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9-08-17 09:26: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作者:武凌云

来源:《中国市场》2009年第35

        [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正确理解奠定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科学基础。在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关于人的本质有三个界定:“人的本质即劳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深刻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重大意义。

        [关键词]人的本质;劳动;社会关系;需要;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A8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35-0066-02

        

        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每个时代的思想家都不断追寻的永恒的命题。马克思在不同的时期对人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在《莱茵报》时期,由于受黑格尔的影响,他主张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在《德法年鉴》时期,由于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他讲过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他认识到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生产劳动是人作为类存在的本质。1845年的《神圣家族》提出人的实物本质”,接近从社会关系方面来规定人。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开始从人和人的社会关系方面揭示人的本质,提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又作了详细的阐述。

        

        1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含义

        

        1.1 “人的本质即劳动

        马克思首先把人的本质和劳动联系起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虽然他此时的思想还没有成熟,但是,他在劳动中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把人的本质与劳动联系起来;指出了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质的不同。

        劳动是人产生的根源。历史告诉我们,人是通过劳动从动物中提升出来。劳动是人生存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特殊方式。人通过劳动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保证人们吃、穿、住和其他的必需品。纵观人类历史,也就是人类通过劳动而诞生和不断发展的历史。人在劳动中不仅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本身。劳动是人的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形式。总的来说,劳动是形成人的特性的客观基础和理解人的特性的主要依据,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都不能脱离人的劳动而独立存在,都不能脱离劳动而得到科学的说明。

        1.2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标志着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上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方式。马克思一方面强调用社会来说明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又认为人也体现社会,“社会本身,基础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根本问题还是社会关系问题,它一方面决定个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又构成社会的内容,“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提纲》讲的社会关系不是某一种社会关系,而是一切社会关系”,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政治的和经济的等各个方面。这一切社会关系不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而是作为一个整体,总和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认识人的本质只有在分析社会关系的历史体系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这样,马克思就科学地解决了哲学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制定了关于人的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学说。

        《提纲》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特别强调其现实性。它说明马克思说的人是现实的人”,人的本质是现实的本质。马克思反对关于抽象的人一般的人的空洞的议论,多次说过他研究的出发点是从事现实活动的人。它说明马克思说的人是具体的人,人的本质是具体的本质。现实的人总是具体的,纯粹抽象的、一般的人只是作为概念在人的头脑中存在。它还说明马克思所说的人是历史的人,人的本质是历史的本质。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马克思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这就说明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决定的人的本质也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它必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不同社会条件下社会关系的差别会造成不同的人的本质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的存在。显示出人的本质的具体的、历史的特性。

        1.3 “人的需要

        马克思在《形态》中写道:“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在《形态》中,马克思揭示了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能动性的本性的体现和表征。他还指出:“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离开了人的需要,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将不再存在。所以人的需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在《形态》中关于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在内涵上比前两个界定更深刻,在外延上比前两个界定更宽泛,是对前两个界定的综合。人的需要是人生命活动的内在必然性和存在方式,也是人进行劳动活动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同时人的需要也受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满足需要的创造性的劳动活动,其本身也将逐渐成为人的需要的内容,即成为人的一种需要。人的需要的分工以及人们在分工中所处的地位的制约,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就成为必要,即产生了社会关系,这时劳动是人的本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三个界定就合为一体了。

        

        2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当代意义

        

        2.1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对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原意,把握其精神实质就要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中进行理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思想的把握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人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认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所以,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人类社会的生成和建构的首要前提和深刻基础。其次,人是发展的目的。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在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时候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介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而社会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能是实现人的目的的中介和手段。另外,人是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尺度。马克思告诉人的自由的本质在于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以在改革和发展中的最高价值标准就应该是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总之,人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目的和价值标准凸显了人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实践和价值意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2.2 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构建。这些都取决于人的发展,取决于人的全面和谐。和谐社会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关系的和谐体现了人的本质全面发展的要求。第一,社会结构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具体地说,首先是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和谐。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和需要。表现在实践方面,就是我们通常所强调的,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第二,人与人之间关系或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在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第三,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通过人的创造性活动实现的。人类的活动是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的,要受到自然的限制。因此,人类的行动必须明晰其限度,否则,人类的行动非但不能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还会强化人与自然的分裂。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是对作为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的充分实现和全面占有的过程,人的本质的发展程度依赖和表现为社会关系的发展程度,和谐社会建设在强调人作为类存在物的基本存在前提的基础上,为人的全面发展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层面开辟了路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列宁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陈志尚.人学原理 [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6]吴向东.论人的全面发展[J].学术周刊,2003(8).

        [7]李德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J].哲学动态,2004(7).

        [8]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发展[J].法制与经济 2009(2).

        

        [收稿日期]2009-08-0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8364f9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3.html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