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2-11-25 21:23: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孔子拜师 》的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执教老师:

教学内容: 《孔子拜师》第一课时 2012.11.20第一节课

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生字“尘”.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运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想象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 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评课意见


一、 名言引入,初会孔子

1、 出示名言,猜名人,引出孔子(书:孔子)强调“子”为第三声

2、 了解孔子的背景资料,师生相互补充

3、 出示课题,强调“拜”写字要领;

4、 质疑课题,相机梳理

“看着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设计意图 】从名言警句引入课题,通过读读、背背、说说等途径,积极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辅以课前查找到的关于孔子资料的补充,激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 自主释疑,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如果找到问题的答案就做上记号

2、认识词语新朋友,出示词,注意易读错字 “仆”为第二声

3、交流自己解决的问题

一眼就能解决的问题;稍难的问题

5、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填空辅助:孔子因为( )到( )拜( )师。

设计意图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在读中思考,又抓住围绕课题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既渗透了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三、品词析句,感受品行

(一)体会路程艰辛

1、孔子是怎么去拜师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2、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自由读,你觉得哪个词让你觉得仿佛见到了孔子拜师的情景?

1)“风餐露宿”a、餐?宿?整个词的意思?

小结学法:通过理解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将意思连起来就是整个词的意思。

b、想象:他可能会遇到什么?从吃的和睡的两方面引导

2)“日夜兼程”,a、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理解词。

b、体会他不停地赶路的心情c、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3)“风尘仆仆”a、出示标示着洛阳和曲阜的地图 解词:“上千里”

b、想象:那时候既没有( ),又没有( ),也没有( ),孔子是怎样到洛阳的?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C、几个月后,见到孔子是什么模样?出示词“风尘仆仆”

书空“尘”

小结:通过想象来理解词语意思,这也是理解词语的一个好办法。

(二)悟孔子谦逊有礼

1、范读“在洛阳城外……会大有长进的。”生边听边想:孔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

谦虚、彬彬有礼:a、出示对话男女生分角色读

b、出示图,观察孔子行礼的动作模仿

c、从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和“等候”朗读比较;选词填空

d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学无止境”

我们现在学完三年级,以后呢?工作了,还要学习,知识是没有尽头的,学习的步伐也是不会停止的,这就叫“学无止境”

设计意图 】老子和孔子的交往,是智者间思想的碰撞,如何让学生走进他们,与人类的智者对话,是本环节的教学重点,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地读、悟、思、说,凭借重点语句和词语,搭建平台让学生与他们进行对话,捕捉课堂“生成”的资源,张扬学生的个性。

3、孔子是怎样跟从老师学习的?

1、指名读:“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教师:孔子是怎样跟从老师学习的呢?课文写的比较简略,只有一句话。同学们展开想象,写一写:孔子什么时间有了问题,就会怎么办?

出示:

(机动环节)

四、拓展延伸,

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对世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不仅拜老子这样的圣人为师,还曾经拜一个名叫项橐的七岁小孩为师。读读《孔子拜七岁项橐为师》这个故事,你会对“孔子拜师”有新的认识。

五、作业设计

1、推荐故事《孔子拜七岁项橐为师》

2、摘抄孔子和老子的名言

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4、把课文中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有礼

孔子—————老子

谦虚好学

第二课时简案

一、 复习引入1、听写词语2、交流搜集到的名言

二、 感悟老子为人1、找出描写老子的语句;2、讨论:老子是个怎样的人呢?

三、 品读欣赏1、自由读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2、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附:课文

17 孔子拜师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42bde1856a561252d36f68.html

《孔子拜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