研)历史事件的作用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需要运用不同史观来认识,某同学运用全球史观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有利于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表明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B.它的开设促进了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

C.它表明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开始向近代工业化发展

D.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项中的世界市场、和世界的联系等属于全球史观,所以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属于殖民史观而非全球史观,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属于近代化史观而非全球史观,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属于文明史观而非全球史观,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答案:D

2(2018·大庆高三联考)19世纪中期以后,洋货——漂洋过海从外国进口的货物,包括洋火(火柴)、洋布(机纺布)、洋油(煤油)等,日益涌向中国市场。这种情况表明(  )

A.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中国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解析:从材料中洋货的日益增多,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的影响,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关税问题;C选项错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并没有完全被取代;D选项无法从材料体现。

答案:B

3(2018·江西省高三调研)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进入中国。利用银行和钱庄的信用关系,让中国旧式金融业为其服务,特别是利用钱庄为他们推销洋货,购买土特产。英国丽如银行等外国银行进驻清朝(  )

A.以中西结合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B.客观上阻碍了新式经济因素产生

C.推动了清朝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

D.实现中国旧式金融业经营的转型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丽如银行等外国银行进驻清朝在客观上推动清朝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即推动了清朝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选项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客观上促进了而非阻碍了新式经济因素产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丽如银行等外国银行进驻清朝不能实现中国旧式金融业经营的转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答案:C

4(2018·景德镇高三统测)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中国(  )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A.小农经济日益陷入了破产的窘境

B.传统轻工业贸易顺差越来越大

C.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被列强控制了棉纺制品的命脉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是降低的,这是由于进一步的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导致的,选项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小农经济,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而不涉及贸易顺差,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列强控制了棉纺制品的命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答案:C

5(2018·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模拟)史学家陈旭麓曾说:洋务派的出世,是中国有地主阶级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分化,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是由他们开始的。先前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如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虽然提出了不少改革主张,但还是一种思想。根据这句话,可以推知洋务派(  )

A.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B.使得崇洋媚外思想开始出现

C.让改革派思想有了实践意义

D.促使国家走向分裂的道路

解析: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引进机器和技术开办近代企业和海军,让改革思想有了具体实践,故C项正确。A项错误,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是指林则徐、魏源等人而非洋务派;BD两项在题文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答案:C

6(2018·安徽高三段考)同治六年(1867)三月,曾国藩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同时,拟设译书馆。五月,会同李鸿章将江南制造总局由虹口迁至高吕庙。这说明(  )

A.中体西用已运用于实践

B.重视海防理念受到普遍响应

C.洋务运动重心发生变化

D.清朝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解析:材料所述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说明此时已运用于实践。故答案为A项。B项不是材料主旨,普遍响应说法绝对,排除;洋务运动重心发生变化是指从军工企业转向民用,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A

7(2018·辽宁六校高三联考)1878年,上海机器织布局新订的章程中提出:事虽由官发端,一切实由商办,官场浮华习气,一概芟除。但实际情况是企业大权都掌握在的手里,一切惟总办之言是听,商股不得过问局务。这说明上海机器织布局(  )

A.具有脱离官方管理的商办性质

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

C.管理人员具有专利保护意识

D.封建性色彩浓厚

解析:实际情况是企业大权都掌握在的手里,一切惟总办之言是听,商股不得过问局务表明官督商办的洋务企业封建性色彩浓厚,故D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B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答案:D

8(2018·张家口高三段考)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位外交官的陈述(  )

A.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

B.可佐证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

C.表现出他对中国逐渐崛起的担忧

D.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解析:由材料“1872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反映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故选B;洋务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排除D;近代西方并不愿意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没有体现出这种态度,所以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对中国逐渐崛起的担忧,排除C。故选B

答案:B

9(2018·衡水中学高三一调)1887年,广州市场上每包印度棉纱价格为57两白银,而每包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则高达87两白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洋货涌入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土纱的价格较高,而洋纱的价格比较低,有竞争优势,这说明洋货涌入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棉纱,促进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故D项正确;题干虽然反映的是通商口岸广州,但是不能说明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与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在材料中未体现,ABC错误。

答案:D

10(2018·武汉高三摸底)有学者在评价洋务运动时指出:当时中国并非个近代化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该学者旨在说明(  )

A.中国不具备近代化的客观条件

B.中体西用完全脱离了中国实际

C.政治体制改革是近代化的前提

D.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内在必然性

解析:材料中仅是对中国近代化情况的阐释,没有对客观条件进行描述,故A项排除;完全的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政治体制改革进行论述,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当时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化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可得出洋务运动注定是一场悲剧,作者分析的原因是中国还不是近代化国家,反映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故D项正确。

答案:D

11(2018·江西省上饶市四校高三联考)1870年到1880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20 000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2 000千关两增长到了近5 000千关两。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

C.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棉布进口量变化不大,而棉纱的进口量涨幅较快,这是由于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民族企业采用机器生产出大量棉布,而导致外国棉布进口数量减少、棉纱大量增加,故答案为C项。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和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都是在甲午战后,排除AD项;B项与棉纱的大量进口不符,排除。

答案:C

12(2018·永州高三调研)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1 000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到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  )

A.垄断经营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B.买办商人把持丝织品的外销

C.传统手工业与新兴工业存在冲突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解析:据材料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蒸汽丝厂属于新兴工业,这反映了当时传统手工业与新兴工业存在冲突,故C选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裕厚昌蒸汽丝厂的垄断经营,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买办商人把持丝织品的外销,故B选项错误;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28分,第1424分,共52)

13(2018·驻马店高三统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371839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平均每年不到100万镑,1845年则增长到239万镑。……1846年起开始下降。这一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为179万镑,比1845年降低了1/4。直到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也只有100万镑,甚至低于鸦片战争前的一些年份。……同时,上海附近的嘉定县,往昔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自洋布盛行,土布日贱,仅得往日之半耳。在广州、厦门一带,也出现因倾销洋布导致妇女纺织半数停工的情况。

——摘自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时光,有些则去念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华输出货物的特点,并分析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14)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村农民在近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矛盾现象。你怎样看待这一矛盾现象?(14)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中不同年份数据的变化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原因,从国内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的因素去分析,国际上则从工业革命的角度去分析。(2)第一小问现象,从两种对待洋货输入的不同态度上分析;第二小问看待,结合矛盾所反映的本质进行评价即可。

答案:(1)特点:18371845年大幅增加,18461854年则下降。

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扩大市场;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便利了英国对华输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

(2)现象:一些人憎恨列强对华贸易给他们造成手工业破产;一些人却欢迎洋货加入新兴产业之中。

看待:中国农村农民在近代化进程中,旧的生产方式受到冲击,新的生产方式又带来生机,后者更是发展的方向。

14(2018·滨州高三阶段测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轮船招商局是在洋务运动中诞生的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其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及思想领域的变化,浓缩了洋务企业的基本特点。

轮船招商局历年船值统计(18731893)

单位:两

年别

轮船

小轮船

趸船

驳船

合计

187374

476 141

12 078

1 084

489 305

187576

1 342 953

12 738

40 014

4 121

1 399 826

187677

2 782 391

49 903

197 960

3 030 254

1886

2 300 000

6 000

115 000

3 000

2 424 000

1890

1 964 000

6 500

80 000

1 500

2 052 000

1893

1 640 000

8 000

50 000

2 000

1 700 000

——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据材料,任意提取有关近代中国社会变化或洋务企业发展特点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说明:任意提取两点信息即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4)

解析:如选择洋务企业发展特点。据表格信息从其发展历程中归纳特点。结合所学,从迅速发展、迅速萎缩两个角度分析原因。如选择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信息。据材料其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及思想领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得出经济近代化起步并不断发展,学习西方逐步付诸实践;结合所学信息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示例1:特点: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一度发展迅速,但又迅速萎缩。

说明:迅速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刺激;政府的支持使其发展迅速。

迅速萎缩:外来企业排挤;封建因素的制约。

示例2:信息:经济近代化起步并不断发展。

说明: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信息:学习西方逐步付诸实践。

说明: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进行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若答出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如创办近代工业和新式学堂等亦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86117e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e.html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作业23 近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