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学范畴“游”的阐释

发布时间:2018-09-27 12:55: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游”的阐释

  摘 要: “游”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领域的重要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游不再是尘世中的闲暇优游,而是超越的人生态度,是对物我两忘中心灵高度自由的强调。

  关键词: 美学范畴 美学内涵

  “游”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领域的重要范畴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它既具备哲学上的积蕴,又有文学艺术实践上的支持。“游”作为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体现了古典美学的多义性和朦胧性。因此,对“游”进行美学角度的理论求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游”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美学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审美倾向。“游”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范畴,体现了中国的美学精神,即通过“游”的审美体验,摒弃一切内在束缚,从而心空妙明,达于事事无碍的人生与审美的最高境界。

  一、中国古典美学范畴“游”的提出

  “游”的本字是方人。《说文解字》曰:“方人,旌旗之游,方人蹇之?骸4渝?,曲而下垂,方人相出入也。”又释“游”曰:“古文字方人象形及象旌旗之游。”[1]可见,“游”的本意是旗子的下垂装饰物。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游,旌旗之流也……周礼省做游,引申为凡垂流之称,如牟师论冕牟之游是,又引申为出游、嬉游,俗作游。”[2]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说:“旌旗所垂之旒,随风飘荡而无所系缚,故引申为游戏之游。”[3]在我国早期典籍里,也可以找到一些佐证。《广雅训诂?三》曰:“游,戏也。”《吕览观直》:“在人之游。注:游,乐也。”《书王子歌》:“乃盘游无度传,其中‘游’指‘游逸’。”等等。早期的“游”与嬉、乐等意义有关,具有自由自在的含义。

  “优游”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大雅》、《小雅》多正面写优游之乐。《小雅?采菽》中有:“优哉游哉,亦是戾矣。”《大雅?卷阿》:“自卷自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关于“优游”一词的解释,黄焯曰:“从容而自得。”[4]朱熹《诗经集传》曰:“伴奂优游,闲暇之意。”[5]“优游”一词指从容不迫,自由快乐地游玩。与“优游”相关,“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屡次出现。如《小雅?白驹》中用“其人如玉”形容一位高士,并说此人“所谓伊人,于焉逍遥”,“慎尔优游,勉尔遁思”,“毋金玉尔音,而有瑕心”,这种遁思瑕心便源于“优游”的态度。故朱熹说:“岂可过于优游,决于遁思,而终不我顾哉?盖爱之切而不知好爵之不足縻,留之苦而不恤其志之不得遂也。”这位高士“慎尔”优游,“勉尔”遁思,其超越世俗之瑕心,是有意慎勉为之的一种人生价值选择。

  《国风》中,“游”更多地与忧思联系,表达“以游销忧”的思想。如《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卫风?竹竿》中有:“淇水?H?H,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邶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游”在此,不再是一种闲暇优游的嬉乐,而成了一种对人生思考的态度,通过“游”达到无忧的人生境界。

  二、“游”的美学内涵

  真正使“游”具有哲学本体意义,把“游”提升为一种内在生命的体验方式,并构成独立的美学范畴的还是庄子。

  “游”在《庄子》中频繁出现,据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的统计,共有96次之多。首先,庄子并不拒绝尘世之游,他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但他关注的“游”不是一般的尘世之游,而是内心世界达至无限的逍遥。“乘物以游心”(《庄子?人间世》)、“心有天游”(《庄子?外物》)、“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庄子?骈拇》)、“游心乎德之和”(《庄子?德充符》)、“游心于无穷”(《庄子?则阳》)等,“游心”一词充分说明了这种自由是心的自由,精神的自由解放被庄子在《逍遥游》里发挥得淋漓尽致。显然,“游”是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实现的。“游”只能在人的精神天地、心灵世界中展开,自由只能在自我的内心世界中实现。

  屈原的《远游》也是“心”游,因为“悲时俗之迫?i兮,愿轻举而远游”,经过天庭的一番神游,净化了心灵,洗涤了灵魂,“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U而无闻。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出而为邻”。在这里,远游更强调精神的超越,带有一种强烈的人生境界的意味。经过此番远游,心灵达到了清静无为的生命超越状态。

  晋代的《列子》也推崇这种游心于内的“至游”境界。“列子好游。丘子曰:‘御寇好游,游何所好?’列子曰:‘游之乐,所玩无故。人之游也,观其所见;我之游也,观其所变。游乎游乎,未有能辨其游者。’壶丘子曰:‘御寇之游固与人同欤,而曰固与人异欤。凡所见亦恒见其变,玩彼物之无故,不知我亦无故。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于是列子终身不出,自以为不知游。壶丘子曰:‘游其至乎。至游者不知所适,至观者不知所观。物物皆游也,物物皆观矣,是我之所谓游,我之所谓观也。故曰:游其至矣乎,游其至矣乎。”那种只知欣赏外在事物的变化,不知道观察自身的“游”是不完美的“游”,只有立足于自身,才是“游之至也”。

  “游”被中国知识分子引入内心世界,“游”的主体指人的心灵,“游”成了生命的体验,这种内省的活动具有超越感,于是就和审美密切联系起来。“游”的精神契合知识分子寻求精神的超越和自由的愿望,“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当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面对动荡的社会和残酷的政治斗争而壮志难酬时,“游”的精神便成为他们保持内心平衡的方式。他们即使寄情山林,也是为了保持精神的自由,在山川中领略人生哲理,解脱人世烦恼。如宗白华所说:“中国诗人、画家确是用‘俯仰自得’的精神欣赏宇宙,而跃入大自然的节奏中‘游心太玄’。”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4]黄焯.毛诗郑笺平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朱熹.诗经集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30f7b0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9.html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游”的阐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