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银行系统论文:关于信贷经营模式变革的若干思考 doc

发布时间:2019-04-08 13:15: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银行系统论文:关于信贷经营模式变革的若干思考

在利率市场化和股份制改造的双重作用下,国有商业银行正在实现社会组织意义上的、由准政府机构向金融服务企业的组织职能回归,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将真正成为信贷经营决策的基准,贷款定价能力、信贷决策效率将和客户营销能力一样,成为信贷经营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对传统的信贷经营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和变革,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为基准分析客户价值,以现金流预测和客户财务分析为核心完善信用分析方法,以基准利率加点模式为起点建立贷款定价模型,以决策效率为出发点重整信贷流程。信贷管理的加强不能以审批流程的紊乱和审批环节的职能重复为代价。

一、传统信贷经营模式的三大特征

在资本充足率约束软化和利率管制严格的经营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模式普遍表现出市场扩张和贷款集中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三大特征:

一是市场导向。由于商业银行提供的信贷品种、价格和服务基本相同,存贷款利差基本固定,占有市场意味着获得利润,各行普遍实行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导向的信贷经营战略,追求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的增长,市场营销成为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是存款优先。在利率管制政策和现行利率结构下,只需组织储蓄存款上缴中央银行即可获取可观利润(如邮政储蓄),而且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银行发放贷款必须以吸收更多的存款为条件,所以存款增长成为银行经营的优先目标,存款规模成为银行分支机构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各行在存款领域展开了空前激烈的竞争。

三是贷款集中。##年以前,利率管制只允许贷款利率在较小的幅度内浮动,发放高风险贷款无法通过提高利率获取足够的风险补偿,发放低风险贷款可以根据管制利率获取超额收益,在经营利润与资产质量的双重压力下,银行竞相为资信良好的大客户提供贷款,对其他贷款的审批则异常谨慎,这是造成整体"信贷集中"和局部"银行惜贷"现象并存的根源。

二、驱动经营模式变革的双重力量

虽然社会各界从不同的立场和利益出发,就中小企业贷款难、存款恶性竞争等现象对商业银行多次提出批评,但是我们应该承认,上述经营模式的形成和各种现象的存在是商业银行在多元目标约束下,根据经营环境进行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有两种因素将对传统信贷经营模式带来明显冲击,一是日渐规范的资本充足率制度,二是不断加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1、资本充足率管理

##年31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要求商业银行最迟要在200711达到8%的最低资本要求,在过渡期内商业银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资本充足率分步达标规划。根据资本充足率的状况,银监会将商业银行分为三类,即资本充足、资本不足和资本严重不足的银行,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包括限制资本不足的银行进行资产扩张。

截至##年末,中国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7.35%112家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6.13%,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更低。而且,商业银行资本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贷款增长速度,导致商业银行在资产扩张的同时,资本充率呈下降趋势。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年没有进行筹资的招商银行,资本充足率由年初的12.57%下降到年末的9.49%

由于办法采用了更为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标准,业内人士估计,按照该办法计算的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可能比##年末的数据有所降低,即使资本充足率最好的五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最高可能下降2%,甚至低于8%

2、利率市场化改革

从##年11日起,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上限从贷款基准利率的130%扩大到170%53又有报道,央行可能通过继续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来达到“曲线”加息的目的,实现适当控制信贷增长的目标。可以预见,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可能超过人们原来的预期。对国内银行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不亚于商业银行法实施。前者赋予商业银行市场进入的权力,彻底打破了四大专业银行的业务垄断分工格局,各行在几乎所有业务领域都展开了激烈竞争,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商业银行等新的竞争对手也不断加入,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后者赋予商业银行自由定价的权力,银行要与存款人和借款人进行利率谈判,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弱化,实现社会组织意义上的、由准政府机构向金融服务企业的组织职能回归。

3、对传统经营模式的冲击

在资本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依赖于存款扩张的、以提高存贷款市场占有率为导向的信贷经营模式将受到硬性约束。为了满足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没有资本的增加就不能继续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商业银行资产和收益的扩张将主要依赖于以下两个途径:一是多渠道筹集资本金,二是在资本充足率约束下、在既定的资产规模限额内提高资产收益率,后者要求商业银行优化其传统的收入结构和客户结构,中间业务和中小客户将会受到更多的重视。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商业银行要与存款人和借款人进行利率谈判,其直接结果之一就是传统优质客户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下降,大型优质客户对银行的息差收益贡献显著下降,以“贷款集中”为特征的信贷经营模式可能导致银行资产收益率的下降。为提高资产收益率,银行信贷经营重心需要向愿意承担较高利率的一般贷款客户倾斜,传统优质客户对银行的贡献主要来源于非信贷业务。从一般客户中识别出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客户,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将是今后贷款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变革其传统的业务推广和客户选择模式,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为标准分析存贷款业务和客户价值,实施以经营效益为核心的收益导向战略。

三、构建贷款定价机制

利率市场化使贷款利率成为贷款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贷款定价过高会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失去市场,贷款定价太低可能使竞争到的贷款业务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借鉴外国银行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迫切需要。外国银行具有代表性的定价模式有三种。

1、成本加总模式。该模式力图在分析银行发放贷款成本的基础上,对每一笔贷款确定有利可图的利率。贷款的最低利率由资金成本、贷款管理成本、风险补偿水平和目标收益率四部分加总而得。银行以最低利率为底线,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相对于客户的谈判地位确定贷款利率,以保证每一笔贷款都能获取目标收益。

2、基准利率加点模式。该模式将对资信最好的客户发放的短期营运资金贷款的最低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每笔贷款根据其据其违约风险和期限风险的大小,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或乘以一个系数来确定。

3、成本收益模式。该模式将贷款定价纳入客户与银行的整体业务关系中考虑。贷款收益和与贷款相关的客户存款的边际收益、结算收益等作为总收益;贷款成本(包括资金成本、管理成本、风险补偿水平)、存款利息支出和结算成本作为总成本,根据贷款的预期利润水平同时确定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近年来,成本收益分析向更全面、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更具综合性的客户盈利性分析,根据从该客户获取的综合业务收益确定贷款利率。

显而易见,成本加总模式可以保证银行每笔贷款有利可图,但这种内向型的定价模式可能影响贷款定价的市场竞争力;基准利率加点模式表现出更强的市场导向,但由于对资金成本重视不够,有时可能导致占有市场而失去利润的结果;成本收益分析模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定价模式,但其前提是进行分客户的收益和成本核算,从现有基础看,短期内国内银行难以实施。三种定价模式是随着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先后出现的,采取何种定价模式取决于银行对经营环境、竞争策略和银行管理水平的判断。从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约束、管理水平和竞争环境看,基准利率加点模式可能是比较适宜的选择。

四、完善信贷风险分析

不论采用哪种定价模式,贷款定价的核心都是正确评估信贷风险,合理确定风险补偿水平,在欧美银行的贷款管理中,贷款风险的量化和评估处于关键地位。近年来,各商业银行都开发或引人了信贷风险评估系统。各行信用风险评估系统各有特点,强调的因素也不尽一致,反映出各行在信贷风险分析方面不同的理解和经验。

相对于贷款定价的要求而言,这些系统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缺陷:首先,评价目标是客户的整体信用状况而非某笔贷款的风险状况;其次,风险等级缺乏与之相对对应的违约概率和违约后贷款损失的比率,从这个意义上讲,评估系统只能对客户信用风险进行排序,无法对风险大小进行衡量;第三,评估系统只能处理有规范财务报表的企业法人客户,无法评价事业法人客户、项目法人客户的信贷风险,而后者在信贷客户中的比例有不断上升趋势。银行信贷风险评估系统需要根据贷款定价的要求进行完善。

同样重要的是,银行信贷风险分析方法迫切需要改进。基于客户财务报表的财务比率分析仍然是各商业银行信贷分析的主要内容,由于公司财务报表失实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财务比率和作为还款保证的未来现金流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这种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现金流量分析,特别是未来现金流预测和企业财务弹性分析应该成为信贷分析的重点。

现金流预测需要对企业的投资计划和发展规划进行审核和分析,审核分析的依据是对企业的行业竞争地位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对企业战略管理和基础管理水平的判断,如企业领导者素质和能力的判断等各种无法量化的因素。穆迪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是国际上最著名的两家专业信用风险评级公司,二者都强调稳定的未来现金流是债务偿还的最重要保证,都强调公司管理能力和行业发展趋势是公司持续成功经营的关键,都认为财务比率分析是信贷分析的起点和基础,而不是决定公司信用风险的最重要的因素。以现金流预测为核心,加强对行业、管理、外部支持、核心竞争力等各种非财务因素的分析,是改进各商业银行信贷分析方法的方向。

五、重整信贷业务流程

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常因信贷审批环节多、效率低而被广泛指责。事实上,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改进是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最明显的进步之一,先后采用了审贷分离、集体审货、分级授权等信贷管理制度,引进了信用评级、贷款评估、客户授信、贷款五级分类等信贷管理工具。但各种制度与方法之间却缺乏科学的协调和整合,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同时,信贷业务流程的链条不断延长,各环节功能重复、部门和人员职责不清的现象越来越多。

以客户授信为例,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后,各商业银行分别实施了统一授信制度,但是由于对统一授信的理解有偏差,在集中控制单一客户信贷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流程上看,一些银行参照原来的单笔贷款审批模式审批客户授信,没有根据这两种风险控制工具的特点和作用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在集中控制客户授信的同时,没有将授信额度内的贷款审批权充分下放给支行和客户经理,导致授信和贷款重复审批的现象大量存在,这种重复和纵向的层层审批,以及分支行内部的审贷分离、集体审贷穿插在一起,导致信贷审批环节异常复杂,审批效率及其低下。实际上,尽职调查、风险评估和授信、贷款定价和批准构成完整的信贷审批流程,分级授权和集中授信不应以流程的重复为代价。

从授信额度确定方法看,确定授信额度的基础是客户未来现金流及其稳定程度,自由现金流是客户按期付息的保障,自由现金流规模和利率决定了授信额度的上限,根据这一上限和现金流的稳定程度,可以确定客户授信额度。如果超过这一上限发放贷款,客户只能通过增加其他负债偿还贷款利息,这就是所谓的“以贷收息”,“以贷收息”的出现就意味着授信制度的失败。所以,确定授信额度的核心是客户未来现金流及其可靠程度的预测,但遗憾的是,多数银行的授信办法看起来很复杂,却没有对自由现金流预测给予应有的重视。

从授信操作上看,一些银行只考虑本银行对客户的授信,没有考虑其他银行对同一客户的贷款及授信情况。实际上,客户授信的实质是对客户信贷额度的控制,如果确定授信额度的基础是客户整体的资信状况,其他银行发放贷款应该相应冲减本银行的授信额度,否则,客户授信就失去了整体风险控制的意义。对于这一点,一些银行从观念上和操作上都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信贷经营的成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营销能力和服务效率,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已经成为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当务之急。为提高审批效率,越来越多的外国银行采用充分支持和有效监控下的个人贷款审批制取代集体审批制。重新审视信贷管理流程,明确信贷营销、信贷风险评估和授信、贷款定价和批准、贷款组合管理等不同环节的权力和责任,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根据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不同风险因素的控制要求,整合信贷管理制度和管理工具,变革信贷经营模式,是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成功的迫切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f3f305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1.html

《2019银行系统论文:关于信贷经营模式变革的若干思考 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