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文本解读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回忆鲁迅先生》文本解读
1.时代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2.文题诠释【分析文章的标题】
从文题可以看出,这是萧红在鲁迅先生逝世后写下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怀念。作者从旁人的角度,回忆鲁迅先生的几件琐事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3.主旨【散文的主旨】
这篇回忆性散文通过细心的观察,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养病、去世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魅力气质、伟大思想和高尚人格,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4.内容解读【鉴赏作品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
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触及。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她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
1/6


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回忆鲁迅先生》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
文中尚有多处提到了鲁迅的笑声: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萧红时时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也居然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这又是一种如何温馨和谐的其乐融融的景致啊。
“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淡淡几笔,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从文本看,萧红在极力烘托的是一种家的氛围,她厌倦了流浪,所以她向往有家。她写鲁迅的写字桌、鲁迅的房间、鲁迅的作息时间、鲁迅的穿戴、鲁迅抽廉价烟甚至是吃饼干的方式,甚至是他不喜欢逛公园的习惯,短短一万多字的回忆文章,她把笔墨都花在鲁迅的生活方式和待人接物上。再看她写许广平:
1.许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折起来,手把小细绳圈了一个圈,若小细绳上有一个疙瘩,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准备着随时用随时方便。
2.许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在楼下陪客人,一边还手里打着毛线。不然就是一边谈着话一边站起来用手摘掉花盆里花上已干枯了的叶子。
3.许先生每餐亲手端到楼上去,那黑油漆的方木中摆着三四样小菜,每样都用小吃碟盛着……若是鸡,那鸡也是全鸡身上最好的一块地方拣下来的肉,若是鱼,也是鱼身上最好一部分许先生才把它拣下放在小碟里。
萧红所看到的许广平是一位慈母,节省、忙碌、会持家且精心照顾鲁迅的起居。以至于鲁迅走后,萧红在信件里如此嘱咐萧军:“可怕的是许女士的悲痛,
2/6


想个法子,好好的安慰着她,最好是使她不要静下来,多多的和她来往。”这完全是一位女儿对慈母的担忧,而这种情感转嫁到鲁迅身上,理所当然就变成一种父爱了。她每次来,许广平也都会叮嘱她:“劝周先生多吃些东西。”这种关照随意,亲热,表露出萧红在鲁迅内心的地位和鲁迅对萧红区别对待的心思。
鲁迅“欢喜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饭也欢喜吃硬饭”;就是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鲁迅先生前面摆着一碗酒,酒碗是扁扁的,好像用做吃饭的饭碗”,他从不在意用什么精致的东西,简单随意的生活也隐隐透露着鲁迅刚毅倔强的个性。他虽然胃不好,但对着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的不好,鲁迅也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地流露出对妻子尊重与依赖的爱意,还有更多对小辈的体恤。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他强烈地要求着别人,严格地约束着自己,却仍能宽容地对待别人,谁说鲁迅不可亲近?他对于青年人的爱,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鲁迅的可亲的体温,他是那个寒冷年代的一个无可替代的强大的热源。
阅读鲁迅的著作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回忆鲁迅先生》,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对人的穿着品头论足,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普通人一样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5.结构分析【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6


1段:笑声爽朗——开朗乐观2段:走路轻捷——性急坚毅3-7段:做客情景——理解包容8-13段:品尝饺子——率真恩爱14-17段:调侃玩笑——幽默风趣24-26段:回复来信——关爱青年
回忆鲁迅先生27-31段:校样擦手——淡泊名利
32-34段:夫人家常——任劳任怨
35-40段:观影让车——为人着想41-42段:翻书休息——学习第一43段:耐心陪客——待客热情44-54段:通宵工作——忘我工作55-59段:为子尝丸——细致公正60-62段:亲自包书——认真细致63-66段:带病校译——珍惜光阴


6.写作特色【鉴赏(分析)艺术技巧(分析文章写作技巧)【表达方式】1)在整个叙述过程中,萧红始终克制着将自己设置成一个观察者的角色,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在观察鲁迅,细致地记录着鲁迅的每个表情、笑容,沉思甚至是开玩笑的神态。在讲述与鲁迅的关系中,萧红也始终在收住自己的情感,力不让自己成为一个参与者的角色。
2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零碎的细节,随意点染;感情真挚而又深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展现出鲁迅先生丰富的性格特征。于琐细中见深刻,由小处见大情感,刻画突出,情感真切。
3)语言质朴浅白清新隽永。
7.精彩语段【鉴赏(分析)艺术技巧(分析文章写作技巧)【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鉴赏作品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
1自然段: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此段是神来之笔,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这是萧红用自己心灵感受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
4/6


触摸的可亲的鲁迅。
53940自然段:
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海婴不安地来回乱跑,鲁迅先生还招呼他和自己并排地坐下。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作者总以观察者的视角对鲁迅的表情进行细致的描写。这三段都写到鲁迅这种安静的沉思。作者并没有交代鲁迅所思考的内容。但这种沉思体现了一位思想家的伟大之处,在喧闹中,鲁迅突然的沉默表现了他作为思想家的伟大之处。
45-49自然段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鲁迅把白天大量的时间用来陪客人,便只能彻夜工作。5段用反衬的手法描写了鲁迅彻夜工作的情景。如用汽车的有声衬托夜晚的宁静,用窗户和灯泡的光衬托鲁迅的身姿。这里强调突出鲁迅背影的颜色是黑的,反复强调“黑”,是为了突出一种在黑暗中沉稳的感觉。另外,着重写鲁迅先生“坐着”,给人一种像雕塑的感觉。
50-54自然段:
海婴从三楼下来,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5/6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5段作者用一系列的反衬来衬托鲁迅的安睡。首先是人们的动作来衬托鲁迅的安睡,特别是保姆嘱托海婴“轻一点走”。其次是明亮的太阳照着夹竹桃。与此成为反衬的是“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这里用这么多笔墨来衬托鲁迅的安静,除了强调他忘我的奋斗之外,还有某种象征意味的。这要联系到文章是鲁迅逝世以后写的,有悼念的意思。文中的“黑夜”、“白日”、“睡着了”等,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是字面上的意义,一方面是隐含的意义。正是因为有悼念的潜在内涵,所以作者才充分强调鲁迅安睡的静态和笔、纸、拖鞋所暗示的为文的动态的反衬。这样白描式的文字,具有震撼的力量,怀念之深全在其中。
6/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17d84f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e7.html

《《回忆鲁迅先生》文本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