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18-07-01 23:03: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包新华

二十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勇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这些品质无一不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当前的心理教育不仅是心理学家、心理医生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无旁贷的职责。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活泼健康、乐观向上的的情绪,促进智能、情感和意向和谐发展,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纪人才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众所周知,现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些由于父母的娇宠姑息、百般迁就、过分溺爱致使其子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攻击、抗拒、过度愤怒等异常情绪;缺少爱的孩子,便产生焦虑、恐惧、冷漠、自卑等不良情绪。长此以往,便会成为心理障碍。这些方面是我们教师必须了解的。正因为有这些问题,我们才必须刻不容缓去教育他们,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下就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首要条件。师生之间的和谐,爱是核心。其次是合作,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师生应是互动的,教师在教学中起着指导和引路的作用。

二、 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心理辅导方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完全平等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本身就是对学生无言的心理辅导。而接纳、关心、专注、信任是尊重的重要表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是思想的领路人,是活动的设计者。接纳——给学生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学生自由表达内心世界;关心——使学生重新感到自身的价值,产生积极活动的动力;专注——专心聆听学生的心声,杜绝“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方式;信任——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相信他们的可塑性。

三、运用不同类型的音乐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在音乐欣赏课中渗透

1)教师要努力营造好音乐欣赏氛围。如富有艺术特色的教室;课前的精心备课、精美的课件;心理的和谐;教师的言行举止要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等。这些都能起到心理协调的作用。

2)选择适当的、不同风格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当前的心理、情绪状况等特点选择音乐作品。通过欣赏大量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指导学生了解歌(乐)曲的内涵,并随着音乐进入意境,对调节身心有益。如气势磅礴的《黄河船夫曲》、《长江之歌》;优美抒情的《月光奏鸣曲》;充满喜气的《春节序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充满乡情的《新疆好》、《我的家乡沂蒙山》;活泼欢快的《喜洋洋》、《牧童短笛》;热情奔放的《拉德茨基进行曲》等,都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欣赏过程中,我既注意吸引全班学生参与,又要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尽量使班级辅导活动和个别辅导活动相结合、全体参与和个别对待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歌唱教学中渗透

1)挖掘教材中音乐家的优秀品质进行心理渗透。如:介绍音乐家冼星海、刘天华时,讲述他们在逆境顽强拼搏的生活经历,从而教育学生珍惜幸福、克服困难的信心。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及情绪,并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每首歌,丰富他们的感情世界。

3、在唱游教学中寓音乐教学于游戏中。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唱游活动能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龟兔赛跑”、“小白兔乖乖”、“到同学家”、“小鹿”等音乐游戏或歌表演,启发学生学会调节情绪,懂得如何与同学合作、怎样对待困难和挫折。

4、音乐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能培养活泼开朗、健康向上的情绪,消除自卑、孤僻、羞怯的心理。如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学校的一年一度的“班班有歌声”、两年一届的“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观摩音乐会,参加学校音乐展能活动,开“音乐家故事会”、音乐趣味游园等。通过这一系列音乐活动,既激发了学生音乐兴趣,又增强了自信,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良好效果。

“。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塑造跨世纪栋梁之材而努力奋斗。让音乐溢满学生心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5c1bb2c58fb770bf78a5592.html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