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

发布时间:2020-05-21 01:58: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全等三角形

一、1. C 2. C

二、1.1AB DE AC DC BC EC

2①∠A D ②∠B E ③∠ACB DCE

2. 120 4

三、1.对应角分别是:AOCDOBACODBOAD.

对应边分别是:AODOOBOCACDB.

2.相等,理由如下:

∵△ABC≌△DFE BC=FE BC-EC=FE-EC BE=FC

3.相等,理由如下:∵△ABC≌△AEF ∴∠CAB=FAE ∴∠CAB—BAF=FAE BAF CAF=EAB

§11.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一、1. 100 2. BAD,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3. 2, ADB≌△DACABC≌△DCB 4. 24

二、1. BG=CE BE=CG ABEDCG中,

∴△ABE≌△DCGSSS),∴∠B=C

2. DBC中点,BD=CD,在ABDACD中,

∴△ABD≌△ACDSSS),∴∠ADB=ADC

∵∠ADB+ADC=180°∴∠ADB=90° ADBC

3.提示:证AEC≌△BFDDAB=CBA, ∵∠1=2 ∴∠DAB-1=CBA-2

可得ACE=FDB

§11.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

一、1.D 2.C

二、1.OB=OC 2. 95

三、1. 提示:利用“SAS”DAB≌△CBA可得DAC=DBC.

2. ∵∠1=2 ∴∠1+CAD=2+CADBAC=DAE,在BACDAE中,

∴△BAC≌△DAESASBC=DE

3.1)可添加条件为:BC=EFBE=CF

2ABDE ∴∠B=DEF,在ABCDEF中,

∴△ABC≌△DEFSAS

§11.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

一、1. C 2. C

二、1.AAS 2.1SAS 2ASA 3.(答案不唯一)B=C=

三、1.ACEABD中, ∴△ACE≌△ABDAAS

2.1AB//DE ∴∠B=DEF AC//DF ∴∠ACB=F BE=CF

BE+EC=CF+EC BC=EF ∴△ABC≌△DEFASA

3. 提示:用“AAS”“ASA”均可证明.

§11.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四)

一、1D 2.C

二、1.ADCHLCBE SAS 2. AB=AB(答案不唯一)

3.RtABCRtDCBAASDOC

三、1.证明:AEBCDFBC∴∠CEA=DFB=90°BE=CFBC-BE=BC-CFCE=BF RtACERtDBF中, RtACE RtDBFHL

∴∠ACB=DBC AC//DB

2.证明:ADBCCEAB ∴∠ADB=CEB=90°.∵∠B=B AD=CE

∴△ADB≌△CEBAAS

3.1)提示利用“HL”RtADORtAEO,进而得1=2

2)提示利用“AAS”ADO≌△AEO,进而得OD=OE.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综合)

一、1.C 2.B 3.D 4.B 5.B

二、1. 80° 2. 2 3. 70° 4. (略)

三、1.1ABBEDEBE∵∠B=E=90° BF=CEBC=EF

RtABCRtDEF中, ∴△ABC≌△DEF

2∵△ABC≌△DEF ∴∠GFC=GCF GF=GC

2.ADC≌△AEBBDF≌△CEF BDC≌△CEB DE分别是ABAC的中点,AB=AC

AD=AE.ADCAEB中, ∴△ADC≌△AEBSAS

§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一、1.C 2.D 3.B 4.B 5.B 6.D

二、1. 5 2. BAC的角平分线 3.4cm

三、1.A内作公路与铁路所成角的平分线;并在角平分线上按比例尺截取BC=2cmC点即为所求(图略).

2. 证明:DBC中点,BD=CD.

EDABDFAC∴∠BED=CFD=AED=AFD=90°.

BEDCFD中, ∴△BED≌△CFDAASDE=DF

AD平分BAC

3.1)过点EEFDCEBCDADC的平分线的交点,又DAABCBABEFDCAE=EFBE=EF,即AE=BE

2∵∠A=B=90°AD//BC∴∠ADC+BCD=180°.∵∠EDC= ADC

ECD= BCD ∴∠EDC+ECD=90°∴∠DEC=180°-EDC+ECD=90°

4. 提示:先运用AOBAC的平分线得DO=EO,再利用“ASA”DOB≌△EOC,进而得BO=CO.

第十二章 轴对称

§12.1轴对称(一)

一、1.A 2.D

二、1. (注一个正“E”和一个反“E”合在一起) 2. 2 4 370° 6

三、1.轴对称图形有:图(1)中国人民银行标志,图(2)中国铁路标徽,图(4)沈阳太空集团标志三个图案.其中图(1)有3条对称轴,图(2)与(4)均只有1条对称轴.

2. 2:139102478BE; ABAEBCEDACAD. 3:1234AA′;ADA′D′

CDC′D′ BCB′C′.

§12.1轴对称(二)

一、1.B 2.B 3.C 4.B 5.D

二、1.MB 直线CD 2. 10cm 3. 120°

三、1.1)作AOB的平分线OE 2)作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CDOECD交于点P

P就是所求作的点.

2.解:因为直线m是多边形ABCDE的对称轴,则沿m折叠左右两部分完全重合,所以

A=E=130°D=B=110°,由于五边形内角和为(52×180°=540°

A+B+BCD+D+E=540°,130°+110°+BCD+110°+130°=540°,

所以BCD=60°

3. 20提示: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E=AE.

§12.2.1作轴对称图形

一、1.A 2.A 3.B

二、1.全等 2.108

三、1. 提示:作出圆心O′,再给合圆O的半径作出圆O′. 2.图略

3.作点A关于直线a的对称点A′,连接A′B交直线a于点C,则点C为所求.当该站建在河边C点时,可使修的渠道最短.如图

§12.2.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一、1.B 2.B 3.A 4.B 5.C

二、1.A02), B22), C20), O00

2.42 3. (-2,-3)

三、1. 解:A-30),B-1-3),C40),D-13),

ABCD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分别为A′30)、

B′1-3)、C′-40)、D′13)顺次连接A′B′C′D′.如上图

2.解:MN关于x轴对称,

ba+1=(-1)3+1=0

3.解:A′(23)B′31),C′(-1-2)

§12.3.1等腰三角形(一)

一、1.D 2.C

二、1. 40°40° 2. 70°55°55°40°70°70° 3. 82.5°

三、1.证明: ∵∠EACABC的外角 ∴∠EAC=1+2=B+C AB=AC

∴∠B=C ∴∠1+2=2C ∵∠1=2 22=2C

∴∠2=C AD//BC

2.AB=ACAD=BDAC=CD ∴∠B=C=BADADC=DAC.B=x

ADC=B+BAD=2x∴∠DAC=ADC=2x∴∠BAC=3x.于是在ABC中,

B+C+BAC=x+x+3x=180°,得x=36∴∠B=36°.

§12.3.2等腰三角形(二)

一、1.C 2.C 3.D

二、1.等腰 2. 9 3.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

三、1.OBC=OCBBO=CO,可证ABO≌△ACO,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2..理由:由AB=DCABE=DCEAEB=DEC,得ABE≌△DCEBE=CE

∴△BEC是等腰三角形.

3.1)利用“SAS”ABC≌△AED. 2ABC≌△AED可得ABO=AEO

AB=AEABE=AEB.进而得OBE=OEB,最后可证OB=OE.

§12.3.3等边三角形

一、1.B 2.D 3.C

二、1.3cm 2. 30°4 3. 1 4. 2

三、1.证明:ADC中,ADC=90°, C=30° ∴∠FAE=60° ABC中,

BAC=90°C=30°∴∠ABC=60°BE平分ABC,∴∠ABE= ×60°=30°

ABE中,ABE=30°BAE=90° ∴∠AEF=60°

AEFFAE=AEF=60° FA=FE ∵∠FAE=60°∴△AFE为等边三角形.

2.解:DACAB的平分线,DEABDCACDE=CD=3cm,在RtABC中,

由于CAB=60°∴∠B=30°.RtDEB中,∵∠B=30°DE=3cm,DB=2DE=6cm

BC=CD+DE=3+6=9cm

3. 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BA=CA , BAD=60°.

ABDACE, ∴△ABD≌△ACESASAD=AE

BAD=CAE=60°∴△ADE是等边三角形.

4. 提示:先证BD=AD,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DC=2AD.

第十三章 实数

§13.1平方根(一)

一、1. D 2. C

二、1. 6 2. 3. 1

三、1. 116 2 30.4

2. 10, 23 , 3 440 50.5 (6) 4

3. =0.5 4. 倍; .

§13.1平方根(二)

一、1. C 2. D

二、1. 2 2. 3. 78

三、1.1 2 3

2.143 211.3 312.25 (4) 56.62

3.(10.5477 1.732 5.477 17.32

2)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两位,所得结果小数点向右(左)

移动一位。 30.1732 54.77

§13.1平方根(三)

一、1. D 2. C

二、1. 2 2, 3.

三、1.1 2 3 4

2.1 2-13 311 47 5 1.2 6-

3.1 2 3 4

4 ,这个数是4 5.

§13.2立方根(一)

一、1. A 2. C

二、1. 125 2. ±10 3. 3

三、1.1-0.1 2-7 3 4100 5- 6-2

2.1-3 2 3 3. (a≠1)

§13.2立方根(二)

一、1. B 2. D

二、1. 10 2. < < > 3. 2

三、1. (1)0.73 (2)±14 (3)

2. (1)-2 (2)-11 (3)±1 4- 5-2 6

3(1) (2) (3) 4x=-4 (5)x= (6)x= +1

§13.3实数(一)

一、1. B 2. A

二、1.

2. ±3 3.

三、1. (1)-1,0,1,2;(2)-4,-3,-2,-1,0,1,2,3,4

2. 3.16cm12cm 4. a= ,b=-

§13.3实数(二)

一、1. D 2. D

二、1. 2. 3 3. < >-π<-3<-

三、1.1 2 3 3

2.11.41 21.17 32.27 47.08

3.1 2 -6 3-5.14 43

4.1)(4 ); 2A′2+ ,2,B′5+ ,2,C′4+ , ),D′1+ , );

36-3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

§14.1.1变量

一、1. 2.

二、1. 6.5yn 2.100vt 3. t=30-6h

三、1y=13n;(2n= ;(3S= ;(4y=180-2x.

§14.1.2函数

一、1. 2.

二、1. -1 2.全体实数; x≠2 x≥ x≤3x≠2.

三、解答题

1.1Q=800-50t;(20≤t≤16;(3500m3 2.1y=2.1x;(2105

§14.1.3函数的图象(一)

一、1. A 2. A

二、1. 50 2.1100;(2)乙;(310.

三、1)甲;2小时; 2)乙;2小时;(318km/h90 km/h

§14.1.3函数的图象(二)

一、1. C 2. D

二、1.1 2. 13)(不唯一)

三、1. 2.1)略; 2)当x0时,y 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

y x的增大而减小

§14.1.3函数的图象(三)

一、1. 2.

二、1. 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

2.1)乙;121.5 3)距离A40 km处; 440

三、1. (1) 4辆;(2) 4 2. (1Q=45-5t;(20≤t≤9;(3)能,理由略

§14.2.1正比例函数(一)

一、1. B 2. B

二、1. y=-3x 2. -8 3. y=-2x

三、1. 2. y=-3x 3. y=2x

§14.2.1正比例函数(二)

一、1. 2. C

二、1. k 2. y= x

三、14小时;30千米/时;(230千米;(3 小时

§14.2.2一次函数(一)

一、1. B 2. B

二、1. -1y=-2x+22. y=2x+43. y=x+1

三、1. (1)y==60x,是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 2y=πx2,不是一次函数,也不是正比例函数 3y=2x+50,是一次函数,但不是正比例函数

2. (1)h=9d-20 2)略; (3)24cm

§14.2.2一次函数(二)

一、1. B 2. B

二、1. 减小;一、二、四;2. y=-2x+13. y=x-3

三、1. 2. y=-3x-2, 1, -2, -5

3.1y=-6x+11 2)略; 3yx的增大而减小:11≤y≤23

4. y=x+3

§14.2.2一次函数(三)

一、1. B 2. D

二、1. y=3x2;( 0 2. y=2x+14 3. y=100+0.36x103.6

三、1. 1y=-2x+5;(2 2.10.50.9;(2)当0≤x≤50y=0.5x;当x50时,y=0.9x-20

§14.3.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1. C 2.A.

二、1. 0);2.- 0);3. 0); x=1

三、1. 6年;2.-1 3. (1)k=- b=2 (2)-18 (3)-42

§14.3.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1. C 2. C

二、1. x=1 x1 2. 0x1 3. x<-2

三、1. x≤1;图象略

2. (1)y轴交点为(0,2),与x轴交点为(20 2x≤2

3.1 x 2x 3x0

§14.3.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1. D 2. C

二、1. y= x- 2. 1-4 3. y=2x

三、图略

§14.4课题学习选择方案

1. 1y1=3xy2=2x+15;(2169网;(315小时

2. 1y=50x+13303≤x≤17;(2A校运往甲校3台,A校运往乙校14台,B校运往甲校15台;1480 3.(1 =50+0.4 , =0.6 ;(2250分钟;(3全球通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整式的乘法(一)

一、1 C 2.D

二、1 2 3

三、1.(1 ;(2 ;(3 ;(4 ;(5 ;(60

7 ;(8

2.化简得,原式= ,其值为 . 3.18;(232.

§15.1整式的乘法(二)

一、1B 2.C

二、1 2- 3

三、1.(1 2 3 ;(4 5

6 ;(7 8

2.化简得,原式= ,其值为 . 3.

§15.1整式的乘法(三)

一、1 A 2D

二、1 2 3

三、1.(1 ;(2 ;(3 ;(4

5 ;(6 7 ;(8

2.化简得,原式= ,其值为 . 3

§15.1整式的乘法(四)

一、1 D 2B

二、1 2 3

三、1.(1 ;(2 ;(3 ;(4

5 ;(6 ;(7 ;(8

2.化简得,原式= ,其值为-2. 3

§15.2乘法公式(一)

一、1B 2.C

二、 1 2 3

三、1.(1 239975 3 4

5 6 ;(7 8

2.化简得,原式= ,其值为 . 3. 5

§15.2乘法公式(二)

一、1 C 2.B

二、1 2 3 .

三、1.(1 2 3

4 5 6

7 8

2.1 2

3 4

3.(12 2±1

§15.3整式的除法(一)

一、1 A 2.C

二、1 2

三、1.(1 ;(2 ;(3 ;(4 ;(5 61;(7

2. 化简得,原式= ,其值为11. 3. 16

§15.3整式的除法(二)

一、1 D 2.C

二、1 2 3

三、1.(1 2 3 ;(4 ;(5

6 7 ;(8

2. 化简得,原式= ,其值为-3.

§15.4因式分解(一)

一、1B 2.A

二、1 2 3

三、1.(1 2 3

4 5 6

7 8 ;(9

10 2. 237

§15.4因式分解(二)

一、1C 2.D

二、1 2 3

三、1.(1 2 ;(3

4 5 6

7 8

9 10

2

§15.4因式分解(三)

一、1 C 2.D

二、1 216 3

三、1.(1 ;(2 ;(3 ;(4 ;(5

6 ;(7 ;(8 ;(9 ;(10

2.原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cb91488cc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a.html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