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的革命

发布时间:2019-08-21 17:47: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午餐的革命
作者:荆棘
来源:《齐鲁周刊》2016年第24

        一日三餐,已经成为我们普遍接受的饮食规律。俄罗斯有句谚语:自己吃早餐,和朋友一起享用午餐,把晚餐留给敌人。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一日三餐怎么吃才健康。今年三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马未都发表了题为《两顿》的博客,颠覆性提出了一日两餐的生活理念,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针锋相对的争论。

        在消费主义快感盛行的现代社会,当脂肪、高血压……这些从前未闻、现在却无所回避的富贵病出现,一日两餐不仅意味着更为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社会思潮的松动,同时被赋予了节制的文化意义——人们对待食物和欲望的态度可谓天差地别,当节制不再成为令人称道的美德,在大处看,这是关系到人们安身立命的终极问题。

        三餐演变史

        “我们现在每天三顿饭,上班的人早餐紧张,午餐条件不好的就凑合,晚餐自己做的话还累人,总之,对上班族来说,三顿饭都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出于健康和适应现代社会节奏的考虑,还是被推上被告席一日三餐论,马未都一日两餐论首先从饮食文化的角度给我们留下了追根溯源的空间。

        为什么每天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点吃三顿饭,其实不像我们所设想的那样理所当然。

        在原始的狩猎生活中,由于食物的产量多寡难以预料,他们的饮食也全无规律,有时能一天吃多顿到极饱,但另一些时候则一整天不进食也没关系。因此,规律性地进食,本身就是从混沌到有序的一种文明化规训过程。所以孔子在《论语》中才要强调不时不食

        最初,一日两餐似乎是相当普遍的情形。据考,中国上古便是如此,商代人为两餐制,一餐是在上午进之,约当今7-9点间,称为大食,一餐在下午,约当今15-17点间,称为小食,两餐就食时间约定俗成,又被纳为时辰专名。

        迟至两宋时人们普遍每天仅早晚两餐,官员士人概不例外,现在人们常说的三餐,当时却说二膳,即使贵为宰相,每天也只早晚各一餐,中午通常是不吃饭的。《夷坚丁志》卷一七载打油诗:只把鱼虾充两膳,肚皮今作小池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db8ebf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00.html

《午餐的革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