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小学教学管理实施方案模板

发布时间:2018-12-16 09:10: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小学教学管理实施方案模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加快高效课堂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及《XX市中小学教学管理指导意见(试行)》《XX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试行)》,特制订本要求。

第二条: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学校一切工作都应服务于教学。各校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不断优化教学管理体系,着力提升教学实效。

第三条:本要求共八章,其中第二至七章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第八章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衡量教师教学质态的重要标准。

第四条:本要求是教学管理的底线,对未按要求落实、违反相关要求的学校或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当年不能参加教学类评优表彰。

第二章 课程设置

第五条:规范课程开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科学安排课表,合理安排作息。

1.小学和初中确保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同时每天至少安排一次体艺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确保《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达90%以上。深入推进体艺“2+1”工程,让学生逐步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2.均衡配置教学资源,音乐、体育、美术、品德、科学、信息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健康教育(含心理健康)等课程均应配备专任、专职教师。十三五期间,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专职教师比例应逐步达到《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要求。深入实施《高邮市中小学生阅读工程实施意见》,每周从地方课程中开辟一节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积极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3.学校课表对外开放,班级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体育活动表公布上墙和在学校网站公示。

第六条: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及周边资源,其数量应达《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要求,力争实现校本课程教材化。注重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教育基地及其他社会资源,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文化节庆、学生社团活动。

第三章 管理机制

第七条:教学管理组织。学校教学管理团队分工明确,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健全,形成由校长室牵头,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负责,备课组和任课教师具体落实的课程实施团队。

第八条:教学管理制度。制定符合教育行政部门基本要求的、有学校特点的、细化的校级教学管理制度。

第九条:教学专题会议。校长每学期至少主持召开三次关于教学工作的校务会议,专题研究教学工作。教导处(教科室)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讨论研究具体教学问题。学校每学期分别至少召开一次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条:课堂教学巡查。建立有效的巡课制度,每天要安排不少于2名管理人员参加课堂教学巡查,并建立巡查档案,确保“有记录、有落实、有结论”。

第四章 计划总结

第十一条: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应在开学前制订《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包括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两个方面,主要内容是:现状分析、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具体措施、主要工作日程安排等。《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必须经干部教师讨论研究后,印发全校干部教师遵照执行。

第十二条:教研(备课)组工作计划。学校教学管理干部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指导教研(备课)组制订学科教研工作计划。教研(备课)组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具体措施、教研(备课)活动和教改科研项目的日程安排。教研(备课)组工作计划必须经学科教师集体研究后,印发全组教师执行,在开学两周内送交校长室审核。

第十三条:教师学科教学计划。指导教师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学校教学管理干部要组织教师学习研究《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求教师认真钻研《学科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在把握教材体系和知识技能要求的基础上,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在开学两周内送交学校教导处审核。

第十四条:学期教学工作自评。学校要加强对《学校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每月开展教学工作考核和小结。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自评工作领导组,学期末,学校、部门、教师认真总结提炼工作经验,逐级开展自评活动。

第五章 教学实施

第十五条:加强备课管理。学校要落实集体备课相关制度、监督检查相关机制。抓实集体备课,明确集体备课要求,大力提倡“一课一研”。关注备课效益,重点考查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课前备课的吻合度。

第十六条:构建高效课堂。关注常态课堂,以“五精”标准(精准的教学目标、精确的教学内容、精当的教学方式、精诚的教学态度、精彩的教学样态)开展课堂教学调研与督查。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策略,力争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教师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第十七条:强化课堂监控。深入落实听评课制度,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行政领导要采用推门听课、挂牌听课、跟踪听课等方式,了解任课教师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况,并及时交换意见,予以必要的指导。每学期,未兼课校长听评课不少于60节,兼课校长听评课不少于40节,学校中层听评课不少于30节。

第十八条:规范作业管理。帮助教师树立科学作业观,作业设计应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严控作业数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要求。定期开展作业督查,严抓教师作业批改与反馈的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与实效性。鼓励教师面批作业。

第十九条:丰富课外活动。结合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要制定学期各年级学生课外活动规划。加强学生课外指导,学校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扬长补短的帮扶。指导学生科学处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的关系,做到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开展学生课外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要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功能室,积极引导、指导学生组建艺术、体育、科技、文学等社团。

第六章 教学研究

第二十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对照《XX市校本教研学校评估专家评审标准》,学校要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要以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素养、提升教学效率为主要目标,以研究课标、教材和教法为重点,突出建立完善校本培训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备课组工作制度、听评议课制度、教学反思制度、课题集体研讨制度等,并认真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理论和学科课程标准,引导教师关注教育教学改革新进展,提高科学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十二条:开展基于问题研究的教研活动。教研(备课)组每周组织基于教学真实场景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须有研究问题、参与人员及分工、教研过程、教研结论、问题解决措施及问题解决追踪等,每学期每位教师担任活动主讲不少于一次。

第二十三条:开展基于听评课的教研活动。教导处定期组织跨学科、跨年级听评课活动,教研组或备课组需定期组织学科听评课活动,鼓励开展同校和校际间的同课异构等听评课活动。积极开展晒课、观课、评课、研课活动。每学期毎位教师至少开设1次公开研究课(包括新教师的汇报课,骨干教师的研究课,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等的示范课等),该项内容应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精心安排教师外出听课学习交流活动,做到出行有方案,回来有总结,到校汇报有效益。

第二十四条:开展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课堂研讨活动。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微课展示”“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等活动。加大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与使用力度,积极引导教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第二十五条:开展基于教学实际的课题研究活动。学校引导教师熟知课题研究方法与流程,鼓励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教学问题积极开展小微课题研究,切实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倡合作研究,积极撰写教学札记、案例、论文等。

第七章 质量评估

第二十六条:坚持正确评价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综合考查学生全面发展情况,既要关注学生学业发展水平,又要关注学生品德发展和身心发展水平,切实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诊断和改进功能。

第二十七条:采取科学评价方式。倡导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书面测试与口头测试、动手测试相结合。要尊重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强化对学生的学习品格、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学业成绩的综合评价。

第二十八条:建立健全监控机制。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意识,整体规划学业质量评价内容、方式方法、周期以及结果呈现、质量反馈等,保障教学评价的科学实施。实施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标准,建立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制度,确保学生学业水平合格率达95%以上。

第二十九条:严格规范日常监测。在各级各类质量检测中,要严格执行《高邮市调研考试监考人员守则》和《高邮市评卷工作人员守则》,规范日常考试的组织流程,严肃教师监考纪律,加强学生考风考纪建设,努力创设“诚信、规范、有序”的考试文化。

第三十条:高效运用监测结果。学校和教师应对考试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反思矫正日常教育教学的得失,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考试成绩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应单独反馈给学生,并及时准确地记入学生成长(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不得按学生考试成绩对教师和学生排列名次,不得作为评价、奖惩教师和学生的主要依据。

第八章 教师教学

第三十一条:计划总结。教师要遵循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在学期初(开学两周内)制定好个人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并在学期末做好教学工作总结。

1.工作计划

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熟悉教材,充分估计到完成教学任务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拟定教学进度,提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工作计划应包括:本学期的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含培优、补差计划;全学期总课时及课时分配;教学进度与内容安排,含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

2.工作总结

教师要对照工作计划,结合工作进度,对工作质量和效果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上交存档。工作总结应包括:工作进展概况、主要成绩、经验及体会、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

第三十二条:备课。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在个人备课上下功夫。同时,要遵循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坚持集体研讨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坚决禁止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发生。

(一)个人备课

1.备课内容

备课标、教材。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理清教材的层次结构和知识体系,整合教学资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明确教学目标达成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

备学生。教师要认真分析和把握学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备学法、教法。教师要加强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的研究,灵活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主动习得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备训练、检测。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精心选用例题、习题和测试题,保证训练和检测的有效性。

2.材料准备

教案。备课要形成教案,分课时,一课一案。教案(新授课)要有完整的结构,包括人员姓名(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等)、备课(授课)时间、课时课题、教学(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课型与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资源的运用、练习与作业、板书设计、课堂小结、教学后记等。

同时,要注意不同课型教案的基本要求,特别是:①复习课(包括习题课)要有课题、教学目标、复习范围、重点和过程、总结、后记;②讲评课(包括试卷、作业)要有课题、教学目标、讲评重点和过程;③作文讲评课包括讲评目的、作文情况综述、针对性范文讲评,引导学生修改完善。鼓励教师写下水作文,启发学生写作思维;④实验课包括目的要求、实验器材准备、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作业布置(写出实验报告)、后记。

学案。备课要形成学案,分课时,一课一案。学案要有完整的结构,包括课时课题、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导学过程、课堂检测、学后反思等。

课件。备课要关注对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根据教学需要形成课件。课件首页应有课题、备课组和教者等信息。课件内容应简明扼要、清晰可见、创设情境、图文并茂,有时代气息,要能发挥其生动、直观的优势,体现导学的作用。

学校应研究、编制统一的教案、学案和课件模板。

(二)集体备课

1.规范流程

个人初备。主备人要按照备课组的安排,按时完成初备任务,上报初备材料。

个人复备。备课组教师要根据主备人提供的初备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复备。

集体评议。备课组要组织集中讨论,对初备材料进行集体评议,达成共识,形成集体备课材料。

二次复备。施教前,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特色,对集体备课材料进行调整与完善。

2.明确要求

备课要提前。学期初,备课组要统一安排全学期的备课任务;要提前一周进行集体备课安排;教师个人复备要有一定的提前量。

评议要深入。集体评议时,要探讨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练习设置等的科学性、合理性,探讨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探讨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每次集体评议的时间不得少于两节课,复备和评议都要留有清晰、详实的痕迹。

反思要有效。教师要进行常态化教后反思,及时记录教学得失、分享教学灵感、探求创新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教学后记数量应不少于任教课时数的1/3,每个月至少撰写两篇500字以上的教后反思。

第三十三条: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1.执行课程安排

教师要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缺课、调课。

2.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在上课前要带好教材、教案、练习、教具等材料,要做好多媒体调试;要严格执行候课制度,保证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要穿着端庄、整齐、得体,体育教师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要注意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

3.遵守课堂常规

教师要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

上、下课时,教师与学生要相互问候致礼,礼仪过程要简短、庄重、亲切。

上课过程中,教师要专注于教学,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中途不得出入教室或接打电话;要举止文明,在课堂上不得抽烟,不得坐着上课(身体不适等特殊情况除外),不得酒后进入课堂。

上课过程中,教师要维护好课堂秩序,要坚持正面引导;要态度亲切,语言规范,尊重学生,耐心倾听,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随意将学生赶出课堂。

上课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在室外和专用教室上课,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做好组织工作,注意学生安全事故的防范。

4.保证教学效果

规范施教行为。教师要力求用普通话授课(外语教师用外语组织教学),语言要流畅、清晰、准确、生动、有条理;教学板书要设计合理、字迹清楚、工整;现代化教学设备操作要科学、规范。

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追求教学目标合理、教学环境和谐、教学内容适切、教学过程严实和教学方式多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设置问题情景,合理组织学生活动,努力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摒弃“任务式”、“包办式”的教学倾向,保证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与训练时间不少于20分钟;努力打造教师爱教、会教、乐教,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高效课堂。具体要求见《XX市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和《XX市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建议》。

第三十四条:听课。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类教研听、评课活动,加强交流,互相促进。

1.听课节数

每学期教师同学科(或相近学科)听课、评课不少于20节;学校要根据教学管理实际,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听课节数提出更高要求;学校还要在《青蓝工程计划》中明确新入职教师学习听课和指导老师指导听课的节数。

2.听课要求

听课时,教师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填写评价表。听课笔记各项目填写要完整、详实,书写要认真、工整;要清晰记录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要有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表填写内容要完整、详实,不仅要发现一节课的优点和成功之处,更要指出这节课的不足,还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3.评课要求

校内听课,听课教师要主动与执教者进行交流,要积极参与教研组评课,评课要公正、中肯,要有评课记录。外出学习,听课教师回校后要作汇报,要在教研组内交流学习心得,书面材料要存档备查。

第三十五条: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要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态度、效果,及时调整教法,指导学法。

1.合理布置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利于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布置要适时适量,难易适中,要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查;作业内容要做到精选、精编,布置前教师要先做一遍;可适当布置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

2.控制作业总量

课内(随堂)作业。要做到一课一练,时间控制在5~15分钟。

课外(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家庭作业不得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初、高中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时间分别控制在1.5小时、2小时之内。

3.规范作业批改。

作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教师要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日期要明确,格式要统一、规范;教师批改作业要注意示范性,书写要工整,标点要准确,符号要规范;要适当增加作业的面批、眉批;教师每次批改作业要完成《学生作业批改记录》;要帮助学生建立错题集(本),抓实学生的错题订正,提高目标达成度。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作业指导,要让学生做到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学生作业时,书写要规范整洁、条理清楚,订正要及时,要逐步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第三十六条:辅导。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差异,有计划地组织集体辅导或个别辅导,因材施教,促进提高。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对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综合实践指导。

1.学科学习辅导

集体辅导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有记录,要根据辅导对象进行分类辅导、分层要求;在集体辅导的基础上要加强个别辅导,实现培优补缺两不误;放学后教师不得留学生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时间不宜过长;教师不得在辅导时讲授新课,不得以辅导为名滥发、兜售资料;严禁有偿辅导。

音体美等学科教师要加强对特长生的辅导,要根据学生特长,激发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2.心理健康辅导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还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教会他们正确面对挫折,用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3.综合实践指导

教师要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指导,要结合学科实际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和跨学科知识辅导等活动,不断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十七条:校本教研。教师要遵循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加强自我学习、反思,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促进个人专业发展和学科质量提升。

1.制定个人规划

教师要根据自身实际、针对学校的发展方向,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个人规划三年为一周期,内容包括:个人发展现状分析、个人发展总目标、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阶段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2.加强个人学习

教师不仅要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还要进行自修式的个人提升学习,学习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收获,要切实完成学校布置的研学任务。教师每年要读一本教学理论专著,至少订阅一种与所任学科有关的杂志或报刊。

3.常态教学反思

教师要进行常态化的教学反思,认真撰写教学心得、研究论文,积极参加教师论坛、教研沙龙等校本化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要发表(或交流、评奖)一篇教学论文,面向学生或教师开设一次专题讲座,命制一套高水平试卷、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总结(反思)。

4.深入课题研究

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立足课堂,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开展草根式研究,研究要课题化,以提高校本研究的实效性。每学期毎位教师至少开设1次公开研究课;每个教研组(备课组)都要有课堂教学研究方面的课题。

第三十八条: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促进发展和监控质量的作用,教师要科学运用评价手段,为学生的全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服务。

1.课堂教学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使用表扬和批评,表扬时要注意适度、有效,批评时要注意委婉、含蓄,要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教师还要多元化进行评价,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和互评,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乐于合作,共同发展。

2.考试评价

教师要加强考试命题的研究,积极参与监测试题的命制,命题要体现学科教学的导向,试题的难易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考风、考纪教育,要严格执行监考和阅卷工作要求,客观评定成绩,强化质量分析,及时改进教学工作。

3.质量监控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质量负责,要确保优良率达标。教师要通过作业分析、考查成绩、课堂观察、课后访谈等形式适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和成长表现。

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三、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出题,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bb5aaa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d2.html

《最新中小学教学管理实施方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