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PPT(2)

发布时间:2011-02-25 15:43: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十三讲 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一、启蒙运动

启蒙一词,原意为照明照耀enlighten)。

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潮。它是文艺复兴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要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它的核心是理性,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尺度(自由、平等、博爱等天赋人权;科学;民主与法制)

法国是启蒙运动中心,后传入德国,继而波及欧洲各国,俄国、意大利等。

二、启蒙文学的特点

启蒙文学是整个启蒙运动的一部分

(一)宣扬理性

(二)不掩饰地、彻底地反对封建反教会,宣扬民主与法制。

(三)作品多是把资产阶级和贫民为歌颂的主要对象。

(四)文体和手法多样性和创新性,如书信体小说、哲理小说等

三、各国启蒙运动特点

英国启蒙运动: 不是召唤革命,而是维护革命成果,清除封建残余。保守和温和,倾向于妥协。一些作家,也批判了新制度的阴暗面

现实主义小说18世纪英国文学的最大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

A,这些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生活。

B,描写中下层人的故事。

C,在小说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流浪汉小说风格,描写人在路上的冒险传奇。

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是笛福《鲁滨逊漂流记》、菲尔丁《汤姆琼斯》。

丹尼尔·笛福——英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家

《鲁滨逊漂流记》 1719鲁滨逊在荒岛依靠火药和文明的工具,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一个文明世界。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雄心。

1、具有冒险精神和个人才能

2、第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平民资产阶级形象

3、具有剥削掠夺、残忍贪婪一个真正的资产者’”(恩格斯)

人们如果要重新抓住资产阶级在它的年轻的、革命的上升时期旺盛而自信的精神,那么最好的导引无过于笛福与《鲁滨逊漂流记》了。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理查生英国感伤主义的先驱,英国家庭小说的开创者, 第一部小说《帕米拉》(书信体)

《克拉丽莎》第二部小说,最长的一部英国小说,约有100万字。书信体小说。

卢梭《新爱洛绮丝》是严格模仿《克拉丽莎》之作。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间接模仿理查生的书信体小说写成。

感伤主义文学18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的一个新的文学思潮和流派。把情感放在理性之上,认为人性的核心是感情:怜悯、同情心和情感。

感伤主义得名于英国作家斯泰恩的游记《感伤旅行》代表作家还有汤姆、杨格等

感伤文学的影响:唤醒了浪漫主义情调。同时显出人性的矫情、病态、伤感、温情泛滥和虚假。

法国启蒙运动和文学法国启蒙运动的总目标是要打垮法国封建统治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 运动最典型,政治最活跃,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打造舆论的国家。成为启蒙的主要阵地。文学明显是为运动服务的。

孟德斯鸠

法国第一个启蒙作家

《论法的精神》是启蒙运动第一部政治、法学理论巨著。(三权分立)

《波斯人信札》——哲理小说的开山之作。

伏尔泰哲理小说:代表作《老实人》 受《赵氏孤儿》的启示,写成《中国孤儿》

狄德罗(1713—1784

1,法国启蒙运动和《百科全书》领导者

2,激进的无神论者

首创严肃剧即(市民剧,即今正剧)

3,代表作对话体小说哲理小说《拉摩的侄儿》

卢梭——浪漫主义运动之父

卢梭的文艺思想

1,批判旧世界,塑造新人、新思想

2,张扬主体情感在道德中的主导作用

3返归自然,顺乎自然人性

影响了德国狂飚突进运动和开辟了浪漫主义运动

《爱弥尔》《新爱洛依丝》

《忏悔录》:

奥古斯丁-人的原罪、卑劣,对上帝的绝对膜拜

卢梭-坚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恶习是由于社会本身

存在的弊病造成的

博马舍法国最优秀的启蒙戏剧家。

代表作:费加罗三部曲

《塞维勒的理发师》《有罪的母亲》

《费加罗的婚姻》

古典主义戏剧过渡到近代戏剧的桥梁(个性、多样化、现实主义)

德国启蒙运动德国启蒙运动在法国影响下开展起来。政治、经济、文化落后。封建割据状态,资产阶级弱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上依附封建势力。妥协性软弱性。 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政治斗争,通过文化斗争实现民族统一,张扬自我,促进民众觉醒。

德国启蒙文学开创者,民族文学的的奠基者

作品《拉奥孔》《汉堡剧评》

《萨拉·萨姆逊小姐》(德国也是欧洲文学第一部市民悲剧)

德国启蒙运动,在18世纪70年代中期演变为狂飙突进运动

这一运动的纲领制订者是文艺理论家赫尔德尔,

代表作家是青年歌德和青年席勒。

主要观点:宣扬个人主义、反抗、叛逆,提倡民族特色的文学,仅是文学运动,非政治运动。

席勒:

代表作《阴谋与爱情》

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恩格斯)

哥特小说(Gothic Novel

gothic原意指哥特人(古日耳曼族的一支)和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风格,以探讨阴森、黑暗的恐惧、死亡的悲伤、禁忌的爱、彻底的痛苦等主题。

哥特小说是18世纪后期出现。以中世纪教堂和城堡为背景,描写发生在阴森恐怖的城堡中的神秘故事和谋杀事件。故事充满神秘、恐怖、鬼怪和骇人听闻的超自然事件,如吸血鬼的故事。

英国华尔蒲尔首创,得名于他的同名小说《奥特朗托城堡——一个哥特式故事》。

哥特小说的精华及影响

哥特小说的精华是为小说打开了通向非理性的大门。

涉及到人的潜意识中的乖戾冲动和种种畸形心理。

成为后来西方恐怖作品(文学、艺术、电影等)的鼻祖

哥特小说影响

哥特式小说影响了后世小说。如勃朗特三姐妹的创作。

现代恐怖小说的先驱, 爱伦·坡的恐怖小说。

补充:《哈姆雷特》

(一)题材来源

取材与借鉴

莎克索·格拉马提卡斯编的《丹麦史》

1589年大学才子托马斯·基德的《哈姆雷特始本》(已失传)

基德的《西班牙悲剧》

改编与创造:复仇剧——时代、哲理悲剧

地点 丹麦宫廷

人物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

叔父:波洛涅斯

大臣:克劳迪斯

女友:奥菲利亚

大臣之子:雷欧提斯

(二)悲剧的情节梗概

第一幕 矛盾冲突的揭示(鬼魂)

第二幕 矛盾冲突的高涨(装疯)

第三幕 矛盾双方的照面(戏中戏)

第四幕 矛盾冲突白热化(送葬、仇杀)

第五幕 矛盾双方的对决(决斗)

哈姆雷特:快乐忧郁——延宕——果断王子

悲愤疑惑:

1,父亲的死,母亲的即刻改嫁、王位的丧失

2,更不幸的是,好朋友与恋人被敌人利用的工具,摧毁了哈姆雷特心中最后一丝幻想

优柔寡断(延宕)(一)

复仇的信念

装疯-生存还是死亡

杀忏悔的克劳狄斯时

(二)延宕的原因和意义(永恒魅力之一)

社会层面:简单任务的复杂性(感性复仇与理性上的重整乾坤的社会责任感)

①生与死、善与恶、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终极问题

②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理智、信念和情感、欲望之间,与社会、他人之间的冲突的心灵化

浪漫派批评家——耽于幻想,回避现实,对行动不感兴趣,沉溺于自己心造的世界,是一个忧郁感伤、多愁善感、生性软弱的知识分子

歌德[(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掮起,也不能放下;每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了。他被要求去做不可能的事,这事本身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他是怎样地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谷,总是触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的目标。

人物的内心世界(永恒魅力之二)

以哈姆莱特为例(六次独白,一次旁白、一次对白)

第一幕:敏感,世界观的改变-第一次独白(人间无聊、女人的脆弱),与鬼魂对白。

第二幕:情感杀害理智(装疯-与大臣、与同学、情人),理智麻痹情感(杀人的延宕,生死的思考)

第三幕:犹豫与莽撞(戏中戏

第四幕:恐惧化为虚无(送葬)

第五幕:寄寓未来(决斗)

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一)多层面

有时延宕,有时莽撞;有时多于思考,少于行动;有时颂扬人,有时贬低人;反对阴谋,又是阴谋家

主导性格:忧郁,优柔寡断。崇高的理想与责任感。

性格的变化与发展。

形象意义:他身上集中体现着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的优点和缺点及他们的迷惘、矛盾和痛苦,反映着1617世纪初人文主义思想的危机。哈姆雷特的精神苦闷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他已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形象。

堂吉诃德与哈姆莱特比较堂吉诃德与哈姆莱特都是文艺复兴文学的著名典型。

堂吉诃德是乡村贵族,哈姆莱特是皇宫王子。前者喜剧形象,后者悲剧形象。他们都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充满道德感和责任感。堂吉诃德重视行动,他行动太快,没有好好思考。哈姆莱特重视思考,他思考太多,行动延宕。

哈姆雷特的悲剧认识(一)

从戏剧形象上看,哈姆雷特的忧郁实际上是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理想与社会现实所发生的心理冲突。

从戏剧中心情节上看,哈姆雷特把为父复仇和改造社会联系起来,是人文主义的观念。

从戏剧结局上看,哈姆雷特的悲剧是文艺复兴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二)根源

A、主观原因: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孤军奋战,重整乾坤。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轻视人民群众的历史局限(无法凭借个人力量来消灭巨大的社会罪恶)

人性的认识。(复杂、悖谬)性格悲剧。

B、客观原因: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主旨:一味强调个性解放、放纵人的欲望对社会和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危害性。在对社会深深的忧虑的背后,流露着对新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呼唤。

侧面人物老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之父(理想君主,可是哈姆雷特一开始就着重强调了他是理想的

国王表现作为斗士他以英武闻名遐迩,作为丈夫,他对待妻子,可以说是非常地温柔。

对于天真的哈姆雷特,也就产生了问题:他父亲既是理想君主,却为何这样无能,不但改善不了自己统治下的罪恶环境,反而自己都成了这种环境下的牺牲者了呢?

克劳狄斯-哈姆雷特的叔父

社会罪恶的化身,用哈姆雷特的话说,他就是戕害人性的毒疮,善于玩弄两面派手法。

乔特路德——哈姆雷特的母亲

不能算是一个坏女人,她只是不够坚强,主要是环境和性格决定了他的变化。他爱丈夫是真挚的,可是她抵抗不了克的诱惑;

波罗涅斯——他没有道德观念,只有功利主义,只有世故。见风驶舵,圆滑

奥菲利亚——一个纯洁的少女,不谙世事。

哈姆雷特》

多角度分析

文本比较、历史-传记、文化背景(复仇)、道德-哲学

现代人眼中的《哈姆雷特》

个人化理解

四大悲剧总述:

1,资本主义利益原则的邪恶性质,

2,归结于抽象的善恶好坏的道德问题,

3,个人主义英雄往往被碰得头破血流,悲观、茫然、幻灭,陷入不可解脱的内心矛盾与悲剧结局。

4,对人类世界的希望:正义和美德百世流芳,重整河山仍期待着后来的英雄。

《哈》与莎剧的悲剧艺术

激情悲剧-偏执狂式的激情

奥赛罗的忌妒、麦克白的野心、李尔王的父爱、哈姆莱特的复仇

悲剧人物的审美价值

哈姆莱特的美学意义是:干一件大的事情,必须要冷静思考,三思而后行。同时,他又提出了一个哲学命题,人为什么活着?

奥瑟罗的美学意义是:面对复杂的社会,人也应该有复杂的头脑,客观地分析社会,分析自我。

李尔王的美学意义是:一个人不怕有错误,只要诚心改正同样是美的。

麦克白的美学意义是:一个人不能放弃善良的天性,去发展个人野心,要能够战胜性格的弱点,经得起诱惑。

莎士比亚与关汉卿比较

中国悲剧产生于元代,以关汉卿为代表。关汉卿生于金末,卒于宋亡(1279)之后,比莎士比亚要早300年,一生写剧67个,比莎士比亚多30个。

关汉卿的悲剧与莎士比亚悲剧性质不同。悲剧的冲突倾向于节制、折中、调和、大团圆结局。这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因此也就没有莎剧对人类心理品质的探讨和表现出的巨大震撼力。

*“莎士比亚化

马克思1859年针对拉萨尔的剧本《弗兰茨··济金根》存在的缺点,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最先提出了一对重要的概念—— “席勒式莎士比亚化。马克思指出: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马克思1859年针对拉萨尔的剧本《弗兰茨··济金根》存在的缺点,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最先提出了一对重要的概念—— “席勒式莎士比亚化。马克思指出: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莎士比亚在中国

根据已经发现的史料看,莎士比亚的名字最早是由外国教会人士介绍到中国来的。清咸丰6年(1856),上海墨海书院刻印了英国传教士慕维廉译的《大英国志》,里面提到舌克斯毕,即今天通称的莎士比亚。光绪8年(1882)北通州公理会又刻印了美国牧师谢卫楼所著的《万国通鉴》,其中也提到英国骚客沙斯皮耳者,善作戏文 我国晚清思想界的严复和梁启超最早在译著中提到莎士比亚。严复译为狭斯丕尔。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1902)中译为莎士比亚,这就是我们今天通用的莎士比亚译名的来历。

莎士比亚早期翻译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在我国最先翻译出版的是英国19世纪散文作家兰姆姐弟用散文改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出版于1903年。

1904年出版了林纾和魏易用文言文合译的全译本,改名为《英国诗人吟边燕语》。林纾是不懂外文的翻译家,因此他翻译每一本书都要有一个合作者,别人按着原文著作逐字逐句把意思说出来,他就坐在一边用文言文写成文章,往往口述者的声音刚刚停止,他的文章也就写成了。这种译法当然只能意译,而且很不准确,但在当时却对介绍外国文学起了巨大的作用。

莎士比亚剧本演出和翻译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在五四运动后才开始介绍到中国。田汉、曹禺等都翻译过莎氏的个别悲剧,莎氏的一些主要戏剧如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和《第12夜》,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奥瑟罗》、《麦克白》和《哈姆莱特》,都曾在我国舞台上演过。 莎士比亚戏剧的中文译本,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陆续出版,主要译者有朱生豪、曹未风和梁实秋。朱生豪(1911-1943)从24岁起开始业余翻译莎剧,32岁病逝时共完成翻译莎剧31个,对莎剧的翻译出版作出了贡献。解放后补译了尚缺的6个历史剧和全部诗歌,在1978年出版了较完备的《莎士比亚全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240b0030740be1e650e9a46.html

《外国文学史PPT(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