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2.0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红星照耀中国》资料陈诗斌一、填空题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他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2.《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作者自1936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3.作者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武装宣传”是指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4.193610月中,作者在红军中间待了近4个月以后,回白色世界的安排工作终于完成。
5.19361212日发生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派自己的飞机接了周恩来剑英博古三个共产党人参与和平解决这一事件后,最终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边区政府”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顺序来写的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9年是红军长征胜利(D
A.53周年B.63周年C.73周年D.83周年
3.《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作者可能报道了(CD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胜利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4.193710月,《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1938年,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将书名做了更改,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B
A.凸显延安的抗战中心地位B.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C.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D.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5.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常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D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而奠定了基础
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三、简答题
1.《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12篇,请简要写出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第一: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第二: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第三: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第四: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2.简述《红星照耀中国》畅销不衰的原因。
第一,《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是公认的国际报告文学佳作,真实是它畅销不衰、富有魅力的首要和基本因素;第二,《红星照耀中国》以作者自己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用丰富的事实材料进行全面综合的报道,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和引人入胜的能力;第三,《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忠于客观事实的综合报道,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书中充满激情的政论是它富有魅力畅销不衰的另一因素;第四,《红星照耀中国》所特有的文学手法及由此产生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其畅销不衰。

3.为什么斯诺认为红军是中国唯一的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
首先,红军的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60%70%的士兵是有文化的;红军士兵是没有正规薪饷的,但每一个士兵都有权取得一份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一些收入;红军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农村妇女和姑娘;红军的指挥员向来都同士兵并肩作战,团长以下都这样;从最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吃的穿的都一样;红军的80%以上枪械和70%以上的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第二,共产党没有高薪和贪污的官员和将军,在军队和苏区中厉行节俭。此外,他们的内在的精神、士气斗志、训练方法及他们的政治和军事领导都有严明的纪律和管理。4.1924年国共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一是承认有必要采取反帝政策——用革命行动收复政治上、领土上和经济上的全部主权。二是要求在国内实行反封建反军阀政策——对地主军阀实现民主革命,建设新式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
5.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和意义
过程: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于19361212日,发动“兵谏”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6.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
①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四、中考真题再现
1.2019.兰州)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作答。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京出发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红小鬼”孔子云“勇者无惧。”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
示例:红军们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们就是勇者。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勇气的力量,我觉得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志气与目标,碰到困难,要勇于迎难而上,做一个生活的勇者。
2.2019·湖州)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的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
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
1)结合选文第一段,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
用“惊惶奔逃”形容敌军,“猛攻不停”形容红军,一贬一褒,表达了作者对敌军的嘲笑,对红军的赞扬。
2)结合选文第段中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加点的“据红军告诉我”,说明信息的来源是真实可靠的,体现了纪实作品“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3.2019·深圳)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作者在“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作者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他评价,请说说作者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
4.2019·成都)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红军三位领袖的评价,那一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
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粗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答:B的评价不匹配,评价对象应是徐海东。5.题目未知
彭德怀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了字,他们才放行。这体现了他们工作中忠于职守、一视同仁的形象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50c258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d2.html

《红星照耀中国2.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