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及其现状

发布时间:2020-06-12 09:05: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及现状

会计作为经济社会的支柱,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特征。由现代信息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化已成为我国会计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方向。会计信息作为重要的经济信息资源,在完善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以及维持和发展企业与其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起着不容置疑的作用。会计信息不仅是企业及相关利益者进行科学决策的依据、更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整的基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冲击着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也冲击着数百年来建立起来的传统会计模式。随着迈入一个经济与技术飞跃发展的新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三股力量的汇合,涌现出了许多新观念、新思维、新事项,使得现行的会计理论体系本身的局限性尤为凸现,已开始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会计信息化是财务会计发展的趋势所在。本文从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特征入手,通过阐述我国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演进,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中逐步明确会计信息化事业对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政策做了深入地阐述。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化 宏观调控 内部控制

一、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

20世纪70年代,我国已有一些企业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1978年财政部拨款给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同时,在全国企事业单位逐步推行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会计电算化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0多年,它彻底改变了以手工记账为特征的会计数据处理系统。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来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总称。”从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可以说是一场会计技术革命。这场会计技术革命的成果表现在:

1)树立了会计电算化观念。广大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才能彻底改进会计工作和进一步发展会计事业。

2)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采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的工作量,缩短了账务处理时间,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3)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采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传递及时,计算正确,自动生成信息,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4)培养了一批掌握电子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此外,也培育了会计软件市场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积累了经验。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科技浪潮席卷全球,人类迈入了全球信息化和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网络、通信、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多媒体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IT)已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动力。在IT环境下,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得到了更新;同时,也形成了全球化的竞争市场。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为了求生存和求发展,必须以IT的发展为前提,规划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相应,会计人员要引入信息技术,变革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开拓创新,发展会计事业。在IT环境下,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不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逐步进入会计信息化。

我国财务软件行业自19994月起开始研讨和采用“会计信息化”这一新概念。它被有关专家称之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但有人认为,“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在概念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会计的一种使用工具。问题在于如何定义“会计电算化”。从我国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运用的历程来分析,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运用的起步和发展阶段即会计电算化阶段;2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会计电算化进入会计信息化阶段,比会计电算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因而,“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存在着区别,主要体现在:

1)会计目标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是实现核算会计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化是实现会计业务全面信息化,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与企业管理和人类社会构成一个有机的信息系统。

2)技术手段实现上的区别。过去的电算化以单纯的计算机技术为主。现在的信息化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技术为主。虽然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网络的模式,但是这种局部网络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它有一个局限性的范围,并把自己的系统与外界进行分离。

3)功能范围上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以实现业务核算为主,会计信息化不光是进行业务核算,还包括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并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

4)系统地位上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是财务部门的事务处理,按计算机的概念来说,是一个部门级的概念。而会计信息化的地位,则是企业业务处理及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系统层次上,过去是以事务处理为主,现在还包括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和决策层。

5)信息的输入输出区别。会计电算化强调信息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的大量数据从企业内外系统直接获取。会计电算化信息输送模式,过去是财务部打印输出,并且报送其他机构;而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根据授权直接从系统当中,从Internet上直接获取。

6)理论基础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是以传统会计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但是会计信息化的理论基础还包含信息技术系统论和信息化论等现代思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它决不仅仅是一个概念的变迁,而是代表一种新的会计思想、一种改革的观念和一种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什么是会计信息化还有各种认识。比较各种认识,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工作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促进企业发展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并向各方面提供多方位信息服务的过程。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化包括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生产会计信息,在会计工作中,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会计信息资源,从各种渠道搜集和生成会计信息;另一方面是应用会计信息,在会计工作中,利用信息促进企业发展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并向各方面提供多方位信息服务。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方面,是对会计信息的利用,这种利用,绝不只是向各方面提供会计信息,而是要面向企业内部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它将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工作程序、会计组织及会计管理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的各个方面都要信息化,即:会计核算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会计组织信息化、会计理论信息化。

二.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1)普遍性。会计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会计理论、会计工作、会计管理、会计教育等)都已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目前,在上述领域中,后3个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运用,而且可以说是起步晚、发展快、成效大。在会计理论方面却相对滞后,或者说是讨论很多,运用无几。从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来看,首先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理论、会计工作、会计管理、会计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形成了完整的应用体系。

2)集成性。会计信息化将对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整,以支持“虚拟企业”、“数据银行”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这一过程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就是实现信息的集成化。信息集成包括3个层面:首先,在会计领域实现信息集成,即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信息集成,协调和解决会计信息真实性和相关性的矛盾;其次,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即集成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在两者之间实现联结,使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能够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融合在一起;第三,建立企业组织与外部关系人(客户、供应商、银行、税务、财政、审计等)的信息网络,实现企业组织内外信息系统的集成。信息集成的结果是信息共享。企业组织内外与企业组织有关的所有原始数据只有1次物人,就能做到分次利用或多次利用,既减少了数据输人的工作量,又实现了数据的一致性,还保证了数据的共享性。建立在会计信息化基础上的新会计信息系统是与企业组织内外信息系统有机整合的,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实时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信息系统,它具有极强的适应力。

3)动态性。动态性又名实时性或同步性,会计信息化在时间上的动态性表现在:首先,会计数据的采集是动态的。无论是企业组织外部的数据(例如,发票、订单),还是企业组织内部的数据(例如,人库单、产量记录),也无论是局域数据,还是广域数据,一旦发生,都将存人相应的服务器,并及时送到会计信息系统中等待处理;其次,会计数据的处理是实时的。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数据一经输人,就会立即触发相应的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汇总、更新、分析等一系列操作,以保证信息动态地反映企业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第三,会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化、动态化,使得会计信息的发布、传输和利用能够实时化、动态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就能够及时地做出管理决策。

4)渐进性。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模式重构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这种能动性的体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体应分三步走:首先,以信息技术去适应传统会计模式,即建立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会计模式相互适应,表现为:传统会计模式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而对会计理论、方法做局部的修改,扩大所用技术的范围(从计算机到网络)及所用技术的运用范围(从核算到管理),即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管理的信息化;最后,以现代信息技术去重构传统会计模式,已形成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实现包括会计核算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和会计决策支持信息化在内的会计信息化。

三、信息技术推进会计信息化

会计面临的21世纪,是一个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一种新型的经济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知识经济也在逐渐发展。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一是以智力资源为依托(基础)智力资源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二是以高技术为核心,产业以高科技为其发展的最重要的要素;三是信息社会化,信息在社会各种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而知识离不开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要产业、居主导地位。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把人类从工业社会推向信息社会,人类的经济形态也从工业经济跨跃到知识经济。

信息技术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或者说,信息技术是指一切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的技术。现代的信息技术以微电子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光纤和卫星通信为先导,主要涉及信息的搜集、产生、检测、变换加工、处理、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存储、传输和应用及其相关的信息的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复制技术和传递技术等。信息技术属于高技术,它具有高水平、高效益、高竞争性、高知识含量、高风险性和高潜能性等。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方面都有影响,主要表现在全球性、广泛性、瞬间性、效率性、效益性潜能性、变革性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强大推动力,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逐渐成为现实。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十五计划建议》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国民经济信息化要求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相应要求会计信息化,而信息技术大大推进了会计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信息化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会计信息化的进程。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推进了会计信息化,主要表现在:解放思想,扩大会计人员眼界,克服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会计事业;应用信息技术,改进会计工作手段,建立新的会计系统,改革会计模式,扩大会计职能,搜集与使用会计信息多元化,发挥会计工作更大作用;加快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规范,对适应手工操作的会计规范要清理整顿与修订,建立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会计协调的新的会计规范体系;促进建立现代会计理论体系。

四、会计信息化模式: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采用什么模式实施会计信息化,是有关对会计本质认识的一个现实问题,对其不同认识所选择的模式也不完全相同。会计不仅是一个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管理活动,而这种管理实际上是会计管理。从这种认识出发,来建立会计信息化模式,即会计管理信息化模式,会计管理信息化模式表现为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模式。

在面对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发挥财务会计工作作用的条件下,建立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路是: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建立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从企业实际出发建立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要把握正确的原则。其内容要遵循以下原则:

1)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与业务核算一体化;

2)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相协调;

3)核算与管理相结合;

4)会计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

5)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

6)网上管理与现场管理相结合;

7)实施责任制,系统及其子系统要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相结合;

8)效益最大化。

建立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有别于以会计核算为主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它是管理型的信息系统,是“以会计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突出“管理”,追求“效益”,使财务会计由单纯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这个系统实际是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使产、销、存一体化,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一体化,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深化企业管理,首先要实现会计管理信息化,建立以会计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怎样建立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有几种选择:一是以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扩张为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二是建立企业综合信息系统,使其成为供应链、生产经营管理、客户关系相结合的网络化的企业综合信息系统。

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核算型的以会计核算为主体的系统,另一种是管理型的以会计核算为主结合会计管理的系统。依据建立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则,比较各种系统的内容,而建立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其基本框架是建立10个子系统,包括会计账务子系统、采购子系统、存货子系统、成本子系统、销售子系统、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无形资产子系统、基础数据子系统和计划(预算)子系统。这样能实现全部核算一体化,产、销、存一体化,核算与管理相结合。建立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强化了企业管理,有利于企业经济的发展。

五、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会计信息化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最早将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我国目前的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了电子记忆、数据处理、通讯传递等功能。但当前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还基本是用于现代信息技术来适应传统会计工作,会计核算系统之间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而且不能与企业内其他管理子系统(库存、销售、人事等)集成融为一体,很难形成整个会计信息系统。

六.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会计信息系统调整力度不够

一些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仍然没有对手工系统进行分析,只是简单地重复利用电算化软件处理日常会计的基本核算,而大量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仍采用手工进行,无法按照计算机管理的特点重新规划业务流程。

2)会计信息化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现代信息技术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是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缺少能够使计算机确保自身安全、健康发展的法律制度,现有的法规已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例如,企业使用网上银行得到的原始凭证,在账务处理时能否得到税务等监管部门的认可尚不能确定。

3)会计仍然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

会计系统的开放性除了体现在企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之外,更应体现在会计向外界披露信息的内容和发布方式上。但目前会计信息系统既不能通过Internet向股东发布财务报表等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也不能通过网络直接向税务、财政、审计、银行等综合管理部门提供信息。

4)软件开发人员业务素质较差

开发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计算机人员一般都不懂会计业务,他们开发软件是在会计人员的指导下针对特定的部门和要求开发特定的软件。因此,其开发的软件没有通用性,各软件公司也缺乏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很难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交流。

5)会计信息网络化缺乏安全性

第一,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目前有些软件所谓的加密,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第二,会计信息化所依托的Internet/ Intranet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这也便利了搭截侦听、口令字试探和窃取身份假冒。

七、解决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加快建设会计信息化的技术环境

1)组建计算机网络。网络的目标是支持系统的集成和信息的交换。网络的组建至少需要三级网络的建设和相应信息资源的整合。首先,企业内联网连通企业内部各个环节,通过整合企业研发、生产、营销、仓储等管理信息资源,使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共享;其次,企业外联网,连接企业及相关的合作厂商,促进企业之间的电子数据信息交换、电子转账、信息交流;再次,国际互联,连接企业和外部的经济环境,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以及客户的信息沟通。

2)构建数据库系统。会计信息化是基于用户

决策驱动的会计数据库的数据存储结构。这种数据库系统是面向整个企业业务流程。这种区别传统会计数据模式的数据存储结构不仅能灵活生成多种会计应用的数据视图,而且在设计中由于考虑了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的数据关联化问题,从而降低了数据的冗余程度,这时会计数据资源内嵌在一系列的数据库中,如企业内部数据库和外部数据库,这些数据分别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其他业务子系统和企业外部经济环境。

()开发符合信息化要求的新一代会计软件

要实现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应把单一的会计软件融合于综合的管理软件之中。一是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二是实时处理,实现在线管理;三是实现会计与业务处理的协同处理;四是支持电子商务,实现与业务关联方、社会相关部门的协同处理。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或聘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利用他们所掌握的国际先进管理技术,采用最新信息技术成果,改造企业传统的会计模式,推动企业由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需要培养一大批“复合型” 人才,他们不仅懂得网络信息技术、具备电子商务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还精通会计知识。

()实施有利的安全保障措施

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法律,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主管部门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

2)必要的内部控制。第一,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第二,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三,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第四,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第五,强化审计线索制。第六,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

3)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为了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应采用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

4)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或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

()做好管理基础工作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要求原始会计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所有录入到电脑里面的会计信息必须代码化,以便于电脑集中处理;同时所使用的代码必须与财政部规定相符,与网络环境对会计数据的传输要求相一致,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

加强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培训会计人员,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要求。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1]扬周南等,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

[2] 刘忠玉. 21世纪财务会计发展大趋势[J].财务与会计导刊, 2004(9).

[3] 张旭辉.会计信息化的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 2005(4).

[4]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题(2004),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06

[5]辛茂荀,会计信息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杨周男等,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理论与事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二、英文部分

[1]Ahmad A AbuMusa.Sep 2002.Security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A theoretical framework,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

[2]Steven J Carlson,Winter.Disaster recovery planning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Review of Business,1998.

[3]Jon Hughes,Mark Ralf,Bill Michels,Transform Your Supply Chain—Releasing Value in Business.Thomson Business Press,1998

[4][]K.C.,laudon,J.P.,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New Jersey:Prentice Hall,2002,7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9d783555a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b.html

《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及其现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