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印领土问题-形势政策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13 12:21: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

论文名称 浅谈中印领土问题

任课教师 徐永健

完成时间 2013.10.13

浅谈中印领土问题

内容摘要:中印关系对中国、印度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印关系的因素,最主要一条国际边界是不能仅仅由相邻国家一方的行政法令来确定。至少双方都必须参与,而且为实现它们领土之间的一项可接受的划分,它们的共同努力是必须的。中印边境争端的焦点,是我国大片领土的归属问题。具体形象地说,就是三条线之争

关键词:领土争议、边界问题、竞争与合作、解决之道

一、争议领土

中国和印度的争议区是藏南地区藏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引自治区东南部的山南地区林芝地区,包括了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四县的大部分及郎县、米林两县少许国土。

中印双方争议地区面积共约125千平方公里。其中东段(藏南地区)约9万平方公里,中段(阿里地区)约2千平方公里,西段(阿克赛钦地区)约33千平方公里。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边界战争看来是减少了,甚至是无足轻重了。但是冲突却不仅对印度和中国,而且也对整个国际社会有着深远的和有害的影响。假若尼赫鲁能表现出缅甸的吴努那样的智慧和政治勇气,并且象他那样,大约在1959年,同北京谈判出一个相互满意边界解决办法,并以一个友好和互不侵犯的条件签署了它,世界政治该将会出现多么不同的情景。那么,中国就不会遭受冲突和印度诬陷带来的僧恨,代之的是其国际威信的极大提高。北京占有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也许会提早好多年。争的阴影犹存,但两国目前都以经济发展和政局稳定为重,维持和平的外交环境是当务之急。

展望未来,中印仍将维持复杂的关系型态:合作与竞争并存。对印度而言,和中国维持合作关系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但为减少两国差距,印度也需与亚洲各国及美日等国维持战略合作关系;对中国而言,强调和平是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主轴,该战略隐含着中国成为强国是不可挡的趋势,各国均需接受并调适接受“中国的崛起”。中印关系对中国、印度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印两国的关系很受世界的关注,两国的关系其起起伏伏。

影响中印关系的因素,最主要的利益关系与冲突,如不可忽视的边界问题等。 印度可能不会走向导致巴基斯坦1965年战争的扩军备战。中美关系可能早就得到修补.并很可能对华盛顿对越南的做法产生影响。还有,印度的核试验的唯一借口自然不会存在——不过那时,事情就成为双料虚伪,因为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自独立后不久以来,即一直保证要使印度拥有核武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关系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双方就安全观问题达成一致,重申彼此互不构成威胁,并采取多种“建立信任措施”,双边关系走出“冷和平”的阴影,开始了“热合作”的进程。中印从1962年战争以来,领土争议的阴影一直存在,虽然持续谈判,双方均期盼能发展出一套和解架构,印度

主张放弃过去争议,以现状作为最终定案,但中国的立场坚持,近来更主张

拥有印度Arunachal Pradesh省全部的主权,并且加强边境巡逻,似乎意味中国并不想维持中印现状,因此印度也维持超过三十万军力驻守边境。 

中印关系对中国、印度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印关系的因素,最主要

的利益关系与冲突,如不可忽视的边历史问题——边界问题。 

二、中印领土争端具体讲就是“三条线”之争

(一)是传统习惯线。中印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由双方历来行政管辖所及而形成了受到两国人民尊重的传统习惯线。这条线,在东段大体上沿著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界线而行;在中西段,大体沿著喜马拉雅山分水岭走向,即我国地图标示的国界。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定,这条客观上存在的传统习惯线,应当是中印定界的依据和基础。如果印度政府尊重事实,遵循国际法原则,中印边境的定界问题本来不难解决。 

(二)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191311月,在英国的策划下,英属印度当局在印度北部的西姆拉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英国政府代表亨利.麦克马洪在会议期间,私字同中国西藏地方当局代表于1914324日,就中印边界问题在德里炮制了一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把中印边境东段历来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领土划给了印度。这一地区居民全都是藏族或者和藏族有密切血缘关系的民族,从人种、文化、宗教和生活习俗上看,同西藏社会密不可分,而与印度民族毫无共同之处。历届中国政府都未承认过这条线,因此,它是非法的、无效的。英帝国主义也作贼心虚,秘密换文后一直不敢公布于众,也不敢改变地图的历来划法,印度官方地图直到1937年才以“麦线”显示所谓的“边界”,但仍注明“边界未经标定”。在印度独立之前和独立之初,中印边境按传统习惯线控制的格局从来没有打破。然而,印度独立以后,其扩张野心就渐渐滋生起来了。它公然宣称:喜马拉雅山脉顶部形成的分水岭就是中印之间的天然边界;这条线已经得到1914年西姆拉条约和英国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换文的确认;该线以南地区历来受印度管辖,与西藏无关。在这样的霸权思想指导下,印度把它在东段的实际控制范围从传统习惯线逐步向北推进到“麦线”附近。 

(三)是双方实际控制线。50年代,印度利用我国的暂时困难之机大举北进,于1959年在东段抵达其单方面主张的“麦线”;在西段,不断越过传统习

惯线建立入侵据点,并制造流血事件。为确保边境安宁,周恩来总理于1959117日致信印度总理尼赫鲁,建议双方武装部队沿东边的所谓麦克马洪线和西边的的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1962115日,周总理在就中印边界问题致亚非国家领导人的信中,将这条线正式称之为“1959117日实际控制线”。这条实际控制线在东段与非法的“麦线”基本一致,在西段与传统习惯线基本吻合。但是,印军无视这条线,他们扩张到哪里,就把哪里说成是实际控制线。1959年后,印军越过实际控制线继续向前推进,并在西段建立入侵据点43处。印度的这种行径,理所当然地遭到我方的抵制,从而形成了实际控制线上的斗争。 

三、解决方向

从上述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印边境争端的焦点,是我国大片领土的归属问题。具体形象地说,就是三条线之争。一是我国政府主张的中印传统习惯线与

印度坚持的非法的“麦线”之争,这个斗争决定9万平方公里应当属于谁,中印争端的是非曲直主要原因集中在这两条线的斗争上。二是实际控制线之争,这条线的斗争,又直接关系到中印边境的现状和稳定问题。1987年以来,中印之间围绕边界问题进行了10轮政府级谈判,对缓和边境的武装对峙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第10轮谈判后,双方在旺东地区各自后撤了两个点,对峙的强度有所减轻,但对于解决领土争端问题而言,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目前,我在

中印边境的控制状况,总体上讲是十分薄弱的,在许多点上,我军都处在印军的瞰制之下。在一些关键地段上,双方对峙仍然是十分尖锐的。 

一条国际边界是不能仅仅由相邻国家一方的行政法令来确定。至少双方都必须参与,而且为实现它们领土之间的一项可接受的划分,它们的共同努力是必须的。因此,如果一个国家着手勘察并在其边界地区划界,而另一个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国家在其实施中没有给予任何方式的合作或者同意接受其后果,则没有司法原则将可用来说明此种单方面的行为会对另一国家有效。从没有参与国家的观点看,国际边界依然没有划定。 

因此,对中印边界争端的反思确认:首先,它(不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除非印度政府方面通过无理性的政策制定予以创造;第二,在边界战争前及其后的几十年里没能解决边界问题,责任在印度;第三,是印度的政策将一个在外交上僵持的争端推向战场——而且,如果继续,还可能重演。 

在这方面我们中方也在做一些努力。包括我国今年可能要派采购团去,来了解印度的货源,能够更多的进口印度的一些产品,这样来缩小贸易逆差,另外在投资领域里边,在金融合作里边,双方也正在探讨怎么扩大双方合作,包括就是建立区域性贸易安排这么个协议。 

除此之外呢,我觉得双方在军事层面应该加强沟通,加强交流,这些问题呢,印度的这些媒体经常在评论这方面的一些问题,外国媒体也很关注这方面的问题,有的时候还有一些负面的报道,我们觉得关键还是缺乏交流缺乏沟通,缺乏互信,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双方的两军层面的交流也有了积极的发展,去年双方进行了军事官员一级的磋商,而且又进行了首次的两军反恐军事演习,属于军事训练性质的练习活动,效果很好,对于增进两军的互信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项工作今后一段时期呢,会继续搞。 

除此之外,我们觉得在多边领域里面,双方共同点比较多,加强在多边里面的合作,这方面呢我们双方在各个国际舞台上,包括联合国,包括WTO,包括在八加五这个领域里边,以及在东亚峰会等等这些领域里面都已经开展了很好的合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472813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5.html

《浅谈中印领土问题-形势政策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