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推荐》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试题:第一单元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01

发布时间:2020-04-17 20:50: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作业推荐》——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单选题

1.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反映了

A.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

B.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

C.隋朝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

D.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体现的是官营手工业技术的传承具有封闭性特点,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手工业者的从业要求资格的限制,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官营手工业的产品质量问题,C选项排除。匠籍制度被废除是在清朝,D选项排除。

2.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公输班被誉为木匠祖师,他发明了锯子.刨子.钻子.凿子.铲子等木工用具。这些发明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铁制工具的普遍推广

B.冶金技术的进步

C.小农经济的发展

D.“百家争鸣”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冶金技术的进步,使得铁器得以产生,作为铁质农具的基础,促进了鲁班木工用具的发明,B选项符合题意。铁制工具的推广与木工用具之间不存在联系,A选项排除。小农经济的发展的原因是牛耕和铁质农具的应用,与材料描述的木工用具之间不存在联系,C选项排除。百家争鸣属于思想领域,与发明无关,D选项排除。

3.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

A.当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B.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C.元代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

D.元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来源:Zxxk.Com]

【答案】C

【解析】

【详解】

之所以寻访仙道,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体现了元朝文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他们不能够改变现实,只能够在精神上追求自由,答案为C。材料反映的是文人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应该是对现实矛盾的一种反映,选项反映的不是矛盾,A错误。市民阶层的需要,应该是关注社会现实,而不是寻访仙道,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题材的广泛和雅俗共赏的特点,D错误。

4.下图为东汉酿酒画像砖拓片,图中除了劳作的诸人外,右上角另有一人,宽袍大袖,与其他几人紧身窄袖的装束不同,坐于一侧,似为监视劳作,上有仓房。据此,图中描绘的应为

A.酿酒源于东汉的史实

B.世代相袭的匠户制度

C.自给自足的家庭副业

D.豪强地主的酿酒作坊[来源:学§科§网]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画中酿酒、仓房等信息,可得出这是酿酒作坊,反映出东汉时期的田庄之中,豪强地主经营多样化,基本实现自给。故D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出酿酒源自东汉,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匠户制度,B项错误;画中有很多人,还有人监视劳动,并不是家庭式的劳动场景,故C项错误。

5.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都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上述现象反映当时手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形成区域性经济分工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分布不均匀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

材料说明太湖地区主要是农业,苏州震泽镇是丝绸业为主,松江是棉纺织业,景德镇是瓷器,这些都是按照地域形成的经济分工,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是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区域经济信息,不是手工业分布不均,故C项错误;材料属于手工业发展信息,不是商品进繁荣,故D项错误。

6.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发达,举世闻名。下列关于中国丝织业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石器时代,中国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B.商代时期,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重要[来源:学科网ZXXK]

C.汉代华美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

D.唐代私营丝织作坊兴起,手工工场开始出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

明朝中后期在丝织业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最早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出现于新时期时代,故A项正确;纺织业在商朝经济生活中已相当重要,故B项正确;汉代出现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故C项正确。

7.关于“匠户”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便利统治者征调各类工匠

②严重束缚劳动者的创造性

③该制度下,匠户无人身自由

④该制度下,匠户子孙可以脱籍改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中国古代的“匠户”制度拥有专门的户籍册,国家需要什么种类的匠人时按册索人即可,非常方便,故①正确;“匠户”制度中,匠人进行的手工业生产都有严格的制式,为统治者服务,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束缚匠人的创造性,故②正确;“匠户”制度中匠人身份一经确定,便不可变更,且子孙后代也必须从事指定工艺,这样就严重束缚了劳动者的自由,故③正确;“匠户”制度中,匠人身份只要确定,不单其自身,其子孙后代也要一直为该技术服务,脱籍改业是不符合史实的,故④错误;所以①②③正确;故答案为C。

8.克里斯蒂拍卖行曾高价拍出一件专为适应国外客户需要而烧制的中国古瓷器,上有梵文装饰图案及阿拉伯文字,据你推断,应是[来源:学科网ZXXK]

A.唐代的白瓷或青瓷

B.宋代官窑中的产品

C.明代烧制的青花瓷

D.明清时的彩瓷或珐琅彩

【答案】C

【解析】

【详解】

明朝是烧制的青花瓷上带有“梵文装饰图案及阿拉伯文字”,主要是适应外国客户的需求,故C项正确;白瓷和青瓷没有材料中提及的工艺,故A项错误;宋代官窑产品没有出现“上有梵文装饰图案及阿拉伯文字”,故B项错误;珐琅彩主要是吸收国外制瓷技术,故D项错误。

9.“锦上添花”“丝丝入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清朝丝织品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B.战国时期丝绸业实行工官制度

C.宋朝纺织业出现了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

D.唐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

丝绸产品比较昂贵,主要是贵族和官府使用,不可能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故A项错误;绸业实行工官制度是在汉代,故B项错误;明朝纺织业出现了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故C项错误;唐朝时期官营手工业发达,并占据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故D项正确。

二、材料分析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

材料三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翰的祖先在成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下一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由于市场和规模扩大,张瀚遂雇佣附近无业的游民工匠采取“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方式组织生产,工匠工钱支付方式或“计日授值”或“计工授值”。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明朝什么社会经济现象?

(2)材料中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据此分析上述经济活动对明朝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为什么?

【答案】(1)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经营日趋普遍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经济活动:经营商业活动、兴办手工工场、交纳货币地租。[来源:学.科.网]

影响:经营工商业和地租货币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事封建地租剥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明清时期社会转型。

(3)主流:投资田产,收取地租。

理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投资田产风险小且保值,社会地位高;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经营工商业风险大,社会地位低。

【解析】

【详解】

1)材料“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佃人用货币折租”反映出租佃关系的发展;材料“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致富数千金”“佃人用货币折租”“获利甚多”可出材料中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经营商业活动、兴办手工工场、交纳货币地租。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社会转型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投资田产,收取地租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理由可以从小农经济的地位、投资风险、社会地位、政府的政策等方面来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946f82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26.html

《《作业推荐》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试题:第一单元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0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