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考题

发布时间:2011-12-29 09:28: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并加以记录的我国古代科学家是

A.孔子 B.墨子

C韩非子 D.沈括

2.作用在于让景物在焦点平面位置形成清晰的影像的是

A.镜头 B.快门

C.取景器 D.测距器

3.现代相机的镜头均是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复式透镜组 D平面镜、凹透镜结合而成

4.物和像之间的关系称

A.共生关系 B.对应关系

C.比例关系 D.共轭关系

5.用一固定焦距的镜头,在不同距离上拍摄时·,物距大则(

A 像距大、影像也大 B.像距大,但影像小

C..像距小、影像也小 D.像距小,但影像大

6.镜头感光能力强弱的计算公式中分母是

A. 光束直径 B.镜头焦距

C.物距 D.胶片感光度

7.光圈系数的标法中f2的通光量比f56

A.2 B.4

C2 D.4

8135相机所用135胶片的对角线长度是

A.36mm B43mm

C.60mm D792mm

9120相机的标准镜头大约是

A.43mm B60mm ·

C.80mm D120mm

10.作用是控制光线在感光片上停留时间长短的是

A.镜头 B.测距器

C.取景器 D快门

11.位于焦点平面位置,紧挨在感光片前面的快门是

A.镜间快门 B..焦平快门

C程序快门 D.电子快门

12.率先发明了眼控自动测距技术的是

A.柯达公司 B.富士公司

C,美能达公司 D.佳能公司

13.构成影像的最基本单位是

A. 图像 B.元素

C.像素 D.单元

14.获1998~1999年度TIPA“欧洲最佳摄影产品”奖的“最佳民

A.奥林巴斯C3030 B.可达DC520

C.佳能EOSD2000 D.奥林巴斯Camedia C -1400L

15.率先推出了APS胶卷APS系列产品的是

A.佳能公司 B.尼康公司

C.富士公司 D.柯达公司

16.率先正式向中国市场推出APS摄影系统的是

A.富士公司 B.柯达公司

C.美能达公司 D.柯尼卡公司

17APS摄影系统的最大优越性是

A.成像质量高 B.传递方便快捷

C.操作简便 D.冲印方便、便于携带

18.拍摄的人像,看上去最符合人体的比例,常被用于拍摄人物

故又被为人像镜头的是

A.长焦镜头 B.中焦镜头

C.广角镜头 D.鱼眼镜头

二、多项选择题

1.照相机的结构包括

A.镜头 B.快门

C.取景器 D.测距器

E.机身和暗箱

2.按快门构造和操作方式不同,可将相机快门分为

A.机械式 B.镜头快门

C.电子式 D.焦平快门

E.程序式

3.测距装置的类型有

A.反光式 B.连动测距式

C.自动测距式 D.后部磨砂玻璃测距式

E.对焦测距系统

4.自动测距式包括

A.电子视测系统 B.超声波系统

C.眼控自动测距 D.红外线测距系统

E.激光测距系统

5.取景器的作用是

A.观察被拍摄景物

B.用于界定拍摄事物的范围

C.防止不必要的光线进人镜头

D.汇集来自景物的光线

E.用于确定景物和取舍、安排画面的布局

6.现代相机取景器的种类有

A.单镜头反光俯视取景器

B.单镜头反光平视取景器

C. 框式平视取景器

D.光学直透式取景器

E.双镜头反光俯视取景器

7.新型专业数码相机的特点是

A.综合性 B.拍摄时间短

C.多功能 D.操作简便 E.成像质量高

8.在数码摄影中,像素数量的表示方法主要有

A.数字表示法 B.总量表示法

C.陈列法 D.曲线法 E.单位面积像素表示法

9.影响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影影像质量的因素有

ACCD辨析率 B.影像辨析率

C.色彩还原性 D.镜头质量 E.像质调节

10.焦距长于标准镜头的是

A.广角镜头 B.鱼眼镜头

C. 望远镜头 D.长焦镜头 E.中焦镜头

11.下列属于固定焦距的镜头有

A.超广角镜头 B.鱼眼镜头

C.中焦镜头 D.长焦镜头 E.望远镜头

12.常用的摄影附件有

A.三角架 B.遮光罩

C.快门线 D.增距镜 E.近摄接圈

13.下列有关照相机的维护说法正确的是

A.镜头表面或机身内有尘土污迹严禁用手擦

B.防止强烈的震动及挤、压、碰等

C.应防水、防潮、防阳光直射

D.相机在不用时,应将焦距调在∞处

E.自动相机的电池应充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D 5C 6B 7B 8B 9C 10D 11B 12D 13C 14D 15C 16B 17C 18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E 3ABCD 4ABCD 5ABE 6ABCD 7ACDE

8BCE 9ABCDE 10CDE 11ABCDE 12ABCDE 13ABCDE

三、名词解释 ·

1.焦点

来自无限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过镜头的折射在镜头主轴上会聚成

一个清晰的点,就是焦点。

2.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是指镜头焦距和底片对角线长度相等的镜头,其视角

接近于人眼的正常视角,约为50度。

3.电子对焦镜头

EF(Electronic Focusing)镜头由日本佳能公司为EOS系列相机

设计、制造,融现代化的电子技术、精确的机械性能及精密的光学

技术于一身。

4.测距器

用于调整距离的设置就是测距系统,也称测距器,或称对焦系统。

5.“傻瓜相机’’

是一种全自动相机,既能自动曝光,又能自动对

焦,当然还具有其他多种功能,如自动识别胶片感光度、自动卷

片、自动倒片等。

6.相对口径

尽管镜头的有效口径是固定不变的,但随着光圈的开大或缩小,

实际的通光孔大小却在相应地改变,这种可变的口径称作相对口径。

四、简答题

1.简述镜头的作用

答:镜头的作用在于让景物在焦点平面位置形成清晰的影像,

也就是汇集来自外界景物的反光或来自发光体的光线,并使被摄景

物在感光片上形成清晰的潜影。

2.简述快门的作用

答:快门的作用是控制光线在感光片上停留时间的长短。对动

体摄影而言,它还用来抓取动态,使动体在胶片上形成清晰影像的

保证。

3.简述120相机的优缺点和性能

答:120相机的优点是:(1)没有视差现象。(2)有各种不同焦

距的镜头。(3)有可置换后背的特点。

120单反相机的缺点是机身和镜头体积都比较大,分量也重,

携带不便。此外,其快门震动大。

性能:(1)其画幅可调整。(2)拍得的底片数也不同。(3)

于其底片画幅大,所拍底片放大到较大尺寸,仍能获得较高质量的

照片。

4.简述镜头的种类

答:(1)固定焦距镜头:

①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鱼眼镜头;

②中焦镜头、长焦镜头、望远镜头。

(2)变焦镜头。

(3)微距镜头。

(4)TS镜头。

(5)电子对焦(EF)镜头。

五、论述题

1.试述数码相机的特点

答:从总体上看,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具有以下不同特点:

(1)存储影像的介质不同。数码相机则采用数字方式将影像

信息存储在数字存储器或存储卡上。

(2)图像的呈现方式不同。数码相机拍得的影像可直接输入

计算机,并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影像可直接用打印机打

印出来或直接进行传真。

(3)图像质量上的差异。数码摄影影像要想达到传统摄影的

影像质量,必须达到200万像素以上的分辨率。

(4)从传递方式来看,数码影像传递方便快捷,保真度高。

用数码相机拍得的影像可直接通过电脑网络及时传送。

新型专业型数码相机的特点:综合性,多功能,成像质量高,

操作简便。

2.试述数码相机的结构性能

答:数码相机采用CCD——电子耦合器作为图像传感器把光线

转变为电荷,再通过模()+()转换器芯片将模拟信号

转换成数字信号,并经压缩后存储在相机内置的存储器内或存储在

存储卡上。数码相机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转换、存储、传输等部件,

采用数字化存取模式,可在电脑上直接处理,是光、电、机一体化

的高科技产品。

3.试述各种镜头的性能特点

答:(1)广角镜头视角大,拍摄范围广,可以在较近距离内拍

摄大场面。另外,由于广角镜头焦距短,所以景深长,在使用大光

圈时,也能获得较大清晰范围。广角镜头还能夸张空间纵深感。

鱼眼镜头,拍出的景物畸变十分严重;其画面中间亮,四周

暗,画面感光不均匀。

(2)中焦镜头、长焦镜头、望远镜头,焦距长于标准镜头是

这类镜头的主要特点。它们的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浅。

(3)变焦镜头,其原理是在镜头中间装有一组能活动的镜片,

用变焦环来控制。使用变焦镜头,一般先调焦,后变焦。

(4)微距镜头就是应近距离拍摄小物体的需要而设计的,它可

以拍出与原物大小相等或比原物还大些的影像。

(5)TS镜头可沿着与镜头轴线垂直的方向左右或上下移动,

360度的旋转,其作用主要在于消除水平线和垂直线条的畸变。

(6)电子对焦镜头内置自动对焦和电磁光圈马达,并由内置微

型处理器进行智能控制。操作时声音轻微,对焦效能准确。其大多

数镜头还可作手动调焦。

4135相机的优缺点及性能

135'相机的优点是: (1)体积较小,分量较轻,便于携带。

(2)所用胶卷为画幅36毫米X24毫米的135底片,常见的有24

张、36张等多种包装,可根据拍摄需要选择使用。。(3)可根据不

脚摄需要随时更换镜头。(4)135相机镜头有效口径大,感光力

强,对不同光线适应能力强。(5)多采用焦平快门,能满足新闻摄

影拍摄高速动体的特殊需要。

135相机的缺点有:(1)不能达到很高的快门速度。(2)在拍

摄高速动体时,如所用快门速度过高,会出现影像变形现象。

性能:现代135相机多配有多种可置换镜头,从广角、中焦、

长焦到各种变焦一应俱全,可根据不同拍摄需要随时更换,这也符

合新闻摄影的特点。135相机镜头有效口径大,感光力强。在光线

较暗又不能或不准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仍能拍摄;又能记录自然

光线特有的气氛和效果。

二、曝光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条件发生变化时,曝光值

A.增大 B.减小

C.相应变化 D.没有变化

2.曝光量的单位是

A.秒 B.勒克司

C.勒克司·秒 D.勒克司·时

3.控制一定量的光照度在胶片上停留的时间的是

A.光圈 B.镜头

C.快门 D.取景器

4.景物约23受光、13在阴影中的情况是指

A.前侧光 B.正侧光

C.逆光 D.顶光

5.如对某一景物顺光时的曝光值为f11x1250秒,则正侧光时的

曝光值为

A. f11 x160 Bf8 x160

C. fII x1200 Df8 x1250

6.如仍以上述情况为标准,则逆光时曝光值应为

Af8 x1250 Bf11x1125

C56 x1250 Df11x160

7.光线最强、景物最亮是在

A. 日出时 B.正午时

C. 日落时 D. 月明时

8.如果拍的是太阳本身而非地面景物,则曝光依据是

A. 景物的反光能力 B.天气情况和太阳位置

C. 一天中时间的变化 D.太阳本身的亮度

9.如果在晴天朗日的天气条件下曝光值为f11x1250秒,则在多

云天气里,曝光值应为

A. f56x1125 Bf56 x1250

C. f8 x1250 Df8 x1125

10.典型夏季某地的曝光量用f11x1250秒,到了春秋则为

Af8 x1250 Bf8 x1125

C. f56x1250 Df56 x1125

11.夏季北京,使用GB21‘的感光片,上午9时左右,顺光,不加

滤光镜拍某一景物的曝光值为f11 x1250秒,则加上因数为

2的滤光镜后其曝光值为 ( )

Af16x1125 Bf8 x1125

C. f11 x1125 Df16 x160

12.以上其他条件不变,天气变阴欲雨,则曝光值应为

A. f16x1125 Bf8 x1125

Cf11 x1125 Df16 X160

13.又被称为重点式测光表的是

A. 入射光式测光表

B.反射光式测光表

C.入射、反射光两用型测光表

D.光点读数测光表

14.早期的自动测光相机和许多现在的“傻瓜” 相机多采用的测光

方式是

A.平均测光式 B.重点测光式

C.中央重点测光式 D.矩阵测光式

15.又称为分区测光式的.

A.重点测光式 B.多点测光式

C.平均测光式 D.矩阵测光式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于彩色负片而言,曝光过度一级比曝光不足一级要差些

B.对于新反转片而言,曝光不足半级比曝光过度半级要好些

C.彩色反转片比彩色负片对曝光精确度要求更高

D.彩色摄影比黑白摄影对正确曝光的要求更高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曝光量不足的底片的说法正确的有

A. 不能正确记录景物中暗的部位的影纹

B.整个底片银盐堆积较薄,透明性太强

C.印成的照片,景物中明亮的部位才有影纹

D.景物明亮部位因银盐堆积太厚会失去影纹

E.从整个画面来看,密度太大,颜色太黑,透明性差

2.对拍摄时曝光不足的胶片,为使整个底片显影程度增强而采用

的方法有

A.延长显影时间 B.提高显影液温度

C.加强显影时的搅动 D.放大景物照片的尺度

E.显影液的浓度增大

3.倒易律失效的情况有

A.在光线极亮的情况下做极长时间的曝光

B.在光线极暗的情况下做极长时间的曝光

C. 在光线极亮的情况下做极短暂的曝光

D.在光线极暗的情况下做极短暂的曝光

E. 在光线明亮度不确定的情况下曝光

4.影响感光的因素有

A.感光片的感光度 B.光线变化

C. 景物本身的反光能力 D.滤光镜的因数 E.地域变化

5.根据照射方向不同及景物受光情况,可将晴天的自然光照明分

A.顺光 B. 测光

C. 逆光 D. 顶光 E.晴天阴影

6,相机内装的自动测光系统的测光方式有

A.平均测光式 B.重点测光式

C.中央重点测光式 D.矩阵测光式 E.多点测光式

7.相机内置的自动曝光模式有

A.光圈优先式 B.快门优先式

C. 速度优先式 D.机械式 E.程序自动式

8.新型相机的曝光补偿装置有

A.光线补偿钮 B.曝光补偿钮

CAK锁定装置 DPE锁定装置

E.括弧曝光法

9.主要的暖调色彩有

A. B. C. D. E.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如果按景物明亮部位的亮度来曝光,景物阴暗部位的层次就

得损失掉一些

B.在拍摄取景时,一定要区分出重要的,非重要的部位,给予

不同的曝光量

C.从一定意义上讲,正确曝光只是个相对的概念

D.在对某些特殊景物进行曝光时,可采用曝光过度或不足的办

法,来对景物进行特殊的表现

E.在拍摄以灰、黑色为主的低调人像照片时,人们常采用的是

适度曝光不足的办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A 5D 6C 7B 8D 9C 10A 11C 12B 13D 14A 15D 16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 3BC 4ABCDE 5ABCDE

6ABCDE 7ACE 8BCE 9BDE 10ABCDE

三、名词解释

1.曝光

来自被摄物体的光线,通过照相机的镜头,会聚成影像,落在

胶片的感光乳剂层上,引起光学效应,生成潜影,这就是摄影的感

光,也叫曝光。

2.正确曝光

正确曝光指根据景物的亮度和记录、表现景物的需要,来选择

适当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正确记录景物的影像于感光片上。

3.曝光不足

曝光不足指其不能正确记录景物中暗的部位的影纹,整个底片

银盐堆积较薄,透明性太强。

4.曝光过度

曝光过度即曝光量太多,景物的明亮部位因银盐堆积太厚会失去影纹。

5.测光表

来自景物的光线量是可以用仪器来测定的,这种测量光线亮度

的仪器,就是测光表。

6.倒易律

从曝光公式可以看出,光照度和时间的量值可以互相置换,只

要曝光量相同,感光片上得到的曝光效果应当是一致的。这种相互

作用的关系,就叫做倒易律。

四、简答题

1.简述曝光控制与彩色摄影的色彩表现。

答:彩色摄影由于需要正确地再现被摄景物的色彩,对曝光准

首先,彩色摄影图片一般都有个基调,依基调的色彩不同分为

冷调、中间调和暖调。冷调的色彩以蓝、紫色为主,暖调的色彩以

红、橙、黄为主,介于二者之间的则为中间调。

确保基调色彩的正确还原是曝光控制的第一重要的依据,也就

是说彩色摄影正确曝光的主要依据是基调色彩的景物的亮度。在拍

摄取景时,就应当确定好以什么色彩作为基调,才能确保曝光的正确

彩色摄影需要再现色彩斑斓的自然景物,稍不注意,拍出的景

物就会因色彩繁复而变得杂乱无序,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因此,选

准基调十分重要。

其次,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对正确曝光的要求有所不同。一

般来讲,彩色反转片比彩色负片对曝光精确度的要求更高。彩色反

转片所允许的曝光误差不得超过半级;彩色负片的曝光误差不得超

过一级。总体来讲,彩色摄影比黑白摄影对正确曝光的要求更高,更严。

另外,对于彩色负片而言,曝光过度半级到一级与曝光不足半

级到一级相比,曝光过度些的色彩还原更好些;对于彩色反转片而

言,曝光不足半级则比曝光过度半级更能得到较好的色彩再现。

2.简述影响曝光的各种因素。

答:(1)感光片的感光度对感光的影响。

(2)光线变化对感光的影响。

(3)景物本身的反光能力对感光的影响。

(4)滤光镜的因数对感光的影响。 ·

当条件发生变化时,曝光值应相应变化。

五、论述题

1. 试述正确曝光的理论与方法。

在同样的光线条件下,开大光圈,放慢快门速度,曝光量就增大;

缩小光圈,提高快门速度,曝光量就减小,正确的曝光是通过光圈和快门的合理配置来实现的。在光线条件好、来自景物的光线强时,可以收缩光圈或提高快门速度,以获取适当的曝光量;在光线较弱、景物较暗时,则应开大光圈或放慢快门速度,以获得正确的曝光量。

2.试述曝光与影调的表现。

答: (1)对于亮度差别不大、受光均匀的被摄景物,只要正确

曝光,再经过正常的冲洗、印放处理,被摄对象原有的影调变化就

能够得到很好的再现。但是,如果被拍摄景物明暗差别太大,超出

了感光片宽容度所能允许的亮度反差范围,曝光的控制、曝光量的

选择就直接影响影调的再现。

(2)正确曝光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被摄景物主体重点

部位来讲影调能否正确再现。如果主体主要部位的影调得到了正确

的呈现,曝光就是准确的,影调的再现也是恰当的。

(3)在对某些特殊景物进行曝光时,也可采用曝光过度或不足

的办法,来对景物进行特殊的表现。

(4)在拍摄以灰、黑色为主的低调人像照片时,人们常常采用

的则是适度曝光不足的方法。

各种测光方法的实际运用

(1)平均测光式

在顺光拍摄时,曝光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在侧光和逆光时,

由于背景高度增强,主体的一些部位或主要部位处在阴影中,这时

平均下来,主体会曝光不足,应采取补光措施或增加感光量。

(2)重点测光式

在相机的取景器中央,有一小圆圈,拍摄前,把这一小圆圈对

准主体主要部位,半按快门,便可测得主体主要部位的亮度。手不

离开快门,保持半按快门,重新取景拍摄,相机仍按主体主要部位

的亮度曝光。

(3)中央重点测光式

当拍摄主体位于中央部位的画面时,可采用这种测光方式,或

者说,如果采用的是该种方式,应在拍摄时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

央。

(4)在任何光线条件下和各种光比情况下都较可靠的自动测光

方式是矩阵测光式。

(5)多点测光式

拍摄都可根据拍摄的需要,对测光方式进行选择设定。该种方

式比平均测光方式要准确,但在主体和背景反差极大时,仍难以保

证主体正确曝光。

三、 各种光线条件下的摄影

一、单项选择题

1.摄影的主要光源是

A.自然光 B.人造光

C.顺光 D.逆光

2.初学摄影者最容易掌握曝光的光线是

A.顺光 B.逆光

C.侧逆光 D.顶光

3.摄影最常采用的光线是

A.顺光 B.侧光

C.逆光 D.顶光

4.晴天阴影下的光线不是直接来源于太阳,而是来自苍穹和环境景物的

A.侧影 B.反映

B. 阴影 D.反光

5.在下雪的天气里,天空的亮度和地面景物的亮度都要比雨天

A.高 B.低

C.强 D.弱

6.因拍摄夜间新闻照片著名的是

A.维吉 B.李少穆

C.怀特 D.亨利·卢斯

二、多项选择题

1.顺光具有的优点是

A.被摄景物受光均匀,曝光比较容易把握

B.顺光拍摄的景物最接近于其原型

C.顺光有利于质感的表现

D.顺光拍摄的彩色片,色彩能得到正确还原

E.顺光拍摄的彩色片,色彩饱和度高,比较鲜艳

2.下列有关侧光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来自被摄景物的侧面

B.根据受光面积和阴影部位比例的不同,可分为斜侧光和侧光

C.是摄影最常采用的光线

D.不利于表现景物细部的质感

E.如需追求质感和景物细部影纹的表现,则不宜采用

3.晴天的光线按照景物受光情况后的变化可分为

A.顺光 B.侧光

B. 逆光 D.侧逆光

E.顶光

4.下列属于自然光的是

A.阳光 B.灯光 C.火光 D.月光 E.星光

5.雨天摄影的注意事项是

A.如拍正在下着雨的情景,应选择操色背景

B.如拍自然景物,宜选择有远、中、近对比的景物

c.如拍彩色片,应注意在取景画面中摄取红、黄等艳丽的色彩

D.应注意地面雨水的反射光对曝光的影响

E.应注意保护好相机

三、名词解释

1.侧逆光

光线来自侧后方时,称为侧逆光。

2.逆光

光线从被摄体正后方射来时,称逆光。

3.熊猫眼

“熊猫眼’’指用顶光拍摄人物,人物眼窝

鼻子下端、下巴底下

都会出现浓重的阴影,会造成人们俗称的“熊猫眼”一样的黑眼

圈。

4.二次曝光

二次曝光法是指利用相机的多次曝光功能,在同一张底片上进

行两次曝光。

四、简答题

1.简述多云天气的拍摄特点及方法,

答:多云天气时,阳光变成了散射,景物受光面与阴影面难以

区分,投影很淡或几乎没有投影的天气情况;光线散射、柔和而均匀。

2.简述阴天的拍摄特点与方法。

答:阴天的整个天空和地面景物都很暗淡。由于阴天整体光线

较弱,曝光也不易把握,应注意充分曝光。阴天的景物受光均匀,

全无明暗面的差别。

阴天时拍摄的人像也会因平淡而失去光彩和魅力。拍彩色片,

会出现偏色。宜用较鲜艳的色彩来装点画面,增强画面的活力。

3.简述雨天拍摄的特点

答: (1)自然景物层次丰富,色彩浓淡有致; (2)景物影像朦

胧,若隐若现,生动而富于变化; (3)光线柔和,景物反差小;

(4)增强环境的亮度,也能造成景物的倒影,从而增强了画面的趣

4.简述雪景的拍摄特点和方法

答:雪景光线的特点也是散漫而柔和,能见度较差。洁白的雪

反光律极高,有雪覆盖的地方和没有雪的地方比起来,反差往往极

如拍摄雪天里的人物或景物,都应找准曝光参照点;拍摄人在

雪地上活动的照片,应以人物面部的受光情况作为曝光依据。如表

现雪的质感,则须采用侧光、侧逆光和逆光,以增强立体效果。拍

黑白感光片时,还可以利用橙、黄、红滤光镜吸收来自雪的反光中

的蓝紫光。

5.简述雾景的特点和拍摄方法

答:雾能造成柔和的光线效果,能隐去一些景物。

拍摄雾景应注意选择好前景、中景和背景的位置,以加强空间

深度感的表现。亮丽的色彩能增强雾景画面的活力,应注意利用。

摄影拍摄的雾应是薄雾,浓雾时能见度太低,不宜拍摄。有时需要

加强雾的表现,有时需要削弱雾的效果,应根据表现的需要,灵活

掌握。有时雾中水气太多,应注意保护好相机镜头,防止沾上雾水。

6.简述夜间光线的特点

答:夜间的主要光源是月光、星光及火光、灯光等人造光。月

光的亮度很低;火光、灯光的亮度因光源、环境不同而不同,光线

较弱,而且不均匀。

7.简述夜间拍摄的方法

答:人们拍夜景多用长时间曝光的方法,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

上,用B门做长时间曝光。还应充分利用相机的二次曝光或多次

曝光功能来拍夜景。

五、论述题

1.试述晴天光线变化情况及拍摄方法

答: (1)顺光。如果拍摄对象就是需要平均用光的大场面或无

须追求立体感或空间深度感时,采用顺光也符合表现的需要,也应

当而且必须采用顺光照明。

(2)侧光。在反差太大时,还应采用补光的办法来使得被摄景

物明暗两面都能出现影纹,从而增强对于层次感的表现。如需追求

质感和景物细部影纹的表现,则不宜采用侧光。

(3)逆光。逆光摄影是按景物阴影部位来感光,应注意感光要

正确、充分。

(4)顶光。只有在需要用顶光来表现景物轮廓时,才用这种光线,

一般拍摄,都应避免顶光照射。

(5)晴天阴影下。由于光的成分不同于日光,蓝紫光成分偏

多,容易出现偏色的情况,应予以注意。晴天阴影下拍摄也难以表

现立体空间感和空间深度感。

2. 试述日出、日落的拍摄方法。

答: (1)曝光控制应不断调整,才能获得正确的曝光量。最好

是采用测光的方法来控制曝光。

(2)在太阳看上去不刺眼时,可将太阳直接摄入画面;如刺

眼,则可能在相机镜头表面产生反光。

(3)为了造成空间深度感,应以选择适当的前景的办法来造成

远、近对比,形成纵深感。

(4)如欲表现太阳光芒四射的效果,则应采用小光圈,如采用

f16f11

(5)注意霞光和彩云对日出日落景色的装点作用。

(6)把握好拍摄日出、日落的时机。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D 5. A 6. A

二、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CDE 3ABCDE 4.ADE 5.ABCDE

四、 景深与超焦距

本章主要考核景深和超焦距的原理,掌握控制景深的拍摄方法

及超焦距的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形成焦点以外的景物的影像的是

A.点 B.图像

C.景深 D.分散圈·

2.摄影上对分散圈的大小有明确的规定,明视距离为多少厘米左右

A10 B. 20

C25 D. 30

3.严格地讲

景深范围是可以根据拍摄的

A.时间 B.地点

C.方位 D.具体情形

4.光圈对景深的影响为:光圈越大,景深范围

准确地计算出

A.越短 B.越长

C.越一般 D.不变

5.现代相机采用的景深表是

A.机械式的 C.转环式的

B.表格式的 D.自动式的

6.为了便于把握和控制景深相机上多设有显示、查阅景深范围用的

A.景深表 B.查阅表

C.控制表 D.显示表

7.已知主体景物位于距拍摄者4m7m的范围之内,则全景深为

A4m B3m

C5m D6m

8.前景深与后景深的比大约为

A.2:1 B.1:2 C.1:1 D.1:3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景深的基本因素主要有

A. 光圈口径 B.拍摄距离

C.镜头焦距 D.拍摄角度

E.物体状态

2.若要获得最小景深,则常用

A.长焦距 B.大光圈

C.短焦距 D.小光圈

E.近距离拍摄

3.景深预测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A.测定景深范围和相机光圈大小

B.用于对景深范围进行有效的观察,便于控制景深范围

C.在景深范围有限时,用于观察被摄体是否处于有效的

景深范围内

D.用于控制景深范围决定超焦距

E.以上说法都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A 5D 6A 7B 8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E 3BC

三、名词解释

1.景深现象

在拍摄时,我们对某一景物进行调焦。在调焦的过程中,尤其

在使用长焦距镜头,采用大光圈拍摄特定性画面时,会发现在对焦

物体的前后形成了一个清晰区域,不仅对焦物体清晰可见,清晰区

域内的其他事物也清晰可见,这个清晰区域的范围就是景深范围,

这种现象就是景深现象。

2.超焦距

超焦距是指当调焦在无限远处时,从相机镜头到最近清晰景物之间的距离。

四、简答题

1.简述制定景深的标准。

答:摄影上对分散圈大小有明确规定:25厘米左右的观察距离

为明视距离,在25厘米左右的距离上观看照片,当分散圈直径不

超过110毫米时,影像仍是清晰的,仍被作为清晰影像看待,这

就是制定景深的标准。景深范围内的物体所结成的影像都应达到这

个标准。

2.简述自动景深表的特点。

答:自动景深表的特点是将相对应的两级光圈系数刻在了调焦

环的近旁。在拍摄调焦时,随着对焦环的转动,采用各级光圈的景

深范围便能自动指示出来,两个相同的光圈值间的距离范围,即为

采用该光圈时的景深范围。

3. 简述超焦距与镜头焦距的关系

答:镜头焦距和超焦距之间的关系是:焦距长的镜头,超焦距

焦距短的镜头,超焦距小。

4. 简述超焦距与光圈口径的关系

答:光圈p径和超焦距之间的关系是:光圈大,超焦距也大;

光圈越小,超焦距也越小。每相邻两级光圈之间的超焦距相差拒

5. 简述超焦距与景深的关系

答:超焦距和景深之间的关系是反比关系,也就是说,超焦距

逸大,景深就越小;超焦距越小,景深就越大。

论述题

1.试述自动景深表的用法。

答:自动景深表的用法有如下几种情形。

(1)测定景深范围——求光圈值。如需获得一定距离范围内的

十有景物的清晰影像,则应先考虑采用哪一级光圈才能获得必要的

景深范围。例如,已知所拍景物的近界限应为3米,远界限应为

65,转动调焦环至对焦点位置,即可看出在哪一级光圈才能获

3米至65米间的景深范围,然后调整光圈,确定曝光值,即可

获得适当的景深范围内所有景物的清晰影像。

(2)景深对焦法。在拍摄时,大都是以主体景物作为目标来调

焦。在调焦对准后, 自动景深表即会自动显示采用不同光圈值时的

景深范围。前景深总是短于后景深,二者的比例约在12左右。

前景深加后景深即为全景深。在拍摄中可以用景深原理来对焦。

(3)已知光圈求景深的方法。在摄影实践中,有时需先选择好

光圈,然后再找景深。此时,依靠调整拍摄距离的办法来控制景深

范围的大小。具体的办法是:如需获得长景深,就离被摄物体远些

进行拍摄;.如需获得短景深,则应走近被摄物体进行拍摄。

2.试述超焦距的应用。

答:在实际拍摄中,常采用如下两种方法来利用超焦距扩大景深。

(1)先选定光圈系数,查出景深近界限的方法。将自动景深表

一侧已选定的光圈值对在无限远处,然后查出景深表上另一侧该光

圈所对应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景深的近界限,从这个距离至无限

远处都在景深范围之内。如果这个范围仍不够大,则可采用缩小光

圈的方法,使景深近界限离镜头更近,以扩大景深范围。

(2)先确定景深范围以确定景深近界限的方法。确定了景深范

围,也就等于找到了景深近界限。将镜头调焦于2倍景深近界限的

距离,查看景深表上哪一对光圈系数可以将景深范围包括进去,即

采用哪一级光圈来拍摄。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拍摄以名胜古迹或山

川风景为背景的旅游纪念照片以及要获取充分前景的照片。

五、拍摄取景的基本常识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人把绘画称作加法的艺术,把摄影称为

A.光影的艺术 B.乘法的艺术

C.除法的艺术 D.减法的艺术

2.严格地讲,拍摄点应当是相机的——,就是受众的位置

A.机位 B.焦距

C.观察点 D.所处地点

3.摄影记者拍摄的第一步是选好

A.拍摄点 D.焦距

C.光圈 D.快门

4.在影视画面中,远景主要用来

A. 交代时间 B. 拍清主体

C.忽视陪体 D.交待环境

5.以人物作为参照,中景拍摄的是人的

A.全身 B.半身

c. 动作 D.脸部

6.对自然景物或比较大的场面及人文景观所用的摄影景别最好是

A.远景 B.全景

C.中景 D.近景

7.拍摄人的眼睛属

A.近景 B.中景

C.全景 D.特写

8.人们专门设计的一种用于调整影像畸变的镜头是

ATS镜头 B.丁A镜头

CTC镜头 DST镜头

9.突出主体的第一步做法是

A.利用画面结构中心理论 B.利用主体和陪体对比的方法

C.利用透视规律 D.利用景深原理

10.横竖画面的选择主要应根据——的特点来确定。

A.时间 B.地点

C.角度 D.被摄对象

二、多项选择题

1.摄影的形式法则有

A.多样统一与照应 B.均衡与对照

C.节奏与韵律 D.简化原则

E.清晰原则

2.光线在造型上的作用

A.勾画被摄体轮廓 B.表现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

C.表现被摄体的质感 D.环境气氛的表现

E.色彩的表现

3.背景的作用有

A.说明主题

B. 交代环境和拍摄地点的特点

C.增强画面的现场气氛

D. 衬托突出主体

E.提供背景信息

4.陪体的作用有

A.帮助主体展示情节

B.对主体有注释、说明作用

C.衬托主体,加强主体的表现

D.衬托、丰富主体动作的内涵

E.增强画面的现场气氛

5.对比方法的运用有

A.形态的对比

C.动静的对比

B. 大小的对比

D. 影调的对比

E.色调对比

6.拍摄的角度有

A.水平视角

B. 仰角

C.俯角

D.侧角

E.反角

7.人们常把摄影的景别分为

A.远景

B. 全景

C.中景

D. 近景

E.特写

8.特写表现人物的

A.眼睛 B.手势 C.全身

D.局部 E.某一动作

9.下列景物常被拍成横画面的有

A. 汽车 B.轮船

C.跳高 D.火箭

E.桥梁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景的表现对象是主体本身

B.以人物作为参照,中景拍摄的是人的半身

C.全景用于描述事物的全貌,让人产生一种对景物的全面印象

D.特写注重表现的是景物的局部和细节

E.远景画面中没有十分具体的主体、陪体的区别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D 2A 3A 4D 5B 6A 7D 8A 9A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E 3ABCDE 4ABCD 5ABCDE 6ABC

7ABCDE 8ABDE 9ABE 10ABCDE

三、名词解释

1.拍摄点

拍摄点是指拍播者所处的位置,严格地讲应当是相机的机位,

也就是受众的位置。

2.远景

远景是拍摄到的最大的场面,拍摄距离最远。

3.前景

前景是指景物及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前的物体。

4.背景

背景是指景物中位于主体背后的景物。

5.多样统一律

多样统一律是造型艺术表现的基本形式原理之一。多样是指应

&6的内容丰富,统一是指画面中的内容之间应相互协调一致。

6.线条透视规律

线条透视的规律是近大远小;景物的轮廓线越远越集中;视平

线上的线条越向远处延伸则愈往低处走,视平线以下的线条越远

自向高处走;视点右边的线条向左集中,左边的线条向右集中。

四、简答题

1.简述新闻摄影取景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答:(1)拍摄点的选择。(2)横竖画面的确定。(3)画面结构

fc——视觉中c点。 (4)突出主体。

(5)前景与背景的运用。

(6)陪体的作用。

2.简述拍摄点的选择。

答:摄影记者拍摄的第一步是选好拍摄点。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对拍摄点加以研究。

(1)拍摄距离,随着拍摄距离的改变,能形成各种不同的景别。不同景别不仅

说明了取景范围的大小,而且表现出主体与背景及其他陪体之间的

关系的改变。人们常把摄影的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

特写五种。

(2)拍摄角度。拍摄角度的第一个问题,是相机的高度或俯

仰。人们在“看”的时候,最常采用的是与眼睛高度一致的平视。

因此,人们在看图片时,也就觉得平视拍得的图像看上去最舒服,

最自然,这是长期的视觉经验培养咸的一种视觉心理。所以,拍摄

时相机的高度,最好能随着拍摄景物的高度的变化而调整,尽可能

取得平视的视觉效果。

3.简述前景的作用。

答:前景具有如下作用;

(1)衬托主体,让读者、观众的视线投向主体。

(2)通过前景与主体间的对比,显出景物的立体空间感和景物

的深远,增强画面纵深感。

(3)用来说明主题。

(4)用来平衡画面,起均衡作用,使读者观众获得视觉均衡。

(5)用来交待环境、季节、天气,增加图片信息量。

4.简述背景的作用。

答:背景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1)说明主题、提供背景信息; ·

(2)交待环境和拍摄地点的特点;

(3)增强画面的现场气氛;

(4)衬托、突出主体。

5.简述横竖画面的确定。

答:为了充分利用好感光片,避免放大时作过多的剪裁从而造

成对底片的浪费,在拍摄时就应想好画面的横竖。

横竖画面的选择,主要应根据被摄对象的特点来确定,

物画幅形式不同,视觉效果不同。

(1)被摄景物的形状

A像摄影中,常常采用的是竖画面,有人把竖画面称为人像

式画面,而与之相对应的横画面被称为风景式画面。

(2)画面中主线条给予视觉刺激力的强弱

女果拍摄的景物形状并非典型的横形或竖形,或者画面中线条

呈多样分布时,则应以确认主线的形式的办法,来确定画面的横竖。

(3)主体移动的方向

在拍摄动体时,应根据动体运动方向的特点来确定画面的横

竖。

同一景物拍成横、竖两个不同的画面,看上去,景物形象也

女发生变化。在横画面里,景物会显得更加宽阔,在竖画面里,景

物则会变得窄而高。

6.简述阶调透视规律的运用。

答:阶调透视的规律是:距离近的景物明度低,轮廓清晰,反

差大,色纯度高;距离远的景物则明度高,轮廓越来越模糊,反差

变小,色纯度变低。 ·

在拍摄取景时,充分注意阶调透视的效果,充分利用阶调透视

效果,也能获得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可以利用较暗的前景来衬托

主体,使读者、观众将视线集中到主体上,从而获得主体突出的效果。

五、论述题

1.试述突出主体的基本方法及其运用。

答:各种对比方法及透视规律在摄影拍摄取景方面的具体运用。

(1)对比方法的运用

②大小的对比。大小对比的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让主体占据

画面中大面积的空间,让陪体居于次要地位;另一种也可以采用以

大衬托小的办法来突出主体,也就是说,让小主体凸现在大背景之

上或大环境之中。

③动静的对比。如果让主体运动而陪体静止,人眼便会首先捕

捉到运动的主体,主体突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④影调、色调对比。影调对比主要是指利用明暗的差别来使主

体突出。人眼是利用光来感知事物的,而对明暗有差异的景物,人

眼总会首先看到亮的部位,这是由人眼的光敏特性所决定的。

(2)透视规律的运用

透视规律的运用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视觉效果。

①线条透视规律的运用。线条透视的规律是:近大远小;景物

的轮廓线越远越集中;视平线以上的线条越向远处延伸则愈往低处

走,视平线以下的线条越远则越向高处走;视点右边的线条向左集

中,左边的线条向右集中。

②阶调透视规律的运用。阶调透视的规律是:距离近的景物明

度低轮廓清晰,反差大,色纯度高;距离远的景物则明度高,轮廓

越来越模糊,反差变小,色纯度变低。

利用好滤光镜还能够加强阶调透视的效果,增强画面的立体空间感。

2,试述摄影的形式法则。

答:(1)多样统一与照应

多样是指应让画面中的内容丰富、

的内容之间应相互协调、一致。

富于变化;统一是指画面中

应该做到多样性和统一的完荚结合,在提供丰富、多样的视觉

内容的同时,做到有序的协调,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在多样中求统一,

在统一中求多变。照应是指主体与陪体以及前景、背景之间,应有内在联系,

形式上也应彼此呼应,绝对不能相互游离或毫不相关。

均衡是人的一种视觉生理和视觉心理现象,可以带给读者、观

众稳定的视觉效果。

摄影画面不应过分追求对称,而应通过对动态,影调的把握来

做到动态均衡。 ·

对照则是指景物的形体、影调、线条不应太单一,而应具有多

样性,有互相的对照和衬托作用。

(3)节奏与韵律

好的摄影家和新闻摄影记者都能够从杂乱中理出节奏感,找到

和谐的韵律。

同构的有序重复,

成节奏感。

(4)简化原则

同一景物中相同形态、动作的交替,也能造

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量的传递是新闻摄影图片量重要的视觉传

达目的,只要画面结构形式不影响信息量传递,就应做到越简化越

好。任何时候都不应当玩弄技巧,去和读者、观众做视觉游戏。

光线在造型上的作用

摄影用光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感光片感光,记录被摄景物的

影像;二是起描绘、刻画和塑造视觉形象的作用。光线在造型方面

的作用有:勾画被摄体轮廓;表现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

表现被摄体质感;表现色彩和环境气氛;吸收观众注意力,突出主

体。此外,还能造成特殊效果。

(1)勾画被摄体轮廓

侧逆光、逆光和顶光能勾画出被摄体的轮廓,在被摄体边缘造

成亮丽的光环,从而使被摄体轮廓鲜明,和画面中的其他成分区分

第十章 拍摄取景的基本常识 117

此外,当主体和背景受光差别较大,明亮对比强烈时,景物中

主体的轮廓也会非常突出。

勾画出被摄体轮廓,有利于读者,观众将注意力放在轮廓所界

定的范围之内,抓住画面中的主体和要点,获取准确而明了的信

息,达到较好的视觉传播效果。

(2)表现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

侧光照射时,被摄物体由于有受光面和阴影的对比,能呈现出

立体感。影调越丰富,层次越细,立体感越强。

好的摄影图片之所以能唤起读者、观众的“体视效应”,使读

者、观众有强烈的三维空间感,感受到被摄景物的立体形态,光线

运用得好是重要原因之一。拍摄得好的风光能使观众、读者有能走

进去的感觉,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光用得好。

(3)表现被摄体的质感

被摄体的质感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被摄体的材料特

性。从这方面看,被摄体有非透明体、半透明体和透明体三种。非

透明体能有选择地吸收和反射光线,是最常见的拍摄对象。半透明

体允许一部分光线穿过,同时对部分光线进行折射或反射、吸收。

透明体则能透过大量光线。

拍摄非透明体时,常采用侧光表现其立体形态;用逆光勾勒出

被摄体轮廓;用顺光和散射光则有利于色彩的表现。

对于半透明体,可用侧逆光或逆光来表现其质感;在顺光时,

半透明体和非透明体没有什么区别,在散射光线下也差不多。

拍摄透明体,可用逆光来表现其透明感;用散射光拍摄,则易

于表现其材料的透明特性。另外,选择不同的背景,对透明体的表

现有不同的效果。在浅色背景前,能够较好地表现被摄体的轮廓和

外形;在深色背景前则易识别其透明特性。

被摄体质感的另外一个方面的内容是其表面结构特点。从这个

方面可将被摄体表面分为粗糙面、光滑面和镜面。

光来进行细致的描绘;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侧光、逆光或侧逆光来表

现其粗糙不平。

对于光滑面的物体,一般应采用柔和的散射光来表现其质感,

因为强烈的直射光会在被摄体表现形成反光,造成光斑,不利于质

感的表现。

镜面能对光线作定向反射,因此也不能用有方向感的光线来表

现其质感,而应采用柔和的散射光,才能表现出其质感。

(4)色彩的表现

顺光和散射光能准确地再现被摄景物的色彩;侧逆光和逆光照

射在透明体上,能使其色彩有特殊的鲜艳效果;对于非透明体,侧

光和逆光都不利于其色彩的表现。

(5)环境气氛的表现

强烈的现场气氛能增强新闻摄影图片的信息量和感染力。拍摄

新闻摄影图片,应尽量采用现场光线。在光线不足时,·若采用人造

光源,也应注意保持现场光的效果,不应破坏环境气氛。

(6)吸引注意力,突出主体

让主体的主要部位处在画面中最明亮的部位,而陪体和前景、

背景等则处在阴暗处,即可达到主体突出的效果。

如采用人造光摄影,则应让主体和动作都位于主光照射之下,

而让读者、观众的目光集中在主体的动作上。

(7)特殊效果

在风光摄影中,如果光线直接射人镜头,则能形成不同形状的

苎斑,造成特殊的光线气氛。在人造光摄影中,有时有意将光源直

接摄入画面,也能造成特殊的视觉效果。

由于光线入射的角度不同和光圈选择不同,光斑变化不同,造

成的效果也不一样。

特殊效果滤光镜也是利用光来造成特殊效果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31b9d23a5e9856a5612602c.html

《摄影考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