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历史总复习检测卷(二)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16-08-30 19:29: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6届中考历史总复习《备考宝典》检测卷(二)

(七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2.右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下列各项与之无关的是

A.贞观之治 B.文成公主入藏 C.创设殿试制度 D.重用谏臣魏征

3.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为士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制,选官标准为

A.才能 B.品德 C.军功 D.血缘

5.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文成公主入藏 D.遗唐使来华

6.右图佛座侧面刻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 佛像供养”。“三藏法师玄奘”的历史功绩有

A.出使西域 B.西行取经 C.七下西洋 D.抗击沙俄

7.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不能经历的事情是

A.到赵州桥上散步 B.阅读《金刚经》 C.用纸写诗 D.乘坐有指南针的海船

8.“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骨无辜铸佞(nìng)臣”。对联中“忠骨”指的是谁

A.郑成功 B.岳飞 C.戚继光 D.郑和

9.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 B.南方社会动荡 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

10.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主要原因是

①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 ②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 ③南方相对安定 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形成于元朝的新民族是

A.回族 B.白族 C.苗族 D.维吾尔族

12.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专门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

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宣政院 D.军机处

13.右图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在这两部著作中均有记载的史实是

A.秦国统一六国 B.东汉建立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隋朝开凿大运河

14.明朝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和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其主要目的

A.加强中外交往 B.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C.加强君主集权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5.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成功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文天祥 D.戚继光

16.热播电视剧《宫》中的女主人公晴川穿越时空来到了清朝。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①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 ②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 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右图为福建省泉州市灵山的一座(郑和祈风石)碑文拓片。据此判断此碑始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8.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是

A.设置伊犁将军 B.设置西域都护 C.设置安西都护府 D.设置宣政院

19.“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A.君主专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对外贸易

20.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下列医学成就中属于李时珍的是

A.制成“麻沸散” B.写成《伤寒杂病论》 C.写成《千金方》 D.写成《本草纲目》

二.辨析题(每小题各错1处。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1“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赞誉的是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错误:

理由:

22某班在编排课本剧时,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营帐里挂着一幅元朝疆域图。

错误:

理由:

23郑成功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错误:

理由: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

24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图一 鉴真坐像 图二 玄奘

1)图一人物出使的是哪个国家?图二人物主要贡献是什么?

材料二: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20121220《南方日报》

3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我国汉朝时便是海洋强国。清朝时,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请你说出一条深刻的教训。

25、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宋代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贡献”的主题探究活动。现邀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图说历史】

材料(如图)

1)图一“铜版”反映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的名称和出现的时间地点。图三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商业场所的名称。

2)如果你选用材料一的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问题探究

材料(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国)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3)分析材料二,结合实际所学知识从科技发明、商业发展、海外贸易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

论从史出

材料三: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4)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政治原因和根本原因。我们由此得到什么启示?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2小题

26. 隋朝大运河与明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两项伟大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隋朝能够开通大运河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隋朝大运河开通后有何作用

2)唐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种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3)明代重修长城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清朝历史与长城有很大的关系,举出一例。

4)结合上述说明,统治者修建这种大型工程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27、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治国理念

材料一:君者,舟也;庶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为什么能认识到这一道理?

技术创新

材料二:(右图)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有何用途?

海内知已

材料三: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繁荣的文化传遍世界,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3)请你举出唐朝对世界影响的史实。(至少举出三件史实)

读史明智

4)唐朝的发展对我们今天实现民族复兴梦有哪些启示?

2016届中考历史总复习《备考宝典》检测卷(二)

(七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DAC 610BDBAD 1115ACACD 1620CCABD

二.辨析题:

21、错误:赞誉的是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理由:“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赞誉的是唐太宗大兴学校,完善科举制度;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是指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进谏的魏征。

22、错误:成吉思汗的营帐里挂着一幅元朝疆域图。理由: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营帐里应该挂着一幅蒙古疆域图;元朝是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的朝代。

23、错误:郑成功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理由:郑成功是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葡萄牙殖民者侵占的是我国澳门地区,我国直到1999年才收回。

三.材料解析题:

24.答:(1)图一人物出使的国家:日本。图二人物的主要贡献:西游天竺,学习佛法,写有《大唐西域记》。(2)特点:和平交往,公平交易。影响:扩大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南洋的开发。(答出其中一点即可)(3)史实:西汉商人开辟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教训:不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建设海洋强国。(言之有理即可)

25.答:(1)发明:印刷术。名称:交子。时间:北宋前期。地点:四川地区。(2)主题:宋朝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宋朝科技的发展等。(3)例:科技领先,指南针等三大发明;交子出现、城市商业繁荣等;政府鼓励对外贸易、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范围广。(各任举一例即可)。(4)现象:经济重心南移(或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政治原因:南方相对稳定。根本原因: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启示: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

四.综合题:

26.答:(1)条件:隋朝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作用: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不完全正确。材料肯定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把隋朝灭亡仅仅归结为“水殿龙舟事”则是不全面的。(3)目的: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清军入关。(4)根本目的:巩固统治。

27.答:(1)认识:意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王朝更替中的决定力量。原因:唐太宗亲身经历隋末农民战争,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2)曲辕犁,耕作;筒车,灌溉。(3)史实: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日本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大化改新;日本仿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新罗采用唐朝科举制选拔官吏;日本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等。(任举三点即可)(4)启示:为政要心存百姓,以民为本;清正廉洁,励精图治,社会才能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民族只有创新才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824cbf1bed5b9f3f80f1c2a.html

《2016届历史总复习检测卷(二)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