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考行测技巧:练就火眼金睛 识破偷换概念

发布时间:2020-10-26 16:25: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21国考行测技巧:练就火眼金睛 识破偷换概念

逻辑推理主要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主要围绕着命题考查矛盾关系和推理规则,可能性推理主要围绕着论证考查削弱和加强。在备考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反映对可能性推理掌握不到位,有时找不准题干的结论,有时选项分析定性不准确,经常容易掉进“陷阱选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识破选项中存在的错误,接下来中公教育将给大家介绍常见的选项设错——偷换概念。

含义

偷换概念就是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个概念来使用的错误。

练习

【例1】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山东省两次克山病流行均发生在病区居民生活困难时期,此时居民饮食结构单一,营养缺乏。1978年以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病区居民生活逐渐好转,营养结构趋向合理,克山病新发病人越来越少,达到基本控制标准。一些研究者据此推测,营养缺乏可能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哪项不能质疑上述推论?()

A. 1978年前农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但克山病仅在个别地方出现

B. 原来克山病病区的土壤、水质在几十年中发生了较大变化

C.一些生活水平高的地区,也出现过克山病病例

D.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无法治愈克山病

【中公解析】D。先分析题干论证主线,论据是1978年前克山病流行,居民营养缺乏,1978后克山病人数减少,营养合理,通过1978年前后情况的对比,得出结论:营养缺乏可能是克山病发病因素。逻辑漏洞:营养缺乏和克山病之间未必存在因果联系,可能存在其他原因导致克山病。选项分析:A项说明农村生活水平低,营养缺乏的地方并不都出现克山病,切断营养缺乏和克山病之间的联系,可以削弱;B项说明克山病病区土壤、水质也发生改变,有可能是土壤、水质影响了克山病发病,使得题干“营养缺乏”原因成立的可能性下降,属于另有他因,可以削弱;C项点明一些生活水平高的地区,即营养不缺乏的地区也存在克山病,切断营养缺乏和克山病之间的联系,可以削弱;D项说明调整饮食结构无法治愈克山病,题干的话题是克山病发病的因素,“治愈”和“发病”是两个不同概念,属于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无关项,不能起到削弱效果。因此,选择D。

【例2】研究发现,试管婴儿的出生缺陷率约为9%,自然受孕婴儿的出生缺陷率约为6.6%。这两部分婴儿的眼部缺陷比例分别为0.3%和0.2%,心脏异常比例分别为5%和3%,生殖系统缺陷的比例分别为1.5%和1%。因而可以说明,试管婴儿技术导致试管婴儿比自然受孕婴儿出生缺陷率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结论?

A.试管婴儿要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过程,人为操作都会加大受精卵受损的风险

B.选择试管婴儿技术的父母大都有生殖系统功能异常,这些异常会令此技术失败率增加

C.试管婴儿在体外受精阶段可以产生很多受精卵,只有最优质的才被拣选到母体进行孕育

D.试管婴儿的父母比自然受孕婴儿父母年龄大很多,父母年龄越大,新生儿出生缺陷率越高

【中公解析】D。先分析题干论证主线,论据是试管婴儿出生缺陷率比自然受孕婴儿出生缺陷率高,得出结论认为试管婴儿技术导致试管婴儿比自然受孕婴儿出生缺陷率高。逻辑漏洞:试管婴儿技术未必与试管婴儿出生缺陷率高之间存在联系,可能存在其他原因导致试管婴儿出生缺陷率高。选项分析:A项说明试管婴儿技术会加大受精卵受损风险,使得试管婴儿出生缺陷率高,可以起到加强效果;B项说明试管婴儿技术失败率增加,题干的话题是试管婴儿出生缺陷率,“技术失败率”与“出生缺陷率”是两个不同概念,属于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无关项,不能削弱;C项说明受精卵本身质量优质,排除了因为受精卵质量问题导致试管婴儿出生缺陷率高的可能性,属于排除他因,可以起到加强效果;D项说明选择试管婴儿的父母年龄大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率高,而不是试管婴儿技术的原因,可以起到削弱作用。因此,选择D。

以下是2021国考行测备考:揭开解释型推理题神秘的“面纱”

行测考试一定是许多考生的一道坎。行测涉及内容多,方面广,这就要求我们在做题时最好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技巧。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有关行测考试有关可能性推理这一部分会涉及的题型——解释型。虽然考的并不多,但还是会有涉及。那今天中公教育就来说一说这种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拿到一道题目,我们如何判断是一道解释型题目呢?我们主要是通过问法区分的。具体来看一下“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能/不能解释上述现象?”所以通过问法就会问能解释或者不能解释。接下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解题步骤以及解题方法。

第一步:找矛盾。

在解释之前,我们应该先找到我们需要解释的矛盾现象,怎么找呢?

【例题1】

一位青年在郊游的途中,不慎落入一平均深度只有0.5米的小河中,虽然挣扎了很久,但是最终还是被溺身亡。

在整个题干中,我们可以知道“平均深度0.5米”和“被溺身亡”似乎是矛盾的,并且这两个事件是由“但是”这个词链接的。所以在我们考试中找矛盾可以找转折词,一般转折前后就是矛盾的现象。接下来就可以选择选项了。

第二步:解释现象。

在解释的过程中我们是需要遵循一定原则的。

1.常识思维原则

选择的选项需要符合客观常识。

2.收敛思维原则

题干中给出的矛盾现象使我们需要解释的,我们不能去否定矛盾的任何一方,若是能够轻易否定,我们也就不需要解释了。

3.涉及双方原则

选择的答案一定是可以解释矛盾双方的,如果仅仅解释矛盾的一个方面,那是很片面的。而且在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错误选项都是解释了矛盾的一方面。

接下来通过一道例题具体应用一下。

【例题2】

据国家权威科研机构研究证实,当前市场上热销的某品牌保健食品并不含有提高人类身体机能、增强个体免疫力的成分。但调查结果表明,不少身体虚弱的人在购买服用了该品牌的保健食品一段时间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以下最有助于解释上述矛盾的一项是()。

A.保健食品作用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

B.许多身体健康的人在服用保健食品后体质也增强了

C.购买该品牌保健品的人大多经济条件较好

D.服用保健品的人在生活其他方面也开始注重健康

【中公解析】答案选D。

根据问题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道解释型题目。首先找到矛盾现象,通过转折词“但是”可知,题干让我们解释的是保健品不含提高人类身体机能、增强个体免疫力的成分,但是食用后身体素质提高。

A:保健食品作用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说的是作用具有一定滞后性,那也就说明保健食品是有作用的。所以A否定了题干,排除。

B:许多身体健康的人在服用保健食品后体质也增强了。B选项讨论的对象是身体健康的人,但是题干说的是身体虚弱的人,排除。

C:购买该品牌保健品的人大多经济条件较好。C强调的是这群人经济条件好,但是经济条件好和增强身体素质没有关系,排除。

D:服用保健品的人在生活其他方面也开始注重健康。D在说虽然保健品没有效果,但是服用的人开始注重健康了。进而会导致这群人身体素质增强。所以D可以解释,保留。选择D选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7ac58eb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e.html

《2021国考行测技巧:练就火眼金睛 识破偷换概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